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司馬遷

    Explore "司馬遷" with insightful episodes like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5__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武、孫臏、吳起|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4__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髠、優孟、優旃|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3__史記、游俠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2__史記、管晏列傳|李智平" and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1__史記、司馬遷|李智平" from podcasts like ""元瓅少年遊", "元瓅少年遊", "元瓅少年遊", "元瓅少年遊" and "元瓅少年遊"" and more!

    Episodes (26)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5__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武、孫臏、吳起|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5__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武、孫臏、吳起|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今天所要講的,是古代幾位軍事家的歷史事蹟,而本列傳的傳主依序一共有三位,包括:春秋時期的孫武(544年B.C.—470年B.C.或496B.C.);一百多年後,到了戰國中期的孫武五世孫的孫臏(382B.C-316B.C.);以及另一位出生於春秋末、戰國初年的吳起(440年B.C.—381B.C.)等。若按照時代排序,則是孫武、吳起、孫臏。 其中,我們經常聽到的《孫子兵法》13篇的作者,就是孫武。而後有相傳是吳起所著的《吳子》,又稱《吳子兵法》或《吳起兵法》6篇傳世。再來,就是於1972年於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疑為孫臏弟子紀錄而成的《孫臏兵法》分上下卷共30篇。直到《孫臏兵法》出土,後人才能真正區分清楚孫武《孫子兵法》、孫臏《孫臏兵法》的差異。 而在進入今天內容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些問題。首先,什麼叫「正」?什麼叫「奇」? 在《孫子兵法‧兵勢》篇提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又說:「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簡單來說,在兵法中,「正」是指常用的、正常的兵法,而「奇」則是出奇不意的特殊戰法。在一場戰爭中,除了正面作戰以外,還要使用一些常人意想不到的戰法,才能產生源源不絕的變化,出奇制勝,贏得最終的勝利。 其次,若將「正」、「奇」應用到生活,也可與「經」、「權」這組概念連結在一起。「經」是「原則」,是「不變」;「權」是「權變融通」,要懂得隨著情勢不同,而有相對應的變化。這就好比說,在學校學習如同是「經」,學的是基本原則、概念;一旦去實習,或步入職場後,那就要懂得因時、因地制宜,懂得權變融通了。否則,膠柱鼓瑟而不知變通,便難以成功。 複次,「變」可以毫無節制的亂變嗎?或者以「變」為「常」,乾脆就不顧「經」,不顧「原則」,連學都不須學習,甚至為了達成目標而不擇手段呢? 在此,我還是先賣個關子,先走進〈孫子吳起列傳〉,聊聊當中「孫武」、「孫臏」的故事。最後,再來聊聊正奇、經權如何落實於人生之用的問題。 一、孫武的故事: (一) 孫武以其兵法被吳王闔廬所用,他剛到吳國的時候,闔廬想試試他的能力,同時也想看看孫武既能帶兵打仗,那麼如果是婦人呢?是否也能讓她們聽從號令? (二) 於是,便從宮中徵得了180位婦人,孫武將她們分成兩隊,並命令以闔廬的兩位寵妃為隊長,並要求聽其號令。 (三) 當孫武問他們是否理解命令時,大家都說懂了。結果,一敲鼓,先是右邊的人笑了,孫武說:「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然後他再「三令五申」(也就是耳提面命,再三告誡),然後又敲一鼓,結果左邊的婦人笑了,孫武又說:「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他就要斬殺兩隊的隊長,以儆效尤。 (四) 而吳王連忙出來緩頰,甚至說沒有這兩位寵妃,就寢食難安。但孫武強調「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這段話出自《孫子‧九變篇》,意思是在軍隊前線作戰時,只有將領知道情勢變化,他才可以主導軍隊,即便是君王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於是乎,他就斬殺了這兩位寵妃。當再訓練這些宮中婦人時,也就沒人敢任性妄為了。 (五) 闔廬自此事後,明白了孫武的才華,就重用孫武,讓一個小小的吳國,能夠威震諸侯。 二、孫臏與龐涓的故事: (一) 前情摘要: 1. 孫武過世百年後,有了孫臏。孫臏嘗跟龐涓兩個人是同學,一起學習兵法。 2. 結果龐涓先學成,被魏國所用。龐涓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如孫臏,又很害怕孫臏會超越自己,便私下召孫臏來到了魏國。結果,龐涓竟假借孫臏觸法,而削去了他的兩隻腿,並在他臉上刻字刺青。還想把他藏起來,深怕別人看到他。 3. 後來,齊國使者出使魏國,孫臏暗中找到機會求見使者,使者聽其言覺得此人很是了不得,就偷偷將他運回了齊國。 4. 當時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善待孫臏,當他明白孫臏的才華後,就將他推薦給了齊威王。 (二) 「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 1. 有個典故是「圍魏救趙」,也是兵法三十六計當中的第二計,意思是與其正面攻打敵人,不如先分散他們,削弱其實力,之後再進行攻擊。而這個典故的典源就出自於此。 2. 話說當時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就向齊國求援。齊國本想以孫臏為將,但孫臏以身體殘缺而婉拒,就改由田忌為將,孫臏坐在兵車中,暗中謀劃。而當時魏國的將領就是龐涓。 3. 田忌本想直接把軍隊帶到趙國,正面與魏國軍隊交戰。但孫臏卻說:「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捲,救鬪者不搏撠,批亢擣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這段話大抵意思是說:真正解決糾紛者不會自己出拳攻擊對方;而想要解決兩人相鬥,則不是手拿武器直接攻擊。要懂得攻其虛空衰弱之處,這樣自能停止紛亂,解決問題。 4. 因此,孫臏分析道:現在魏國攻打趙國,那精兵一定都在趙國,反而魏國國內只剩下老弱婦孺。與其正面作戰,莫不如直接帶軍隊攻打魏國國都大梁,同時斷了他們前鋒部隊的道路與後勤支援,這樣既能解了趙國的困境,同時能削弱魏國的實力。 5. 田忌聽從孫臏之言,直攻魏國國都大梁,魏國放棄攻打趙國,並與齊國在桂陵大戰,最終魏國大敗。 (三) 斬殺龐涓的「馬陵之戰」 1. 15年後,另一場由魏國、趙國聯手攻打韓國的戰役。韓國同樣向齊國求援,這回齊國依舊是由田忌為將、孫臏為暗中軍師,對上的,也仍就是魏國的龐涓。一場充滿血腥殺戮,卻又戲劇張力極強的「馬陵之戰」將要開打,而這場戰役也經常作為後世文學、戲劇演出的劇碼。 2. 當時,孫臏依舊採行「圍魏救趙」的計謀,不把軍隊拉拔到主戰場韓國,而是直攻魏國國都大梁,於是,龐涓又匆匆忙忙帶著軍隊從韓國帶回到魏國。 3. 此時的齊國軍隊以怯戰而聞名,因此,如魏國、趙國等國家都瞧不起齊國的軍隊。孫臏就說:不如就順著他們的自以為是,誘導他們作戰。 4. 孫臏以兵法中提到:「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作為作戰原則。這段話是說:太過急躁疾行百里,可能會損失自己的大將軍;太過急躁疾行五十里,頂多就只有一半的軍隊能抵達。換言之,當輕兵追逐,後援軍隊來不及支援時,就注定會失敗。 5. 於是,當齊軍進到魏國國境後,孫臏就命令第一天先設十萬個吃飯的灶,一天後改成五萬個,再過一天改完三萬個。這讓龐涓竊喜,以為齊軍害怕作戰,逃竄者眾。事實上,反是龐涓中了孫臏的圈套,他捨棄了大批軍隊人馬,挑選了精銳的輕兵,想乘勝追擊,來驅趕齊國軍隊。 6. 孫臏早就估量到魏國追兵的腳程。他率先領軍隊到了馬陵來探勘,他發現這個地方的路十分狹長,而且兩邊很多遮蔽物,適合埋伏。於是,孫臏在此埋伏了大量的弓箭手,且在路盡頭的一棵大樹上,大大寫著「龐涓死於此樹下」等七個字。 7. 當天夜晚,龐涓果真帶了輕兵進到馬陵,他看到了這棵大樹似乎樹上有字,但天昏地暗看不清楚,他就想點火細看,孰料還沒看完這幾個字,齊軍就萬箭齊發,魏軍大亂。最後,龐涓知道自己無力回天,選擇自殺,死前還憤恨說到:「沒想到因為這場戰役,竟成就孫臏你這小子的威名。」 8. 而齊國乘勝追擊,再度大敗魏軍,而孫臏也自此戰役後,顯名於諸侯。 三、總結 (一) 〈孫子吳起列傳〉到這兒就結束了,是不是好像還少了一個人?是的,「吳起」還沒說到,他真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他既懂得帶兵,能與下屬同甘苦,但他對親人、其他人既殘忍又刻薄寡恩,而他的故事之後再併到其他列傳來談。 (二) 回到本列傳中、最初提到的兩組概念:正奇、經權。我們看到孫武治軍既嚴謹,同時能掌握身為將領,「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的權宜變化;而孫臏無論是「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還是其後的馬陵之戰,他神乎其技掌握兵法原則,虛實相應,最終大敗宿敵龐涓,莫不是兵家「以正合,以奇勝」,同時亦是「守經而通權」的明證。 (三) 然而,回到最初的提問,我們可以「以變為常」,或者是「以奇為正」,最終不顧「何謂正」、「何謂經」嗎?我認為不行。因為「正」、「經」是一切變化的基礎,而世事多變,我們不可能洞悉世界上所有的事理,卻可以透過原則,來掌握、分析的事理變化。 (四) 當然,徒靠「正」、「經」,卻不懂得變化之道,也是不夠的,當一個人太過拘泥於原則,而不懂得權變融通,不懂得應物變化,就很難去感知與體諒人情事理的艱困,也很難與他人相處。 (五) 再回到軍事、治國上,《老子‧第75章》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標準,老子說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這就是說身為領導者要以正道治國;而帶兵時可以用奇謀異術;但真正要治理天下的時候,領導者就要不妄為,不主動惹禍端。相反的,若是以奇術治國,而未能以正道、以德服人,那國祚亦不久長。 (六) 同樣的,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也提到司馬遷書寫〈孫子吳起列傳〉的因由,司馬遷說:「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內可以治身,外可以應變,君子比德焉。」因此,身為一個軍事家,不能徒以戰勝克敵作為目標,還是必須以個人的品德為根本、為正道,方能夠長長久久。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孫子吳起列傳〉的內容。 四、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洪範出版社於1999年4月出版,林文月教授的《飲膳札記》。 這是一本將飲食、文學、人生師友鎔鑄在一起的美食散文集。作者將每一道菜餚注入了暖暖的溫情。讓吃,不僅僅只是飽腹,也有別於今日網紅、部落客們以圖片、影像與簡單的口感描述,而更增添了人情味濃。 儘管早在林文月之前,就有了以書寫飲食的作品;但真正標誌「臺灣飲食文學」成為獨立文體,也正好是以這本《飲膳札記》作為分水嶺。 那麼,什麼是「飲食文學」呢?台大中文系洪淑苓教授以廣、狹來區分,她說道:「廣義的飲食文學,可以包含食譜,有關飲食的記錄報導、歷史考證、論述,以及文學創作。狹義的飲食文學,則必須具備文學創作的特質,不僅寫下飲食的內容、形式,還必須蘊藏作者的情感與思想,傳達情境、美感或文化的意蘊,也必須具有創意。」 而文學作家兼教授的焦桐則從「感覺」出發,認為「飲食文學」是:「五感(視、嗅、味、聽、觸等感覺)同時進行的審美活動,若想透過文字盡抒胸臆,必然要具備足夠的藝術文化與文學素養。」 終歸來說,「飲食文學」就是透過感官與情感,以及文學素養所撰寫出的美食文章。 我們每個人對於「什麼是美食」都有不同的見解,也都有各自的「美食記憶」,如果有興趣,我們也可以紀錄下屬於自己的味道記憶,同時也紀錄自己的人生。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4__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髠、優孟、優旃|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4__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髠、優孟、優旃|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史記‧滑稽列傳》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滑稽」,古讀滑(ㄍㄨˇ)稽,今亦可讀為滑(ㄏㄨㄚˊ)稽,是指詼諧幽默的言語。而〈滑稽列傳〉,便是舉列出一些以詼諧幽默言談來化解危機的人物的歷史事蹟(故事)。 在〈滑稽列傳〉一開頭,司馬遷是這樣說的:「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道義。』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言談微中,亦可以解紛。」這段話大抵的意思是說,儒家六藝記載了各種有關於天文地理、人事現象的不易至理,並成為後來治理天下的準則。但有些時候,大道理不容易為人所接受,反而透過一些幽默的言語,更能達成溝通的目標。這讓我聯想到兩件事情。 其一,在生活中,當我們與人互動時,不外乎是「說理」或是「談情」。「說之以理」容易造成對他人的壓迫感,相對來說,「動之以情」則容易使人卸下心防。而〈滑稽列傳〉就是透過幽默的言語,既動之以情,也說之以理,使能達到情理兼備的表達方式,很值得我們來學習。 其二,與人溝通時,我們很期待他人能對我們坦誠以對;又或者別人也希望我們能夠坦誠以待。但「坦誠」是否等同於「直」呢?當一個人講話不假修飾,言談刺傷了別人,卻以此為「直」,認為這就是「真性情」,甚至引以為傲,認為我就是「不欺,才會說真話」,而這真的是「直」或「直率」的表現嗎?當我們用這種不假修飾之「直」與人溝通時,是否真有達成我們的目的?還是反而樹立了更多的敵人呢? 在此,先賣個關子,讓我們先走進〈滑稽列傳〉,聊聊當中「淳于髠」、「優孟」、「優旃」的故事。最後,再來聊聊如何與人溝通的態度與原則。 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商周出版社於2008年7月所出版,由前澳洲外交官露辛達‧賀德佛斯所著,由郭寶蓮所翻譯的《禮貌的力量》一書。 談禮貌,這似乎是一個很制式八股的內容與主題,彷彿束縛了我們的個性,但,果真是如此嗎?書中分別從:人類的文明、禮貌與法律、人際相處、秩序與治國、促進社會進步……等各種不同的主題來探討禮貌之於人、群體、社會,乃至於國家的重要性。書中大量以歷史、生活故事為例,讀來既不會教條化,反而能引發出各種生活與心理層面的反思。 同時,書中也提到禮貌不等於禮節,繁複的禮節卻不是出自於內在真誠,反而會被禮節所困,真正是束縛了人的個性。 誠如作者在〈前言〉所說:「我想讓大家一塊兒來瞭解,禮貌是如何讓我們能夠獲得我們所珍視的事物,包括健康、自由、秩序、誠實、進步和社群。我想闡明禮貌是如何有益地形塑了人性的養成之道,還有我們是如何建構並保存了人類的社會。」 此外,為本書撰寫書序的林安梧教授也說:「禮貌是自由,是讓自己自由,也讓他人自由。因為你退了一步,因而也就海闊天空,因為你忍一時,因而也就風平浪靜。」 以此對照剛剛所提到的「直」,有禮貌是否更能提升我們的內涵,也讓我們更受歡迎呢?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3__史記、游俠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3__史記、游俠列傳|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史記‧游俠列傳》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游俠」在《史記》中是一種很特殊存在的形象,司馬遷在該傳一開頭便說到:「而俠以武犯禁」、「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簡單來說,就是這批人是藉由武力孳生事端,而他們的行為不符合國家定訂的法度標準。那麼,司馬遷為什麼要來談「游俠」? 這或許可分成兩個層面來說。首先,與他的處境有關。如同前兩周提到的,在李陵事件被處以腐刑的司馬遷,認為正義無法被伸張。其次,是他對於漢武帝與當時西漢的社會、政治頗為不滿,尤其當時的嚴刑峻法並不能有效解決社會問題,反而導致原本純樸民心變得複雜,民怨無法伸張。(等到未來講到〈酷吏列傳〉時,我們再來細說。)因此想藉由「游俠」的形象,一抒己懷。 在進入今天內容之前,我們先來想想對於「俠」這個形象的認知。 我想請問年輕的聽眾朋友,你是否有讀過「武俠小說」?而「俠」應該是怎樣的形象?你喜歡哪位作家筆下的哪位大俠呢?是金庸筆下的楊過、令狐沖;還是古龍筆下的楚留香;香港漫畫家馬榮成的步驚雲、聶風;或是其他武俠小說、漫畫中的人物?而他們吸引你喜歡他們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對我而言,年輕時,我很喜歡於「俠」的丰朗俊逸、不拘小節,為了「義氣」而不顧傳統禮法約束的形象,尤其是各種神乎其技的武功、神兵利器,更是讓人著迷。而司馬遷的〈游俠列傳〉正是中華文化中,最早完整型塑出「何謂俠」形象的文章。 不過,〈游俠列傳〉中的「俠」,與我們後來在傳統公案、俠義小說、現代武俠小說中所看到俠的形象一致嗎?再者,當進入現代法治社會,我們又該如何重新省思「俠」的定位?至少,當時間回到東漢時期的班固,他代表官方撰史的立場,就在《漢書‧司馬遷傳》中直指司馬遷是「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姦雄」,批判根本不該納游俠入傳。 這說明了「俠」在不同時空、不同人的立場角度,其形象表現與褒貶往往不一致,但這無礙於我們了解司馬遷以及其形塑出的「游俠」的世界。 接著,我們就將走進〈游俠列傳〉,聊聊司馬遷為何要撰寫這篇文章,一起看看文中最主要的游俠——「郭解」的故事,最後,我們再從不同角度來解讀游俠的時代意義。 一、儒家與游俠: (一) 在〈游俠列傳〉一開始,司馬遷並沒有直接切入本文傳主「郭解」的故事,而是先定義了「游俠」的形象,並對比了「儒家」、「游俠」之間的特點,與他為何要談談、彰顯游俠形象的理由。 (二) 首先,司馬遷是這樣形容游俠的:「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根據上述,游俠有四個特點:一是他的行為不合乎一般社會法律意義下「正義」的標準;二是他「言必信,行必果」,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會作到;三是為達成幫助別人的目標,可以犧牲生命;四是不願意向人張揚自己的能力與助人的事蹟。因此,若扣除了「行為不合乎社會法律意義下正義的標準」,俠似乎確實有可以稱道、令人讚賞之處。 (三) 其次,到了司馬遷所身處的時代,縱使「儒家」被官方大力彰顯,但是否符合原始儒家潔身自好、謹守道德的形象?司馬遷不這麼認為,他批評說到:「鄙人有言曰:『何知仁義,已饗其利者為有德。』故伯夷醜周,餓死首陽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貶王;跖、蹻暴戾,其徒誦義無窮。由此觀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侯之門仁義存』,非虛言也。」這段話大抵的意思是:有人說:「何必知道什麼是仁義?誰願意給我利益者,誰就是有德之人。」而司馬遷綜觀當時對於一些歷史上願意守節操之人,如:殷商亡國後,守節操而活活餓死在首陽山的伯夷、叔齊二人,並未受到稱讚;相反的,上古時期的大盜,如盜跖、莊蹻反而被後人歌頌。因此,司馬遷才會不得不感慨說到:「偷小東西的人被誅殺,而偷人國之權柄者成為了王侯,而這些王侯特別喜歡與人大談仁義道德。」這樣的行為不是很虛偽嗎?而這段話「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侯之門仁義存」也經常被現代人拿來諷刺政治時事、人物。 所以,在一個正義無法被伸張的時代,司馬遷認為「俠」的某些行為,反而比這些虛偽之徒更值得被稱頌。 (四) 復次,「俠」與「儒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至少儒者還能夠被時人歌頌,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但對「(民間)游俠」的記載卻是愈來愈少。一來是戰國末年以來,一些王公貴族,如戰國四公子已然吸引一批俠,成為貴族們的門下客;二來是儒家、墨家之徒對於「俠」的排斥,斷不可能在其書中記載他們的事蹟;三是游俠行為定然不符合當權者所喜,一定會想辦法消滅他們。 (五) 所以司馬遷很感慨認為游俠跟那些結黨營私的官吏、王室宗親到處欺負人是不同的,但世人不知道他們的事蹟與義行,反而嘲笑他們。而這些游俠的事蹟還是該被紀錄下來,所以才寫了〈游俠列傳〉。 二、漢武帝時,郭解的故事(被遷徙至茂陵前): (一) 年輕時的郭解,行為就像是地痞流氓,小混混,〈游俠列傳〉中說:「解為人短小精悍,不飲酒。少時陰賊,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以軀借交報仇,藏命作姦,剽攻,休乃鑄錢掘冢,固不可勝數。適有天幸,窘急常得脫,若遇赦。」他內心陰狠,只要不如其意,就去殺人;要不就是與人報仇,打群架;甚至私造錢幣、挖別人家的祖墳。 (二) 年長後,反而改變了行為,他變得節儉,甚至以德報怨,救人性命也不彰顯己功,只有內心陰狠,有時脾氣較為暴躁。很多年輕人很傾慕郭解的行為。 (三) 徙茂陵前事件1:外甥強灌人酒被殺,殺人者隨後便逃走了,但又自知逃不掉,主動向郭解認罪,郭解了解事件來龍去脈後,並不責怪他,並放了他。 (四) 徙茂陵前事件2:有一個鄰居對郭解不禮貌,總是在郭解出門時箕踞視之,郭解周遭的人就想殺了他。但郭解卻說:「居邑屋至不見敬,是吾德不脩也,彼何罪!」不但不怪罪他,反而幫他解決服勞役的問題,後來這個鄰居知道後,馬上跟郭解謝罪。 (五) 徙茂陵前事件3:在洛陽這個地方,有兩派人馬互看不順眼,彼此有仇,當地許多人、仕紳都介入調解,但最終無果,便有人請郭解來調解。郭解趁著一個晚上找到了其中一方,對方在他的調解下,願意和解。但郭解卻說:「你們等隔天,當著洛陽當地仕紳的面,再來和解。」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郭解不想越俎代庖,搶當地仕紳的調解之功,也不願張揚自己。 三、郭解被遷徙到陵後的行為與結局 (一) 之後,漢武帝遷徙一些富豪、豪暴之徒離開長安,到茂陵生活,目的是斷絕他們與長安之間的連結,以免危害到長安的治安。郭解本不符合遷徙條件,大將軍衛青還出面維護郭解,但因為他對當時社會影響力逐漸變大,漢武帝很堅持要把他遷徙到茂陵。 (二) 其中,有個人名叫「楊季主」,他的兒子為縣官,很支持漢武帝的作法,卻沒料到竟因此被郭解哥哥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姪兒砍下了腦袋。 (三) 等郭解到茂陵後,又有不知名的人要幫郭解出氣,殺了楊季主。甚至連楊季主的家人上書申冤,又被人給殺了。這些事情郭解通通不知情,但漢武帝以此責怪郭解,命令逮捕郭解。 (四) 郭解不得已,安頓好母親後就展開逃亡生涯,但他又不願意牽累收留他的人,所以他不是隱姓埋名逃亡,而是每到一地就會講清楚自己是誰。結果,官府自然很容易的捉到了郭解。 (五) 等捉到郭解後,在他的家鄉軹地,有一人贊美郭解,但反被一個儒生譏諷到:「郭解專以姦犯公法,何謂賢!」讚美的人一聽,竟然割下了這儒生的舌頭,自己便跑路了。官吏把此事加諸到郭解的身上,但郭解也不知究竟是誰作的,最後只能不了了之,但御史大夫公孫弘卻認為:郭解以平民行俠,行為本來就不合乎法度。此儒生舌頭雖不是郭解割下來的,但郭解的社會與政治影響力更甚於他自己動手殺人,危害更大。最終,漢武帝便處死了郭解。當然,這種觀點當真有些愈加之罪,何患無詞了。 四、總結 (一) 故事講完了,最後我想來聊一聊〈游俠列傳〉中「俠」的形象。 (二) 首先,我歸納了一下,文中對於「俠」的品德有以下五個:一是言必信,行必果;二是救人之危難;三是願犧牲自己生命;四是廉潔節儉,不誇耀己德己能;五是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看來,所謂的「俠」之舉動,似乎與我們尋常認定的道德標準很相似,甚至對我們一般人而言,也都很難做到。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俠」的行為足以作為一般人行事準則與規範? (三) 其次,我也觀察到文中有三次提到「少年」對游俠行為的欽慕,分別是「少年慕其行,亦輒為報仇,不使知也。」「箕踞者乃肉袒謝罪。少年聞之,愈益慕解之行。」「邑中少年及旁近縣賢豪,夜半過門常十餘車,請得解客舍養之。」很有意思的是,這些行為往往也都是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的表現,那麼,是否足以作為吾輩之仿效對象? (四) 其實不然,「俠」之舉措大多是為「私德」、「私情」,也就是「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情義、義氣的表現;而不是架構在群眾「公德」基礎上,泛愛於所有人,也不是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仁義」觀。因此,若每個人都強調私情,卻不顧公眾利益、法律制度,是否會對社會造成更多的紛亂? (五) 然而,司馬遷所反映出的,是當時代的社會現象,雖不能作為常態,但也可警醒擁握權力者應以民意為依歸,一旦無法取得民眾信任,或玩法弄權,最終必須藉由這些「不軌於正義」的「游俠」來伸張正義,那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游俠列傳〉的內容。 五、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雅言出版社於2011年3月出版,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的邁可‧桑德爾教授、由樂為良所翻譯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這本書透過生活的實際例證,貫串不同的西方道德哲學學派的觀點,講述什麼是「正義」 而「正義」不該只是一種絕對標準,當正義落實在現實生活中,不同角度的思考與詮釋,將會有截然不同的答案。 誠如該書頁背的介紹詞所述:「書名雖標榜正義,重點卻是思考力的訓練。作者有教學天才,新聞事件信手拈來都是正義思考的案例」,同時也說:「要把理性帶入公領域,公民必須把自己的正義觀說出道理,不能只是『我說我是對就是我對』。本書目的正是邀請讀者做個自我檢視,搞清楚自己抱持哪些信念,何以抱持這些信念。有了理性思辨,民主對話才能向上提升,不會一直停留在互嗆叫陣的層次。」以此對看反思〈游俠列傳〉中所談的「正義」,相信將會有更深刻的體悟。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2__史記、管晏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2__史記、管晏列傳|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史記‧管晏列傳》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管晏列傳》,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兩位國相,管仲與晏嬰的合傳。兩人的時代相差了一百多年,但為何要把兩人合併來談? 根據司馬遷自己的說法,他說:「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這段話大抵的意思是:在當時都能夠看到管仲、晏嬰的著作,也能了解他們的理念,所以司馬遷就挑選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來說說他們的生平。 然而,會選擇把這兩人合併來談,是有意義的。因為在這兩人的生命中,不是有能從年輕時就賞識他們的知心好友;要不就是自己能透禮賢下士,結交好友。這對司馬遷來說,真是非常嚮往卻又感到遺憾的。 還記得我們上周談到李陵的事件嗎?司馬遷因為李陵投降匈奴而被處以腐刑,但當時卻沒有任何一個朋友願意出來幫他說話。因此,司馬遷透過〈管晏列傳〉突顯了「知己‧知彼」的重要性,既暗示人生須有「知己」能雪中送炭,又須「知彼」以知人善任。 而在進入講題之前,我有幾個問題想請問聽眾朋友,您可以放在心中思考,然後再聽完今天的內容後,看看是否能夠找到解答。 其一,您如何來界定「知己」?而人生旅途中,我們是否有過真正的「知己」,又能否「知彼」,惺惺相惜? 其二,《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這是說君子之間的交往是清淡而綿長的;但小人的交往卻像是甜酒,好得時候濃情蜜意,但卻也可能因為利益而翻臉。所以,我們該如何跟朋友們相交呢? 接著,我們就進到〈管晏列傳〉,聊聊管仲與晏嬰的那些事,一同看看他們怎樣的知己‧知彼,相知相惜。 一、管仲與鮑叔牙: (一) 兩人年輕時就相識,儘管管仲經常占鮑叔牙便宜,但鮑叔牙知道管仲有能力,始終善待他。 (二) 而管仲如何占鮑叔牙便宜呢?〈管晏列傳〉中,管仲提及了五件事情,依序是這樣說的,其一:「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這是指兩人共同賺錢,管仲會多拿其一些,但鮑叔牙不以為意,因為鮑叔牙知道我家貧窮。 其二,「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這是指管仲嘗替鮑叔牙工作,不但事沒作好,反而更窮困潦倒,鮑叔牙不認為我愚笨,而知道這是時機有利與不利的問題。 其三,「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管仲曾三次當官,三次被驅趕,鮑叔牙不認為我沒出息,知道沒遇上對的時機。 其四,「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管仲曾經三次與人作戰,三次逃走,鮑叔牙不認為他膽怯,知道他上有老母親要照顧。 其五,「公子糾敗,召(ㄕㄠˋ)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管仲輔佐的齊國公子,公子糾爭王位失敗了,同僚召忽選擇自殺,但管仲卻選擇苟活被囚禁,鮑叔牙不認為他無恥,而知道他不拘這種為主犧牲的小節操,而更在乎功名能顯於天下。 所以,最後管仲說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三)試想,這是怎樣一段的相知相惜?尤其是鮑叔牙,面對管仲這樣一個朋友,總是發生許多問題,涉及到的有生活經濟、政治、軍事、生死攸關,但鮑叔牙都不離不棄,願意相信朋友。 二、管仲輔佐齊桓公: (一) 當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管仲如何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的故事了。 (二) 當時,齊國的國君齊襄公被他的堂弟公孫無知給殺了;公孫無知繼位為齊王,沒多久也被人殺了。此時齊國沒有了國君,大臣就連召兩位在國外的皇子回國,看誰先回到齊國,誰就是齊王。其中的公子糾是齊襄公的大弟弟,由管仲、召忽輔佐;而小弟弟公子小白,則由鮑叔牙輔佐。 (三) 兩隊人馬都兼程趕回齊國,而就當兩軍駐紮相近時,管仲就趁著沒人注意時,溜到敵營,悄悄拿箭射向公子小白。小白詐死,管仲不知,便得意洋洋告訴公子糾,少了勁敵,慢慢回國即可。孰料,才剛回到齊國,公子小白竟然即位為齊國國君了,也就是齊桓公。 (四) 齊桓公捉住了這些人,他最恨的就是管仲,恨不得殺死管仲。但此時鮑叔牙說道:如果您要治理好齊國,那用我、高傒就可以了。如果您想要稱霸天下,就要重用管仲。齊桓公從善如流。 (五) 管仲也不負所託,將齊國內政、外交打理十分妥當。我們先從內政來看,〈管晏列傳〉記載到:「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彊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這是指他重視國家內政的經濟與民生的發展;也能鞏固人與人彼此間的人倫與法度;而且政令清楚簡單,很容易執行;最重要的就是能以民心民意為依歸。 (六) 對外交,管仲也有一套原則,〈管晏列傳〉記載到:「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最重要的就是管仲懂得掌握權衡外交之利弊得失。其中像是「於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這件事情中起因於齊、魯兩國作戰,魯國連翻輸給齊國,割讓了不少土地,最後兩國在柯這個地方盟會,魯國的大將曹沫直接拿匕首挾持齊桓公,讓他返還魯國被割讓的土地。齊桓公應允了,曹沫也就放下了比首。事後齊桓公想反悔,但管仲馬上阻止他,告訴他誠信的重要。儘管返還了土地,但齊桓公卻得到其他各國的尊重,最後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而這就是管仲懂得如何「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的方法。 三、鮑叔牙身為下臣: (一) 至於鮑叔牙呢?他大度的推薦管仲,又無悔身為其下屬,這種從年輕到老,不計任何嫌隙且相知相惜的友誼,真的很讓人敬佩。 四、晏嬰與越石父的故事 (一) 首先,司馬遷〈管晏列傳〉是這樣介紹晏嬰的:「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晏嬰的為人處事,首先,他為人節儉。其次,當在朝為官時,就會端正言行與國君對話;當沒有與他對話或未重用時,他也會自我端正與要求言行。復次,同時他會衡量國家的狀況來判定該如何解決問題,而非盲目聽從國君的想法。 (二) 他與越石父間的故事是這樣的:「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於厄,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於是延入為上客。」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當朋友,都應該有一定的禮數,而不能不尊重對方。而晏嬰有過能改,禮賢下士,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五、總結 (一) 故事講完了,最後,當我們回到最初的兩個提問,何謂「知己」?如何「知彼」?又該如何與朋友相處? (二) 我認為很多時候,朋友是有「時效性」的,我們可能會在某個時空相聚首,相互成為好朋友;但也可能因為時空改變,彼此交情不再,最終形同陌路。就好比說:我們還記得多少幼稚園時候的同學?又還有多少中小學時期的同學彼此聯絡的?這種交情漸淡很是正常,時空變了,相交往的人事物都不一樣,共同話題與聯絡自然也就少了。但我們不必因此感到遺憾,而應感恩曾經有過一些朋友陪著我們走過人生的一段路。 (三) 當然,如果有朋友能夠陪著我們從年輕到老,走過人生很長一段旅途,除了感恩,我們更要懂得彼此尊重,友情才會細水長流。 以上就是今天〈管晏列傳〉的內容。 六、每周一書 從本周開始,我們每周都會介紹一本(套)書給我們的青少年朋友。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大塊文化在2013.12出版,知名漫畫家蔡志忠的《漫畫中國經典套書》,這是一套六本,共蒐錄《孫子兵法》、《韓非子》、《史記》、《世說新語》、《六朝怪談》、《聊齋誌異》、《唐詩說》、《宋詞說》、《唐詩三百首》、《菜根譚》、《孝經》等11部經典漫畫的套書。其特點如下: (一)節選書中輕鬆幽默,富有人生哲理與寓意的片段。 (二) 以漫畫講述這些歷史與故事、人生道裡,讓年輕朋友能輕鬆的接觸經典,而不必感到害怕。 (三)附有原文,可以相互對照。 (四) 如同蔡志忠先生說的:「我從來不敢抱有這種想法,企圖由一本書道盡一切真理;而讀者也從未寄望藉由一本書,便成為那一門學問的博士。我想做的只是讓讀者能透過一個鐘頭看完一本漫畫,因而對東方思想有概略的瞭解,進而引發興趣自發性地去學習。」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1__史記、司馬遷|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1__史記、司馬遷|李智平
    各位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很高興我們未來要用15周的時間,來聊聊《史記》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今天,我們將從《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的生平開始說起。究竟,司馬遷為何要做《史記》;而為了成為一個優秀的史家,在開始寫作之前的二十餘年間,他如何為自己的寫作舖墊;以及寫作過程中,發生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又如何改變了《史記》的寫作風格,讓這本由個人私修,而非皇家官修的史書,添上了許多個人的意念與想法。 從而讓後起的班固對此深表不滿,但他自己在撰寫《漢書》時,又不得不跟隨著《史記》的寫作體例,更讓《史記》成為紀傳體,以及其他官修史書的始祖。因此,今天我們就聊聊「司馬遷與《史記》」的故事。 一、司馬遷的出生: (一) 出生於西元前145年(西漢景帝中五年) (二) 西元前126年(漢武帝元朔三年),20歲,在往後十餘年的時間,開始歷遊四方,足跡踏遍大江南北,蒐集故實佚事,為後來撰寫《史記》奠定了基礎。 (三) 西元前110年(漢武帝元封元年),36歲,父親司馬談過世,當年正好漢武帝要到泰山封禪,祭天地,但身為史官的司馬談卻因病重,無法跟隨,對此憾恨不已,於是遺命司馬遷務必要繼承其遺願,一是成為克紹箕(ㄐ一)裘,成為史官;二是撰著一本博通古今的史書。 (四) 西元前108年(元封三年),38歲,司馬遷真正當上太史令,而有機會能拜讀更多的書籍,所以他說「(司馬談)卒三歲,遷為太史令,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 二、司馬遷著《史記》: (一) 西元前104年(太初元年),42歲,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 (二) 當時曾有士大夫壺遂二問司馬遷有什麼資格修史書?因為司馬遷既不代表官方,又不是孔子因時代敗亂,而不得不修《春秋》以明志,並以此警醒君王。 司馬遷則應道:從孔子著《春秋》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年了,須要有史書來紀載這些事蹟,而且,寫史書的目的不一定如孔子,藉由微言大義來譏刺時政;有很多君主、帝王德澤於世的事蹟也應該被紀錄下來。而且我只是:「整齊排列史事,不敢與孔子想要藉由《春秋》撥亂反正相比擬。」 三、李陵事件之於史記的影響: (一) 前98年(天漢三年),48歲,遭遇李陵投降,為之說情而遭腐刑一事。 (二) 漢武帝當時讓李陵以約5千兵力深入匈奴敵營,卻遭8萬大軍襲擊,李陵軍隊雖然驍勇善戰,殺了很多敵軍,但仍寡不敵眾,李陵最終選擇投降,而當時能回到漢朝的軍隊,只剩下400多人。 (三) 漢武帝對此悶悶不樂,其他大臣又都對李陵落井下石。而司馬遷本與李陵無任何私交,但他從李陵平日為人道德操守,認為李陵不會出賣漢朝,而可能只是詐降。 (四) 此言觸怒漢武帝,被處以極刑。當時有兩種解套方法,一是交50萬金;二是處以腐刑取代死刑。司馬遷一來沒錢,二來朝中大臣無人敢出言相救,但又想著父親遺願尚未完成,故選擇了腐刑。 (五) 然而,這件事情連帶影響司馬遷著史的態度,對於武帝、漢代政治、社會風氣有許多批判。 四、總結司馬遷生平: (一) 最後,至於司馬遷卒於何年?未可得知,但大約是跟漢武帝崩逝同時間前後而卒,活了近60歲。 (二) 他從20歲開始遊學四方,到38歲成為史官,42歲開始正式寫《史記》,直到他約莫近60歲去世。總共完成130篇,達50萬字的鉅作。而根據今人將《史記》以白話文完全翻譯,更達到500萬字之譜。 五、《史記》的特點: (一) 《漢書‧司馬遷傳‧報仁安書》:「僕竊不遜,近自託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重點在於能窮究自然與人文/天道與人道之間的理則;古代與現代間的變化,形成我一家的言論。(代表此非官方意圖) (二) 但班固卻站在官方著史立場,說:「又其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此其所蔽也。」又說:「烏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憤,書亦信矣!迹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之倫。夫為〈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 (三) 而班固所言正是《史記》的精彩之處,也正由於是「一家之言」,不必受到官方立場束縛,更讓我們看到統一於官方立場外的不同觀點,像是:他重視黃老思想、在政治不清明時所出現代表非法正義的游俠、正視經濟之於社會、國家的價值等等。司馬遷以靈活且生動的敘事筆法記錄下這些歷史,更影響到後來不僅是史學史書,還有文學作品的發展。 (四) 而更重要的是,近來中國大陸考古盛行,許多上古至西漢前期出土文物所代表的歷史意義,竟多與《史記》相互輝映,以證明司馬遷所言不虛,也讓我們看到了司馬遷身為一位史家追求實事求是的精神與態度,這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來聊聊「司馬遷與史記」,接下來,我們將進入到一個個《史記》的人物故事,踩著歷史的光影,走進《史記》的世界。

    S2E26東周列國志 挑戰司馬遷 (三)鄭莊公與周天子的一決雌雄 齊僖公以婚姻染指中原 衛宣公三代垂直亂倫

    S2E26東周列國志 挑戰司馬遷 (三)鄭莊公與周天子的一決雌雄 齊僖公以婚姻染指中原 衛宣公三代垂直亂倫
    1、周公東征的政治影響 以地理看分封 2、衛國稱霸天下 拿下商朝舊都 獨霸三監舊地 3、司馬遷的復仇之筆 武公武王得位不正的影射 4、衛國亂起 弟弟殺哥哥自立 石碏大義滅親 5、衛宣公混水摸魚 鄭莊公帶兵單挑周天子 6、繻葛之戰爆發 春秋時期的閃電戰 顏面掃地的周天子 7、垂直亂倫的衛宣公 與後母、兒媳生下兄弟?兒子還是孫子? 8、二子同舟的悲劇 衛國霸權陵夷吧 在鄭莊公對天子步步逼近的時候,有一個強大的鄰國正在虎視眈眈的看著這一切,並預備著隨時給鄭國迎頭痛擊,這個國家就是衛國,與後來戰國七雄的魏、曹操建立的國家不同,他的名字是象徵著保衛周王的重責大任。 為甚麼司馬遷對史上被追諡為武的人都沒有好評?楚武王殺兄登基、秦武王絕髕而死、衛武侯在父親的葬禮上殺哥哥即位,趙武靈王在沙丘公被餓死;因為父親的一次縱容,使得衛國埋下禍根,導致幾十年後,自己的長子成為春秋第一個遇害的國君。 鄭莊公與剛登基的年輕小伙子周桓王互相耍幼稚,鄭國偷割天子的麥子、天子在朝見時對鄭莊公破口大罵,這使得天無二日的叔公與孫輩之間爆發繻葛決戰,兩鼠鬥於穴,勇者勝!古代的閃電戰-魚麗陣閃亮登場。 尾聲,衛國的覆亡居然是因為一個奇葩國君的垂直亂倫,與後母又與兒媳發生關係生下兄弟?兒子?還是孫子?西周初期的絕對強國從此淪落。 贊助我一杯咖啡: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e01e9e8a-7771-4e35-a655-9b52fdbfc084?fbclid=IwAR0iYOgWjBw14bi2WAD4lvXLGzAps3kKkOr8Ae8P8CDWPuMTSyIpvfMlWSo 我的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lacebo_salon/ 臉書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0690119972137
    Logo

    © 2024 Podcast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Stay up to date

    For any inquiries, please email us at hello@podcastworl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