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輕鬆學道德經]EP03 : 道德經第三章:安民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zh-HantFebruary 10, 2021
    What wa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odcast episode?
    Summarise the key points discussed in the episode?
    Were there any notable quotes or insights from the speakers?
    Which popular books were mentioned in this episode?
    Were there any points particularly controversial or thought-provoking discussed in the episode?
    Were any current events or trending topics addressed in the episode?

    About this Episode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讓人身心靈都安頓安定了,自然就能無為而治了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輕鬆學道德經]EP03 : 道德經第三章:安民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道德經 第三章 安民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解釋: 不要去崇尚賢能與尊貴,這樣人民就不會去爭這虛名。 不去標榜難得珍貴的奇珍異品,這樣人民就不會因為自己沒有,而興起偷盜之心。 不去接觸會勾引慾望的事物,讓人民心不會散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解釋: 所以聖人在教導人民的方法,是先教人要能清淨自己的心念,充實內在,虛弱他的意志,讓他不會過度固執而能柔和,堅強人的體魄。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解釋: 常使人民回到純樸沒有慾望的狀態,使善巧投機的人不敢繼續惡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切都能順其自然,那麼就沒有什麼不能治理的。

    Recent Episodes from 輕鬆學道德經

    [輕鬆學道德經]EP05 : 道德經第五章:守中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輕鬆學道德經]EP05 : 道德經第五章:守中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道德經 ‧ 守中章第五》 經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音同駝)龠(音同月)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解釋: 天地在這指大道的存在,天地無私,對萬物是一視同仁,即使對天地來說萬物卑賤如芻狗一般的渺小,但天地還是沒有分別的去對待萬物。 聖人也是效法天地的道理,也是平等沒有分別得去看待百姓。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解釋: 天地之間,就像一個運作的風箱,中間雖然是空心的,但並不是真的空空沒有作用,而是深藏玄機,一有動作,則能量源源不絕而出,鼓動風出,生生不息。老子以此比喻,象徵天地之間的道理,人也如同風箱一樣,學習謙虛以自處,但其內有物,靜而止,動而變,能屈能伸,能藏能放。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解釋: 言多必失,而且還會虛耗精神,不如謹守中道,言行得當,反而更好。

    [輕鬆學道德經]EP04 : 道德經第四章:不盈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輕鬆學道德經]EP04 : 道德經第四章:不盈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輕鬆學道德經]EP04 : 道德經第四章:不盈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道德經 ‧ 不盈章第四》 經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解釋: 道必須經由沖合才會產生作用,就像超級電腦如果只是放著,人類沒有去使用和下指令,超級電腦並不會產生任何作用。 大道有虛柔之性質,大道的能量充斥於全部整個宇宙空間,看起來應該是盈滿全部,但事實是其博大精深,廣博深厚,永遠沒有盈滿的一天。 大道的淵博深厚,就好像是萬物的宗主一樣,是創造萬物的源頭。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 解釋: 修道的人要學習大道的精神,把銳利的角磨圓,清淨化解紛亂的根源,柔和的融入於光芒之中,也融於一切污穢之中。 這個是在說明修道人,要能夠有同理心,同體大悲,能與他人站在同樣的立場與角度,因此不會造成紛爭與比較的行為,而能理解他人的想法。 大道是清湛的,他的清淨宛如空寂不存在一樣,但事實上是真實存在的。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解釋: 老子說,我不知道這神秘莫測的大道是誰的小孩,這是老子在說不知道大道的源頭是誰?因為老子其實是認為大道就如同是一切的主宰帝君,早在無極之前,宇宙之初就已經存在了。

    [輕鬆學道德經]EP03 : 道德經第三章:安民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輕鬆學道德經]EP03 : 道德經第三章:安民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讓人身心靈都安頓安定了,自然就能無為而治了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輕鬆學道德經]EP03 : 道德經第三章:安民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道德經 第三章 安民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解釋: 不要去崇尚賢能與尊貴,這樣人民就不會去爭這虛名。 不去標榜難得珍貴的奇珍異品,這樣人民就不會因為自己沒有,而興起偷盜之心。 不去接觸會勾引慾望的事物,讓人民心不會散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解釋: 所以聖人在教導人民的方法,是先教人要能清淨自己的心念,充實內在,虛弱他的意志,讓他不會過度固執而能柔和,堅強人的體魄。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解釋: 常使人民回到純樸沒有慾望的狀態,使善巧投機的人不敢繼續惡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切都能順其自然,那麼就沒有什麼不能治理的。

    [輕鬆學道德經]EP02 : 道德經第二章:觀徼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輕鬆學道德經]EP02 : 道德經第二章:觀徼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輕鬆學道德經]EP02 : 道德經第二章:觀徼章 . 分別心與比較心之闡述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道德經 第二章 觀徼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解釋: 當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是美的,醜的觀念也因而產生,反而是件惡事。 當天下的人都知道分別善的事物時,惡的觀念也產生了,反而是件不善的事。 這是因為人們開始有了分別心與執著產生之後,反而在取捨之間,求美去醜,趨善避惡,若無法求得所想美與善,便會升起罣礙,進而就會有了煩惱。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解釋: 有和無,是相對應而產生的。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和聲,前與後,這兩兩相對的對比觀念,因為立場角度不同,便會有不同的認知。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解釋: 了解大道之理的聖人,做事順其自然,不是因為特別有所求,才去做。 教化人民不需要特別用言語說明,而是以身作則去教育人民。 任由萬物自然成長,而不加以干涉。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釋: 生長萬物,也是自然無心的作為,也不會仗恃認為是自己的能力使然。成就了一切萬物,也不會居功。因為沒有居功的心態,這樣的德性,才能永恆存在,不會消滅。

    [輕鬆學道德經]EP01 : 道德經第一章:觀玅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輕鬆學道德經]EP01 : 道德經第一章:觀玅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輕鬆學道德經]EP01 : 道德經第一章:觀玅章,親自體驗與同理心讓你進入道德經大道的世界 第一章 觀玅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ㄐㄧㄠˋ)。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注釋: 道(注一)可道(注二),非常(注三)道 注一:道,名詞,指的是大道本體,最原始的存在. 注二:道,動詞,解說的意思 注三:常,恆常不變 白話:道,如果可以解說清楚的話就不是恆常不變的道。 名(注四)可名(注五),非常(注六)名 注四:名,名詞,指道的本源名稱 注五:名,動詞,用名字稱謂定義可以理解的意思 注六:常,恆常不變 白話解釋: 道,如果可以透過解說讓大家了解的話,就不是真正恆常不變的道,因此真正的道是無法透過說明讓大家明白的。 道的本源,無法用名字來形容,甚至侷限祂,所以如果可以用名稱來稱呼祂,就不是真正恆常不變的名稱,換句話說,道是無法用名稱來定義解釋的,但因為世人總習慣以名稱去定義理解的能量或是描述能量物體等,所以道的本源,勉強給了一個名字,叫做道。 因此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其實是再說什麼呢? 這裡簡化一下 詳解如下: 道是無法去解說的,能解說的就不是真正永恆的道,道也是無法用名稱去定義的,如果可以用名稱去定義道代表的能量,這個名稱必然不是真正的道的名稱。 那麼既然道不能說,也沒有名稱可以幫助世人去理解,那麼我們該怎麼去理解道呢? 聖元的領悟是,道是無法說明的,也不能用名稱去局限祂,所以道才會有道路的說法,每個人自己走的道路,便是道,換句話說,道是要去經驗與經歷的,你經驗的,你所經歷過的,成就為你的道,而你在這之中,去獲得你的智慧,甚至去明白自然的道理。 尹喜問道於老子,但老子開宗明義就說,道是無法說清楚的,也無法給道一個名稱,那既然如此,老子要怎麼談道呢?我想,這也就是老子著作道德經最重要的意義,道不可說,不可名,但世人總需要有辦法去了解道,所以還是著述文字,留下經典,方便人類去理解,我相信這也是身為一位引領人類的師者,老子,用心良苦的地方。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白話解釋: 這個無窮無盡的廣大世界,最初開始的狀態,一般稱為混沌,自混沌中有了一股靈炁(現今人類概稱其為先天一炁)誕生,自此運轉能量,至陰陽二氣產生,輕清之氣往上飄,重濁之氣往下沉,分化產生了天地,而這天地,則是站在地球的角度來看,有了天地之後,陰陽確立,日月出現,而後五行齊備,天下萬物出現。 在天地產生之前的狀態,一般稱為無,也就是所謂的無極。 有了天地,而後才有了萬物,因此萬物誕生的時期,一般稱為有,也就是所謂的太極。 因此可以這樣解讀這一句話, 天地開始之前,是處在無極世界中,名為無。 誕生萬物的母親,源自太極世界的開始,名為有。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注釋: 欲以觀其徼(ㄐㄧㄠˋ):徼(ㄐㄧㄠˋ),在這裡是當作邊界的意思。 白話解釋: 這一段,可以說是此章精華重點所在,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故字,是延續上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接續內容說明的意思。 所以你必須處在同樣的恆常不變的無極世界中,才能去明白無極世界的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必須處在同樣的恆常不變的太極世界中,才能明白太極世界的邊際有多大。 這段話,提示人類,最重要的便是同理心,你要了解一個世界或是一個事情,必須要站在同樣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看清全貌。人與人相處也是如此,當你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事情,自然可以更容易去理解他人的想法,當遇到需要溝通的時候,也可以更迅速找到共識或理解對方的作為,減少溝通不良的狀況或是因為不懂對方想法而產生紛爭。 在修行上,同理心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觀音法門中,觀音菩薩以能尋聲救苦,有求必應的大願廣為人知,其尋聲救苦的顯化,便是大慈大悲,同體大悲的願力 。此大悲願力,便是能夠試著站在他人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想法,當你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場角度時,自然更可以理解他人想法,減少彼此的分歧。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白話解釋: 此兩者,指的便是無和有,雖然同樣是由大道而生,但名稱卻不同,無和有,這兩者,其中蘊含道理都是極其深奧玄妙,這個奧妙難以用人類世界的言語解釋,因此用玄之又玄來說明其玄妙程度之深奧,並且是人類難以理解的。 如果可以明白此篇章的道理,就可以由此進入了解大道的世界,這便是大道玄玅之處一切的入門。

    [輕鬆學道德經]EP0 : 前言,準備好進入道德經的世界了嗎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輕鬆學道德經]EP0 : 前言,準備好進入道德經的世界了嗎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輕鬆學道德經]EP0 : 前言,準備好進入道德經的世界了嗎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一本影響全世界人類的偉大著作,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出版,其數量之巨大,可想而知,基本上來說,每一個偉大的思想家甚至企業家等,大抵都閱讀過道德經,更遑論是以修行為主的身心靈工作者或宗教相關行業的人士等,有接觸過的人,都對道德經深深讚歎。 聖真門是一個修行團體,以培養具足伏魔能力,能夠降妖伏魔,平衡陰陽能量的伏魔師為主要志業,這其中成敗關鍵就在於伏魔師對能量的了解與否? 伏魔,最重要的是要能『降伏心魔,驅除外魔』。若沒有心魔的升起影響,人心自然清靜,那麼外魔也不會被感召而來。所以,心的鍛鍊,轉化負能量,趨向好能量,便是第一首要之事。 佛教講一切唯心,而聖真門講,一切皆能量。瞭解能量本質,創造能量,善用能量,讓自己常處在好能量之中,便是伏魔師基本自我要求。其次,在理解如何使用好的能量去幫助他人,這便是伏魔師在做的事情,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成就了自己的學習與精進。 自古,經典的道理,便是鍛鍊心最好的學習方式。透過這些具足神聖力量,諸佛 仙聖的神聖語言文字等,讓大家可以處在能量高頻正向的共振中,因此閱讀經典 ,便是很好的學習方式,契入經典的內涵,沉浸在神聖的能量之中。 聖元,奉行三清道祖聖真仙們的厚愛,在人生與修行道路上,努力透過自己的經驗與理解,將修行中所獲得的智慧,與大家分享,雖然我不是國學大師或學富五車的學者,但我的確是信受奉行的修行人,而且還是與神相通的靈通者(神明代言人),或許我的心得分享,也可以給一些人簡單契入經典的機會。 道法自然,是修道人士常聽聞的一句話,而老子的主要精神,無為而治的自然大道,講的道,其實開宗明義,就一直強調,道是每個人經驗過後的覺察,真正的道其實只有自己知道,甚至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 洋洋灑灑寫了一堆,總之,雖然很多老師與學者都有道德經相關著作與註解,但聖元畢竟是一個靈修多年的人士,也指導許多朋友踏入修行的世界,那麼不妨你也可以看看聖元這樣的靈修人士,是神明代言人,也會降妖伏魔,抓鬼的師父,與道德經會碰觸出什麼樣的火花? 好了,以上大概可以算是前言,現在就來進入道德經,老子的世界吧。 要明白道德經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認識一下,道德經的撰寫者,老子。 名聞天下的儒家學者,孔子,曾經這樣論述老子 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簡單說,孔子,覺得老子就像龍這個神祕生物一樣,具備他所無法瞭解的高深學問與智慧。 近代的歷史學者,對老子的研究頗多,只是老子的來源,的確也有幾種說法,詳細的資訊,大家網路上可以找到的,我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我試著從我的角度與大家聊聊,關於老子,身為修行人的我的看法。 老子,姓李,一說姓老,名耳,字伯陽、外字聃,世人尊稱為「老子」 道教的修行人,普遍認知是,老子,即是太上老君所應,東漢末年,張道陵創立道教的時候,便奉太上老君為教祖,因此又稱道祖,是大道的源頭,一切的根本 。 《雲笈七籤》稱太上老君「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 一般世俗普遍認為太上老君化身老子,著道德經,因此又稱其是道德天尊,居住在太清仙境,與居住在玉清聖境的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的靈寶天尊,合稱為『三清道祖』。 前面我說過,聖真門,講的是能量的世界,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大家有想過,這能量更迭是如何進行的嗎? 道與萬物的關係是什麼?萬物是誰生的?如果看這段經文,你應該會知道答 案,沒有錯,萬物是三生的,因為三生萬物。 好了,既然道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理應可以寫成『道生萬物』,為何要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可知,生萬物的是三,這三是由二所生,而二是由一所生,而一是由道所生,以能量的角度來說,三的能量,必然跟一或是二的能量不同,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認知 道的能量生出一,這是一個階段的能量陳述,通常我們把大道看成宇宙最初一切的本源,大概沒有甚麼人會反對。 道生一,這個階段的能量代表,我們給一個名稱,就是元始天尊,宇宙大道原本什麼都沒有,混沌一片,灰暗未明,其中,突然產生了一股陽性的能量,光芒四射,自轉不停,這便是先天一炁的來源,針對這先天一炁,因為是一切最元始的存在,古人因此給祂一個名稱,稱元始天尊。這時候能量顏色是青色的。 一生二,元始天尊先天一炁的能量,持續運轉,至能量更為成熟巨大,一炁流行的這個階段,再給祂一個名稱,稱靈寶天尊。這時候能量顏色變為黃色的。 二生三,靈寶天尊的能量繼續運轉,越轉能量越大,趨近成熟。這個階段,再給祂一個名稱,稱道德天尊。這時候能量顏色是白色的。 以上便是一炁化三清的說法,先天一炁的流行傳布,能量的演變進化,到了道德天尊階段的末期,終於成熟,輕清之炁上揚,出現了天,重濁之炁下沉,產生了地,因此天地生成,陰陽二炁自此分離。至後五行具備,化生天下萬物。(即是三生萬物的階段)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也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也揭示了,人與天地的關係,甚至是人與道的關係,當然最重要的是『道法自然』的說法,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大道的能量塑造了自然的世界,道即是自然。 道既然是自然,那麼要瞭解道,或許可以從自然來下手,懂了何謂自然?應該就可以明白什麼是道? 聖真門的求道之路,便是根源於這樣對自然的體悟與認知,從中去悟道。 讀到這裡,大家有發現嗎?道德經短短二段話,好像就包含了很多道理,那其他的道德經內容,又再說什麼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聖元的道德經探索之路 好了,我們先從道德經的傳承故事開始來說說, 相傳,老子,曾經在周朝(東周)當官,做的是類似現今的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據說他因為不忍見周朝衰弱,也為了避禍,因此辭官離開,途中經過函谷關這個地方,當時的關令,尹喜見東方紫炁騰騰,霞光萬道,天現異象,驚覺必有聖人自東方而來,因此命令官吏打掃街道,準備恭迎聖駕,果然見老子騎青牛而來,於是,攔下老子,邀請作客,問道於老子,因而留下著作道德經,完成之時,老子告訴尹喜說:「老夫授汝《道德經》,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言宇宙根本,含天地變化之機,蘊神鬼應驗之秘;下篇為《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研習不止,苦修不懈,終有所成!」 聖元於神佛多有所接觸,深知神佛之理,因此每每在閱讀這些神話相關的故事時,都會有一些不同思維與領悟見解,在這也提出供大家參考。 1.老子是聖人,智慧高深莫測,眼見必然寬廣,相傳道德天尊投胎成人,每每都為皇者師,協助統治天下者,領悟真道,奉行大道,利益蒼生,那麼這樣一位偉人,真的是因為不忍見周朝衰弱,才辭官離去,還是早知因緣果報之輪迴,而用了方法(傳下道德經),教育天下眾生。 2.尹喜,相傳好道術,也潛心修行,如果你是他,一個真心修道的人,知道有聖人來,你最想問聖人的問題是什麼? 我想,應該就是如何修道成功吧。而對當時的修行人來說,修道成功,無非就是昇天成仙,逍遙自在。所以,道德經,應該可以是為一部教你怎麼修煉成仙的經典。 而這一點,冥冥中,與聖真門的教義,真心入聖,誠心登真,慈心成仙的說法,不謀而合 【關於聖真門與三清道祖的關係,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www.924.com.tw/blog/?page_id=1358 看樣子,關於道德經是一本教人如何成仙的經典的說法,邏輯似乎可以通順,當然古人對神仙的認知,我覺得那就是最終的究竟解脫了。
    Logo

    © 2024 Podcast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Stay up to date

    For any inquiries, please email us at hello@podcastworl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