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earch

    About this Episode

    很多時候我們總抱怨自己的記憶力大大不如從前,從前是什麼時候呢?可能是青少年讀書的時候,但你知道嗎?只要透過一種練習,兩個月之後你的記憶力可能會好很多喔!

    Recent Episodes from 沙視界 - 每天10分鐘,聽聽時政、分析心理、瞭解金融。

    感情是债,人生无常,这一世都是来还的!

    感情是债,人生无常,这一世都是来还的!
    缘起,世人奔波忙碌,劳苦一世;缘落,世人走向终点,回归虚无。 普通人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还清自己的“债”罢了。他欠你,你会遇到他;你欠她,她也会碰到你。 说到底,每个人都在“欠债、还债”这两件事中打转。等打转到最后,就离告别红尘不远了。当然,要还清这些“债”,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儿。 有人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缘分为什么会出现呢?同时,世人为什么非要还债呢,难道就不能享福吗? 答案只有一个,所有的相遇,都跟欠债以及还债有关。若无亏欠,岂能相见?人生,本就是有意义的。而意义,就蕴藏在“还债”的过程当中。否则,岂不是白来一趟吗? 就像一些名人,此生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推动某个行业的发展的,这就是他们的“债”。等他们完成使命了,人生自然就无憾了。 人这一生是来还债的,只要把这些债还清了,就该离开红尘了。

    汽车大厂联合抵制咱们生产电动车?欧美躺平的好日子到了尽头了!

    汽车大厂联合抵制咱们生产电动车?欧美躺平的好日子到了尽头了!
    全球多家车企都认为转型至 Electric Vehicle 是降低碳排放的最主要策略,但是这其中 Toyota 其实是不认同这样的理念的,而近日丰田会长 Akio Toyoda 在受访时再度批评电动车,他称电动车是“低级产品”,并且呼吁各方应该要抵制电动车。

    中国汽车在世界真正的现状是什麽?你真的要知道呀!

    中国汽车在世界真正的现状是什麽?你真的要知道呀!
    202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70周年。纵观70年历程,在几辈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汽车工业历经风雨,阔步向前,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如今,借助在新能源领域的“换道超车”,我国汽车产业正迈向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车企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为打造世界级品牌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绿色出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大势所趋,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市场逐渐建立起口碑与信任,推动中国汽车品牌的影响力向全球渗透,为加快汽车产业国际合作、帮助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1月我国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认为,照此趋势来看,2023全年汽车出口规模突破500万辆大关基本已成定局。 日本共同社12月28日也援引最新数据报道称,今年1-11月日本汽车出口量为399万辆,虽然12月的出口数据尚未公布,但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预计将超过日本,首次问鼎汽车出口全球第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量实现接连突破。继2021年、2022年相继成为世界第三、第二之后,2023年一季度及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均排名世界首位。 我国汽车出海取得可喜成绩,与背后的中国汽车品牌运筹帷幄,在海外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是分不开的。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表示,“质量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敲门砖,技术则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作为首批征战海外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奇瑞践行自研发动机技术路线,打造国际舞台上一张闪耀的“中国名片”。 作为领航自主品牌出海浪潮的范本之一,吉利深耕电动化,搭建全体系产品框架。从早期的几何、领克的新能源转型,到推出全新纯电品牌极氪、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不仅如此,吉利还推出首个空间导向型纯电基础架构SOA,将中国汽车企业从产品出海推向技术出海新阶段。 江汽集团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海的又一先行者,以聚焦用户思维,重构海外品牌传播体系,塑造用户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品牌文化符号为导向,江汽集团走出了一条“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发展之路,助力汽车出口规模迈上新台阶。 出海模式升级 在过去一年,中国车企一方面深耕东南亚、中东、俄罗斯、南美、亚非等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市场,另一方面加快以欧洲、北美为代表的海外新能源市场布局。与此同时,跨国并购、建设海外生产基地、设立全球研发中心、铺开销售网点、开展海外品牌宣传等消息频传,本地化生产趋势愈发明显。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认为,中国车企从过去的整车出口,到如今在当地建厂,并实现零部件、服务本土化落地,这是中国汽车在“产品、技术、人才、管理”全产业链输出的体现。 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愈发显现也吸引了海外资本的关注。2023年7月,大众增资小鹏,奥迪牵手上汽,自主品牌的逐渐强大使其在与外资品牌的合作中拥有了更多话语权;2023年10月,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中国车企可发挥成本效益和电动化自研技术优势,同时借助大型跨国汽车集团成熟的渠道、资源、服务体系,打造出口、销售及生产一体化的纵深布局。 30多年前,为了尽快追赶、融入全球产业体系,中国汽车通过合资实现“市场换技术”。如今,这一方向正在调转。在智能电动化的趋势下,中国汽车品牌利用“技术换市场”打开了“反向合资”的出海新思路。 可以看到,从简单的出口贸易模式逐渐发展为投资建厂的本地化生产模式,再到与国际汽车品牌巨头合资开拓海外市场,中国车企“走出去”有了更多的发展方向。 未来如何破局? 车企出海,有风景,亦有风浪。国内外消费习惯差异、当地法律法规差异、汽车及零部件认证标准差异等一系列挑战凸显,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业务发展带来了重重阻碍。 尤其是当下欧美市场出现产业链、供应链本地保护的趋势下,中国汽车出海不能只追求销量,还应追求共创、共赢,以开放融合的姿态,在全球分工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全球化很难,政策多样,但方法很简单,就是跟最好的公司合作,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合力。”Stellantis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唐唯实说。 中国车企在产品力、反应速度、成本控制等方面构筑的优势逐渐被全球产业界广泛认可。然而,如何将这些能力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和利润优势,无疑也是中国车企必须破解的难题。 目前,中国汽车出海已完成早期的经验积累,从长期来看,车企出海还需“进化”——通过构建和巩固海外本土化合作生态,完善价值链环节的海外建设,多管齐下推动中国车企向高质量出海挺进。 中国从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发展到即将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的“领头羊”,这是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重要一步。随着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日益上升,中国正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和风向标,并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塑造电动汽车产业国际新格局。

    一年四万 国内博士毕业 博士含金量大减 还值得读博吗?

    一年四万 国内博士毕业 博士含金量大减 还值得读博吗?
    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读博士的好处。 第一,博士是跻身中产高知阶层的一个重要通道。获得博士学位后,你基本就拥有了进入众多让人艳羡的职位的通行证(科研院所,大学中学,国企,律所,医院等),可以说,博士学位证是实现社会阶层跨越的最有效,最公平的路径。我身边的诸多教授朋友,大多都来自社会中底层家庭,都凭借着博士学历进入大学,从讲师起步,一步步到副教授教授博导,通过学术精进成功改变了家庭命运。 第二,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是对一个人心性的全方位考验,人一旦顺利度过这道“窄门”,无论在个人意志,学识滋养,还是思维高度方面,都会经历一个“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以我为例,我自己评估,博士期间是我个人求学生涯中最辛苦的一个阶段:找不到恰当论文选题的迷茫,发表阶段性论文的压力,10万字论文的撰写压力,还有成家立业,求职的生活压力等,这些压力曾经一度让我处在近乎崩溃的边缘。但一旦咬紧牙关顺利通过这道窄门,你会发现人生从此豁然开朗,似乎已经不会再有什么考验能轻易打倒你。 第三,博士经历也是提升你社交圈子质量的重要路径。以我博士期间的各位导师,还有我的博士同学,博士同门或师兄妹为例,其中很多已经是“非富即贵”:或位至院长、校长,或硕导博导著名学者,或大公司中高层领导等。“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你所在的圈子可以决定你的人生高度。而且,这种圈子也会成为你无形的社会资本,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为你的人生助力。 总之,现在博士的进入和毕业门槛都越来越高,但高付出通常意味着高回报,只要能坚持到终点,博士能带来的“好处”还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如果你正好也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兴趣导向的博士学术经历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东西,比如内心的巨大满足和丰盈,自我实现,精神富足,高尊严等,这是一种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愉悦感。

    ~小鲜肉~ ~花美男~ ~娘炮男~ 是谋划已久的灾难!

    ~小鲜肉~ ~花美男~ ~娘炮男~ 是谋划已久的灾难!
    “女性柔美,男性阳刚”是中国传统的性别审美标准和性别气质。近几年来,随着一些年轻男演员占据荧屏,一些男性在服装、发饰乃至心理上逐渐“女性化”,性别模糊趋势逐渐加剧。有人认为,社会中“阴柔之风”盛行令人担忧;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时尚和进步,无需多虑。 近日,某知名歌手在担任一档时下流行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导师时说,男生应找回男生该有的荷尔蒙。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很多网友关于“阴柔之风”是否盛行及该风是喜是忧的争论。 对多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认为“阴柔之风”盛行、“阳刚之气”下降的比例高于持反对意见的人,两者都占两成多,持中立态度的占四成。超过1/4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有“阴柔之风”的男性。那么,究竟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性别气质?

    大马600万华人出走?夸大却有真实原由!

    大马600万华人出走?夸大却有真实原由!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普遍,就拿中国来说,自从改革开放后,中国和国外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都非常多,于是有许多中国人去国外旅游,工作,从事贸易活动。 中国现在在海外的华人有5500万,很多人以为大多数海外华人在欧美发达国家,但事实并非如此,欧美国家的签证比较难拿,风俗习惯差异较大,除了美国有300多万华人外,海外华人聚集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地区,泰国有900多万华人,马来西亚有600多万华人。 660万华人在此国生活,为该国经济贡献半壁江山 马来西亚是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半岛国家,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即马来半岛(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在这里生活,因此这个国家的民风较为开放包容。 马来西亚的总人口有3238万人,其中除了当地的土著,有2007万人外,华人是这里人数最多的种群,有668万华人在这里生活,占总人口的24.6%,华人来到马来西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而到了近现代,更是有许多华人在马来西亚生活。 华人对于马来西亚经济的额影响非常深远,虽然华人的数量只占了马来西亚不到四分之一,但却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和商业起到了主导作用,是对该国税收贡献最大的群体,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4年马来西亚富豪榜前10位中,华人占据多数。 如今华人处处被针对,60万华人无奈出走 虽然马来西亚的华人在这里的时间已经非常久远,并且对经济的贡献非常大,但是当地人却一直没有彻底接纳华人。华人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勤奋的民族,因此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因此也受到了当地人的排挤,所以在马来西亚对华人出现经济限制,连教育行为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这些年来,马来西亚的华人也掀起了一股回国热潮,尤其是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华人都愿意回到中国发展,即使是一些已经在马来西亚功成名就的华人也是如此。所以这些年来,马来西亚的华人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人数越来越少,本来马来西亚的华人已经超过700万,如今也只剩660多万,有将近60万华人出走。 这对于当地的华人来说,既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情,也是一个机

    早收清单提早出炉,湾湾忐忑难安,自找的!

    早收清单提早出炉,湾湾忐忑难安,自找的!
    中国商务部今 ( 15 ) 日发布关於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最终结论的公告。根据调查结果及《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十一条规定,中国商务部认定,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存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条所规定的情形,构成贸易壁垒。 中国商务部今天公告 2023 年第 54 号 商务部关於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最终结论的公告。中国的这项新宣告,意味着北京可能随时会正式宣布取消两岸 ECFA。 应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丶中国 5 矿工进出口商会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有关规定,中国商务部於 2023 年 4 月 12 日发布 2023 年第 11 号公告,决定就台湾地区制定并正在实施的禁止进口大陆产品的相关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中国商务部於 2023 年 10 月 9 日发布 2023 年第 35 号公告,决定将该调查的期限延长 3 个月,即本案调查期限截止日期为 2024 年 1 月 12 日。日期恰巧是在台湾总统大选投票的前一天,干扰台湾选举结果的意图明显。 中国商务部称,根据调查结果及《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十一条规定,商务部认定,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存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条所规定的情形,构成贸易壁垒。 针对朱国将终止或部分终止 ECFA 给予台湾产品的关税优惠,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詹志宏於八月底时曾表示,两岸协议有协调丶沟通的机制,对方有意见,欢迎在机制下提出解决。

    咱们薪资 怎麽这麽低?

    咱们薪资 怎麽这麽低?
    经济部长拉菲兹说,35%雇员的月薪低于2000令吉,雇主不应以1500令吉的最低薪金,作为支付大专毕业生工资的参考或标准。 他指出,大专毕业生的起薪应该要高一些,因为最低薪金是付给非熟练员工,而不是熟练雇员。 “不过,根据截至目前的薪金数据,初步结果显示,最低薪金被当成是支付(工资)的参考,尤其是大专毕业生和年轻的熟练员工。 “我们急需政策解决此现象,以纠正这样的情况。” 他今日在《2023首季员工薪资(正式领域)统计报告》发布会上向媒体表示,我国一直面临工资问题,工资中位数没有随着生活成本增加,并保持在较低的百分位数。 在645万名正式雇员中,82%的月薪低于5000令吉,其中35%的月薪低于2000令吉。 “现在才讨论这个,是因为我们需要收集准确数据。 “凭着这份报告,我们可以肯定,我们确实存在薪金问题。这不是说说而已,现在已有超过600万名雇员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政府将关注此事。” 他提到,报告也显示,正式雇员的月薪中位数在今年3月为2600令吉,与2589令吉的贫穷线收入(PGK)相差不远。 “我们确实有一个大问题。这就是重组的意义所在,它不仅仅是获得投资和增长,而是确保无论我们计划或产生什么样的增长和投资,它都应该反映在我们劳动力的日常生计中。” ​

    世界还有七年?听听王仁三郎怎麽说!

    世界还有七年?听听王仁三郎怎麽说!
    在历史上像是这样的预言家还有不少,就比如日本的预言家出口王仁三郎,他可以说是日本最著名的预言家,曾经警告人们要远离广岛,结果大家也都知道。 不仅如此!在出口王仁三郎去世之前,他也和很多预言家一样,留下了对未来的预测,这其中有地震、有火山爆发、也有一些人祸,那么他的这些预言真的准吗?对于2023年又有什么预言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出口王仁三郎他出生于1871年,据说他从小身子就不好,经常生病,这也让他的父母十分担心,害怕他没有办法安全长大,没有办法他的父母只好把他关在家中,尽量不让他出门,就这样一直到他7岁上发生了一件怪事,这才改变了现状。 在那一年,出口王仁三郎的父母工作回家,忽然发现王仁三郎没在家中,这让他们有些着急,而在附近寻找一番无果后,出口王仁三郎的父母彻底慌了,就连忙报了警,村中的人在知道这件事后,也是全体出动帮忙寻找。 但就算这么大规模的寻找,可依旧没能找到出口王仁三郎,直到7天以后,就在人们都不抱希望的时候,出口王仁三郎却自己回来了,并且在他回来之后,他的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不再动不动就生病,至于他在失踪的这段时间经历了什么,这个没有人知道。 但出口王仁三郎在这之后却变得神秘了起来,经常梦到一些莫名的画面,就比如有一次,他的家乡遭遇了干旱,没有办法他们知道把希望放在打井上,但打井可不是那么好打的,连续找了几个地方都没成功,就在这个时候出口王仁三郎忽然站了出来,指着一个地方告诉他的父亲那里可以打出水。 可一个小孩的话根本就没有人相信,可又过了几日众人还是没能打出水井,眼看地里的庄稼就要干死的时候,出口王仁三郎的父亲忽然想起了自己儿子的话,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那个地方,结果还真在那里打出了井。 而当他的父亲问他怎么知道哪里能打出水来时,出口王仁三郎却告诉父亲,是自己在梦中看到的,也就是因为这一件事,让出口王仁三郎有了一些名声,而随着他预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成为了当时著名的预言家。 但如果仅是这样也没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也会逐渐忘记他,可他留下的那些预言却在提醒着人们他的存在,因为他留下的很多预言都成功了,就比如他曾经说过,在梦中他看到了将来天赖沪内海会发一场大火,而这一场大火则是由地震引起了,结果在1995年的时候,日本真的发生了一次地震,那就是神户大地震。 也正是这些预测,让出口王仁三郎的名声一直不减,时不时就会冒出来,而对于2023年出口王仁三郎也有自己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