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思想實驗

    Explore "思想實驗" with insightful episodes like "EP.138「電車難題」你選哪一邊!要拯救可愛的小狗?還是五個鐵道工人!", "S01EP28 【睡前冷知識】薛丁格的貓到底死了還活著?", "EP6 如何訓練自己有系統的輸出?書中自有黃金屋|先完成再完美" and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第三課:萬事起頭難,先從「魯濱遜模型」思想實驗開始" from podcasts like ""熱血科學家的閒話加長(The Excited Scientists' Hot Tea)", "沙發上的社畜", "月球表面" and "巴斯夏的蠟燭工坊"" and more!

    Episodes (4)

    EP.138「電車難題」你選哪一邊!要拯救可愛的小狗?還是五個鐵道工人!

    EP.138「電車難題」你選哪一邊!要拯救可愛的小狗?還是五個鐵道工人!
    EP.138「電車難題」你選哪一邊!要拯救可愛的小狗?還是五個鐵道工人! 波蘭的Silesia in Katowice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以及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170名6-9歲的波蘭兒童、以及178名18-50歲的波蘭成人進行了研究,發現孩童在衡量「生命的重量」時,標準與成人不同。 大人在這個電車難題中,有89%選擇了拯救人類犧牲小狗。 然後小朋友卻沒有像大人一樣,把「人類的生命」放在遠比「動物的生命」還高的位置! 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所接收到的讀物、影音媒體,幾乎都會把動物「擬人化」! 所以對小朋友來說,動物的親和力,可能還比人類來得高。 本集以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聊聊小朋友是如何在可愛的小狗與人類間做出抉擇! #電車難題#思想實驗#動物#人類#小狗

    EP6 如何訓練自己有系統的輸出?書中自有黃金屋|先完成再完美

    EP6 如何訓練自己有系統的輸出?書中自有黃金屋|先完成再完美
    【先完成再完美】 學習的方法五花八門 你都用什麼管道來自我精進呢? 我們認為,閱讀是最便宜的投資,是最簡單的學習管道 在產出自己的觀點的時候 是不是常常覺得勞無頭緒 不知道怎麼開始麼? 沒關係,初期的想法一定會很支離破碎,透過節目中分享「KJ法」以及「九宮格目標設定」 相信你一定能越來越會思考! 錄音時間:2021.08.03 IG @murmuring_onthemoon 可以找到我們哦! 圖像設計:曾子玄 @_o21l 音樂: Swing Rabbit ! Swing ! https://soundcloud.com/amariamusique/swing-rabbit-swing Elizabeth's Groove https://soundcloud.com/amariamusique/elizabeths-groove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第三課:萬事起頭難,先從「魯濱遜模型」思想實驗開始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第三課:萬事起頭難,先從「魯濱遜模型」思想實驗開始
    ** 《萬事起頭難,先從「魯濱遜模型」思想實驗開始》** 歡迎收聽巴斯夏的蠟燭工坊,我是子旭,讓不懂數學的你也能學好經濟學。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由丹尼爾·笛福59歲時所著的第一部小說,小說講述了一位海難的倖存者魯濱遜,在一個偏僻荒涼的熱帶小島-特立尼達拉島上度過28年的故事。 這時候我們不禁想知道一個問題,那就是魯濱遜一個人的孤單生活,是不是依然能用經濟學作為主題去研究呢?此外,研究孤獨一人的狀況有什麼意義?難道人類不是社會動物嗎?難道我們對經濟學的興趣,不是基於他適用於多人之間交往的真實情境嗎? 人類的確是社會動物,不過,思考孤獨的個人情境,對於經濟學來說是必要的,正如物理學中,考慮核反應堆裡,單獨的粒子一樣。正是在孤單的個人環境中,經濟學的基本要素才能被呈現得最清晰。 卡爾·門格爾在《國民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提到: 「接下來,我將致力於將人類經濟行為的複雜現象簡化為最簡單的要素,而我們仍可以精確地觀察到這些要素……(並且)可以研究這些複雜的現象是如何按照確定的原理,從要素中逐漸形成的。」 奧派經濟學家將經濟學建立在人類選擇的基礎之上,堅持使用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因為只有個人才能夠做選擇。有人可能會問,團體也會做選擇啊,比如說一個國家決定要幹嘛幹嘛,但無論何時,我們都會發現,即便是團體,其實仍然是一個,或者更多的個人在進行選擇。 一般語境下,我們說某人屬於某個團體,意思是說,他被其他的個人認為屬於該團體的成員。意思是,團體成員的資格存在人們的心中。 假設你現在往你家窗外一看,發現有一堆人在外面聚集在一起,他們究竟是偶然聚集的人群,還是一群憤怒的暴徒,取決於該人群中的個人,賦予這個聚集的意義。 這邊稍微離題補充一下大眾心理學的觀點,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一書當中,便提過關於群體的定義,大意是: 「一群人聚在一起並不是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只是人群。形成群體心理,首先要使這群人具有共同的價值認同和共同訴求。這種認同往往是短暫的,甚至只是在群體互相感染的時刻形成的,分散之後這種認同就消失了,所以這種群體又稱烏合之眾。」 話說回來,為什麼我們需要藉由假想魯濱遜一人在島上的情況來進行思想實驗呢?難道我們就不能讓經濟學變成像物理學,那樣透過真實的實驗做研究嗎? 的確,實證主義在自然科學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不過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到一件事,用鐵鎚來敲打釘子完全沒有問題,但這工具不見得適合拿來切西瓜。 在經濟學中試圖靠經驗證據來進行研究,所碰到的第一個阻礙,就是當人們發現他們變成了「被觀察」的對象時,行為表現就會變得不同。 作為實驗對象的人,會試圖對實驗有所了解,並且根據他們了解的狀況去修正他們的行為。首先,如果實驗對象喜歡進行實驗的人,他們通常會盡量推測實驗者想要得到什麼結果,並且按照那個方向行動。 另外,光是知道自己處於實驗環境中,受試者本身就會改變他們的行為了,因此我們必須在精神世界中,運用我們自己也是人的行為邏輯,來推理出人的行為基本組成部分,並且盡力去認識這些基本組成。 好了,那我們正式開始思想實驗吧。 魯濱遜一個人孤零零的在荒島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得就,經濟學對於他的狀況有什麼見解呢? 此時此刻他被困在島上,這是他所面臨的基本情況,他應該怎麼做?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先選擇一個目標。 或許他的目標是想盡辦法生存下來,直到有路過的船隻搭救他。雖然這個目標看起來很合理,但我們必須也要明白,魯濱遜有可能也有其他的目標,而且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沒有哪個目標特別合理,或者特別不合理。不過我要在這邊強調,這不代表經濟學認為所有的價值體系都一樣好,只是經濟學並不打算處理我們的價值觀問題。 假設魯濱遜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他是絕對不殺生的。但他很清楚,即便他有能力弄到一兩顆椰子,只要不吃島上的動物的話,最後還是會被活生生的餓死。最後他選擇遵從信仰生活,就是不吃肉,難道我們能說魯濱遜這種行為是不理性的嗎? 某些經濟學學派可能會說魯濱遜這樣不理性,不過奧派經濟學家會斬釘截鐵的跟你說「才怪」。魯濱遜只是在追求他認為最有價值的目標,而這個目標符合他的宗教信仰,因此仍然是理性的。 好的,思想實驗的魯濱遜一號已經餓死了,我們懷念他,我們接下來設定一個選擇「活下去」作為目標的魯濱遜二號來繼續我們的實驗吧! 魯濱遜為了生存這個目標,他必須要有水、食物、居住的地方,這些都是他實現他的目標的必須手段,不過他沒有一個現成的房屋,雖然食物散布在島上的各地,但他必須要花時間採集。也有淡水的泉水,但水流很小。 為了獲得可以拿來喝的淡水、可以吃的食物、可以睡覺休息的房子,他必須要採取其他手段,而這些都屬於「次級」目標。食物是實現生存目標的一個手段,但同時是設法捕捉島上動物,比如老鼠的目標。同樣的東西,從計畫A來看是手段,從計畫B的角度看又是目標。 這樣看來,魯濱遜的處境跟其他人沒什麼兩樣:他心中有目標,實現這些目標所能利用的手段是有限的。為了實現最有價值的目標,他必須有效率的使用他的手段。比如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蓋房子上,他就沒有時間去採集食物跟淡水了。 魯濱遜除了有效率地利用時間,同時還必須節約使用其他的資源。他不能一天之內把一顆樹上的椰子全都搖下來,否則吃不完的椰子就會腐爛。他雖然想用水來煮飯或者洗衣服,但如果淡水資源只夠用來解渴,為了生存,他就只能把這些水拿來喝。 魯濱遜手中的資源,或者說手段是稀缺的,所以他必須不斷做出選擇。即便選擇了生存是最主要的目標之後,他依然要選擇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只要魯濱遜不用消耗掉全部的精力,就能夠滿足最低的需求之後,他還是得選擇要如何使用剩餘的精力。 也許魯濱遜很愛慕虛榮,他非常在意自己之後被搜救隊找到時候的外貌,那他就得花大量的剩餘時間去打理外貌。如果他是個不能承擔風險的人,那他就會花時間繼續蒐集食物以供日後所需。如果他是一個科學家,他可能會花時間研究島上的植物、動物。 人們對某些東西的評價高於其他的東西,而他們的行為則會體現出他們的價值觀,在經濟學當中,選擇評價更高的東西,放棄評價更低的東西,是一個基本的已知事實,是不證自明的,這正是人的行為邏輯。我們根本無法想像有人是不照著這個邏輯做事的。 比如你本來可以在雅典度假,但卻選了伊斯坦堡。但你可能會嘴上說:「其實我比較偏好雅典啦。」但實際上跑去了土耳其,不過這只是你對語言的使用不精準所導致的,因為你確實跑去了伊斯坦堡是個事實,而這個事實才是你的實質偏好。 比如有可能到土耳其的機票比較便宜,或者是你女朋友更想去伊斯坦堡,而你不想花時間跟他爭辯,無論如何,你最後選擇了伊斯坦堡跟其他相關的成本。因為比起選雅典的成本,你更偏好伊斯坦堡這個選項。 當然,你選擇了伊斯坦堡表示了你偏好這個選項,但不代表你做出選擇後不會考慮自己的判斷是錯的。比如旅途結束之後,你可能會覺得土耳其的食物什麼的不適合你,你應該選擇雅典才對。 但我們必須要注意,向前評價與向後評價是完全不能混為一談的事,因為行動意味著學習,學習則意味著有時候你選了B,後來你發現應該要選A。 但你可能還是會提出一些反對意見,因為我們總是選擇我們偏好的東西,這樣的說法有點不直觀。比如「我根本不想看牙醫,但我還是去了。」 這樣的說法在日常生活表達上沒什麼問題,但在經濟學上,這種表達必須要更精確一點。當你要做選擇的時候,你必須要先去評估不看牙醫的收益是什麼?比如不需要被鑽牙齒。以及不看牙醫的成本又是什麼?比如說牙齒爛光光。 所以從經濟學上來看,你的選擇意味著你偏好看牙醫,而不是偏好牙齒爛掉這個替代選擇。盡管被鑽牙齒會有點痛苦,但更準確的說,你想要的是你的牙齒永遠不會爛掉,你永遠不需要看牙醫。 對經濟學來說,行動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所謂的偏好,只有在你做出選擇時才會成為真實。比如你經常說,比起吃蛋糕而言,你更偏好減肥。但經濟學才不會管你嘴上說什麼,他只對甜點端上桌的時候,你會做些什麼行動感興趣。 回到魯濱遜身上,他進行了選擇,決定他的時間要如何分配。假設每天起床後的前面四個小時,他拿來採集食物,兩小時採集水,再用四小時搭棚子。剩下的時間全都用來休息。 所有的這些行動都有個目標,那就是直接消除他的不滿意。食物解決肚子餓的問題,水解決口渴的問題,搭起的棚子幫他遮風避雨。即便什麼都不做也是行動,目的是休息。只要魯濱遜還有體力可以繼續工作,那麼他停下來休息就是一種選擇。 我們接下來要分析魯濱遜做出這些選擇的時間點,因為他解釋了卡爾·門格爾的重要觀點,是如何解決了當時困擾古典經濟學家已久的價值問題。 假設魯濱遜已經吃過東西、喝過水,正在將棚子的支柱綁在一起,總算他開始有了一些疲勞感,那麼什麼時候他會停止幹活呢? 當他預期從下一個「單位」工作量的預期收益,低於他預期從第一個「單位」休息量獲得的收益時,他就會停止工作。 用聽的比較複雜,白話來說就是當他覺得開始休息比繼續工作獲得的收益還高的時候,他就會開始休息了。 這邊說的「單位」,指的是魯濱遜在心理上切割出來的任何一個時間間隔,比如下一個單位可能是把下一批竿子綁好,或者採集另一顆椰子。 當然,一個單位可能也是一個任務,如果那個任務沒有被完成的話,就等於功虧一簣,甚至乾脆不要開始還更好。比如魯濱遜撿起一個椰子又丟掉,沒有裝到背包裡就回家了,那這樣做根本沒有意義,乾脆一開始就不執行這個任務。 而他內心設定的單位的時間量會隨著任務的變化、日子的推移,甚至根據心情有所不同,甚至對於同一個任務也是如此,因為「單位」是主觀的。 比如魯濱遜正要綁竿子時,背後傳來一陣劇痛,他這時想著「是不是該休息了呢?」他要在從綁竿子跟多休息幾分鐘所獲得的滿足之間做選擇。 由於偏好指的是在「特定目的」的「特定手段」之間所做的選擇,因此經濟選擇並不是在抽象物之間進行選擇。也就是說,魯濱遜並不是在「工作」跟「休息」之間做選擇,而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在一定量的特定工作,還有一定量的休息之間做選擇。 這麼一來,門格爾的這個重要觀念就成功解決了讓古典經濟學家困惑許久的價值難題:「為什麼水比鑽石有價值多了,人們不會花很多錢,甚至根本不花錢來買水,但卻會花許多的錢去買鑽石呢?」 有人提出了糟糕的「勞動價值論」來彌補這一個缺陷,他們試圖將價值等同於現在商品中的勞動量。卡爾·馬克思的許多經濟學思想就建立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所以如果未來有人拿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在你面前顯擺,記得幫我嘲笑他根本不懂經濟學。 古典經濟學家的盲點在於,從來沒有人是在「水」跟「鑽石」之間做選擇,這些只是抽象的分「類」。沒人是在「全世界的水」跟「全世界的鑽石」之間進行選擇的。 真實的狀況是,人們總是在「確定數量的物品」之間做選擇,比如他是在一桶水跟十克拉的鑽石之間進行選擇。 你可能還是會問,難道這樣看來,水不是仍然比鑽石更有價值嗎? 答案是──看狀況。 比如你住在小溪旁邊,那條溪流提供的水資源,遠超於你平常所能使用的量,所以這額外的一桶水,對你來說確實一文不值,甚至還可能有負面的價值,畢竟在你家擺著一桶水佔空間很不方便,但你身上沒有鑽石,所以即便是只有得到一顆鑽石的可能,都顯得十分誘人,所以你對鑽石的評價會高於對水的評價。 不過,假如把你丟到另一個場景,你的評價可能會徹底改變。 比如說你正在穿越撒哈拉沙漠,包裡裝著鑽石,但水已經喝光了,此時的你渴得要命,那麼,最有可能的狀況是,你會願意用包包裡的那顆鑽石交換水來喝,哪怕只有一杯也好。 當然也有另一個可能,那就是你視錢財如命,是個守財奴,那麼即便你渴的要命,你可能仍然覺得鑽石的價值高於水。 物品的價值是主觀的,不同的人對於同一顆鑽石、同一桶水的評價可能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他們的評價也會不同。 門格爾在《國民經濟學原理》這本書當中是這麼說的: 「因此價值不是商品的固有屬性,而只是我們對於各種需求被滿足的重要性進行了排序……並以此作為需求得到滿足的原因,傳遞給了經濟物品。」 很多的手段可以運用在不只一個目標之上,魯濱遜可能會把水用在很多種用途之上,比如拿來喝、拿來洗臉、拿來洗衣服,他會把這種具有多種用途的手段,首先用在他認為最重要的用途之上。 這結論並不是從大量的行為觀察中得到的,而是一個必然的邏輯推論。 只要魯濱遜確定他的目標是活下去,他就會把他收集到的第一桶水用來解渴,只有當他相信他的水足夠多到防止自己被渴死,他才會考慮用其中的一些水來洗臉、洗衣服。 而每一桶額外的水,就會被魯濱遜安排用在重要性比較低的用途上。換句話說,每一桶額外的水,比之前所得到的水的價值還低,所以每一桶額外的水對魯濱遜來說,效用是下降的。 當我們面臨選擇的時候,「接下來即將得到的東西」跟「第一個即將被放棄的東西」才是最關鍵的,經濟學家稱這個叫做「邊際單位」,並且把前面提到的原理,稱之為「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邊際」不是物理屬性,也沒辦法客觀計算來確定。邊際是「Yes」跟「No」,是「放棄」跟「選擇」之間的分界線。邊際單位是你正在面臨的選擇,比如要不要多加班一小時?參加生日趴踢時,要不要留下來多喝一杯?旅行的時候要不要多訂一天的飯店? 這些問題並不是在問「工作是一件好事嗎?」,也不是在問「聚會有趣嗎?」,更不是在問「假期愜意嗎?」 而是在問:「加班一小時帶來的收益,是否大於多休息一小時的收益?多休假一天帶來的收益,是否比休假所要付出的成本更高?」 因此在經濟學當中,任何的選擇,都是在邊際上做決定的。 然而所有的行為,都會走向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因此人們的選擇永遠都有可能犯錯。魯濱遜可能覺得自己收集的食物已經夠了,因此小睡一下,結果他睡著之後,一隻猴子溜過來偷走他一半的椰子,他睡醒後可能會後悔自己睡覺的決定,並且認為他當初應該多收集一點椰子,或者乾脆建立一道柵欄。 也許下次魯濱遜再次面臨同樣的抉擇時,他的選擇將會不同,因為他已經學習到了經驗、記取了教訓。 未來的不確定性永遠包含在行為當中,在一個知道未來萬全確定的世界裡,人是不可能行動的。如果你知道即將要發生什麼,並且不存在改變他的可能,那麼試圖這麼做是毫無意義的。如果你能夠藉由採取行動改變未來的發展,那麼未來就是不確定的。 人們會「事後反悔」,不代表人們當初做的選擇並不是他們的偏好。比如我上個星期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因為前一晚喝到吐,因此宿醉到不行,跑去7-11買了三明治跟椰子水回來填肚子,十五分鐘後又通通吐光光,超級痛苦,我當下超後悔前一天這樣喝,但儘管如此,在當時我的確更願意陪朋友喝酒,而不是回家休息。 人們只有在意識完全喪失的時候,比如醉到爆的時候,或者在嬰兒時期,或者在受到了嚴重的腦部創傷變成植物人之後,人們才會沒有能力做出選擇。不過這類人不是經濟學定義的行為人,經濟學並不打算討論這些條件下人的行為。 有時候,即便是意識完全健康清醒的人,也會對刺激做出反應的時候,比如碰到很燙的鍋子時,會立刻把手抽開,或者聽到身邊一聲巨響時,會被嚇到蹲下身體,這些都跟計畫、意圖、目的無關。經濟學並不是研究人類反應的科學,而是關於人類有目的的行為的理論。 Spotify: https://reurl.cc/20dLrr Soundon: https://sndn.link/helltogether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5lA1rq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dk6mQ kkbox: https://reurl.cc/r8l7MN
    Logo

    © 2024 Podcast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Stay up to date

    For any inquiries, please email us at hello@podcastworl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