Logo

    EP07-【本月大村民】走到更深的田野之中ft.簡永達

    zhMay 01, 2021
    What wa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odcast episode?
    Summarise the key points discussed in the episode?
    Were there any notable quotes or insights from the speakers?
    Which popular books were mentioned in this episode?
    Were there any points particularly controversial or thought-provoking discussed in the episode?
    Were any current events or trending topics addressed in the episode?

    About this Episode

    臺文基第四位駐村作家──簡永達,是一名獨立記者,曾與網路媒體《報導者》的總編輯李雪莉合作出版《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並長期關注臺灣的移工議題。 2016年,簡永達選擇了臺中第一廣場作為田野蹲點,就近觀察這個由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位近臺中火車站的第一廣場,與附近的知名景點宮原眼科形成強烈對比,第一廣場中的店家招牌、菜單都沒有中文,完全排除了臺灣人會進入消費的可能性。 也因此處特殊的人口結構,簡永達一開始訪問時,無法得到移工們的信任,想了解移工處境時,得到的回覆多為「臺灣人都對我很好」「我很喜歡臺灣」等安全答案,簡永達如何身體力行繼續挖掘,後續又如何從國家政策、法規了解移工問題?一起來聽本集「本月大村民」吧!

    Recent Episodes from 臺文基地台

    S2EP12 - 【隱藏版包廂】臺灣可以貢獻世界文學什麼角色?Ft. 林巾力館長

    S2EP12 - 【隱藏版包廂】臺灣可以貢獻世界文學什麼角色?Ft. 林巾力館長
    臺文基地台的聽眾有福了!這一集我們迎來了開播以來「最重量級」的來賓,AKA國立臺灣文學館的新任館長──林巾力館長。巾力館長對臺灣文學有什麼樣的見解,對博物館又有什麼樣的想像?而作為創館以來首位女性館長,巾力館長期待自己成為什麼樣的館長、為國立臺灣文學館帶來什麼呢? 這一集的【隱藏版包廂】,讓我們同為「師大臺文人」的值日生──鄭清鴻主編──的腳步,走進這一間線上小包廂,與巾力館長從相識談到論文、從文化認同聊到國際接軌、從文學轉譯談到作家駐村,推心置腹的「館長老實講」,還不快點聽起來嗎!? 在主持人清鴻看來,總是活力充沛的巾力館長談到這些年所接觸的各種挑戰,其實源自於「臺灣文學可以為臺灣做什麼?」、「臺灣文學這個學科,可以為臺灣社會做些什麼?」的焦慮,因而國立臺灣文學館──具有研究、典藏、推廣、公共等複合任務的博物館──就成為了解決焦慮、實現理想、探索未知的重要所在,而許多的「怎麼辦?」,也在臺灣文學與社會的互動之間,找到答案。 好奇巾力館長擘劃的藍圖嗎?臺灣文學如何擔負起「外交」的責任,向國際訴說臺灣的故事呢?而博物館又該怎麼落實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一起進入這間【隱藏版包廂】,聽聽館長怎麼說!

    S2EP11 - 【隱藏版包廂】為了創造明天的紀錄,今天就來駐村!Ft. 劉梓潔

    S2EP11 - 【隱藏版包廂】為了創造明天的紀錄,今天就來駐村!Ft. 劉梓潔
    自頻道開播以來,臺文基地台的聽眾,這兩年都聽駐村作家分享關於寫作、關於駐村、關於閱讀以及各種生活中的新鮮體驗,不過,你是否也好奇「駐村作家」是怎麼被選出的?什麼樣的寫作計畫會受到評審青睞呢? 這一集的【隱藏版包廂】就讓我們跟著好久不見的值日生──陳栢青──的腳步,與在錄音當天正式卸下評審委員任務的作家劉梓潔來一場靈魂拷問,回答大家心裡共通的疑問:「為什麼不是我!!!」 在2022年協助臺文基作家駐村評審過3次徵件的作家劉梓潔,多年來以文字創作征服大家的眼球,編導的作品如電影《父後七日》等,更是口碑與票房兼具,廣受喜愛;於此之外,具備豐富的文學獎項、補助案評審經驗,提攜後進不餘遺力。這次作客臺文基地台,特別自抽離「評審」和「老師」的角色抽離,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和大家分享她將如何設計一份駐村計畫,如何在眾多好手之間脫穎而出! 不確定自己究竟適不適合駐村嗎?作家駐村到底在做什麼?跟文學獎又有什麼不同?投稿駐村該怎麼寫計畫,才能幫自己加分呢?一起聽聽即將成為「徵選競爭者」的強大對手劉梓潔怎麼說,知己知彼入住臺文基!

    S2EP10 - 【本月大村民】在寫作中體現個人、社會和生態的關係Ft. 王學慧

    S2EP10 - 【本月大村民】在寫作中體現個人、社會和生態的關係Ft. 王學慧
    這集蒞臨臺文基地台的是來自美國的作家王學慧(Laura Wang),她在2022年歲末住進臺文基繆思苑擔任駐村作家,帶著個人對「跨文化」、「跨語言」經驗的體悟,Laura將透過她在臺北學習插花的經驗,與讀者一起探索文字理解與五感體驗之間的變化。 已在臺灣居住超過1年的Laura,目前正國際學校裡擔任化學老師,不過在教學之外,她也累積許多詩、散文、短篇及長篇小說創作,儘管華語讀者可能對「Laura Wang」或是「王學慧」不是那麼熟悉,但事實上,因家學淵源,Laura具備扎實的中文表達能力,創作則以英語為主,包括短篇小說「Teenage Demons」(《Lady Churchill’s Rosebud Wristlet》,2022)、「Fusion」(《Grist》,2019)等作品發表於文學報刊上,曾獲《Pigeon Pages》雜誌2021年短篇小說首獎的「This Delicate Stage(這個細緻的階段)」則透過富有詩意的魔幻場景,來與讀者探悉環境議題,令人印象深刻。 為什麼1988年出生於美國的Laura會長時間學習中文呢?而她又為什麼會來到臺灣、來到臺文基擔任駐村作家呢?跟著臺文基地台的特約值日生──葉佳怡──的腳步,讓我們一起從Laura的生命經驗中尋找蛛絲馬跡,認識她的創作風格與文學觀點,也透過這段跨文化、跨語言的創作歷程,看見創作者與世界、與土地之間的互動關係,聊聊移民經驗、文學創作與五感體驗吧!

    S2EP09 - 【本月大村民】「回家的聲音聽起來像什麼」Ft. 蘇美玉

    S2EP09 - 【本月大村民】「回家的聲音聽起來像什麼」Ft. 蘇美玉
    左手創作影像作品,右手創作繪本,多才多藝的創作者蘇美玉,在歲末帶著全新的繪本創作故事來到臺文基駐村,透過十分詩意的命名──「住在月亮裡的魚」──這部作品處理的是世代、家鄉,以及母子之間的對話。 其實美玉過往的幾部作品,包含在短片《回家作業》(2013)裡描繪關於知識、願望和親子之間的溫馨故事、紀錄片《魚路》(2020)則談到返鄉、養殖業與家庭的議題、繪本《起風的日子》則涉及了雲林口湖鄉成龍村的歷史記憶與經驗。透過不同媒介形式、從不同的方向出發,美玉與讀者一起探索了「回家經驗」。不過,從影視作品到繪本創作,美玉如何看待不同的創作經驗呢?而這段創作歷程又是如何回應美玉所關注的議題? 什麼樣的機緣,讓美玉開始跟著田桑卿老師學臺灣漢文?獨立創作繪本時,又遇到了什麼困難呢?而繪本創作計畫「住在月亮裡的魚」,一方面介紹了臺灣早年戰爭時期的常民生活與文化外,繪本左翻與右翻時,也開展出不同的故事軸線,不僅只是增添閱讀趣味,也在長輩的生命形象、家族成員與命名等議題中加深了閱讀層次,讓不同年齡、不同生命經驗的讀者,都能在繪本產生連結與迴響。 從《彙音寶鑑》、防空洞到都市空間的反思,美玉都在想些什麼?「住在月亮裡的魚」的發想緣起,與創作過程中的奇妙經驗,一起來聽聽這一集的【本月大村民】,和美玉一起聊聊這些與「家」有關的經驗吧!

    S2EP08 - 【本月大村民】黑黑的房子裡有什麼聲音Ft.鄭琬融

    S2EP08 - 【本月大村民】黑黑的房子裡有什麼聲音Ft.鄭琬融
    近年來十分受矚目的詩人鄭琬融,來到臺文基駐村了!!包含獲得了楊牧詩獎肯定的詩集《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2021),近年屢獲文學獎、創作補助的琬融,帶著她的「骷髏狀的人馬」組詩寫作計畫,在臺文基繆思苑裡,思考黑暗、女性與居住(或是處境)問題。 在臺文基地台中,琬融與聽眾分享了「骷髏狀的人馬」的構想,原來,作為下一本詩集《黑夜的繭》(暫訂題名)中的第三輯(第一、二輯則分別是「暗光鳥」、「乾癟哺乳」),因此,「骷髏狀的人馬」將會在「自然/城鄉的邊界」、「女性身體」之後,談到在都市裡佝僂、掙扎生存的人們。 與琬融來到臺北這個城市生活的經驗結合,在《黑暗的繭》中,詩人也嘗試從在臺北對氣候的適應、對居住空間的適應以及所見所聞等,去思考「黑暗」在深不見底的、避諱的、曖昧朦朧的抽象概念之外,是不是還有另一種「認識黑暗」的方向。例如「黑暗觀光」的概念,其實突顯了凝視黑暗的另一種方式。 而回顧琬融在臺北的租屋經驗,與在臺文基繆思苑的生活體驗,也形成了極端的對比,在這樣強烈的身體與空間感受之下,「骷髏狀的人馬」將呈現出什麼樣的都市掙扎光景呢?從《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到《黑暗的繭》之間,琬融的思想軌跡又是如何鋪衍的呢?一起聽聽這一集的【本月大村民】,從自然書寫、黑暗觀光到電影《柏格曼的島》,詩人都在想些什麼?就讓我們跟著琬融一起用「五感」來「敘事」吧!

    S2EP07 - 【本月大村民】「兩腿之間有些騷動」Ft.許恩恩

    S2EP07 - 【本月大村民】「兩腿之間有些騷動」Ft.許恩恩
    本期第一位入住臺文基繆思苑的駐村作家許恩恩,帶著她的「等待月經」寫作計畫,來到臺文基地台,和大家分享這28天在繆思苑等待月經的生活體驗和寫作心得。受社會學科的學術訓練,也曾在議員、行政院唐鳳政務委員辦公室服務,長年發表報導及評論為主的恩恩,自稱是文學路上的菜鳥,然而近年來她的創作已獲許多肯定,包括短篇小說〈洗腳〉(收錄於《異質邊界:110年高雄青年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等作品,均展現出作家對身體、對社會、對議題等敏銳的感知。 自稱「寫月經寫出新高度」的恩恩說明,「月經」這個「符號」在文學作品或是社會經驗的描述時,通常是作為「配角」一般的存在,然而,從少女時期的「初經」來潮,到中年以後的「更年期」來到,在這之間「月經」其實佔用女性身體感受的時間非常長,而儘管「月經」另有「生理期」的別稱,但事實上,女性在這段過程中的每一天,都是「生理」時期。 用這樣深刻的出發點,恩恩以生理週期設定了28日的駐村體驗,期待透過對身體經驗的記述、對文學及影視作品的爬梳、及與歷史建築空間的對話等方式,描繪女體生理週期的五感與城市、制度、時間、文化與社會結構互動的觀察紀錄。 另一方面,駐村期間恩恩安排了四次主題各異的工作坊,包含影視作品、故事工作坊、座談經痛與寫作等等,每週一篇的散文寫作、每週一次的工作坊活動,這樣的安排和生理期的身體感是否相銜接呢?而這四次的工作坊,是否有生理男性參與?他們又對恩恩的28天駐村體驗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S2EP06 - 【本月大村民】日常是否就是一種運動 Ft.梁莉姿

    S2EP06 - 【本月大村民】日常是否就是一種運動 Ft.梁莉姿
    創作力非常旺盛,寫詩、寫散文,也寫小說的梁莉姿,來臺灣文學基地駐村啦!! 最新出版的小說集《日常運動》還在如火如荼的宣傳中,梁莉姿這次帶著極短篇小說「運動與日常的距離」創作計畫進駐繆思苑,這兩部小說作品,雖然從題目上可以看出延伸和呼應,但是短篇與極短篇、從「運動」到「距離」的量測,以及故事背景從香港帶到臺北等等,帶領讀者看見莉姿在「日常」與「運動」之間的辯證。 從2019年開始長達3年漫長的寫作,期間不斷的動搖與自我懷疑,到作品通過出版社問世後,將近3個月的時間在一場接著一場的讀者分享活動、訪談中渡過,這也是身為一個寫作者的「日常運動」。莉姿是如何在「日常」當中解釋、去回應這場「運動」呢?這個過程會不會讓她產生了新的矛盾與拉扯?而在面對訪談、面對讀者時,作家也曾因重覆回應同樣的問題而感到辛苦嗎?她都是怎麼看待自己身為作家的這些「日常運動」的呢? 去年才來到臺灣求學的莉姿,在臺灣是不是也觀察到一個類似「後運動」的寫作社群漸漸在臺灣成形?她如何理解在臺的香港創作者,在寫作、在其他面向上的對話關係呢?莉姿其實也時常對自己提問,嘗試去區分出是「想寫」還是「必須要寫」的責任感。她談到,許多在臺的香港創作者,嘗試著透過書寫去回應香港發生的事情,其中可能有些人是為了自由的寫作而離開香港,但是當思考觸及作品的讀者,甚至是要用什麼語言去思考寫作本身時,就會產生一個有趣的悖論──這樣的寫作還是自由的嗎? 莉姿在寫作時都在想些什麼?而「運動」與「日常」之間的距離又該用什麼方式去體認呢?讓我們跟著莉姿的腳步,一起踏進「運動」,看見那些幽微的、唐突的、關於身體的、關於記憶的「日常」吧!

    S2EP05-【本月大村民】透過文字構想一場舞 Ft.古羅文君

    S2EP05-【本月大村民】透過文字構想一場舞 Ft.古羅文君
    這週來到「臺文基地台」的「大村民」是稻草人現代舞團的團長暨製作人古羅文君(Miru Xiumuyi)。長期以製作人、策展人的身份參與跨領域藝術創作的她,這次帶著「想像編舞」散文寫作計畫來到臺灣文學基地,期望透過文字創作,讓屬於當下的時間藝術──舞蹈──的靈光框格起來,匯聚成一股陽光般的知識能量,讓讀者徜徉於字裡行間的想像,傳遞特定空間中的優美意象。 回顧「舞蹈」詞源,其實是在思考人群在空間中的編排。而甫出版《足in.動與感之境遇》一書的文君,正透過這一部文字作品,將稻草人現代舞團多年以來在「特定空間」中的演出,再一次的透過文字重現於書籍中。於是讀者將在稻草人與文君的巧思下,一步步走出劇場,讓舞蹈能更深入地重回人群之間。好奇文君曾在哪些非典型劇場空間中進行實驗嗎?油漆行、豆油間、公園、樹林與故鄉,日常與非日常的空間,將如何透過舞者的眼睛,投射出特殊的畫面呢? 擔任現代舞團的團長,文君在臺南、臺北、南投、臺東,在島嶼內、外的許多在不同城市之間,做了很多場域性的演出,而2020年的《歧路森林》,則回到暌違30年的故鄉:新竹縣尖石鄉的梅花部落。這支影像作品在文君眼中,就像文君姊妹,他們與梅花部落(以及自己的原住民身分)有很長一段時間的中空,他們將如何帶著這支舞回到媽媽的故鄉,透過舞蹈,對自己辯證呢? 讓我們一起透過舞者的眼睛,看見幸福草地上的那棵豐茂榕樹,以及樹葉間灑落的繽紛光彩,和文君一起思考,身體之於空間的關係。

    S2EP04-【本月大村民】寫作也許是空間、時間,加上「我」 Ft.黃文儀

    S2EP04-【本月大村民】寫作也許是空間、時間,加上「我」 Ft.黃文儀
    以研究遷移史和日治時期臺灣史為學術關懷的作家黃文儀,帶著《Yabun Rahen的夢:一名日治時期泰雅女性的長篇小說書寫計畫》進駐臺文基繆思苑。事實上,她不僅用寫作計畫回應「文學,動起來」的駐村主題,文儀的日常生活──幾乎每個月都安排登山──也讓我們看見作家在空間、時間中,思考歷史與文學創作的軌跡。 史料中的日治時期原住民婦女,常見的是以「通譯」(口譯)作為殖民政府與在地原住民的橋樑,甚至也有因「通婚」而成為前述的「中間人」者,不過,做為殖民時代下的小人物,這些婦女的身影都不甚清晰。而文儀筆下的「Yabun Rahen」,則在兩段與日本警察的婚姻之後,遇到了擁有日本名字的泰雅族青年及漢人隘勇。日本警察瀨野尾寧在1930年代以「悲戀物語」介紹了Yabun的四段婚戀與愛情故事,長達16回的連載,是目前為止對Yabun最詳細的描繪,這段生命故事看在文儀眼裡,無非突顯了原住民女性的能動性,因此嘗試進一步以文學介入歷史記憶,讓我們聽見歷史罅隙中的聲音。 出生於南澳深山中的Yabun,成長後遷移到相對平地、融入日本人家庭,不僅是空間上的「動」,也是文化上的「動」,而同樣「動起來」的還有「夢」。延伸自泛泰雅族文化中的「夢占文化」,文儀相當好奇Yabun在面臨每一次生命的轉折時,都做了什麼樣的夢,又帶給她什麼樣的啟示呢?而殖民的想像、化育,其實可能也是一種「夢」。因此,當文儀選擇以夢為創作命名時,是不是也暗示著精神的幻境或是寫作上擴增現實的手段呢? 另一方面,在這麼炎熱的臺灣,為什麼文儀試著探索泰雅語中的「雪」?登山除了身體運動,文儀還做了哪些事?面對身體經驗,文儀是如何在學術訓練與文學創作的世界觀中切換,養成左手寫論文、右手寫小說的深厚功力?讓我們跟著文儀的腳步,感受空間、時間還有人之間的關係,也聽聽她推薦了哪些關於「山」的書籍給對山好奇的聽眾吧!

    S2EP03-【本月大村民】拉開障子涉波濤 Ft.盛浩偉

    S2EP03-【本月大村民】拉開障子涉波濤 Ft.盛浩偉
    這週的「本月大村民」,邀請到作家盛浩偉來和大家分享他的駐村生活體驗。曾出版散文集《名為我之物》、參與小說接龍《華麗島軼聞:鍵》、非虛構寫作計畫《終戰那一天》、《百年降生》等作品,在進入臺灣文學基地駐村之前,浩偉正在出版現場,進行編輯工作。來到了繆思苑,浩偉也重回創作者的位置,這段經歷對他的《涉濤入夢》的寫作計畫有什麼影響呢? 原來,在繆思苑進行的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涉濤入夢》,是從浩偉的碩士論文所延伸出來,透過這部小說,浩偉希望能將日治初期的在臺日本漢文人──這個不太容易被想起的群體──再次為人所知。小說題名中的「涉濤」和「入夢」,分別源自喜歡登山(卻不小心在觀音山迷路)的中村櫻溪,與開了獨立出版社(卻很快面臨倒閉)的關口隆正。面對這段對所有人而言都很陌生的歷史,浩偉該如何說他們的故事? 而繆思苑的晨昏起居,也讓浩偉的小說創作有了更多細緻且強烈的身體感,包含光線的照射、拉開拉門喀咑喀咑的聲音、走過木地板的腳步聲,甚至是睡在塌塌米上、感受夏天的臺灣空氣中的濕度和溫度等。這些身體感官,竟啟動了浩偉還原歷史的執著,甚至讓他的創作變得有點辛苦!?日本人到底怎麼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生活,而又為什麼這麼多具備漢學素養的日本人會來到臺灣呢? 如果可以推薦一部作品給小說主角,浩偉選擇楊双子的《臺灣漫遊錄》給中村櫻溪、葉石濤的《臺灣文學史綱》給關口隆正?興建於日治晚期的繆思苑,要如何成為浩偉想像日治初期的跳板呢?讓我們跟著浩偉一起穿起「甚平」,走進這段「被遺忘的歷史」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