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阿德勒的新世界

    Explore "阿德勒的新世界" with insightful episodes like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家庭的影響",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阿德勒談「夢」",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早期記憶",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自卑感和優越感" and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心智與身體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from podcasts like ""阿德勒的新世界", "阿德勒的新世界", "阿德勒的新世界", "阿德勒的新世界" and "阿德勒的新世界"" and more!

    Episodes (43)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家庭的影響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家庭的影響
    一個人從出生後,就開始與這個世界持續產生互動,對於這個世界的給他/她的反饋,再搭配他/她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而形成一個人獨特的人格。 出生後,第一個與他/她互動的個體,就是他/她的母親,之後是他/她的父親,以及其他的家庭成員。 今天要分享的,就是這些家庭成員、成員間的關係對一個人造成的影響。 以下是今天分享的主題: (00:50) 1. 母親的影響 (08:09) 2. 父母之間的關係,與父親的影響 (15:31) 3. 家庭成員間關係的影響 (19:00) 4. 維琴尼亞·薩提爾的提醒 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以及維琴尼亞·薩提爾的「家庭如何塑造人」這兩本書。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阿德勒談「夢」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阿德勒談「夢」
    阿德勒提到,夢是人類心理的一般活動,是人類心智創造力的一部分。 夢用隱喻和象徵的方式來避開常理, 並且會選擇我們所要面臨的問題中的重點, 用跟自己生命風格一致的材料來建構出場景與劇情, 想辦法喚起我們所想要或需要的感覺。 當我們需要瞭解夢的本質後,才有辦法不會被自己的夢所欺騙。 以下是今天分享的主題: (02:03) 1. 夢的目的 (07:21) 2. 夢的構成策略,與自我欺騙的成分 (14:36) 3. 典型的夢 (17:32) 4. 2個跟夢有關的個案 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這本書。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早期記憶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早期記憶
    阿德勒提到,在所有的心理表現形式中,最能揭示真相的就是個人的記憶。 他說,記憶絕不是偶然的,個人每天都會接收數不清的記憶, 但是他只會選擇記住那些 對他所面對的問題有所影響的事情, 即便這些記憶非常模糊。 另外,早期記憶是整個人格發展的關鍵, 這一點在個體心智發展的每個環節都可以表現出來。 如果可以了解到這一點,就可以對這個個體的生命意義,有更準確的解讀。 以下是今天分享的主題: (00:57) 1. 早期記憶的意義 (11:27) 2. 用自己的人生,來報復父親的男人-早期記憶的完整案例 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這本書。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自卑感和優越感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自卑感和優越感
    阿德勒提到,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就是每個人生下來就有的「自卑感」。 有的人勇敢面對這些「自卑感」,而發展出各種突破困難的能力,為自己、家人與社會帶來貢獻;有的人則選擇逃避而變成自卑情結,或發展出不適當的優越感,長期下來,不但對自己無益,也可能危害社會。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以下是今天分享的主題: (00:52) 1. 自卑感,追求超越的原動力 (05:12) 2. 自卑情結,錯誤的人生目標 (10:22) 3. 追求優越或是追求超越 (14:18) 4. 自卑情結與追求優越的兩個個案 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這本書。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心智與身體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心智與身體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阿德勒提到,心智像是一台車子的引擎,能夠將身體中所有潛能激發出來。 重點是你要開往何處? 怎麼知道目的地是幸福的? 開的方向是不是正確的呢? 以下是今天分享的主題: (01:40) 1. 心理目標,心智與身體產生的行為的目的地 (05:57) 2. 社群情懷,導引行為的方向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的三個問題。 (11:09) 3. 情感、情緒,行為的油門 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及哈佛大學商學院 克里斯汀生教授所寫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生命的意義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生命的意義
    你生命的意義,就是你現在在過的生活,對你所產生的意義。只是你覺得這個生活,對你來說是否有意義? 如果你覺得你現在在過的生活沒意義? 接下來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也就是今天分享的主題: (2:47) 1.為什麼你要用現在的方式過生活? (11:21)2.什麼才是有意義的生活? (17:28)3.如何才能變成你想要過的有意義的生活? 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這本書。

    娜汀博士的「深井效應」-童年逆境的長期影響

    娜汀博士的「深井效應」-童年逆境的長期影響
    童年逆境可能對孩童造成深遠的影響,並且在他們成年之後,還可能造成肥胖問題、心血管疾病、中風、癌症等,使他們深受這些問題所苦。 以下是今天分享的主題: (00:22) 1. 什麼是「深井效應」? (04:11) 2. 十大童年逆境與造成的影響為何? (09:10) 3. 惡性壓力如何造成這些問題的? 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於娜汀 哈里斯博士的「深井效應」這本書。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對父母的教育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對父母的教育
    父母和教師都對孩童的人格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父母會填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教師則會矯正家庭教育的缺陷。 那麼教師要如何讓父母合作,共同找出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呢? 特別是在教養一些行為較特別、或與一般小孩行為落差較大的孩童時, 教師在教育這類的孩童時,可能先要教育其父母,彼此才可能站在同一個水平、或調整成一致的溝通頻率,才有可能讓家長與教師合作。 以下是今天分享的主題: (01:28) 1. 教師與家長可能的衝突 (05:35) 2.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策略 (08:12) 3. 富蘭克林謙卑溝通法 (13:32) 4. 把孩子視為一個整體 今天分享的案例與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這本書。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教育的錯誤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教育的錯誤
    阿德勒提到: 家長或老師 在孩子的教育上絕不能失去信心; 不能因為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及時的回報而 心生絕望; 不能因為孩子無精打采、冷漠和太過被動 就預期會失敗; 同時 也不能受到孩子有天賦 或沒天賦之類 的迷信所影響。 雖然,一分耕耘,未必總有一分收穫, 不過,有諸多成功的案例,還是足以補償那些沒有取得預期成果 的努力。 個體心理學認為,為了激發孩子的心智能力, 我們要努力給予他們更多的勇氣和自信; 我們要教導他們,困難並不是不可跨越的障礙,而是我們一定會遇到,且要加以克服的問題。 以下是今天分享的主題: 1. 教育的核心觀念與錯誤觀念 2. 堅持不放棄的父母-Sam的案例 今天分享的案例與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這本書。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青春期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青春期
    青春期是個人人都經歷過的階段,但特別的是,當我們處在青春期時,曾經是不被了解的我們;但成年之後,也變成了青少年眼中不被能夠理解的他們。 以下是今天分享的主題: (00:58)1. 準備不足的青春期 (06:02) 2. 證明自己已經長大的青春期 (08:54) 3. 想要獨立,要求和成年人平等的青春期 (15:07) 4. 化解青春期風暴,擺脫為人父母的焦慮與恐懼 (20:22) 5. 和孩子做朋友 今天分享的案例與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法國臨床心理師 安 克萊兒 的「圖解青少年的難搞小劇場」這兩本書。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外在環境對兒童的影響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外在環境對兒童的影響
    阿德勒提到,從個體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兒童生活的外在環境中,有許多「危險的喑礁」或稱為危險困境 (Dangerous corners),這些危險的暗礁,有些會直接影響兒童的心理發展;有些則是透過影響父母,以及父母的心理狀態,來影響兒童的心理。 這些危險的暗礁,包括: (01:22) 1.祖父母與聰明的表兄弟姊妹 (07:59) 2.經濟狀況不佳、家道中落與暴富 (11:55) 3.疾病或父母 對生理衛生、醫療常識的缺乏 (16:26) 4.父母行為的影響、社會生活的參與、以及尊重動物 (20:35) 5. 孩童的讀物、玩具與新聞、電視、社群等媒體 今天分享的案例與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這本書。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孩子在學校,與控制狂母親的個案分析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孩子在學校,與控制狂母親的個案分析
    孩童進入學校後,教育者需要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以及對所學的科目產生興趣。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能力發展的過程,來了解孩童的心理發展是否健全, 這部分,就涉及個體心理學如何與教育合作的議題。 今天要分享的重點,包括: (01:25) 1. 培養孩童合作的能力,與對所學的科目產生興趣 (05:35) 2. 孩童在學校,所面臨的發展障礙 (10:19) 3. 個體心理學與教育的結合 (12:50) 4. 阿德勒的個案分析-控制狂母親溺愛下,兒子險被認為是弱智 今天分享的案例與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阿德勒談生命風格」這兩本書。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新環境的測試,孩子是否準備好了?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新環境的測試,孩子是否準備好了?
    阿德勒提到:所有的教育,包括學校和家庭,都要把與生俱來的自卑感導向有用的面向,並讓其有好的發展。 因此,我們需要在人生的早期階段進行測試,來了解孩子的可能的自卑感,以及是否有導引到有用的面向,用以評估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對兒童來說測試期間,就是他所生長的環境有較大的轉變時, 對一般人來說,通常就是開始上學時。 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包括: (01:56) 1. 人格的連續性 說明為什麼可以透過外顯的行為,來作為檢測一個人的人格發展的基礎。 (05:45) 2. 天生的與非天生的自卑感 說明什麼情況比較容易形成錯誤的心理目標。 (10:25) 3. 新環境的測試 說明錯誤的行為,主要來自於錯誤的心理目標,而這些心理目標,主要是要滿足這些自卑感。由於心理目標是無法直接觀察的,所以要透過觀察行為,來「猜測」其心理目標為何。 (13:13) 4. 如何透過「個體心理學問卷」來觀察與分析孩童的行為? 摘要說明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這本書中的附錄一,所列出的「個體心理學問卷」的題目,運用在觀察兒童在新環境的行為。 今天分享的案例與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以及亨利·史丹博士「從群體到個體-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入門」這兩本書。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出生順序對人格發展的影響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出生順序對人格發展的影響
    孩童出生順序對孩童人格發展的影響,阿德勒在許多本書中不斷強調。 為什麼在同一個家庭出生的孩童,他們的日後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 阿德勒認為,這跟遺傳沒什麼關係,反而是孩童在家中的出生順序,會對一個人的性格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包括: (02:28) 1. 合作與平等的家庭觀念 (06:29) 2. 最大的孩子(老大) (12:05) 3. 第二個孩子(老二) (14:48) 4. 最小孩子(老么) (16:39) 5. 獨生字女,與只有一個男孩或女孩的家庭 (20:29) 6. 孩子年齡差距多大最合適 今天分享的案例與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以及「自卑與超越」這兩本書。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社會情感與兒童成長的障礙,與SONY共同創辦人-盛田昭夫的人生故事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社會情感與兒童成長的障礙,與SONY共同創辦人-盛田昭夫的人生故事
    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中,曾提到: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也就是說: 一個人的困難、挫折與煩惱,產生於人類社會中; 同樣的,一個人的發展與成就,也需要在人類社會(社群)中達成。 社會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所產生, 那麼一個人(個體)與另外一個人,如何產生連結? 產生了什麼連結? 這些連結產生了什麼樣的結果? 這些對個體來說,又會對這個世界、與對自己產生什麼樣的概念與認知? 就會讓一個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過程。 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包括: (02:38) 1. 什麼是社會情感? (08:02) 2. 為什麼需要有社會情感? (13:20) 3. 如何確定社會情感的發展程度? (16:47) 4. SONY共同創辦任盛田昭夫的人生故事 (34:37) 5. 你的魚缸有多大? 今天分享的案例與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這本書。 SONY共同創辦任盛田昭夫的人生故事,則主要來自於「日本製造-盛田昭夫的日式經營學」。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防止自卑情結,與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人生故事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防止自卑情結,與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人生故事
    阿德勒說,兒童的發展既不是天賦決定的,也不是客觀環境決定的; 是兒童自己對於外在現實環境,以及他與外在現實的關係的看法 (也就認知), 才決定了兒童的發展。 也就是說: 如果你認為你可以,你是做得到的,那你就會去努力,就會去找方法; 如果你認為你不行,你是做不到的,那你就會放棄努力,轉而去找藉口。 那麼要如何了解兒童與其所屬的世界,來協助他們不要落入自卑情結? 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包括: (01:30) 1. 什麼是自卑情結? (02:47) 2. 了解兒童的發展過程 (05:08) 3. 為什麼自卑感會過了頭? (08:02) 4. 了解兒童及其所處的世界 (14:00) 5. 日本的經營之神 松下幸之助的人生故事 今天分享的案例與內容,主要來自於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這本書。 日本的經營之神,也就松下電器 Panasonic的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的人生故事,則主要來自於「自來水哲學 松下幸之助 自傳」。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自卑情結,與本田小狼之父-本田宗一郎的人生故事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自卑情結,與本田小狼之父-本田宗一郎的人生故事
    每個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是追求優越的原動力; 但是,自卑情結卻讓一個人往負面的方向發展。 自卑感怎麼變成了自卑情結? 如何看出孩童的自卑程度? 教育者又可以從什麼角度來協助兒童? 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包括: (01:16) 1. 什麼是自卑情結? (03:01) 2. 案例:口吃的馬克 (說明自卑情結) (06:50) 3. 自卑情結造成的主要原因為何? 如何了解自卑的程度? (11:26) 4. 教育者如何協助兒童克服自卑情結? (16:43) 5. HONDA創辦人本田宗一郎的人生故事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導正追求優越的方向,與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人生故事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導正追求優越的方向,與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人生故事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導正追求優越的方向 每個孩子都追求優越感。 父母或老師的任務,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導到有益的方向。 什麼是有益的方向呢? 觀察孩童到哪些表象的行為,可能是往無益的方向發展呢? 又可以用什麼方式來導正呢? 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包括: (01:17) 1.案例:優越感走錯了路,變成口吃的馬克 (06:28) 2. 什麼是追求優越有益的發展方向? (10:19) 3. 孩童哪些外顯的行為是無益的,是需要導正的呢? (15:19) 4. 教育者要如何導正兒童追求沒有益處的優越感呢? (19:40) 5. 日本建築大師 安藤忠雄 的人生故事 (39:26) 6. 你是被環境所迫變成口吃呢? 還是需要口吃呢?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追求優越及其對教育的意義,與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人生故事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追求優越及其對教育的意義,與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人生故事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追求優越及其對教育的意義 人在本性上是與追求優越密切相關的,不過由於兒童的心理目標與學校教育的目標不一致,再加上家庭、學校、與社會文化的某些因素推波助瀾,使得部分兒童走偏了路,而成為壞小孩。 原本大家都是要追求優越的,為什麼有些人會變成壞小孩呢? 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包括: (02:14) 1.兒童是怎麼變壞的? (06:14) 2.人為什麼會追求優越感? (07:22) 3.兒童追求優越的心理的外在表現? (11:17) 4.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哪些因素推波助瀾,容易使得兒童走偏了? (20:17) 5.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兒童不要走偏,或讓快要走偏的兒童、或已經走偏的兒童重回正軌? (24:47) 6.日本經營之聖 稻盛和夫的人生故事。學生時期的稻盛由於無私的老師的努力,而成就了今日的他 (37:28) 7.阿德勒對於學校教育應扮演的角色的期望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人格的統一性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人格的統一性
    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人格的統一性 一個人的外顯行為,只是反映出他內心心理目標的冰山一角。 唯有完整了解一個人的人格,才有辦法了解一個人行為的真正目的。 而一個人的人格,以及它反映在外的行為,有著一致性,就是今天要分享的人格的統一性。 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包括: (01:48) 1. [案例]在學校突然變壞的Leo (07:41) 2. 什麼是人格統一性?心理目標的設定與影響為何? (13:17) 3. 為什麼懲罰沒用? 兒童個人心理目標與學校教育的衝突 (17:18) 4. 為什麼改變教養方式這麼難? 社會制度與文化的影響 (19:48) 5. Twitter創辦人Biz Stone的人生故事 (34:47) 6. 個人經驗與觀察,學校教育應與家庭教育缺一不可
    Logo

    © 2024 Podcast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Stay up to date

    For any inquiries, please email us at hello@podcastworl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