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earch

    總理各國事務局

    停更通知:「總理各國事務局」從今年四月廿七日起,以每週四集、每集卅分鐘的製播頻率播出,到九月三日止,共播出75集國際新聞分析與評論。今因各種非預期因素決定暫時停止更新。未來是否恢復尚不可知,請聽友諒察。 讀者批評指教請逕寄bureauofstateaffairs_dot_gmail_dot_com. *尹乃菁、郭崇倫與林少予製作主持的國際新聞專業Podcast。每周播出一集「美中台三邊關係」專題,以及三集國際新聞與分析。
    zh-Hant尹乃菁、郭崇倫、林少予76 Episodes

    Episodes (76)

    【美中台三邊關係】過半數美國人支持出兵保台。靠譜嗎?

    【美中台三邊關係】過半數美國人支持出兵保台。靠譜嗎?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日前公佈民調:有46%的美國人支持美國政府應公開表示若中國大陸進犯台灣,美國會保護台灣若中共進犯台灣,52%美國人支持美國派兵防衛台灣。53%支持美國與台灣簽署同盟協議。69%支持美國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 這些數字背後,牽涉三個層次的背景。1,解放軍目前已經具備區域拒止能力,美軍範圍台灣,未必會佔上風。2,台灣有無自我防衛的意志。3,美國是否是因為台灣冒進(如宣佈台獨)而被動捲進台海衝突。如果受調人不明白這三層背景,這個民調意義何在?換句話說,美國人是否明白美國與台灣正式成為同盟關係的意義?是否明白美國考慮出兵防衛台灣與否,有主動與被動的差別?是否明白美中之戰可能是一場必須傾全國之力投入的戰爭?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在今年二月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的意見領袖中有七成支持美國應該出兵保衛台灣,但是只有四成的一般民眾支持美國應該出兵保衛台灣。 一方面,美國現在已經沒有能力承擔「美國隊長」的重任,另一方面。台灣卻依然緊抱美國大腿,而且愈抱愈緊。在北京不斷發出訊號,告訴華府台灣攸關其核心利益時,美國卻充耳不聞。台灣的處境愈發危險。

    拜登同意訪問烏克蘭,北韓重啟寧邊核設施。

    拜登同意訪問烏克蘭,北韓重啟寧邊核設施。
    拜登表達訪問烏克蘭意願,澤倫斯基吃了定心丸? 朝鮮重啟寧邊核子反應爐,用意在讓華府知道朝鮮想與華府談判。但拜登政府四月份完成的對朝鮮政策檢討報告,除了表明不同意歐巴馬的「戰略忍耐」以及川普的「大交易」政策外,拜登具體的對朝鮮政策為何,仍然不清楚。 寧邊核設施雖然了較為老舊,但仍有提煉鈽的能力。可作為與美國談判的籌碼,也可製造核彈。棄與不棄,朝鮮都不會吃虧。 金正恩重啟核反應爐的時機,剛好趕上美國處理阿富汗撤軍灰頭土臉,也可能藉此測試華府同時應付兩個或多個區域衝突的能力。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拜會拜登,最想問這個問題...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拜會拜登,最想問這個問題...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拜會拜登,最想問這個問題:美國的安全承諾說話算話嗎?(台灣也想知道)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塔利班允許阿國人民離境,但不設置安全通道,換取中俄不杯葛決議案。 拜登的盤算:阿富汗撤軍是民心所趨,撤離作業失利傷皮不傷骨,民眾很快就會忘記。 美國撤軍後,在阿富汗的情蒐與反恐能力大幅下降,難保阿富汗不會再度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北京的表演式愛國主義橫掃全球;美國應立即與塔利班合作參與重建阿富汗。

    北京的表演式愛國主義橫掃全球;美國應立即與塔利班合作參與重建阿富汗。
    【新聞英文】:Hurricane(颶風)與typhoon(颱風)名不同,實為一。都是tropical cyclone(熱帶氣旋)。還有,氣象預報常說的熱帶低壓,英文是tropical depression。 北京愛生氣,總愛說某國踩到紅線、傷害中國人民感情。西方中小型民主國家最容易成為北京發脾氣的對象。也許,這是一種情緒管理不佳的問題。 戰狼外交不是中國在全球展示民族情緒的唯一方式,中國民眾在國外自發的愛國主義行為,甚至有中國外交部人員幕後鼓動,造成當事國社會不安,近年愈發引起注意。霸凌外國是辦理洋務最笨拙的方法。 阿富汗美軍最後一架軍機今天凌晨天還沒亮就起飛離境,替美國在阿富汗經營20年劃下句點。塔利班執政後,財政困難、人才不足、西方援助中斷,國家百廢待興。美國的利益是應等塔利班垮台,或是與塔利班合作,積極參與阿富汗重建? 1990年蘇聯從阿富汗鎩羽而歸,美國隨機撤出阿富汗,阿國內戰隨即爆發,塔利班崛起,執政後包庇凱達組織,釀成911事變。美國若記取前車之鑑,當知積極參與阿富汗事務,才能消弭恐怖組織再起的機會。 拜登阿富汗政策的終極測試,就是美國會不會再一次遭到恐怖攻擊…

    【美中台三邊關係】習拜不會了?病毒起源續查嗎?時地不宜的出訪

    【美中台三邊關係】習拜不會了?病毒起源續查嗎?時地不宜的出訪
    北京若決定習拜不會,意味美中關係任其漂流;疫情只是藉口,該新聞的消息來源還說,中美關係目前「停滯不前,缺乏發展」,言下之意北京並非沒有期待。 美中關係惡劣如此,沒有一個中國領導人,包含習近平,能夠應付在這種關係下開高峰會的場面。此時放風,意在告知北京的顧慮與期待:拜習會必須無風險、爭議議題得到鋪墊。 高峰會如果不能解決問題,不如不開;高峰會如果有爭議,對習在廿大的影響非常嚴重。 美國情報單位再度調查結論是「證據不充分」,但這並不表示美國不會繼續以其他手段施壓續查病毒起源。 賀錦麗訪問新加坡與越南期間,完全避談阿富汗。凸顯她此次訪問時地不宜的尷尬。 中國提前一步出手。越方在賀錦麗到訪前一天先表態,表明不會站在與中方對抗的一方。

    「共同富裕」不是殺富濟貧?是什麼?

    「共同富裕」不是殺富濟貧?是什麼?
    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承諾「允許先富帶後富,幫後富,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於創業的致富帶頭人。」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提法與做法,卻產生富人因此「捐錢保命」的譏諷。 仇富或為富不仁一直是中國傳統社會深根蒂固的觀念。私有財產也一直不被認為是人權。再加上大陸富人的第一桶金多半是靠國家資本而來。國家拿回部分理所當然。 「共同富裕」目前似乎還處於「破」、沒有到「立」的階段。官員多半表述共同富裕「不是什麼」,而不是「是什麼」。例如共同富裕「不是消滅私有制、不是搞平均主義,不是殺富濟貧。」「不是什麼」可以讓老百姓有感,有助習近平連任總書記。 「共同富裕」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樣,都揉合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一些特點。「共同富裕」既強調「堅持公有制為主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又強調要創造中央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也就是堅實的中產階級分配結構。這兩種思維方式相容嗎? 浙江作為「共同富裕」示範區,日前卻發生杭州市委書記貪瀆下馬的醜聞。這是個別官員的操守問題,還是習近平福建幫與浙江幫人馬互相傾軋的問題?

    美國在後阿富汗時代的信譽

    美國在後阿富汗時代的信譽
    通往巴格達機場的道路,現在只准許美國與北約的公民與永久居留權的人士通行。拜登能兌現承諾,全數撤出曾經協助美國與盟國工作的阿富汗人嗎? 拜登在G7高峰會上說,除非必要或塔利班沒有兌現與美國合作承諾,否則不延後最後撤軍期限。美國與塔利班的協議是什麼? 美國在後阿富汗時代的信譽,會受到嚴重打擊嗎?美國如果將勻出的資源,轉用於對付中俄,需要盟國支持時,盟國會義無反顧的助陣嗎? 20年前。北約各國基於公約第五條集體行動的要求,配合美國出兵阿富汗。是北約第一次派兵到歐洲以外的地區履行公約國的義務。20年後,美國以不聞不問不告知的態度處理北約盟國人員撤離的問題。北約各國冷暖自知,會傷害未來美國與北約各國的信賴關係。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此時正好在越南訪問。時機巧合到讓外界可以拿阿富汗匆促撤軍與越戰是美軍倉惶撤軍對比。

    拜登的決策品質被人看破手腳了嗎?拜登團隊浪得虛名?

    拜登的決策品質被人看破手腳了嗎?拜登團隊浪得虛名?
    【新聞英文】withdrawal vs abandonment。這兩個字在最近的阿富汗新聞中常見。美國民眾支持拜登從阿富汗撤軍(withdrawal)的政策,但是不同意他放棄(abandonment)阿富汗人民的做法。另外,英文媒體也常用fiasco(徹底失敗)形容拜登的撤軍計劃。 從這次拜登從阿富汗撤軍,可以看到拜登那些決策習慣與風格?或許可以預見他與北京或莫斯科打交道時,會對台灣產生哪些影響。 雖然拜登自詡的外交成就因處理阿富汗撤軍不善而蒙塵,但根據最新民調,2/3美國民眾啊支持撤軍政策,47%肯定拜登處理國際事務的表現,52%肯定拜登處理國家安全事務的表現。撤軍灰頭土臉,對民主黨期中選舉的影響不會太大者。 川普小丑是禍害。共和黨有這麼多支持被他迷惑,就是美國政治愚蠢的最大表徵。小丑鬧了四年,支持者還是不離不棄,這就是美國民主政治衰敗的開始。也是美國面對中國大陸缺乏底氣的原因。 拜登雖然靠共和黨支持通過基礎建設法案,在內政問題揚眉吐氣,但在外交上灰頭土臉。他會不會被盟、友邦看破手腳?拜登團隊不是川普團隊,他們出了什麼狀況?

    「今日XXX,明日台灣」?美國對台未必不會始亂終棄。

    「今日XXX,明日台灣」?美國對台未必不會始亂終棄。
    拜登明示撤軍理由是反恐任務結束,卻避談輸出民主制度失敗,這是始亂終棄:20年前美國出兵阿富汗沒有和阿富汗人商量,20年後離開,也沒有和阿富汗人商量(還偷偷與塔利班達成撤軍協議)。 雖然美國不見得一定會放棄台灣,但美國對台「神聖不可侵犯」的安全承諾,還有一個原則:「戰略模糊」。也就是說,如何神聖?那些情形(不)可侵犯?都會隨美國的國家利益形勢改變。相反的,美國對台承諾不神聖、可侵犯的例子卻不少。聽我們詳述一部美國對台失信史。 阿富汗是美國經營廿年、花費兩兆美元的承諾,下場也不過如此。美國盟友中,面對朝鮮威脅的韓與至少於美國有正式條約保障,面對俄國威脅的烏克蘭,至少有北約一個集團的(口頭)保障,台灣什麼都沒有,只有海峽與美國一個國家、口說的「神聖不可侵犯」承諾保障。夠嗎? 「今日阿富汗」的主因是阿富汗不自助,而不是美國失信?就算是,台灣有能力自助嗎?有意願自助嗎? 美國經歷了阿富汗撤軍的失信悲劇,在短期內會特別強調對如韓國、台灣、或烏克蘭的安全承諾。但長期未必如此。

    草莽治天下:塔利班二次執政,內定總統人選巴拉達其人其事

    草莽治天下:塔利班二次執政,內定總統人選巴拉達其人其事
    拜登:美軍會等到最後一位美國公民撤出才離開阿富汗。機場安全通道不安全?安全範圍由那一方決定? 阿富汗新總統可能人選巴拉達(Baradar)其人其事,可能是負責與西方打交道的主要人士。 草莽政府第一要務:國庫錢不夠。西方國家援助大部分被取消。 阿富汗北方還有部分部落反抗塔利班,未來會爆發內戰嗎? 阿富汗有可能像伊朗一樣,出現反對黨或某種反對力量嗎? 幫塔利班打天下的各地激進穆斯林,會對塔利班索求回報,導致恐怖主義滋生嗎?

    拜登自誇的卅年外交資歷蒙塵

    拜登自誇的卅年外交資歷蒙塵
    美國民意支持自阿富汗撤軍,但不願見到美國拋棄阿富汗。 拜登為何要指控川普鎮府讓他無法更寬裕地處理撤軍問題? 美國為何相信賈尼政府的明顯託詞導致誤判塔利班的實力與攻勢?拜登為何不能延後撤軍期限,達成更有序的撤軍? 檢驗拜登此一決定的歷史標尺是什麼? 塔利班會貫徹不展開報復屠殺、不輸出毒品、允許女性接受教育與工作等承諾嗎?

    美國灰頭土臉撤離阿富汗。限制旅行控制疫情效果不彰

    美國灰頭土臉撤離阿富汗。限制旅行控制疫情效果不彰
    [新聞英文]Forever wars(打不完的戰爭),指打了20年,剛剛結束的阿富汗戰爭,以及還沒結束的伊拉克戰爭。也有新聞媒體用Endless Wars形容。意思相同。 塔利班已經控制阿富汗全境。外界預期阿富汗可能會回到如中世紀社會,尤其是婦女權益。 美國訓練阿富汗軍隊20年,耗資八百多億美元,結果阿富汗軍隊不堪一擊。 美國原本希望大使館續留喀布爾,與塔利班繼續往來,到最後關頭才匆促決定撤離。 事實證明,嚴格限制出入國或把國家變成孤島,不是管制疫情的有效方法。正確的設定應該是原則開放,例外管制。 只要通過WHO認可的疫苗,各國就應該接受,不應歧視。出入國不是樂透摸彩,大多數人無法自主選擇疫苗而遭到歧視是不公平的。 出入國限制往往基於政治考慮,應該完全基於科學考慮。法規應該透明與一視同仁。 移動自由非常珍貴。只要疫情得到控制,就應該恢復移動自由。就大部分國家來說,此其時也。

    【中美台三邊關係】北京若升高對立陶宛的壓力,這盤棋就不高明了。

    【中美台三邊關係】北京若升高對立陶宛的壓力,這盤棋就不高明了。
    為了台灣在立陶宛設處,北京已經召回駐立國大使,並要立國駐北京大使限期離境。兩國關係並已降為代辦層級,是相當嚴重的表態。 此時奇怪之處,在於我國設處的名稱是台灣,並非國名「中華民國」(但也非習用的「台北」)。對大陸來說,似乎駐無邦交國館處以台灣(Taiwan或Taiwanese)為名,具有政治含義。 各方觀察此事的幾個角度。1,在台灣,主張獨立人士對此一名稱都非常振奮;2,此事背後有美國與歐盟支持。3,北京擔心會不會出現第二個立陶宛?歐盟會不會發生骨牌效應?俄羅斯的意向為何? 北京意在殺雞儆猴。立陶宛在川普時代就靠向華府,並且退出北京主導的中東歐17+1機制。現在更因為面對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在政治與領土糾紛的壓力,亟需美國與歐盟幫忙。此外,立陶宛也有自己的經濟利益考量。 此案台灣與立國都是由經貿單位而非外交部門負責聯繫,立國不認為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但立國也不願在大陸壓力下退讓。雙方也許還需要澄清。 立陶宛當初有沒有意識到Taiwanese這個名稱會引起軒然大波,令人好奇。 大陸若是聯手俄羅斯,共同對立陶宛施壓,甚至把與立陶宛斷交擺在棋盤上,這盤棋就下得不高明了。

    朝鮮不滿美韓聯合演習,停止與南韓的熱線電話。

    朝鮮不滿美韓聯合演習,停止與南韓的熱線電話。
    南韓與朝鮮熱線電話七月底恢復,八月十日又斷線。金與正代表朝鮮政府聲明,要求中止美韓聯合演習,並要求美軍及美軍裝備要撤出朝鮮半島。當天下午南韓與朝鮮熱線電話就不通了。朝鮮的下一步動作為何。目前不清楚。 朝鮮軍方從去年起,就非常節制言行。去年10月慶祝勞動黨建黨75週年黨慶閱兵,北韓首度展示最新型的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6」,卻沒有大肆宣傳。今年一月,勞動黨舉行全代會,金正恩決定「先軍政治」退位,改以「 人民大眾優先」。替朝鮮解決垂死的經濟問題搭好舞台。 朝鮮最在意美韓聯合軍事演習。這也是金正恩與傳川普在新加坡達成的協議:。朝鮮停止核試與試射飛彈,換取美韓停止演習。金與正的動作也許在試探拜登政府對此默契的反應。 美韓聯合演習對目前朝鮮與南韓關係有致命的影響。但文在寅數月前與拜登會談時,已經知道無法影響美國繼續演習的決定,相當無奈。執政黨74位議員也聯名呼籲暫停軍演,美國也不理會。 朝鮮與南韓關係可能會有進展,能夠促進和解。第一是北韓情況不好,疫情、天災、糧荒、等等,繼續國際社會聲援。第二是本月16日是南韓光復節,兩韓在這一天經常會有一些象徵性的共同動作。三星會長李在鎔也是在光復節前獲得特赦。在光復節前夕,兩韓會不會有一些突破進展,值得期待。

    分析美國的「中產階級外交政策」

    分析美國的「中產階級外交政策」
    塔利班攻勢勢如破竹,已經奪下阿富汗六個省的省會。美國暫時以轟炸遲滯塔利班行動,但收效不大。美國在伊拉克減少駐軍,並以顧問代之。美國並未自伊拉克撤軍,是因為附近還有諸如IS等威脅。 美國民眾對於這兩個「打不完的戰爭」已經很不耐煩,支持撤軍是主流意見。拜登政府決定從阿富汗撤軍,基本上是跟著民意走,也是國務卿布林肯「中產階級的外交政策」的一環。 「中產階級的外交政策」即是注重美國中產階級權益的外交政策。例如操弄匯率影響美國進出口,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等。衡量是否為中產階級的外交政策的標準是「這個政策是否會讓美國工薪家庭生活更好、更安全、更自在?」 從這個標準觀察,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是站得住腳的。但是,美國對於價值問題的堅持,如果用同樣標準檢視,就很難自圓其說,例如,為聲援俄國異議人士納法尼制裁俄國,對美國中產階級帶來什麼好處? 同理:維護新疆維族人的人權,香港民主,甚至保護台灣,能替美國中產階級創造那些利益?

    美國印太戰略嫌棄英國。北京為何擔心四方會談?

    美國印太戰略嫌棄英國。北京為何擔心四方會談?
    【新聞英文】搏版面:headline-grabbing。王毅提及四方會談時說: It seems there is never a shortage of headline-grabbing ideas. 搏版面的主意似乎從不嫌多。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日前在新加坡就美國的印太戰略發表演講時表示,軍事資源稀缺,所以美國與盟邦必須找出最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如果美國在亞洲多負擔一些責任,那麼英國就可以在歐洲多幫點忙。 英國五月份大張旗鼓派遣由「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開赴印太,參加美國主辦的大型多國聯合演習,英國並將此全球航行任務標舉為「英國國旗飄揚全球」的成就,也是執行英國向印太傾斜政策的重要一環。英國並宣布在派兩艘軍艦常駐印太地區。 奧斯丁談話無異澆了英國強生政府一盆冷水。大有嫌棄英國兵力不足或訓練不夠的味道。六艘專責艦隊防空的Type 45型驅逐艦,竟然有四艘進廠維修或升級。英國因此向美國與荷蘭各借了一艘軍艦以壯行色。沒想到開赴亞洲途中一路風波不斷。奧斯丁說重話,大有嫌棄英國海軍實力不足,準備不夠的意味。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在《外交事務》雙月刊撰文指出。北京本來對美日印澳四國組成的「四方對話」機制掉以輕心。王毅甚至曾經調侃這個多邊機制是為了搏版面而出現,會像海上的泡沫一樣,沒多久就消失。 北京本來對「四方會談】掉以輕心,但2020年中印邊界衝突後,印度調整對中戰略,開始警惕北京威脅。北京也改弦易轍,開始重視四方會談的發展。 北京原本以胡蘿蔔與棍子的兩手策略,企圖拆解四方會談,一手是棍打澳洲,一手是拉攏日本與印度,但這招沒有明顯成效。今年三月拜登主辦四方會談高峰會後,北京開始對四方會談進行全面政治攻擊。

    【中美台三邊關係】美國的軍事轉型與全球部署

    【中美台三邊關係】美國的軍事轉型與全球部署
    美軍正在進行兩個大演習:LSGE21是美國及歐洲與亞洲16盟友邦的聯合演習;LSE21則是美國海軍與陸戰隊的聯合演習。 LSGE21演習的目的是在驗證亞洲友邦的軍事合作是否能接近北約標準;此外,也要驗證美國國防部的中國政策評估的結果。LSE21則是要驗證美軍資源能否應付海島作戰(而非反恐或沙漠作戰)。 LSGE21意在告訴北京,美國有一個龐大的聯盟可以抵制北京的挑釁或進一步的行動,並且與南海主權的聲索國建立更堅實的關係。 拜登政府最近外交工作有回到東南亞的趨勢。但東南亞國家能不能、願不願意在美中之間選擇,其實左右為難。 菲律賓前總統艾奎諾三世與美國簽訂的「美菲強化防務合作協議」,是美國在南海部署牽制中國的重要文件。 越南是另一個美國積極開發的東南亞夥伴。

    日本致贈龐佩奧高價威士忌,不翼而飛?

    日本致贈龐佩奧高價威士忌,不翼而飛?
    日本政府贈送龐佩奧價值近6000美元的威士忌,人間蒸發。國務院在查名酒去向。 川普政府內閣官員濫用公務資源所在多有;龐佩奧經常帶妻子國外出差,還憤而辭退督察長。政黨輪替後,新督察長查核確有其事。 美國雖有法律規範官員收受國外人士政府贈禮金額,但有些影響力並非靠贈禮獲得。川普當總統時,他在華府的飯店門庭若市,各國使館人員及來訪政要熙來攘往。他不必開口就可以販賣影響力,這種「收禮」很難找到對價關係,只能靠道德約束。 伊朗在過去半個月,用無人機攻擊行經阿曼灣、以色列公司經營的貨輪,造成兩人死亡;另外八月二日挾持一艘油輪。美、英、以色列強烈反應,指伊朗公然破壞國際航運。以色列並揚言不必美英等國幫忙,「我們自己解決。」 伊朗新總統就在八月五號就職,日前他曾表示不會讓伊朗的經濟被外國控制,兩艘估計伊朗要拿回波斯灣知道國家的主動權

    北京在阿富汗的「葉公好龍」困境

    北京在阿富汗的「葉公好龍」困境
    塔利班快要攻破阿富汗第二大城坎達哈,北京高調邀請塔利班第二號人物訪問,形同先制部署承認阿富汗叛亂團體合法。全球震動。 北京眼看塔利班攻城掠地,勢不可擋,必須出手因應。北京的利益不在誰當家,而在誰可以維持中國在阿富汗的利益:1,疆獨不會利用阿富汗為基地,2,一帶一路建設。 北京在扮演塔利班和喀布爾政府的調人的時機已經過了。 北京的表現是「葉公好龍」。過去一直指責美國介入他阿富汗國內政,沒想到美國真的撤軍,北京硬生生被迫吃下一顆黃連。布林肯日前訪印時表示,將來阿富汗可能會受中國保護,言下之意是指以後阿富汗問題就是北京的事。 美國與德國日前就北溪二號天然氣管去留達成協議,美國放棄制裁,但德國應允一些幫助烏克蘭的措施,防止俄國蠢動。 美國的難處:北溪二號已經完成95%,前任政府沒有辦好,這任政府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中共建設兩個洲際彈道飛彈發射場的意圖分析

    中共建設兩個洲際彈道飛彈發射場的意圖分析
    【新聞英文】Shell game就是在電影中常見的快速交換三個杯子,猜哪一個杯子裡面藏著豆子。這是 一種遊戲或騙術。另一種講法是thimblerig。 中國在甘肅玉門與新疆哈密兩地建設洲際彈道飛彈發射場,兩處合計230個發射井。北京政府意圖何在,目前無法確定。推測可能與改變核打擊「最低嚇阻能力」的門檻有關。若此事成真,美國也可能強烈要求北京參與限武談判。 玉門與哈密發射場,都不在美國搭載傳統彈頭的彈道飛彈射程範圍內。但中共新型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可以從這兩個發射場攻擊美國本土(東岸)。 中國現在沒有足夠數量的洲際彈道飛彈或核彈頭。美國懷疑北京建設這麼多發射井,目的在玩shell game,戰時變換飛彈的位置,降低開戰時的損失。 中國承諾無條件不進行先制核打擊,迄今只承諾不對無核武或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國家進行先制核打擊。美國在川普時代即擴大動用核武的時機,將針對攻擊美國基礎建設的行為也列入核報復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