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earch

    父母百寶箱

    父母對於孩子的初衷是緣自於愛,隨著孩子長大,要求逐漸取代欣賞,而讓親子關係日益緊繃。 【人本父母學苑】的資深講師們,特地錄製《父母百寶箱》這個節目,提供具體方法及根本的教養哲學,帶爸媽『了解自己的教養困難』、『讀懂孩子的行為及語言』 讓爸媽在解決親子困擾的同時,也和孩子之間回到關係裡愛的本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zh-Hant人本父母學苑139 Episodes

    Episodes (139)

    【父母百寶箱】小孩要被記過,爸媽怎麼辦?

    【父母百寶箱】小孩要被記過,爸媽怎麼辦?
    小孩要被記過,爸媽怎麼辦?😮😮 ​ 在下課時間玩撲克牌要記小過? 上課舉手指正老師要被記大過? 當你上班上到一半突然被老師電話急召至學校處理類似事件,你會怎麼辦? 來聽聽來賓親身經歷的故事~~ ​ 身為大人,想教好孩子, 我們選擇的價值觀是—永不放棄地協助孩子調整、面對錯誤、直到做正確的事;還是,有錯就該罰,罰一次不夠再罰第二次,一直罰到怕為止? 當孩子在學校違規時,輕則老師會寫聯絡簿/私LINE告訴家長; 嚴重則進入校園獎懲系統:記警告、小過、大過… ​ 身為家長,面對學校通知孩子犯錯時, 請務必記得,在第一時間,#為孩子撐一把傘☂️ 請拋掉大義滅親的迷思❌ 「#親子關係」的順位要比「#是非對錯」更優先 有了好的親子關係❤️,也就不用怕沒機會教導是非對錯~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成績事小(疑?),學習胃口事大(真!)

    【父母百寶箱】成績事小(疑?),學習胃口事大(真!)
    又要面對五月的月考/段考了,孩子是否一副「沒要沒緊」的樣子? 爸媽覺得自己比小孩還焦慮考試、在意成績? 每次都是大人主導小孩的複習與練習,最後卻常搞得兩敗俱傷? ​ 成續事小(疑?),但學習胃口則滋事體大(真的!) 其實,不能把「學習」與「分數」劃上等號, 對某科很有學習興趣,不見得能拿高分, 分數或許跟考試技巧比較有關係。 ​ 現在的孩子很難體會到「#學習帶來的那種純粹的開心」(連大人也是), 人一旦感受到想通的暢快、學會的淋漓,就會很想四處放送、昭告天下「我會了」! 還記得這類數學題嗎?「甲乙在操場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xx公尺處…… 求操場總長」 要如何解得開心?趕緊進來聽聽! ​ 免費好康大放送 【玩的教育學工作坊2.0】5/20在北新國小舉辦,是調養學習胃口的最佳選擇!特別開放給家長參加喔! 看森林小學的【玩的教育學】怎麼玩 ↠ https://living.pse.is/playful ​ 免費研習,最後機會,請速報名 👇 https://pse.is/4wls9w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母親節又來惹~~

    【父母百寶箱】母親節又來惹~~
    母親節又來惹~~ ​ 先來問問大家: Q1:成為母親之後,做過印象最深的事? Q2:孩子曾經送過你什麼難忘的禮物呢? ​ 👉這一集的來賓居然去跟老師抱怨孩子準備的母親節禮物,是怎麼回事? 👉「Happy mother、Happy Family」有什麼不對? 👉常聽到這種哀怨:「媽媽這個角色,讓人的雄心壯志難伸展,或妨礙了成為他自己…」,你猜,雅萍會怎麼回答? ​ #愛不該有對價關係 #家庭動力系統 #全家人的情緒都會互相影響 #每個人身上都有各種角色 #在每一個角色裡都能成為我自己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被欺負的人怎麼了?

    【父母百寶箱】被欺負的人怎麼了?
    霸凌是許多父母關心的議題,這集,我們想換個角度,談談「被欺負的人怎麼了」 那些欺負人的人,固然十分需要研究,但如果只將重點放在對方,最後的結局很可能是將生活的主導權交在別人手上,無力感只會更深。 ​ 常被欺負的人有些共通點: (1)不太會反抗 (2)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3)不太敢求助,甚至已經「習得無助」 ​ 這些或許會跟爸媽和小孩互動的模式有關,因為它會形成孩子往後與人互動的腳本。 如果有機會重新建立親子之間良好的依附關係,就是為孩子面對外在世界的能力打下重要基底。 ​ 🎙《父母百寶箱》線上收聽:https://pse.is/032102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小孩被罰不能下課,怎麼辦?

    【父母百寶箱】小孩被罰不能下課,怎麼辦?
    小孩被罰不能下課,怎麼辦? ​ 爸媽一定很想問的二個問題:(以作業沒寫完被處罰為例) 1. 老師可以罰小孩不能下課嗎? 2. 小孩的作業問題該怎麼辦? ​ 下課,是兒童人權!「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規定:教師不得於學生下課時間實施管教措施。 但,親師之間也不能總是針鋒相對,重點還是在於如何幫助孩子,老師如果利用下課時輔導小孩完成作業,當然就不是處罰不淮下課。 而爸媽如果想要提供協助,就要進到小孩的作業裡,而非像個局外人似地指手畫腳。 (聊著聊著,居然還出現了一個如何教小孩不要在走廊上奔跑的教案喔)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老師要求孩子讀經,家長該怎麼辦?

    【父母百寶箱】老師要求孩子讀經,家長該怎麼辦?
    老師要求孩子讀經,家長該怎麼辦? ​ 1. 不急著踩定某個立場,先了解狀況 2. 無論贊成或反對,家長都得對於讀經這件事有進一步的思考 3. 真正掌握主導權的關鍵在於,家長能否帶著孩子想清楚義理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除了普發現金,爸媽更需要普發「親職支援」!

    【父母百寶箱】除了普發現金,爸媽更需要普發「親職支援」!
    「孩子是從你身上射出的生命之箭」 培瑜特別引述了卡里.紀伯倫在《先知》裡說的話。 如果國家不打算把小孩當成獨立的個體,認為只是家裡的財產,它就不會認為應該要提供給家長支援的配套措施,這是政府的失職。 這一集培瑜來談修法刪除民法第1085條父母懲戒權的議題 ​ 👉現行《民法》第1085條「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 👍修正草案為「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應考量子女之年齡及發展程度,尊重子女之人格,不得對子女為身心暴力行為」。 ​ 其實,爸媽需要的是親職支援,而不是懲戒權,唯有修法才能促使衛服部、教育部的資源到位,例如家庭喘息服務、親職講座…等等。 培瑜也提醒爸媽,現在網路上很容易獲得人本父母班的課程訊息及教養方法、也有podcast可以陪伴爸媽,讓爸媽在教養路上不孤單!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孩子唱《黑桃A》,爸媽是在不舒服什麼?

    【父母百寶箱】孩子唱《黑桃A》,爸媽是在不舒服什麼?
    培瑜立委百忙中回來幫爸媽問問題囉~~ ​ 最近幼兒園流行唱《黑桃A》,又稱為幼兒界的國歌,引起許多討論。 培瑜唸了一段歌詞:「長長的腿一尺八的腰圍,此刻的我只想親吻你的嘴」 雖然讓錄音室的三人聽了都很不舒服,但我們一向主張以啟發取代禁止, 這不僅是抖音的問題,還涉及性別平等意識;而要被啟發的不只是孩子,父母也是! 趕快進來聽聽培瑜和雅萍怎麼解這一題~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親師溝通ABC—不認同老師在群組公告成績優異者,怎麼談? ​

    【父母百寶箱】親師溝通ABC—不認同老師在群組公告成績優異者,怎麼談?  ​
    親師溝通ABC—不認同老師在群組公告成績優異者,怎麼談? ​ 上一集提到先解開親師溝通的兩個心結,接下來就進到如何與老師溝通了~ 就像煮菜前必須先備料,去談話前也要事先準備…… ​ 以「老師在群組公告成績優異者」作為例子, 會需要先分析自己的壓力來源,可能是:擔心他人眼光、陪讀挫敗、對自己失望… 要記得「#我們是有選擇的」這個信念,從客觀角度去思考這件事的意義與道理。 ​ 談話時,可以依照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一:#善意解讀老師的行為,並說給他聽 步驟二:#表達自己的想法 步驟三:#設法提出照顧親師生三方的可行方案 ​ 解讀老師的善意:可能是希望表揚優秀的同學,並請家長們多關心學生的表現; 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群組張貼未必能達到提醒的目的,反而造成比較與壓力; 三贏的可行方案:若老師有特定的想關心的對象,就私下傳訊即可~ ​ *重要心法:「人是有選擇的」。無論是自己或對方,都要相信人有選擇的能力。 ​ 🎙《父母百寶箱》線上收聽:https://pse.is/031401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親師溝通的二大心結!

    【父母百寶箱】親師溝通的二大心結!
    隨著孩子開始進入幼兒園、小學、中學,他們在校園裡的生活是否順利,就會大大影響父母的心情:例如:小孩常常被罰不能下課;或,在學校與其他同學起衝突,老師寫聯絡簿,甚至請家長到學校;又或者是老師平時常常對孩子說一些刻薄話…… ​ 類似這些事情,爸媽其實都滿想找老師溝通的,但普遍有兩個心結阻礙了他們——— ​ 第一個心結是在成長經驗中,老師是權威的象徵,爸媽們會不自覺地會在老師前面縮得小小的,所以不敢找老師談話;第二個心結是,擔心去找老師談之後,自己的孩子被特別對待,反而讓他日子更不好過。 ​ 這兩個心結,想像成分居多,未必符合真實的情況。況且,若真的有擔心因此讓孩子日子不好過,解決的辦法也有,就是先在家和小孩聊一聊,問問他怎麼想,以及讓他知道爸媽即將採取的作法和可能會有的後果。 ​ 🎙《父母百寶箱》線上收聽:https://pse.is/031401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人本翻譯機】椅子,我對不起你

    【人本翻譯機】椅子,我對不起你
    椅子,我對不起你 ​ 小孩把椅子推進桌子底下時,弄得很大聲,老師要他跟椅子說:「對不起」,同時要練習推椅子不發出聲音,100次。 小孩把電話卡弄丟,被大人要求對著被找回來的電話卡說:「對不起,我沒有好好照顧你,把你弄丟了。」 ​ 要求小孩對著東西講對不起,是將物品擬人化?還是將人擬物化? 這是為了促進小孩跟物品之間的關係?或者只是大人想拐個彎罵人? 其實,這種方式不但毫無實益,反倒會折損大人和小孩之間的關係。 ​ 🎙《父母百寶箱》線上收聽:https://pse.is/010603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人本翻譯機】缺蛋眾人慌!孩子缺肯定,卻是“有那麼嚴重嗎”?

    【人本翻譯機】缺蛋眾人慌!孩子缺肯定,卻是“有那麼嚴重嗎”?
    有的爸媽會用酸言酸語的方式跟小孩說話,例如「我生了個天才,都不用讀書耶」「斷你的網路,你就跑去買網路卡,你怎麼那麼聰明啊~」。 也許爸媽不是存心羞辱小孩,但這些話聽在小孩的耳裡,會造成什麼影響,卻是爸媽不曾認真想過的。 ​ 經常收到這類訊息的孩子,應該不容易對自己有信心。但,為什麼孩子無法自己肯定自己,一定要由別人來看到自己的好呢? 原因是,孩子自我認同的形成必須要有來自於別人的回饋。 孩子的生活裡,被說不好的經驗,不缺! 被說好的經驗,很缺! 其實,不只孩子是這樣,大人也是呀。 請記得,無論大人或孩子,都很值得多點疼惜與理解~~ ​ 🎙《父母百寶箱》收看/聽平台: SoundOn https://sndn.link/hef-parents Spotify https://reurl.cc/bzGYQl Apple https://reurl.cc/KrWolm​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人本翻譯機】如果媽媽發現曾使用過的獎勵是不對的方式,那要怎麼扭轉?

    【人本翻譯機】如果媽媽發現曾使用過的獎勵是不對的方式,那要怎麼扭轉?
    如果媽媽發現曾使用過的獎勵是不對的方式,那要怎麼扭轉? 媽媽應該如實表達自己『在乎』小孩去參加比賽 但,媽媽真正該在乎的是什麼呢? 在乎小孩的參加意願?在乎小孩的得名?在乎小孩的準備過程?在乎小孩的信心? 以上,很重要,但說來說去,都還只是在媽媽自己的軌道上。 小孩更在意的應該是,如果以後想要遊戲點數,要怎樣才能拿到? 若是小孩無法透過做什麼來換取,那會不會去偷錢啊?這又是爸媽的另一道關卡了!(關關難過,關關過~~) 🎙《父母百寶箱》收看/聽平台: SoundOn https://sndn.link/hef-parents Spotify https://reurl.cc/bzGYQl Apple https://reurl.cc/KrWolm​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人本翻譯機】天冷,容易感冒?

    【人本翻譯機】天冷,容易感冒?
    天冷,容易感冒? ​ 冬天的營隊裡,有個小孩不斷提醒大家說:「如果沒有留意保暖就會感冒喔。」但他的一個好朋友不願意接受這個建議,小孩就很生氣說:「我是為你好耶﹗你怎麼不聽我的建議呢?回去後,接下來是過年,你生病會找不到地方看醫生的。」好朋友也不甘示弱地說:「如果一個人在很冷的環境就容易感冒的話,那住在北極南極的人不就整年都在感冒了嗎?」小孩啞口無言,就去問小號:「你贊成我的說法嗎?」小號馬上就回:「不贊成」 ​ 天冷跟人容易感冒,這中間的關連是什麼?大部份的大人並不會跟小孩說明,而這件事涉及到小孩對自己的覺察,以及對事理的追求。 ​ 大人在關心小孩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變質成監控,這,就要另從一個智能水壺的故事說起了,真的是蠻駭人聽聞的XD ​ 🎙《父母百寶箱》收看/聽平台: SoundOn https://sndn.link/hef-parents Spotify https://reurl.cc/bzGYQl Apple https://reurl.cc/KrWolm​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人本翻譯機】獎勵有什麼不妥?

    【人本翻譯機】獎勵有什麼不妥?
    獎勵有什麼不妥?至少比處罰好,還可以增加動力!真的如此嗎?到底該怎麼看待呢?以下情境應該能夠提供爸媽不同的思考角度: ​ 1. 因為弟弟個性內向,不像姐姐一樣願意表現,媽媽常用獎勵方式鼓勵他去參加比賽。有一次孩子居然主動說要參加英語演講比賽,爸媽欣喜若狂地幫忙準備,孩子忽然說,想要跟媽媽換遊戲點數。 2. 有個小孩說,想參加象棋比賽,媽媽問為什麼?他說因為想要得到比賽的獎品。 3. 有個參加過夜營隊的小孩,媽媽跟他約定,如果這中間都沒有要求回家,會買一組樂高給他。 4. 有個大學生的媽媽說,如果這次考試all pass,會買最新款iphone給他。 ​ 這個題目似乎一直都很有得談,那,就進來聽聽吧! ​ 🎙《父母百寶箱》收看/聽平台: SoundOn https://sndn.link/hef-parents Spotify https://reurl.cc/bzGYQl Apple https://reurl.cc/KrWolm​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無法回應小孩的媽媽

    【父母百寶箱】無法回應小孩的媽媽
    這回的情境是在捷運上,一個看起來2、3歲的小孩在捷運車廂裡,坐在媽媽腿上(背對著媽媽),哭了至少15分鐘,只見媽媽手上拿了一瓶喝過的牛奶,卻一直沒去回應小孩,讓人不禁想問,媽媽怎麼了? ​ 媽媽回應小孩哭是很本能的事情,是什麼阻礙了這個本能?媽媽原本對小孩哭應該是有感覺的,但或許為了能讓自己安全地處在當下,所以選擇將感覺關起來,而這樣的關閉,很可能是因為無助與無力。 ​ 培瑜有點好奇,當大家聽到這樣的場景,會聯想到什麼關於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呢?人對於要靠近自己是否會覺得害怕?過去都過去了,又為什麼要回頭去看?雅萍分享公視主題之夜Show『我不是倖存者』的節目內容,用它呼應人本心理學大師佛洛姆在《愛的藝術》裡提到,母親要能提供孩子『蜜』,讓孩子覺得活著真好~~ ​ 🎙《父母百寶箱》收看/聽平台: SoundOn https://sndn.link/hef-parents Spotify https://reurl.cc/bzGYQl Apple https://reurl.cc/KrWolm​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人本翻譯機】你以為的會,不是真的會

    【人本翻譯機】你以為的會,不是真的會
    你以為的會,不是真的會 ​ 在數學想想的課堂上,有小孩會說:「真的不給我練習嗎?」或是「今天要教的太簡單了,給我難一點。」小號便說:「那我要請你多幫忙,我要靠你來幫我講對。」也有小孩在考前要一直刷題才安心,沒多寫幾份考題就會很焦慮。其實,不斷寫題目會讓孩子產生一個假象,以為自己會了。有個很會答題的小孩說:「不要問我為什麼?我就是知道答案!」然而,小孩很需要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這是思考的可貴),一旦想通,他會覺得自己很有能力,而不是自己很聰明。 ​ 小號曾陪著三重青少年基地的國中生學數學,這孩子第一次感覺到原來自己值得這樣的陪伴,這過程發生什麼令人動容的故事呢?趕快進來聽聽。 ​ 🎙《父母百寶箱》收看/聽平台: SoundOn https://sndn.link/hef-parents Spotify https://reurl.cc/bzGYQl Apple https://reurl.cc/KrWolm​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爸媽的困擾與掙扎居然是因為不肯誠實面對自己?

    【父母百寶箱】爸媽的困擾與掙扎居然是因為不肯誠實面對自己?
    有聽眾提問: 「我知道小孩真的很不喜歡讀書,很喜歡作家事進廚房及手作,但看到她每一科都不及格,我實在很想把她送去補習、逼她刷題,也許她的成績就會進步了,我真的不可以嗎?更讓我焦慮的是,小孩長大後如果沒有成就,會不會怪我當時沒有逼她?」 ​ 面對這樣的局面,雅萍心裡出現了媽媽身處流沙愈陷愈深的畫面,而這些掙扎根本與小孩無關,因為媽媽還不肯誠實面對自己!再者,爸媽通常還會有是否該尊重小孩的為難,培瑜說了兒子將手機借給同學的義氣之舉,讓她深切體會到,如果沒有以了解為前提,“尊重”就是個假議題! ​ 培瑜突然話鋒一轉,問雅萍開父母班的心情……「我心裡放著的是每個來上課的大人(而不是同情小孩的處境),爸媽要改變並不容易,連自己到現在也都還在練習,也有很多失去信心的時候…」所以,要來認真邀請大家一起上課! ​ 2023春季【人本父母學苑-ATC教養班】,全選最好!也開放單元單選喔~ 🍄台北(3/14開課):https://living.hef.org.tw/products/info/12EPA1 🍀台中(4/11開課):https://living.hef.org.tw/products/info/12TP01 🌻高雄(4/27開課):https://living.hef.org.tw/products/info/12KB22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人本翻譯機】符合社會標準的好學生,居然毫無信心進入社會?

    【人本翻譯機】符合社會標準的好學生,居然毫無信心進入社會?
    有家長提問,就讀國小高年級的孩子太在乎成績,對自己的標準是99分跟100分,沒什麼彈性空間,孩子就是想要用成績來保持自己很厲害的樣子,只是一旦沒達到,跟著而來的沮喪很難處理。 ​ 考100分其實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培瑜曾遇過一個國中生,他說:「70分以上就可以,80分表示better,90分代表有認真」培瑜問:「你是怎麼訂出這樣的標準?」孩子回:「你應該要問,為什麼我可以接受70分就好?」這個孩子因為很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知道如何安排時間,但通常大人都認為學生目前的生活就該只是讀書考試。小號有個朋友,大學和研究所都是第一志願,各種語文能力超厲害,自學就能通過托福和托益考試,但卻覺得自己除了唸書不知道能做什麼工作,一個絕對符合社會標準的好學生,居然毫無信心進入社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做約定,是要設法讓整件事成為教育的過程

    【父母百寶箱】做約定,是要設法讓整件事成為教育的過程
    接續前一集「四不」的討論,家長還有一個關鍵的疑問:「萬一小孩都說自己很好,怎麼辦?」然而,這個疑問的背後,家長更主要的擔心或許是:「有了約定,小孩卻做不到!」遵守約定不正好是教孩子「說到做到」的最佳時機嗎?當孩子耍賴說:「我就是不能!不想!不會!不要!」難道能由著他去嗎?這麼一想,事情還真的蠻大條的! ​ 『做約定,是要設法讓整件事成為教育的過程』 ​ 培瑜說:做了約定,不是要讓小孩比賽!不是要讓孩子被關進道德的監牢!雅萍則提醒:別讓規定成為監控或壓迫人的工具。「樹頭徛予在,毋驚樹尾做風颱」,大人的心態一旦站對位置,就不會過於擔心這中間的風風雨雨! ​ 🎙《父母百寶箱》收看/聽平台: SoundOn https://sndn.link/hef-parents Spotify https://reurl.cc/bzGYQl Apple https://reurl.cc/KrWolm​ ​ ❤️【贊助連結】https://pse.is/45pqg7 (單次捐款無收據) 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 ❤️支持人本| https://pse.is/3yw2cn ❤️集力計畫| https://pse.is/4a6qx2
    父母百寶箱
    zh-HantJanuary 2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