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雙閱讀素養#手機管理#數位教養

    Explore "雙閱讀素養#手機管理#數位教養" with insightful episodes like and "🔴 孩子會滑臉書,算是有數位素養嗎? | EP6 X 陳明蕾" from podcasts like " and "【黃國珍的podcast】閱讀|未來|雙素養"" and more!

    Episodes (1)

    🔴 孩子會滑臉書,算是有數位素養嗎? | EP6 X 陳明蕾

    🔴 孩子會滑臉書,算是有數位素養嗎? | EP6 X 陳明蕾
    ★本集來賓:陳明蕾 教授 本集陳明蕾教授 將分享,如何管理孩子的數位工具,並同時增加雙閱讀素養的實力。 陳明蕾老師現任: 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教授 台灣閱讀與學習教育學會理事長 國立清華大學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 黃國珍老師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兼設計思考者。 透過一年200場演講與教育現場對話,深耕閱讀素養,為課堂注入跨域創意與深度思考,許願學生能成為「面對真實情境、解決真實問題」的終身學習者。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Lu1MUH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L5Ykc 🔔本集聆聽筆記: Q:孩子會滑臉書,算是有數位素養嗎? ★老師的發現: 1⃣怎樣算是有數位素養呢?知道各式各樣新的社群媒體,或者知道各式各樣的數位載具,可以統稱為數位素養。臉書是一個社群平台,而且的確是在數位環境裡。人與人產生連結,以前需要實體見面,或者至少要打個電話。現在可以透過數位環境數位的載具跟別人產生連結,學生擁有使用數位環境,與人產生連結,你可以說,這個孩子的確是擁有數位原生代的素養。 2⃣但是,因為「數位素養」的範圍大於「數位閱讀素養」,所以「有數位素養」,不等於擁有「數位閱讀素養 」。 Q:如果「數位素養」和「紙本|數位雙閱讀素養」是重要的,哪一個年段開始會比較好呢? ★老師的發現: 1⃣關於「數位閱讀素養」,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是:學生能夠問出一個「有深度、有意義」的問題嗎? 由此反推,什麼年紀的孩子,會開始問出有興趣、有意義的問題呢? 在這個時候,一旦他想一探究竟的時候,他是要先到圖書館裡去找資料呢?還是,他可以在教室裡,用隨手可得的這個數位載具去找資料呢? 所以,這件事情其實就會回到:只要他會問「好問題」,其實就可以在「非固定」的材料裡建立他的學習系統。 2⃣所謂的「非固定」的學習材料,很有可能是在圖書館裡的電腦,找到了圖書館有哪些材料。也可能是在教室裡,透過老師提供給他的數位介面,在上面看到一些資訊。 所以,如果你問我哪個年段適合開始?我會說,至少他的閱讀識字量要夠多。當他的識字量還不夠,他到網路上搜尋,因為多數中文介面的數位資訊 ,幾乎都不是為兒童而寫的,所以當他的識字量不那麼完整、豐富的時候 ,在網路上就會是霧裡看花。 所以,要仰賴老師來判斷班上的學生目前的識字量的狀況。 3⃣以中文的環境來說,學生認得1200個字以上,幾乎就可以理解日常生活裡非專業的知識訊息。面對一般性的文本,每100個字裡面,如果可以認得95個字,就可以獨立閱讀。 但是,如果要更進一步進行自主學習,要探索面對學科領域的知識,那就會面對比較難的字詞,這樣1200個字就不太夠,識字量得要拓展到2000個字到2500個字。 以目前的108課綱,小朋友應該在二年級學會1200個字,這是所謂的最低標。有些學校的老師,如果發現班上的小朋友在三年級就有快要2000個字的識字量,老師也許在三年級就可以啟動。 4⃣如果到了三年級,班上的小朋友還沒有準備好,慢一點啟動也沒關係。老師們可以在課堂上透過有意義的提問,或者透過鼓勵,讓孩子願意廣泛閱讀紙本,這樣也可以把識字量提升上來。 Q: 紙本素材跟數位素材之間如何搭配,以建立孩子的閱讀素養呢? ★老師的發現: 1⃣目前網路上面繁體中文的內容,為兒童而寫的網頁非常少,想要透過網路素材閱讀累積孩子的識字量,成功機率不高,因為我們的環境還沒有那麼成熟。 2⃣但是此時此刻,在中文繁體紙本的世界裡,為兒童而創作的書,或者相關的素材,相對豐富。所以,在孩子低年段時,聰明的做法當然就是善用紙本,先讓孩子形成廣泛閱讀的能力,以此形成夠多的識字量跟詞彙量。對國小學生來說,透過紙本,比較可以快速的廣泛閱聽。 **Q: 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太早使用數位工具,在雙閱讀素養的培養過程中,從紙本到數位,家長應該如何看待和理解數位工具? ** ★老師的發現: 1⃣我們現在人手一機,真的帶給我們很多的便利,包括我們在路上移動時可以通訊,或者是我們常用到的行事曆,都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減輕負荷。 但如果談到自主學習,我的確不鼓勵小朋友太早使用數位工具。一方面小朋友的生活 ,沒有那麼多的瑣事需要透過數位工具減少負荷,二方面就是剛才所說的,網路上針對孩子而設計的繁體中文內容,其實並不多。 我們的建議是:邀請老師在課堂上有系統的使用數位工具,創造成功學習的經驗。但是,不鼓勵父母親讓孩子大量使用數位工具,作為休閒娛樂 。 在日常生活中,在父母親同在的環境裡,在相對安全的紙本環境中,對孩子來說,可以減少很多網路世界的風險。 2⃣當然,數位工具的確可以為現在忙碌的爸爸媽媽媽們,分擔一些親子教養的責任,這大家都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所以爸爸媽媽也不用太有罪惡感。 我們的建議會是: 給孩子數位工具,但也做一些必要的設定,降低孩子可能面對的風險。 例如,帶孩子去公園散步,有些APP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周邊的植物 ,這就像是攜帶方便的植物百科。這樣,給孩子數位工具時,也設計他接觸工具的愉悅經驗,但是避開風險。 3⃣如果是國中生, 在使用數位工具時,要開始學習所謂的「適可而止」。 在數位閱讀素養的重要環節,就是「適可而止」,包括「使用時間」的適可而止,包括「搜尋資料不要一直連出去」的適可而止。所以,其實爸爸媽媽如果可以拿捏「適可而止」這四個字,就可以安心了。 但是,首先,爸爸媽媽也要自己先示範適可而止,從身教影響孩子。一旦你可以適可而止,清楚地示範你的掙扎,跟你如何適可而止,這對孩子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4⃣甚至,在紙本閱讀時,也是需要適可而止。因為有些小朋友沉迷於閱讀的時候,上廁所也看書,走路也看書,有的媽媽也會覺得很崩潰。所以,其實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適可而止。現在處於網路的時代,如果孩子沒辦法適可而止,必然就影響到睡眠、影響社交。 如果真的要進行雙閱讀素養,我們對爸爸媽媽的建議,就是讓孩子練習「適可而止」。 🔔請在以下平台,搶先聆聽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Lu1MUH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L5Ykc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B2tVNMOIc8lWlPOYV73pE ★KKBOX Podcast https://podcast.kkbox.com/tw/channel/H_o9oZxZQkSSip8_Vc ©版權所有|品學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楊煥世 ♦華文優質閱讀理解平台 https://learning.wisdomhall.com.tw/ ♦多元文本與素養題,培養中學生的閱讀理解力 ♦後台數據分析,精準了解學習者的進步狀況
    Logo

    © 2024 Podcast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Stay up to date

    For any inquiries, please email us at hello@podcastworl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