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司馬遷

    Explore "司馬遷" with insightful episodes like "EP256|聊聊「草原王權的誕生」的啟示:邁向未知的風險與收獲", "23 EP265. 細說史記", "第九話-司馬遷網名「武則天的老祖先👻」:忍辱負重,寧願宮刑,不願吾命輕如鴻毛|古早人日記 OLD PEOPLE STUDIO", "【元瓅玩樂誌】啊,是文學啊!S3EP05__〈鬧陰司司馬貌斷獄〉、《警世通言》、馮夢龍 |元瓅書坊" and "【元瓅玩樂誌】戲弄美麗的人生EP15__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略論《千金記》與《霸王別姬》中的虞姬形象|沈惠如" from podcasts like ""東諧西讀", "讀書e誌暢談", "古早人日記", "元瓅書坊" and "戲弄美麗人生"" and more!

    Episodes (26)

    EP256|聊聊「草原王權的誕生」的啟示:邁向未知的風險與收獲

    EP256|聊聊「草原王權的誕生」的啟示:邁向未知的風險與收獲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陪你輕鬆聊完一本書。 在經歷2023年底-2024大選之後,終於要回來講書,而且要繼續談「興亡世界史」。 本集討論的是興亡世界史其中的一本「草原王權的誕生:斯基泰與匈奴,早期遊牧國家的文明」,藉由討論前七世紀的遊牧文明,談談過去歷史教育的盲點,以及遊牧文明帶給現代人的精神啟發。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23 EP265. 細說史記

    23 EP265. 細說史記
    從過去秦始皇三部曲開始,我就是呂老師的粉絲了。這本短短的書,在我兩小時的飛行旅程就可以看完。非常推薦給不了解為什麼要閱讀歷史,或好奇歷史要怎麼分析不枯燥,以及好奇光是史記的序就可以寫成一本書的人! FB粉專:https://bit.ly/2KQkEUs 好讀專區:https://miw.io/EelR

    第九話-司馬遷網名「武則天的老祖先👻」:忍辱負重,寧願宮刑,不願吾命輕如鴻毛|古早人日記 OLD PEOPLE STUDIO

    第九話-司馬遷網名「武則天的老祖先👻」:忍辱負重,寧願宮刑,不願吾命輕如鴻毛|古早人日記 OLD PEOPLE STUDIO
    春桃🍑和Karly🐑無意間撿到一本《古早人日記》,從此開啟穿梭古今的奇幻旅程! 節⽬將以幽默詼諧⽅式將古⽂、古⼈,依照年代由古至今,結合時事🌏、搞笑速記法🧐,帶領聽眾穿越古今。 你知道司馬遷的後代有武則天、隋煬帝、隋文帝嗎?! 曠世巨作的背後是多少的心酸負重 來聽聽太史公的故事吧(*☻-☻*) #古早人日記 🎧跟古人Say Cheers!(屈原、蘇軾、李白)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8F%A4%E6%97%A9%E4%BA%BA%E6%97%A5%E8%A8%98/id1637821302?i=1000574863082 🎧Spotify 收聽平台 https://reurl.cc/O4R22R 🎧Facebook 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8pbrdo 🎧Instagram 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60bpW6

    【元瓅玩樂誌】啊,是文學啊!S3EP05__〈鬧陰司司馬貌斷獄〉、《警世通言》、馮夢龍 |元瓅書坊

    【元瓅玩樂誌】啊,是文學啊!S3EP05__〈鬧陰司司馬貌斷獄〉、《警世通言》、馮夢龍 |元瓅書坊
    〈鬧陰司司馬貌斷獄〉講述東漢靈帝時代,秀才司馬貌在「賢愚顛倒」的社會抑鬱不得志,夢境中代替閻羅王斷案一事。司馬貌共審理四宗案件:屈殺忠臣、恩將仇報、專權奪位以及趁危逼命,涉及劉邦、呂后、韓信、彭越、英布(黥布)、項羽、戚夫人等《史記》歷史人物。 〈鬧陰司司馬鬧斷獄〉與其他的話本小說不同,沒有複雜線索,描寫了書生司馬貌天資聰穎,德行端謹,卻因家境貧寒,無人提挈,以致懷才不遇,對種種是非不分的現象忿忿不平。 一目十行俱下。八歲縱筆成文,本郡舉他應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不遜,衝突了試官,打落下去。及年長,深悔輕薄之非,更修端謹之行,閉戶讀書,不問外事。雙親死,廬墓六年,人稱其孝。鄉里中屢次舉他孝廉、有道及博學宏詞,都為有勢力者奪去,悒悒不得志。 就在一日借酒澆愁寫成【怨詞】一篇: 天生我才兮,豈無用之?豪傑自期兮,奈此數奇。五十不遇兮,困跡蓬虆。紛紛金紫兮,彼何人斯?胸無一物兮,囊有餘資。富者乘雲兮,貧者墮泥。賢愚顛倒兮,題雄為雌。世運淪夷兮,俾我嶔崎(ㄑㄧㄣ ㄑㄧˊ)。天道何知兮,將無有私?欲叩末曲兮,悲涕淋漓。 寫畢,諷詠再四。餘情不盡,又題八句:得失與窮通,前生都注定。問彼注定時,何不判忠佞(ㄋㄧㄥˋ)?善土嘆沉埋,凶人得暴橫。我若作閻羅,世事皆更正。 結果沒想到「我若作閻羅,世事皆更正。」兩句,驚動天地諸神: 只見七八個鬼卒,青面獠牙,一般的三尺多長,從桌底下鑽出,向重湘戲侮了回,說道:「你這秀才,有何才學,輒敢怨天尤地,毀謗陰司!如今我們來拿你去見閻羅王,只教你有口難開。」重湘道:「你閻羅王自不公正,反怪他人謗毀,是何道理!」眾鬼不由分說,一齊上前,或扯手,或扯腳,把重湘拖下坐來,便將黑索子往他頸上套去。 原來重湘寫了【怨詞】,焚於燈下,被夜遊神體察,奏知玉帝。玉帝見了大怒,道:「世人爵祿深沉,關係氣運。依你說,賢者居上,不肖者居下;有才顯榮,無才者黜落;天下世世太平,江山也永不更變了。豈有此理!小儒見識不廣,反說天道有私。速宜治罪,以儆妄言之輩。」時有太白金星啟奏道:「司馬貌雖然出言無忌,但此人因才高運蹇,抑鬱不平,致有此論。若據福善禍淫的常理,他所言未為無當,可諒情而恕之。」玉帝道:「他欲作閻羅,把世事更正,甚是狂妄。閻羅豈凡夫可做?陰司案牘如山,十殿閻君,食不暇給。偏他有甚本事,一一更正來?」金星又奏道:「司馬貌口出大言,必有大才。若論陰司,果有不平之事。凡百年滯獄,未經判斷的,往往地獄中怨氣上沖天庭。以臣愚見,不若押司馬貌到陰司,權替閻羅王半日之位,凡陰司有冤枉事情,著他剖斷。若斷得公明,將功恕罪;倘若不公不明,即時行罰,他心始服也。」玉帝准奏。即差金星奉旨,到陰司森羅殿,命閻君即勾司馬貌到來,權借王位與坐。只限一晚六個時辰,容他放告理獄。若斷得公明,來生注他極富極貴,以酬其今生抑鬱之苦;倘無才判問,把他打落酆都地獄,永不得轉人身。 於是,司馬貌就這樣被陰司勾到了陰間。當閻君得玉皇旨後,黑白無常上前一步稟道:「奉命追索司馬貌帶到。」閻王厲聲喝道:「司馬貌,你既讀詩書,不知檢點,竟敢口出狂言,書寫怨詞,怨天尤人,譭謗我陰曹閻羅,其情可惡!」 重湘聞說,叫道:「閻君,閻君,我司馬貌久欲見你,吐露胸中不平之氣,今日幸得相遇。你貴為陰司之主,掌死生之權,有左右判官,又有千萬鬼卒,牛頭、馬面,幫扶者甚眾;我司馬貌只是個窮秀才,孑然一身,生死出你之手。你休得把勢力相壓,須是公平理論。」 閻君道:「寡人為陰司之主,凡事皆依天道而行。你有何德能,便要代我之位?所更正者何事?」 重湘道:「閻君,你說奉天行道,天道以愛人為心,以勸善懲惡為本。如今世人有慳吝(ㄑㄧㄢㄌㄧㄣˋ)的,偏教他財積如山;有純良行善的,偏教他手中空乏。有刻薄害人的,偏教他處富貴之位,得肆其惡;有忠厚肯扶持人的,偏教他吃虧受辱,不遂其願。作善者,常被作惡者欺瞞;有才者,反為無才者凌壓。有冤無處訴,有屈無地伸,皆由你閻君判斷不公之故。即如我司馬貌,一生苦志讀書,力行孝悌,有甚不合天心之處?卻教我終身蹭蹬,屈於庸流之下。似此顛倒賢愚,要你閻君何用?若讓我司馬貌坐於森羅殿上,怎得有此不平之事?」 閻君笑道:「天道報應,或遲或早,若明若暗;或食報於前生,或留報於後代。假如富人慳吝,其富乃前生行苦所致;今生慳吝,不種福田,來生必受惡業之報矣。貧人亦由前生作業,或橫用非財,受享太過,以致今生窮苦;若隨緣作善,來生依然豐衣足食。由此而推,刻薄者雖今生富貴,難免墮落;忠厚者雖暫時虧辱,定注顯達。此乃一定之理,又何疑焉?人見目前,天見久遠。人每不能測天,致汝紛紜議論,皆由淺見薄識之故也。」 重湘道:「若無徇私,何以家家許願,豐富祭拜,廣燒紙錢?」 閻君大笑道:「真迂儒也。哪有願可以許的,若能貧賤許願即富貴,崔氏不必棄買臣,孤貧許願即生子,顏路何須哭顏回。」 重湘道:「既說陰司報應不爽,陰間豈無冤鬼?你敢取從前案卷,與我一一稽查麼?若果事事公平,人人心服,我司馬貌甘服妄言之罪。」 閻君道:「上帝有旨,今夜將閻羅王位,權借你六個時辰,容放告理獄。若斷得公明,還你來生之富貴;倘無才判問,斷得不公,永墮酆都地獄,不得人身。」 重湘喜道:「玉帝果有此旨,是吾之願也。」當下閻君在御座起身,喚重湘入後殿,戴平天冠,穿蟒衣,束玉帶,裝扮出閻羅天子氣象。 鬼卒打起升堂鼓,報道:「新閻君升殿!」善惡諸司,六曹法吏,判官小鬼,齊齊整整,分立兩邊。重湘手執玉簡,昂然而出,升於法座。諸司吏卒,參拜已畢,稟問要出放告牌。重湘想道:「五嶽四海,多少生靈!上帝只限我六個時辰管事,倘然判問不結,只道我無才無能。」心生一計,便教判官吩咐:「寡人奉玉旨管事,只六個時辰,不及放告。你可取從前案卷來查,若有天大疑難事情,累百年不決者,寡人判斷幾件,與你陰司問事的做個榜樣。」 司馬貌有模有樣地坐正,第一個上來告狀的是韓信。韓信申訴的是自己為漢高祖做牛做馬,打下了江山,可是漢高祖做了皇帝就六親不認,和呂皇后一起殺害了韓信。 馮夢龍深知傳統公案劇模式為閱讀者廣泛接受,因此才以審判官與被審者這種審案形式來描述故事。馮夢龍以《史記》中〈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呂后本紀〉、〈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魏豹彭越列傳〉、〈黥布列傳〉、〈淮陰侯列傳〉等為藍本,根據自己的主題表達需要進行接受和改編。 〈鬧陰司司馬貌斷獄〉沿用《史記》相關內容,講述在楚漢戰爭中,為建漢立下赫赫戰功的韓信,因漢初統治者鞏固新生政權需要而被誅殺之事。小說以韓信之死為線索,對韓信的軍事才能、功成被殺的原因及殺害他的兇手展開描寫。 小說襲用《史記‧淮陰侯列傳》內容,描寫韓信功績:「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與漢王定了三秦;又救漢皇於滎陽,虜魏王豹,破代兵,禽趙王歇;北定燕,東定齊,下七十餘城;南敗楚兵二十萬,殺了名將龍且;九里山排下十面埋伏,殺盡楚兵;又遣六將,逼死項王於烏江渡口。」充分肯定韓信的戰略眼光以及非凡的軍事才能。 造下十大功勞,指望子子孫孫世享富貴。誰知漢祖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將某貶爵。呂后又與蕭何定計,哄某長樂宮,不由分說,叫武士縛某斬之;誣以反叛,夷某三族。某自思無罪,受此慘禍,今三百五十餘年,銜冤未報,伏乞閻君明斷。」 〈鬧陰司司馬貌斷獄〉中馮夢龍借助〈淮陰侯列傳〉分析韓信功成被殺的原因。一是違背君君臣臣之禮,欣然接受君拜的大不敬行為。「蕭何丞相三薦韓信,漢皇欲重其權,築了三丈高壇,教韓信上坐,漢皇手捧金印,拜為大將,韓信安然受之。」與〈淮陰侯列傳〉「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信拜禮畢,上坐」吻合。二是自私自利。馮夢龍特別寫到:「辯士酈生,說齊王田廣降漢。田廣聽了,日日與酈生飲酒為樂。韓信乘其無備,襲擊破之。田廣只道酈生賣己,烹殺酈生。韓信得了大功勞,辜負了齊王降漢之意,掠奪了酈生下齊之功。」 有意思的是在小說安排上,馮夢龍虛構了算命先生許復,目的為了詳述韓信悲劇命運個人主因,許復說:「閻君聽稟;常言『人有可延之壽,亦有可折之壽』,所以星家偏有壽命難定。韓信應該七十二歲,是據理推算。何期他殺機太深,虧損陰騭,以致短折。」 馮夢龍在沿用《史記》的同時,將〈呂后本紀〉中記載呂后與戚夫人的相關情節改為:在睢水大戰中劉邦兵敗無路可逃,單騎到戚家莊,悅戚夫人美貌,欲行男女之事,戚夫人不從。因劉邦承諾得天下後將戚夫人之子立為太子,並以一幅戰袍為憑證,她才依允。但其後因滿朝大臣懼怕呂后,劉邦的承諾並未實現。在劉邦駕崩後,呂后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封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趙王,並為斬草除根,虐待戚夫人,殺死劉如意。 通過改動情節可以看出,小說將戚夫人塑造為一個被劉邦強行拉入權力角力中的受害者,並通過擷取呂后對戚夫人迫害的片段來突出呂后的冷漠殘忍。在人物認知上,馮夢龍與司馬遷不同。總觀司馬遷書寫〈呂后本紀〉,他將呂后對戚夫人的迫害歸結為後宮爭鬥的結果。儘管司馬遷描寫戚夫人與劉如意的悲慘結局、呂后的血腥手段,但因劉邦死後,一度掌權的呂后治國有方,所以對她稱讚有加。而馮夢龍則有意忽略戚夫人的心機與手段,將戚夫人與劉如意塑造為無辜受害者,並一味攻擊呂后的血腥殘暴。 在宋明理學的影響下,馮夢龍以傳統的倫理道德進行〈鬧陰司司馬貌斷獄〉的創作,以傳遞他信奉的忠義觀念。〈鬧陰司司馬貌斷獄〉中將韓信接受劉邦君拜之禮歸為他折壽的原因之一,實際上就是通過批判韓信不遵守君臣之禮、違背忠孝倫常的行為,表現馮夢龍對「君為臣綱」信條的持守。 本篇中韓信、彭越、英布忠而被殺,也是為了讓一般百姓可以理解天理昭彰的結果。儘管作者指出他們自身存在不足與缺陷,但從小說判詞將韓信、彭越、英布的來世分別定為曹操、孫權、劉備三位漢末風雲人物可看出,馮夢龍欲塑造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當司馬貌判完,眾人無不折服。玉皇大帝知道了,也驚歎於此人的絕世才智,於是和閻王說:「司馬貌後世可為君主,就叫他托生吧,姓不改變,仍叫司馬,單字一個懿,一生出將入相。」 司馬貌與閻王作別,忽而夢醒,見夫人在為自己傷心,於是將所見所聞和妻子所說,然後又說,自己馬上就要轉世了,等到轉世後,再與妻子相會。到三國時,司馬懿夫婦就是司馬貌夫妻轉生。當我們觀看這「半日閻羅」的司馬貌,仍舊朝向果報在來世獲得榮華富貴,也約略彌補了一般人民日常生活的缺憾。期待我們下次的相會。

    【元瓅玩樂誌】戲弄美麗的人生EP15__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略論《千金記》與《霸王別姬》中的虞姬形象|沈惠如

    【元瓅玩樂誌】戲弄美麗的人生EP15__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略論《千金記》與《霸王別姬》中的虞姬形象|沈惠如
    京劇《霸王別姬》是梅蘭芳的代表作之一,由於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在各大影展屢獲佳績,使得這個原本就家喻戶曉的戲曲故事再度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其實,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對虞姬身分的描述不過是「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這幾個字而已,只是從項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雖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詞句裡,我們不難想見虞姬在項羽心目中的份量;而《楚漢春秋》更寫出了虞姬唱和的歌詞:「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生死相許的濃情厚意,教天下有情人爲之動容,虞姬遂成爲劇作家筆下襯托英雄的紅粉知音。 早在宋、金時代,就有描寫霸王故事的雜劇、院本出現,而元代的張時起更寫了一本《霸王垓下別虞姬》雜劇,可惜已經亡佚。到了明代,沈采作《千金記》傳奇,雖是以韓信的事蹟爲主,但其中〈別姬〉一齣,卻是京劇《霸王別姬》的藍本。 虞姬在《千金記》裡一共出現兩次,一次是第十四齣〈夜宴〉中與項羽飲酒作樂,另一次就是〈別姬〉中的香消玉殞了。 沈采筆下的虞姬,是個善盡「分憂解愁」職責的「解語花」,她在項羽需要消遣煩悶時殷勤勸酒、共賞清幽,並叫侍女紫雲、碧玉歌舞助興,使得項羽能開懷暢飲、卸甲追歡。 當項羽在外東征西討時,虞姬的心事是「但愁春去顔色改,不得君恩常顧身」,這是傳統婦女依附良人生存,且擔憂色衰愛弛的基本心態,但是當項羽面臨四面楚歌、垓下重圍的絕境時,她又義無反顧地以死明志,使項羽無後顧之憂,此等貞烈的性格,的確令人又敬又憐。 不過《千金記》處理處姬自刎情節時,似乎欠缺椎心刺骨的生死離情,如項羽因自身難保,便對虞姬說:「美人,我死也罷,只是捨不得妳,妳到那裡?」虞姬言:「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大王倘有不幸,奴家豈肯存著異心?」然而項羽似乎覺得她口說無憑,硬是用言語刺激她:「罷罷,妳好生服侍漢王罷,我與妳別了,再不得相會了。」虞姬當然只有以死明志:「大王,你不須疑,賜與我三尺青鋒先刎死。」而項羽竟也毫不猶豫地說:「虞美人,是這般貞烈呵,我就把青鋒付與伊。」一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亡」般理所當然。 或許古代帝王原本就視后妃爲私產,虞姬的以身相殉,亦足以表現其節烈,但沒有難捨難分的濃烈情感,總讓人覺得「別姬」缺少衝突與震撼! 到了京劇《霸王別姬》,虞姬的形象提昇了,她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寵妃,而是識見卓越,情感豐富的女性。例如,她得知項羽不納諫言、一意孤行時,心中憂慮不安,於是勸告項羽:「兵家征戰,貴在知彼知己,不可意氣從事,大王若因一時氣忿,不能制止,恐漢兵勢眾,韓信多謀,實非大王之福,以臣妾看來,只宜堅守,不可出兵。」 這些話實應出自謀臣之口,可見虞姬已被塑造爲充滿智慧的伴侶。 後來霸王敗陣醉臥帳中,雖然證明虞姬的顧慮終成事實,但身爲項羽最親近的人,她仍須強忍愁緒、極力寬慰,所以那四句「南梆子」:「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我這裡出帳外且散愁情。輕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頭見碧落月色清明。」高亢淒清,動人心魄,將虞姬心中的苦悶盡情宣洩! 不久,四面楚歌聲起,項羽心知大勢已去,眼前的恩愛親眷也不免生離死別,想到虞姬的深情厚意,不禁悲從中來,發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切哀歌,而虞姬仍不忘歌舞侑酒、強顏歡笑,以紓解項羽的愁煩,於是唱出了「勸君王飲酒聽虞歌,解君憂悶舞婆娑」等數句「二六」,並以〔夜深沈〕曲牌點綴劍舞,達到全劇的最高潮。 此時處姬的心情,可謂心碎腸斷、悲痛抑鬱,眼見叱吒風雲的大王氣數將盡,終於再也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而放聲悲哭。 項羽冷靜地尋思虞姬的出路,然後說道:「哎呀妃子啊!我想劉邦雖然爲敵,但是我二人卻係舊交,不若妳隨了他去,一來免得一人在此受苦,二來也免得孤王此去懸掛!」 虞姬答道:「大王此言差矣!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大王欲圖大業,豈可顧及婦人,顯乞大王腰間三尺寶劍,刎死大王面前,以報深恩也免得大王掛念。」 這段對話,明顯地脫胎自《千金記》,但語氣、用意卻完全不同,《千金記》是咄咄逼人,此處卻是用心良苦,因此當虞姬欲尋短見時,《千金記》中的項羽自動遞上三尺青鋒,而京劇中則是「索劍不允」,非得虞姬略施小計才得逞,項羽於驚慌失措之際,面對血泊中的愛妾,不禁淚如雨下,那回天乏術的無力感,適足以呼應一己的窮途末路,怎不令人喟歎! 京劇《霸王別姬》,是經由多人改編、潤飾而成,劇名亦由《九里山》、《楚漢爭》演變至《亡烏江》、《十面埋伏》、《虞姬恨》等,約在民國十年左右,透過梅蘭芳精湛劇藝的詮釋,再加上劇本結構嚴謹、意境深遠,終成轟動的歷史名劇。 其最成功之處,當是樹立了虞姬溫柔婉約、德智皆備的形象,一改《千金記》的刻板、平淡,使得虞姬的癡情與霸王的恩義表露無遺。 接著我們就來談談讓虞姬再度受到矚目的電影《霸王別姬》,由張豐毅、張國榮、鞏俐主演。張國榮飾演一位京劇乾旦,擅長演出虞姬,這部電影所要反映的是 男演員長期飾演旦角、模擬女性神態,是否就會產生性別認同的問題?而這個故事夾雜在史詩般的大敘事中,其實是處處玄機、頗堪玩味! 電影《霸王別姬》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敘述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自小被賣到京戲班學唱戲,由於他生得清秀纖細,被分派學唱青衣,漸漸的對自己的身份是男是女產生了混淆感。經過十多載的朝夕相對,程蝶衣對師兄段小樓(張豐毅飾)漸生情愫,兩人後來因合演《霸王別姬》而成為名角。不料小樓迎娶妓女菊仙(鞏俐飾)為妻,在文革時期兄弟倆又被逼互相出賣,段小樓並被逼迫批鬥自己的妻子菊仙,使菊仙失去生存意志而在返家後上弔自殺。蝶衣對畢生的藝術和感情的追求感到失落,在十多年後再次跟小樓排演《霸王別姬》時自刎於臺上。 這部電影乍看之下很容易被單純的解讀為兩男一女間的同性及異性情愛糾葛,事實上在詭譎多變的中國近代史架構之下,程蝶衣的同志身份顯得有些微妙,看似偉大的愛情也因而千瘡百孔。 戲曲中的乾旦,是男性演員調動潛藏於內心的與外表性別特徵相反的性別體驗,加以提煉,並予以外化,這是對原始神話中雌雄同體原型在藝術創造實踐中的昇華,符合藝術創造的心理規律 。事實上中國傳統文人也常有「反串」寫作,亦即男性文人有意無意的自擬為女子,在詩詞中以女性的哀怨憂愁來自況政治上的失意以及懷才不遇,這種模擬與乾旦的表演相類似。只是舞台上的逾越性別藩籬,並不意味著在現實生活中也可以溢出性別規範,如果因此而以另一性別的腳色自居,或者試圖變成另一種性別,那就已經超出表演的範圍,而成為個人性向的抉擇了。 《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顯然就是「超越表演藩籬」,想從舞台上的虞姬,化身為段小樓現實生活中的虞姬,結果落得如虞姬一般下場,難道這不是「求仁得仁」?當然不是,因為戲裡的虞姬為了讓霸王無後顧之憂,於是心甘情願的離去,然而程蝶衣之死,卻是充滿了哀怨與絕望。 蝶衣一向沒有什麼野心,他想要的,只是和師哥唱一輩子的戲,演一輩子的霸王和虞姬。他說:「少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叫一輩子」,他那樣跪在小樓的面前,很激動地說,眼裡全是期盼,面對如此執著與大膽表白的蝶衣,小樓也只好回應:「你是不瘋魔不成活啊!」 程蝶衣的同志傾向,在他年幼孤獨的生活於戲班時已然形成,雖然師父和大師兄對他的教導嚴厲而粗暴,但大師兄也會在師父無情的棍棒之下極力護著他,於是大師兄成了他的情感寄託。蝶衣的心理轉折十分微妙,當被要求唱「思凡」時,他怎麼樣也不願意唱出那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漢」,乍看之下,他十分不願意被當作女性看待,然而我們也可以這樣解讀:在蝶衣的潛意識裡,其實深知自己隱含了女性的特質,因此刻意不承認,以免洩露心跡。 幾經嚴厲的懲罰後,程蝶衣將段小樓的話聽進去了:「就當你是女孩兒,別再弄錯了」,段小樓將煙管插入其口中,並流出血來,這也是象徵段、程兩人的性行為,由於這個動作,程蝶衣才徹底改變。段小樓曾主動親口答應,舞台上扮演楚霸王的他,如果有朝一日真的取得寶劍,以劍一統天下,就要程蝶衣當他的王后──這當然是說戲,但程蝶衣把此話當真,那把寶劍就變成了定情之物。後來,程蝶衣被太監強暴,以及抱養路旁的棄嬰等,均暗示他漸漸認同女性的腳色。關於這一點,曾引起一些男同性戀者觀眾的質疑:為什麼程蝶衣和段小樓的感情非得套用女性的模式來表達?這豈不是編劇缺乏想像力或討好異性戀觀眾的明證?事實上由於程蝶衣是乾旦,他的職業訓練就是學習女性的聲音、身段和心情,所以套用戲曲模式來表達情感,是很自然的事 。 當程蝶衣和段小樓唱紅了《霸王別姬》時,蝶衣迷失了,沉浸在自己就是虞姬的幻夢中,因為他在日常生活裡對師兄產生的特殊情愫,在無法表達,且無法受到現實社會認可時,只有透過演戲的方式展現欲求,「虞姬」這個腳色就是最佳的偽裝,舞台上的展演也就象徵著他人生的展演,戲曲舞台與其個人生命完全分不開,他用日常生活經歷去體會劇中人物,揣摩劇中人物的性格;他利用劇場的「性別扮演」,傳達自己的性別認同訴求,希望師兄也能與他一起從一而終,只可惜師兄段小樓不與他一同活在戲曲所構築的世界中。當兩人絕裂時,程蝶衣所獨自出演的是《貴妃醉酒》、《牡丹亭》、《拾玉鐲》——不是苦苦等待君王、就是思春倦怠的女人。幾經波折之後,當他們再站上舞台,感覺也已經不對了,於是她只好獨自唱完這齣《霸王別姬》──拿著象徵定情的劍,真的自刎在台上。 乾旦或坤生的演藝生涯,由於長期變裝、性別倒錯,確實給小說家及影像工作者很大的想像空間。例如凌煙的小說《失聲畫眉》講述歌仔戲班女同性戀的故事;施叔青的《行過洛津》是福建七子戲演員許情渡海來台,受到狎伶風氣影響,因而產生性別認同的疑惑;電影方面,除了《霸王別姬》之外,楊凡執導的電影《遊園驚夢》演述一個愛唱崑劇小生的女孩(王祖賢飾),與父親的姨太太(宮澤理惠飾)因串演〈遊園驚夢〉而產生情愫……等,這些作品,滿足了許多觀眾一窺乾旦坤生生活的欲望。性別想像固然迷人,但正如前面分析,演員逾越了表演的份際,實非乾旦坤生藝術發展的本意,所幸民國以後梅蘭芳等四大名旦的出現,終將乾旦藝術推展到極致,樹立戲曲表演美學風範。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20__史記、「第一季總結」|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20__史記、「第一季總結」|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是本季的最終回,今天我想聊聊曾經講過的那些《史記》的二三事。 從今年一月初至今,元瓅書坊受文化部補助,邀請我製播第一季長達5個月,共20集的「元瓅少年遊——《史記》」故事的講讀,並於每期末介紹「每周一書」, 在這段期間,我導讀過15篇《史記》的內容,以及數十本的每周一書,由於有些周次,是以「作家」為單位,而非以書為單位,那麼,所延伸出的相關著作,就不僅僅是每周「一」書了。 在這段期間,我每周邊講《史記》,也邊回顧我曾在大學讀過、教過的內容,當年歲增長,人生閱歷也愈多,對於這些人物傳主的事蹟與歷史也會有不同的體悟。此外,當把講述內容寫成講稿時,以往有些不求甚解的細節部分,就必須仔細斟酌與再三考量;也必須要查考資料,儘量避免錯解或過度詮釋司馬遷的原意。再者,當把複雜的歷史敘事變成聲音檔時,若有過多出場人物與多線出發的敘事,也必須儘量單純化,避免聽眾聽到後來會張冠李戴。因此,每周末馬不停蹄的書寫、講讀,成為教學、研究之餘的另一個生活重心。 司馬遷的《史記》一共130篇,扣除「非」紀傳人物為主的體裁,則有:以串連世系、人物與史事的8個「表」;還有講述上至天文,下智地理、人文制度的10篇「書」。至於以人物傳記為體裁者,則有講述帝王的12篇「本紀」,講述諸侯的30篇「世家」,以及講述一般人物事蹟的70篇「列傳」,加起來共112篇。在這些人物傳記中,有的是以單一人物為主的「單傳」,如:〈田單列傳〉、〈項羽本紀〉。有的是許多是很多人物綴合於同一個傳之中的「合傳」,如:〈酷吏列傳〉、〈刺客列傳〉。那麼,我所講述的這15個人物傳記的篇章,也只不過是《史記》當中的一小部分。 因為是講給年輕朋友們聽的《史記》,我試圖以年輕朋友們在未來人生旅途中將要走進的團體生活、社會,乃至於職場、與身為一個公民的立場,來反思《史記》中的人物寫照能帶給我們哪些的啟示,尤其是透過故事的敘說「動之以情」,遠比動輒以大道理「以理服人」更具有說服力,也能讓人印象深刻。 接著,我將分成「回顧元瓅少年遊曾走讀過的篇章」、「回顧司馬遷其人其書」兩大主題,為本季內容劃下一個句點。 一、回顧元瓅少年游曾走讀過的篇章 以下我將把所講讀過的內容,分成七大類。 (一) 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性格往往決定了他的命運。像是伍子胥的個性,就十分「剛厲忍訽」,這是指伍子胥個性是「強硬兇狠,能忍受羞辱」。在〈伍子胥列傳〉中,他為了報父親被楚平王所殺之仇,輾轉流亡於好幾個國家,最後藉由進獻刺客專諸,以獲得當時的吳公子光,後來的吳王闔廬的信任,假其手報復楚國,並鞭打楚平王的屍體。在報完父仇後,他就留在吳國,協助繼位之吳王夫差治國。但遺憾的是,在後來吳越之爭,伍子胥認為夫差應該殺了越王句踐,免除後患;夫差卻聽信大臣伯嚭的讒言,放了句踐,甚至被伯嚭進讒言說伍子胥目中無人,瞧不起夫差,最終反被吳王夫差賜死。 其次是〈商鞅〉(商鞅列傳),他以法治國,為後來的秦帝國建立了良好的基礎,但司馬遷說他「天資刻薄人」,得罪了當時的太子,後來的秦惠文王,最終被五馬分屍。 復次還有「項羽」。秦末項羽與叔父項梁一同起義,在短短三年間,成為當時所有起義諸侯中的「諸侯上將軍」,能號令天下;尤其是在劉邦退出,項羽接管咸陽後,他更是成為唯一能「挾天子(楚義帝楚懷王心)以令天下」的霸主。但他剛愎自用,不聽人言;又殘暴異常,像是坑殺秦兵、對咸陽老百姓燒殺擄掠;且無逐鹿天下的遠見,一打完天下就想東歸,回到江蘇老家彭城,而放棄有山河之險為屏障的關中。這一連串的只顧自我的態度,最後也注定失敗,成為悲劇梟雄的命運。 (二) 知己以及友誼:再來看看知己與友誼。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朋友,但「朋友」應有不同的區分:有的是可託付生死的性命之交;有的是伯樂與良馬之間的惺惺相惜;還有「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不求生死,但求淡泊名利,不存在心機的友誼。此外,自然還有金錢利祿相交的酒肉朋友,或以公事與共同利益相交的職場友誼、粉絲與偶像之間的崇拜……等等不勝枚舉。 〈管晏列傳〉中,鮑叔牙年輕時屢被管仲占便宜而不怒,還推荐管仲給齊桓公,甘心作為他的下屬,這種彼此信賴,不拘名利的友誼令人羨慕。 〈刺客列傳〉中的刺客為賞識自己的朋友報仇,又是另一種類型的朋友。他們大多身分低微,分別因不同機緣而為人所賞識,一旦朋友有難,這些刺客便會奮不顧身犧牲生命以成就這段「伯樂知良馬」的情誼。 至於戰國末年的孟嘗君(〈孟嘗君列傳〉),則是廣納天下之士為門下客,在屢次危難中,這些門下客都發揮了不同的能力,為他解決困境。但也因為他不擇朋友,什麼三教九流的人都相交往,通通邀請他們到自己的領地「薛」來過生活。結果,致使當地風俗複雜,兇暴之人特別多,這點頗為司馬遷所詬病。 (三) 善於計謀謀算:在未來人生與職場生涯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很多事,都不是以一個既定的道德原則便能解決問題的。有時需要一些謀略來明哲保身,像是〈田單列傳〉,表面上是寫田單如何復齊國,但實際上卻是告訴我們如何利用謀略取得勝利的方法,如他最擅長利用「反間計」脫困。 至於〈孫子吳起列傳〉中的三位傳主——孫武、吳起、孫臏,就更是善於兵法與謀略之事。像是孫臏與龐涓原本為同門師兄弟,卻因龐涓忌妒孫臏的能力,而引發出師兄弟各為其主的大戰。 謀略謀算講究的是「正」、「奇」互變互用,人生有時如戰場,也不可能都是「正」,經常也會需要謀略,如同之前我曾在〈田單列傳〉反思到的:「形容一個人有權謀,究竟是褒還是貶?很有意思的是,當我們說一個人很有『權謀』時,似乎貶多於褒,代表其心眼重,城府深,得特別小心他。但若以『深謀遠慮』來形容人時,就變得有先見之明,能動見觀瞻,周詳掌握未來局勢的變化。」我們不害人,但不能保證別人的心思心眼是否單純,那麼,保有一些權謀以保護自己,也是極為重要的。 (四) 幽默面對人生:司馬遷在〈滑稽列傳〉一開始就說「言談微中,亦可以解紛」,這是說與人談大道理,莫不如用一些詼諧幽默的言語來解決紛爭。因此,司馬遷透過「淳于髠」、「優孟」、「優旃(ㄓㄢ)」等人勸諫國君的故事,告訴我們與人相處不必然要正經、嚴肅才能達成目標,有時換個角度、說法、方法,輕鬆以對,更能讓對方所接受,便能達成目標。 (五) 遊走灰色地帶:我特別喜歡〈遊俠列傳〉,這或許與喜歡讀武俠小說有關,儘管司馬遷所描述的「遊俠」與後來俠義、武俠小說中「俠」的形象略有不同,司馬遷筆下的俠,既無過人的功夫,也無過人的容貌,但遊俠的「行不軌於正義」,卻真實反映出社會法治不公平下,人民透過「非法正義」來主持所謂的「公道」、「正義」。 (六) 職場生存智慧:這讓我想到〈留侯世家〉的張良。在秦漢之際,有幾件事情反映出他的智慧。首先,他擅於出謀劃策,先是在〈鴻門宴〉(〈項羽本紀〉)前,讓劉邦與故舊之交項伯結為兒女親家,後來在鴻門宴上,項伯果真拚命護住了劉邦的性命,張良又勸劉邦趕緊尿遁,並從容的向項羽報告劉邦已回到陣營,其智謀與勇氣令人佩服。其次,他能夠顧大局,在劉邦想要廢太子之時,他知道劉邦的軟肋,不正面與之衝突,轉而讓太子先修己德,再讓劉邦勸降不了的出世高人輔助太子,讓太子能順利繼統。最後,是他能忍、不爭,從年輕時面對圯上老人對他的測試,能忍而不動怒,到後來不爭取權力,最終能在詭譎多變的政治場上全身而退。這都是當我們在職場上要知道如何「知進退」的智慧。 (七) 官場百態現形:談到官場之事,倒不是要勸人當官為人生目的,而是一些「官場現形記」可讓我們身為一個社會公民對於當權者行為的省思,以獨立出個人的思考。如:〈佞幸列傳〉中的人物多以旁門左道而受寵信,表面上可風光一時,沒有實際能力與貢獻,一旦領導者寵愛不再,最終也只能被遺棄。 又如〈酷吏列傳〉中的酷吏,除了最先的酷吏郅都,約略可做到「水至清,人至察」以外,其他的〈酷吏〉呢?結為朋黨,撓法亂權,媚從上意,刻薄百姓,現形出無比醜態。在封建社會中,百姓大多身不由己,只能服從於君主;反觀民主社會,我們擁有選擇的權力,那麼,我們是否有如實盡到公民的責任與義務,好好監督當權者? 二、回顧司馬遷其人其書 當走讀完這七大主題後,不知是否有哪幾個主題或哪些人物讓您印象深刻?現在也讓我們再回想司馬遷在他父親司馬談臨終前對他的遺言,讓他勿忘父志,寫下這部中國第一部的通史——《史記》,也是中國第一本以紀傳體為主要體裁的史書。 在司馬遷數十年寫作生涯中,最讓他有切膚之痛者,莫過於李陵投降匈奴的事件。這原本與司馬遷一丁點關係都沒有,卻因漢武帝隨口一問,司馬遷的「正義之氣」,在群臣一片撻伐聲中,他獨排眾議而支持李陵,最後被漢武帝處以腐刑,而這起事件也許是造成司馬遷書寫發生轉變的理由之一。他經常會在書中有意無意的評議時政,暗暗表達出對漢武帝施政的不滿,如:〈酷吏列傳〉中十多個酷吏都是取自漢初,酷吏最多的便是漢武帝時期;而〈遊俠列傳〉中的遊俠行非法正義,也是出自於同一個時期,而他想證明的,正是孔子所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道理。這種寫作方法使得《史記》與後來歷朝各代以官方立場著史不同,司馬遷更像是站在民眾角度來反思時政、經濟……等對於社會的影響。 唐代的史家劉知幾在討論一位歷史學家應具備的能力時,提出三項要點,分別是:要有能裁化、組織、有條不紊敘事能力的「史才」;淵博豐富知識與常識的「史學」;還有能判斷、解讀歷史能力的「史識」。到了清代的史學家章學誠,再加上了第四項能力「史德」,也就是歷史學家的道德。一個史家如果空有前三項能力,但卻缺乏史德,他便擁有顛倒是非黑白、操控歷史因果的可能,再進一步更可以操控民心的各種情緒,尤其是負面「仇恨」的種子,所以,一位史家的史德尤其重要。司馬遷鎔鑄了這「四史」之長,相信在這幾個月講讀《史記》的過程中,聽眾朋友們已能有所體悟。 當然,司馬遷並非完全無誤者,司馬遷靠著大量閱讀、行走踏查、口述歷史、個人所知所感,試圖還原出歷史的面貌,但終不免會有錯誤的時候。尤其是在二千多年前,還尚未有現在先進科技的發展,只能靠人力去探訪這些歷史故實,但也要先有司馬遷的紀錄,後世才能有比對與證明其中真偽的可能。 如:《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陵寢的興建,提到:「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藏)皆知之,臧(藏)重即泄。大事畢,已臧(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藏)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這是說秦始皇剛即位的時候便開始在驪山一帶開始興建他的陵寢,裡面藏有很多奇珍寶藏,但未免人盜墓,裡面設有很多機關,但凡接近者就會被機關內的弓箭所射殺。又裡面放有大量水銀,把秦始皇打下的江山複製於陵寢之內,當中便以水銀作為百川、江河、大海之貌。當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便讓秦始皇的後宮嬪妃作為陪葬,而那些打造、知道興建靈寢秘密的工人們也一律關在陵寢內陪葬,不讓外人知道其中秘密。最後,再將秦始皇陵寢上種植樹木,讓人遠看像是一座山,而不知其為墓。 這段話非常有意思,直到上世紀1970年代,因當地農民挖掘水井,無意間發現了震驚全世界的歷史文物「兵馬俑」。而目前已開挖上千具的兵馬俑還只是秦始皇陵寢最外圍的護衛隊,根據兵馬俑的位置,最後考古學家也確定了秦始皇陵的實際範圍,我曾在2005、2009年去過兩回,真的就如司馬遷所形容的「樹草木以象山」,無論遠看近觀都真的只是座平凡無奇的山丘,怎知底下竟是埋藏無數寶藏的秦始皇陵寢呢?這山丘的規模似是一座金字塔,一座植栽茂密以掩人耳目的金字塔。 到了21世紀,科學家們根據水銀會揮發的特性,每隔一小段距離便放下一根水銀探測棒,以分析秦始皇陵土壤的汞含量,竟發現不同土壤下的汞含量是不一樣的,根據數據回傳,竟驚訝的發現這汞含量之多寡,竟如《史記》所述「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一致,隱然藏有當時秦帝國所擁有的疆域版圖。 司馬遷《史記》所述,真的讓人不得不震驚與佩服。無論想要研究上古史,又或者想要學習如何敘事者,《史記》無疑是值得一再學習與認識的典範之作,裡面充滿源源不盡的文化寶藏,讓後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嗎? 三、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是本季的最終回,當我們每周介紹各種書目之餘,今天我想回歸到《史記》,介紹幾本適合青年朋友,有關「白話《史記》」、「《史記》評賞」的書。 (一) 白話《史記》 司馬遷從上古的黃帝開始寫起,直至漢武帝年間,這縱貫將近三千年歷史的《史記》共達50萬言,已然是一本鉅著,若翻譯成白話,而將是至少可達數百萬言之譜的一套鉅著了。在此,我將介紹三套相關著作。 1. 第一套是聯經出版社於1985年12月,由當時數十位臺灣文史學界前輩學者共同翻譯的《白話史記》一套共三冊,該書主要著重在白話翻譯,惜缺少文白對照,讀者需自行相互參看原典。 2. 第二套是由臺灣三民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由《史記》研究權威,北京師範大學的韓兆琦教授等人翻譯的《新譯史記》(增訂二版)一共八鉅冊。 3. 最後一套,仍是由韓兆琦教授撰寫,由中國大陸江西出版社於2017年1月出版的《史記箋證》共10鉅冊,達580萬字。這套書並無整篇的翻譯,而是透過註解方式,逐一考訂《史記》中的文句,並對於《史記》撰寫過程中的疏漏處,進行大量考證與說明,同時也蒐集了歷朝各代重要的《史記》點評,以力圖「求真」、「求是」。這套書對於想進一步理解《史記》有關文句、制度、歷史背景之意涵者,提供很重要的參考。 (二) 《史記》評賞 有關「《史記》評賞」的著作,當真是汗牛充棟,無論從文學、史學,乃至於應用在生活、職場各個領域的評賞之作,不勝枚舉。此類型的書或者透過「單傳」,或者透過「主題」的方式,再融會寫作者個人的人生體驗與專業背景來進行書寫。縱使每個人閱讀的是同樣的《史記》,但不同的人生閱歷,就會有不同的觀察重點與體會,如同我在講《史記》,也是融入了個人的經驗與體會,是相同的道理。 因此,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下,寫作者不太可能會逐一評賞《史記》的所有篇章,那麼,寫作者為何、如何去甄別出心儀與體會深刻的篇章,以及他詮釋的角度為何,就成為一本本評賞之作的亮點。以下,我將介紹四本相關著作與聽眾朋友們分享。 1. 第一本是由三民書局於2003年7月出版,由清華大學中文系林聰舜教授所撰寫的《史記的人物世界》,當中共分成16個主題,約解讀了20個《史記》的人物傳記,從中可觀察到不同的人性與歷史之間的對比與寫照。 2. 第二本同樣是由三民書局於1998年1月出版,至今已三刷,由湖南常德教育學院的賴漢屏教授所撰寫的《史記評賞》,該書同樣解讀了約20個人物傳記,但更側重於解析司馬遷敘事技巧的展現方法,與當時歷史制度間的解讀。 3. 第三本是由新學林出版社所於2021年9月出版,由馬偕護理專科學校劉錦源教授所編寫的《史記人物故實》,該書著重於以白話小說形式來譯讀《史記》,內容是在秦漢以後節選了13個人物故事來講述,每篇之後還有「深度討論」、「延伸閱讀」,無論是當成歷史故事來讀,或進行教學,都很合適。 4. 第四本比較特別,是由天下文化於2019年4月,由臺灣警察專科學校陳連禎前校長所撰寫的《警察校長史記偵探室:小心黑天鵝——風險及危機處理補充讀本》,這是抽撥、節選出《史記》中人物故事的片段,配合陳校長於警界所見所聞,然後以「風險及危機處理」為主題所撰寫出的34個待人應物的處事原則,更偏向於生活應用的參考。 以上將這七本書介紹給我們的年輕朋友。而本季的內容至此告一段落了,在此我要再度感謝文化部的補助,以及元瓅書坊與吳淑慧教授的協助製播,以及聽眾朋友們的支持與指正。片刻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史記》中還有很多耳熟能詳的精采故事,等我稍事休息與整理後,期待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繼續在空中相會。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9__史記、〈留侯世家〉|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9__史記、〈留侯世家〉|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留侯世家〉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在上周講完〈項羽本紀〉後,當中有些關鍵人物頗值得玩味。他們在重要時刻出謀劃策,分別協助或帶著項羽、劉邦闖過各場戰役與關卡,像是:項梁、范增、張良、蕭何、陳平、韓信……等人。其中,劉邦之所以能勝利,與他善待、善用這些人才有關,讓他們能心悅臣服的跟隨他,既而創立漢帝國之基業;相對的,項羽個性的剛愎自用,不得人心,錯失人才,最終也讓他走向覆亡。 然而,這些協助項羽、劉邦闖天下的人呢?是不是因為跟對人而都有好的結局?還是如同越國句踐復國後,共患難很容易,但共富貴卻很困難?有些人靠著智慧,在詭譎多變的政治場上,能夠全身而退;但也有的人迷失在名利之中,最終落得難以善終的結局。他們的人生故事都很值得我們省思,尤其有句成語叫「功高震主」,意思是當太過張顯自己才能,卻未顧及到客觀環境的條件限制,就很容易成為箭靶,易得罪人,這點在待人處世上要特別留意。 在楚漢之爭的過程中,有這樣一號人物——「張良」,他跟著劉邦起家,在內運籌帷幄,對外卻不爭名利,讓他能得到善終。因此,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形容他是:「運籌帷帳之中,制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為大於細。」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張良善於暗中出謀劃策,克敵於無形;他既懂得不居功名,也懂得想要成功,必從細微處開始做起。而北宋的蘇軾,特別寫了一篇〈留侯論〉,來探討張良之所以能成功的理由,該文一開始便說道:「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爲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就是說,古代的豪傑之士定然有過人之處,有能忍人之所不能忍的氣度,在被羞辱時,不是拔劍而起與人相鬥便稱之為勇敢,而是能在突然面對問題時,忍讓而不隨便發怒。這種人的理想、志向定然與深遠廣大,而與常人不同。 各位聽眾朋友還記得嗎?張良在「鴻門宴」前後的計謀,既拉攏了項羽的堂叔項伯做內應,又讓樊噲護住了劉邦的性命,到最後讓劉邦用尿遁法回到軍營,自己又大無畏的回到宴席上去善後。由此可見得,愈是緊張窘迫之時,張良愈是膽大心細。 那麼,在這秦漢轉關,乃至於漢初之時,張良是如何一次次穩住局面,輔佐漢帝國的成立,接著,我將根據〈留侯世家〉節選出幾件事情,讓我們認識一下張良其人其事。 一、張良出身與沂上老人的相遇 (一) 張良一家,在先秦時期是屬於「韓國」這個地方的人,他先祖乃至於父親,歷經五代都在擔任韓國的丞相。而在他父親過世20年之後,秦滅了韓,而當時的張良年紀尚輕,並未在韓為官。等韓被滅亡之後,張良整個家族含僮僕三百多人,散盡家財,就是要尋謀能刺殺秦始皇的刺客,為韓國報仇。 (二) 後來,張良找到一個大力士,能夠拿一重達百二十斤的大鐵鎚,就埋伏在博浪沙這個地方,趁著秦始皇東遊此地的時候,要以鐵鎚擊殺秦始皇。孰料,卻誤中副車,只好逃竄,而秦始皇震怒,號令全國,一定要找到這個兇手。此時,張良只好更名換姓,便躲到了下邳。 (三) 某天,張良在下邳的一座橋上散步,遇到了一個老人。這個老人等張良接近他時,便把腳上的鞋踢入橋下,便跟張良說:「孩子,下去幫我把鞋子撿起來。」張良一聽,非常震驚,本想動手揍他,但看著老人年紀大了,就忍了下來,下去取鞋。等拿到鞋子後,這老人又開口說道:「幫我把鞋穿上。」於是張良半跪著幫老人把鞋穿上。這老人笑笑,滿足的離開了。但沒走太遠,這老人又折返回來,跟張良說道:「孺子可教也,五天後的白天,你再到此地來等我。」張良覺得很奇怪,但倒也不便反駁而答應了。 (四) 五天後,張良到了橋上,老人早一步到了,老人很生氣的對他說:「與老人相約,你為什麼晚到?」老人不搭理他,轉身離開,離開前說:「五天後你早點來。」結果,五天之後,張良一等天亮雞鳴,便馬上前往。結果,老人又先他一步。老人又生氣說道:「五天後你再早點來。」五天後,張良半夜就前往等候,不久之後,老人便出現了。老人很高興的說:「年輕人就該如此。」於是,老人就拿出一本書,告訴張良說:「你好好讀這本書,讀完後便能成為天下君王的老師。十年後,必定會有反秦起義之舉,再過三年,你若在濟北穀城山下看到一塊黃石,那就是我。」說完便離開了,等天亮後,張良再仔細一瞧,老人給他的是一本《太公兵法》,之後,張良經常誦讀,也成就了他後來不凡的經歷。 (五) 當然,這段經歷似乎有些玄乎了,是真是假,又或者只是謠傳?蘇軾在〈留侯論〉中便說道:「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爲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這大抵是說,圯上老人或許是秦末的隱士;但也有可能只是司馬遷所聽聞的故事。司馬遷說此故事的用意,重點不在於這老人是否為鬼怪,重點是張良能夠忍讓之意,方能成就他後來的功業。 二、漢高祖擺不平分封,張良獻計平眾怨 (一) 漢元年六月,漢高祖一統天下後,開始分封功臣。但張良本因體弱,沒有任何實際的軍功,但高祖說:「運籌帷幄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這是說儘管張良沒有軍功,但今天能得到天下,就是靠張良幕後籌畫的結果,因此,讓張良於齊地自選三萬戶為其封邑。但張良卻謙虛的回應:「當初我跟您相遇在『留』地,這是上天讓我有機會跟隨您,而您願意用我的計謀,不是我多厲害,頂多就是讓我說中了幾回事罷了。我願意被封在『留』地,至於三萬戶封邑,就不需要了。」張良懂得退讓,他知道若拿了三萬戶封邑,無異是增加劉邦之後的猜忌,想要明哲保身,就要懂得「不爭」。於是,劉邦從其心願,而張良便被封為「留侯」。 (二) 當第一波功臣分封完畢後,其他人呢?大家都在爭論自己的功勞,這問題懸而未決,所以分封始終未定。某天,劉邦在洛陽南宮,遠遠就看到一堆將領在樓道上竊竊私語,他就問張良知不知道這些人在私語什麼。張良說:「陛下您不知道嗎?他們正商量如何謀反。」劉邦聽了以後,十分吃驚,說道:「這天下不是剛剛抵定,為何要謀反?」張良便說到:「陛下您起自於民間,靠著所有人的幫忙得到天下。而您分封與您有親故之人,對於與您有仇的人都誅殺了。他們就在謀算,現在剩下的官位還夠不夠分?自己到底能不能拿到其中一個最好的位置;也在想是不是哪裡有得罪過您,會不會被您誅殺。所以相聚在一起,討論要如何謀反。」高祖驚恐,便問張良該如何解決?張良便說:「您最恨誰,大家都知道,您只要願意放下成見,先封他為侯,其他人就會心安了。」而當時高祖最恨的就是「雍齒」,因為雍齒與他有舊怨,雍齒曾經背叛過高祖,但最終又投降了他。所以高祖說:「我好幾次都想殺了他,但他偏偏有功勞,我又不忍心殺動手。」張良便說道:「那您就先封他,其他人就放心了。」於是高祖馬上封他為什方侯,又趕緊與丞相、御史等官按功封賞,成功說服所有人。 三、高祖欲廢太子,張良獻謀鞏固太子之位 (一) 漢高祖喜歡戚夫人,所以處心積慮想要廢掉他與呂后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的太子之位,想要立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此時的呂后很著急,卻也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有人便跟她說:「去找張良來出謀劃策,高祖很信任他。」於是呂后便讓人請張良幫忙。 (二) 張良得知後,便告之說:「這種事情很難口頭相勸,以前打天下的時候,我還派得上用場;如今天下太平,這是骨肉家事,高祖未必聽我的。」但張良熬不過呂后派人敦請他幫忙,於是他說了:「高祖雖擁有天下,但天下仍有四個出世的高人,因為當初高祖對他們很傲慢,於是他們躲進了山裡,不再出世,也不願成為漢朝人。如果太子謙卑以對,讓他們四人來勸說高祖不要換太子,這事肯定能成。」於是,呂后馬上派人命人帶著太子的書信,恭請迎接來京城,暫住在呂后哥哥建成侯的家中。 (三) 此時,正好發生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在高祖11年,黥布將軍謀反,但當時高祖年事已高又生病了,就想派太子率兵攻擊。此時,這四位高士私下道:「我們來,就是要協助太子繼承大統。如果太子代高祖出兵,那問題可大了。一來是若太子有了軍功,怕會功高震主,對他未必有利;若他失敗無功而返,那更糟糕,從此他再無地位。更何況現在高祖派出的都是一等一的猛將,太子久居東宮,又怎有能耐率領這些將士,只怕罪終會是羊入虎口,他們怎願為太子盡力?無論如何,太子最終一定無功而返。況且,此時戚夫人與趙王如意就在高祖跟前,高祖憐惜眼前人,那就更有機會廢太子了。因此,趕緊跟呂后說,讓她千萬想辦法,不能讓太子出征。而高祖就算病著,也能勉強用車載著去戰場,至少他人在現場,這些將領就不敢做亂。跟皇上說:您勉強受累,我們母子也會自立自強。」最終,漢高祖同意了這件事情,自行出征;而張良也病著,無法跟隨,高祖就命令他輔佐太子。 (四) 隔年,高祖大獲全勝,但他的病也愈來愈重,更換太子的心意就愈強,即使張良等人勸阻,但他表面說是不換,心裡卻不這麼想。直到某天,高祖開了一場宴席,太子隨侍。當時這四位高士便隨著太子一同進入宴席。高祖非常詫異,怎麼我請不動的人,太子居然請得動。此時,這四人便說:「高祖您經常輕視、責罵讀書人,我們不願受辱,就躲了起來。但太子為人仁孝,又敬重讀書人,所以天下人沒有不願意跟隨太子的。」此時,高祖只好訕然尷尬的說:「那就麻煩您等四人庇護太子。」 (五) 等宴席結束後,高祖召戚夫人晉見。很感傷的跟她說:「我想換太子,但太子得民心,得此四人庇護,太子羽翼已成,呂后將母憑子貴了,妳是鬥不過她的。」最終,戚夫人只能無奈感嘆而痛哭失聲。而這一切都是出自張良的計謀。 (六) 張良最聰明的是,他並不戀棧權位,所以能躲開高祖的清算。張良常說:「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餘良足矣!怨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這是說,我張良一家,世世代代為韓國宰相,而韓被秦滅後,我們一家不惜花重金,就是要為了韓國報仇,如今大仇已報,我已心滿意足。而我以一個平民百姓,靠著三寸不爛之舌為皇帝出謀劃策,已經做到平常人能做到最極致之處,我現在願意放棄人世間的一切名利,而歸隱山林自我修煉。 (七) 之後,張良慢慢淡出政治舞台,在高祖過世後八年,張良也過世,諡號為文成侯。 四、結語 (一) 如果要總結張良的一生,各位聽眾朋友會用怎樣的詞來形容他呢?我認為是「不爭」、「審時度勢」、「忍讓」。 (二) 張良頗知老子之術,我們先來看看老子曾說過什麼。老子嘗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老子‧第76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第8章》)在上述引文中,老子觀察天地之變化,而體悟到天下至柔與至剛者,就是「水」,它能處於最卑下之處,但匯聚之後又能成為最堅強者。因此,老子體悟到人要能好好活著,就要懂得柔弱勝剛強之理,而非一味的爭強好勝。太過爭強好勝,反而容易讓自己的生命遭人忌妒與挑釁,也就很難善終,故老子說:「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正是這個道理。回過頭來看張良,劉邦說他出謀劃策居首功,他只領其留侯之虛名而不拿封邑之時,讓他能逃過被妒忌猜測的命運。誠如:清代林柏桐在《史記蠡測》中對比劉邦對其他人的態度,說道:「唯遇留侯,則自始至終無感失禮,亦無有疑心,豈徒以其謀略哉?觀留侯自稱,一則曰『為韓報仇強秦』,再則曰『願棄人間事,欲從松子游。』其進退綽綽有餘於功名爵祿之外者矣。考其生平,居得為之地,而無田宅之好,無聲色之嗜;至其經營天下,則如行所無事者,誰能及之哉!」正是如此。 (三) 當然,空有老子之道還不夠,當我們反觀張良的行為舉措時,他不只奉行老子的不爭,而更懂得政治場上的「審時度勢」。譬如:他在鴻門宴前,讓劉邦結交項羽堂叔項伯為兒女親家,並為內應,又在鴻門宴上的果斷決定,讓劉邦能從容出逃。又張良也深知官場上的「百花齊放」勝過於「一枝獨秀」之理,既懂得推功於人,也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只靠爭、搶,就能得到的。特別在政治繼統上,高祖想讓戚夫人的兒子取代太子,但從任何角度看,這個舉動都是不明智的:一是太子無過,二是呂后伴隨高祖逐鹿天下,已逐漸形成一股外戚勢力,若貿然換太子,只會讓剛得到的天下動盪不安。於是他讓呂后、太子不急著爭權奪利,而是先修己德、找高祖無法屈服之人來協助自己。等時機成熟,縱使高祖有心換人,但身為帝王,他更必須考量有利於國祚發展的人選,而非只是私愛,那麼,太子之位便能穩固。 (四) 綜觀張良的一生,他不莽撞,能忍人所不能忍,在圯上老人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年輕的張良縱使血氣方剛,但他能忍受老人家倨傲態度而成大器。當他輔佐劉邦時,也是以「忍」教之,當劉邦進入咸陽後,他讓劉邦知忍讓,不奪民財;知劉邦實力不如項羽,讓劉邦退出咸陽讓項羽稱王,以待來日。所以,蘇軾〈留侯論〉結語觀此楚漢之爭,而總結道:「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五) 回到現實生活中,從張良的人生事蹟,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呢?我認為年輕人血氣方剛,有著大無畏的精神,願意挑戰各種社會上的不公平,這是年輕時應有的率真任性,本無不妥;但相對來說,「明爭」是否是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也要懂得明哲保身,才能夠成就更長遠的未來。過於衝動而不假思索,最後也可能被他人利用而不自知。但「退一步海闊天空」也不是無止盡的退讓,龜縮不前,而是在進退之間,找到一平衡各方利益的「妥協」之道。我想,張良的人生經驗正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 好的,以上是今天的〈留侯世家〉。 五、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聯合文學於2013年9月出版,由作家楊索所寫的《我那賭徒阿爸》,這是楊索自傳式的作品,主要講述的是楊索與家人之間的故事。 楊索,1959年出生於台北萬華,生長於永和一帶。她出生在一個貧困潦倒的家庭中,父親是賭徒,母親長年憂鬱。楊索本人在國中畢業後,曾從事女工、保母、攤販等工作,後來以高中學歷考進中國時報,擔任記者,後來專職寫作。 楊索以自身的家庭經驗寫成《我那賭徒阿爸》一書,他們一家從他父親一輩,自雲林鄉下到了台北,原本以為到了台北便能有出息,但生活在城市的邊陲與角落,想要翻身卻不是那麼容易。他們掙扎著努力生存,希望能在大台北安身立命,而楊索的筆下,就真實呈現出那底層社會的真實景象,有時令人詫異,有時令人唏噓,但這就是現實生活的一切。 當楊索獨自走出那爿破碎的家園,但心繫的仍是這個家與這群人。楊索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也讓我們可以反思許多社會議題,如:性別平權、城鄉移民、文化與階層差距……等等,也能讓我們更珍惜眼下所有。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8__史記、〈項羽本紀〉Ⅱ|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8__史記、〈項羽本紀〉Ⅱ|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繼續來聊聊〈項羽本紀〉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首先,我們先來回想一下上周所讀到的內容,再接續項羽的故事。項羽是楚人,從小跟著小叔叔項梁長大,之後就跟隨著項梁一起加入了反秦的行列。他們先是殺了會稽太守殷通,得到八千兵力以後,就從江東起義。在起義過程中,謀士范增加入了他們的陣營,協助出謀劃策,他們迎立了楚懷王的孫子「心」為懷王二世,稱為楚懷王心,奉為義帝,並挾他作為號令各路諸侯的籌碼。 但在一次與秦軍的戰役中,項梁身亡,項羽便接替了叔叔的位置。當時,秦將章邯圍困了另一路起義的諸侯趙歇於鉅鹿,趙歇向各路起義的諸侯求援,最終,項羽在此戰役中破釜沉舟獲得勝利,也因為他的驍勇善戰,而成為「諸侯上將軍」,當時天下號令已然掌握在項羽手中。 但項羽萬萬沒想到的是,當時劉邦的人馬已經攻進關中、咸陽。根據楚懷王心與項羽、劉邦的約定,誰能先打進關中、咸陽,誰就能稱王,但楚懷王心似乎有心暗中幫助劉邦,讓項羽北攻鉅鹿,讓劉邦直取關中、咸陽。 等劉邦進入咸陽後,項羽自然不能忍受這樣的結果,而劉邦也自知當時實力不足,不足自立,雙方就約定好在新豐鴻門設宴,由項羽作東,雙方言和,由項羽接管咸陽。而謀士范增看出劉邦進入咸陽後,能克制貪念,約束手下,善待他們,頗具帝王相,就暗示項羽要在鴻門宴上趁隙殺了劉邦,避免劉邦成為項羽稱霸之路的絆腳石。但最終項羽心軟,沒能動手,而劉邦也利用尿遁,回到自己的陣營,雙方依舊各據一方。 上次的故事就說到這裡,此時的項羽似乎一切都很順利,一路稱霸。但也別忘了,他在鉅鹿之戰後,當時戰敗的秦將章邯怕被回去後被清算,就帶著20萬大軍倒戈項羽,但項羽卻擔心這些軍隊不能聽從他的號令,趁著夜晚帶著楚軍坑殺了這20萬的大軍,其兇狠也可見一斑。 司馬遷最後曾評價項羽說到:「自矜其功,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亡國。」這是說項羽好大喜功,喜歡逞自己的見解而不向古人學習,認為成就霸王之業就是靠武力征服天下,所以只歷經短短五年便覆亡了。至於司馬遷為何會這樣評價項羽,他到底做了哪些盡失人心的事情,接著,我們將繼續走進〈項羽本紀〉,但為了便於敘述與突出人物主線,我還是會掌握關鍵事件進行描述。 一、屠咸陽,徙殺義帝,分封諸侯 (一) 在鴻門宴後,劉邦如約退出了咸陽,由項羽來接管。對比劉邦不侵犯婦女與私人財產,項羽做法顯然有極大的不同。他帶領軍隊屠殺咸陽城,殺了秦三世子嬰,且俘虜了許多婦女、洗劫財物,又焚燒秦宮殿,據司馬遷形容道:「火三月不滅」,這場浩劫之大,非同小可。而日本學者瀧川龜太郎的《史記會注考證》曾從心智年齡探討了劉邦與項羽為何進入咸陽後,態度會有如此大的差異,他說:「此時沛公年已五十,思慮既熟;項羽年二十加六,血氣方剛,彼接物周匝縝密,不敢妄動;此當事真摯勇決,任意逕行,是二人成敗之所以分也。」由此大約也可看得出兩人在處理事情上的差異。 (二) 此時,有人跟他說:「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意思是說他現在位處的陝西關中一帶山河險峻,很適合做為天然屏障,且土地豐饒肥沃,是可以稱霸天下的地方。但項羽眼見秦宮殿被自己燒得十分殘破,又出征三年多,很想要回浙江老家了。他是這樣說的:「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私毫沒有掌握大局的思考能力。於是有人說他:「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這是暗諷他即便是當了霸主,但還只不脫原本焦躁的本性,項羽一氣之下就命人把此人烹殺了。 (三) 接著,項羽就推楚懷王心為楚義帝,成為名義上的共主;然後又開始分封各路諸侯,一共分封了十八路諸侯。而他把劉邦分封在巴蜀,為漢王,也就是現今的四川重慶,主要是因為此地為山城,出入不易,可以箝制劉邦的行動。至於項羽自己,則自封為西楚霸王,真的放棄了關中,而回到老家江蘇彭城一帶,也就是現今的徐州。 (四) 當各路諸侯都安置妥當後,項羽又命人跟楚義帝(楚懷王心)說:「古代帝王都是居住在上游地帶。」就讓人逼著義帝遷徙到長江中上游,湖南長沙郴縣,但又命人在途中暗殺了義帝。此舉讓其他諸侯大為不滿,開始有了反叛的意圖;而且項羽的分封也不盡公允,諸侯們也各自有紛爭,相互攻擊、吞併,不再聽從項羽的號令。最令他擔心的劉邦,也開始吞併其他土地,開始壯大聲勢。此時劉邦雖未統一天下,但已採用漢之紀年,為漢元年。 二、漢二年-三年,追擊漢軍,漢以反間計殺范增 (一) 到了隔年,也就是漢二年,兩方矛盾愈來愈激烈,此時項羽正帶兵北伐不順其命令的齊國;劉邦便趁隙以56萬大軍伐楚,而且直搗彭城。項羽一聽此事,馬上率領精兵3萬回防。這項羽果真利害,早上剛殺回彭城,中午就大破漢軍,先殺了10多萬漢軍,漢軍忙退卻;楚軍一直進逼,直到雎水,漢軍被逼到退無可退,此時,又有10多萬人被迫擠入雎水中,據司馬遷說,被逼入水中的人太多,而使「雎水為之不流。」 (二) 項羽又圍困住了劉邦,本以為可以捉住他。但孰料此時竟有一陣怪風吹亂了楚國軍隊,劉邦趁隙逃脫,但項羽緊追不捨。原本,劉邦逃脫時,想將尚且留在沛縣的家人一併帶回巴蜀,但無奈戰亂中找不到家人。在此,我們先稍微了解一下彭城與沛縣的位置,彭城是一個郡,而沛縣是彭城郡下的一個縣,這等於說項羽、劉邦都是出自同一地方的人。 (三) 在劉邦撤離逃脫途中,巧遇正因戰亂逃跑的兒子、女兒,後來的孝惠帝、魯元公主,趕忙將兩人帶上車一併逃離。但因為項羽追得太緊,劉邦竟三度覺得兒女累贅,直接推兒女下車。最後還是夏侯嬰阻攔,並指責劉邦再怎樣急迫,都不應該趕兒女下車,如此孝惠帝、魯元公主才逃過死劫。 (四) 但所幸後來漢軍又陸續會合,而劉邦手下的蕭何又從關中增兵支援,方能與項羽於滎陽,也就是現今的河南開封一帶,兩相對峙,誰也不讓誰。 (五) 後來,項羽屢屢阻斷漢軍後勤支援的道路,劉邦就希望能與項羽講和,並以滎陽為界。此時,項羽的謀士范增就說:「現在漢軍勢力單薄,可以直接拿下。今天若放了他們,你一定會後悔。」項羽一聽,急了,就命人包圍滎陽。 (六) 這范增屢次想方設法要殺劉邦,先是鴻門宴,現在是包圍了劉邦。於是劉邦手下的陳平就利用「反間計」,趁著兩方使者會面時,刻意挑撥項羽、范增的關係。項羽上當了,以為范增要反叛,范增一氣就要告老還鄉,他告訴項羽:「天下大事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項羽也沒挽留,但范增還未回到老家彭城,半途就因背上生毒瘡而亡。 三、漢四年,項羽以劉邦父親要挾,威脅投降。 (一) 當時兩方仍敵對,互有戰鬥,到了漢四年,有件特殊的事情,很值得一提。 (二) 當時項羽與劉邦兩方依舊在滎陽的廣武山一帶對峙。投靠劉邦的彭越斷絕了楚軍的後勤補給,而項羽手中還正俘虜著劉邦的父親。於是項羽就把劉邦的父親至於高台之上,並告知劉邦:「你要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父親烹煮了。」孰料劉邦竟然這樣回應道:「想當初我們一起受命為楚懷王心,彼此約定結為兄弟,所以我爸爸就等於你爸爸,如果你烹煮了他,能分我一杯羹嗎?」劉邦這樣耍無賴,把項羽氣得牙癢癢的,但也莫可奈何。後來,項羽等不及了,就約劉邦兩人來單挑。而劉邦也只笑笑,命人回應道:「吾寧鬬智不鬥力。」項羽依舊莫可奈何。 四、漢四-五年,楚漢鴻溝為界,垓下之圍,項羽亡 (一) 而此時的項羽,卻也是多事之秋。他自己驍勇善戰,卻也敵不過其他諸侯的叛變,他只能疲於奔命,到處回防、征戰。他命令手下曹咎、司馬欣等人先守住領地,若面對漢軍挑釁,千萬不要應戰,等他回來再說。但最終曹咎禁不住漢軍挑釁辱罵,就派兵入汜水攻擊,但孰料漢軍早已埋伏至此,大破楚軍。等項羽趕忙回來救援時,儘管逼退了漢軍,但彼此兵力也差不多到了極限,最後約定以「鴻溝」為界,以西為劉邦所有,以東為項羽所有,項羽也把俘虜劉邦的父親、妻子(呂后)等人送回漢營,而這就是「楚河漢界」的由來。 (二) 原以為兩方已經和談,彼此中分天下。但劉邦手下的張良、陳平便獻計道:「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於是原本想要西歸的劉邦,一鼓作氣,追擊項羽,項羽也沒料到原本已經和談,但劉邦竟生此一回馬槍。 (三) 同時,劉邦說服彭越、韓信等兩股主要勢力一併攻擊項羽,項羽再有能力,也無法與這些勢力對戰。於是楚軍退到垓下一帶,成為楚漢之爭的最後一役。 (四) 此時,項羽已被逼到垓下,當時漢軍與其他各路諸侯將他團團圍住,不讓楚軍、項羽有出逃的機會。到了晚上,漢軍在陣營之外四面大唱楚歌,這讓長年在外征戰的楚軍頓時有了思鄉之愁,氣勢大弱。項羽十分吃驚,感嘆道:「漢以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深夜,項羽再也睡不著,起身在營帳中與美人虞姬喝著悶酒,一旁是跟他征戰多年的騅馬。項羽慷慨激昂,自唱詩歌到:「力拔山兮氣蓋世,世不利兮騅不逝(指駿馬不再奔馳),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最後,項羽慷慨痛哭,跟隨他左右的人也哭了,而不敢仰視他。 (五) 歌畢,項羽一躍上馬,選出麾下精兵800人趁深夜往南邊突圍,漢軍等到隔天清晨,才發現項羽已出逃,劉邦趕忙命大將灌嬰率領5000名騎兵追趕。當項羽渡過淮河時,還能跟上他的,只剩下百餘人。後來他們迷路了,便問了一位農夫該如何走,但這農夫故意指引錯的路,將項羽一行人困於大澤中,於是漢軍很快就追上他們了。項羽又帶著帶領軍隊逃往東城,此時算一算,還能跟上的只剩下28人,但漢軍追擊他們的仍高達數千人。 (六) 最後,項羽自忖是難脫身了,便轉身告訴這28人,說道:「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此時,漢軍已經將項羽等人團團圍住,而項羽將這28人分成4隊,分別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突圍;項羽與部下約定好突圍後,在山的東面三處地點等候,此時,只聽項羽大呼一聲,先斬殺漢軍一將,便開始帶領這些人突圍。突圍後,漢軍不知項羽究竟在哪裡,便也分作三隊人馬開始搜索,最終又圍困住了項羽。項羽依舊神勇無比,又連殺數十人後,再度突圍成功,並與其他兩股部下會合。面對數千大軍,此時項羽人馬僅折損2人,尚且有26人,其部下都對他拜服不已。 (七) 後來,項羽逃到烏江畔,當時的烏江亭長正將船停靠在岸邊,跟項羽說道:「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但項羽笑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最後,項羽把自己最喜歡的坐騎送給了烏江亭長,便要求最後跟著他的死忠的將士下馬,跟漢軍短兵相接,決一殊死。 (八) 項羽即使在最後關頭,仍非常英勇,他連殺數百人,但自己身上也已經身中十餘刀。最後,在混亂中看到了一個已經投靠劉邦,要來殺他的老朋友,項羽呼喊到:「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呂馬童嗎?」呂馬童聽到後很尷尬,只好轉過頭跟旁邊的人示意,說:「這就是我們要找的項羽。」項羽大聲嚷道:「我聽說漢王懸賞我的人頭賞千金,封萬戶侯,那我就把這個人情做給你吧!」說完便自刎而亡。這些人一擁上前,搶撕項羽的身體,相互擊殺彼此,場面十分混亂。 (九) 當項羽死後,各地諸侯紛紛投降劉邦,唯獨「魯」地(山東曲阜)不投降。原來,當初項羽被楚懷王心封為「魯公」,因此,魯人忠心耿耿,願意為項羽守節義,直到劉邦等人拿出項羽的頭顱,證明他已死,魯人才投降。而最終劉邦也把項羽葬在魯地,一統天下。 五、結語 (一) 〈項羽本紀〉到此結束了,不知各位聽眾朋友如何看待項羽其人呢?在此我先引用司馬遷的話來評議項羽。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執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這段話大致是司馬遷聽說上古時期的聖君「舜」有「重瞳子」,也就是眼睛瞳孔中間有兩個瞳仁,在古代被視為有帝王之相,而項羽也是重瞳子,他會不會是舜的後代呢?但如果是的話,他又為何如此殘暴?項羽起於地方,從一無所有,短短三年時間,號令眾諸侯滅秦,分封諸侯,建立了近古時期前所未有的偉業。但他放棄關中,又殺了楚義帝,到最後還怨恨是其他人反叛了他。徒靠蠻力就想要治理天下,短短五年便滅亡了,自己不認清問題所在,還說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不會帶兵作戰。」這種說法不是很荒謬嗎? (二) 所以呀!後世對於項羽的評價也很有意思,大抵對他的殘暴無道,是多所批判的,如:元末明初的楊維楨在《史記評林‧引》中說到:「孟子云:『天下驅民者,桀與紂也。』籍亦為漢驅者耳,其能與漢爭天下哉?迹其驃悍滑賊之性,嗜殺如嗜食,如起會稽,即誘殺守者;其後矯殺宋義,屠咸陽,殘殺襄城,殺秦降王子嬰,斬韓王成、王陵母,甚至殺義帝,此真天下之桀也。項欲舉大事,霸西楚,其可得乎?」又明代凌稚隆在《史記評林》中也說到:「項王非特暴虐不得人心,亦從來無統一天下之志,既滅咸陽,而都彭城;既復彭城,而割滎陽;既割鴻溝,而思東歸,殊欲按兵休甲,宛然圖霸籌畫耳。豈如高祖規模宏遠,天下不歸於一不止哉。」一個是把項羽當成上古時期的暴君看待,一個是分析項羽頂多只是想稱霸,而毫無鴻圖大志。 (三) 然而,若從文學藝術價值來看,〈項羽本紀〉便發揮了極細緻且高妙的敘事技巧。譬如:儘管劉邦雄才大略,但一對比項羽的任情率性,似乎後者多了一份真情。而司馬遷在細節上對於劉邦的嘲諷,譬如:逃難時將兒女丟下車;鴻門宴上,劉邦本該是主角,但成了配角;當項羽俘虜其父親當交換籌碼時,劉邦那一副小混混般的回答……相比於司馬遷對項羽形容,愈到這種狀況時,要不莫可奈何,要不就只好認栽的模樣,項羽似乎更為可愛。 (四) 再者,對於戰爭場面的描摹,從項梁項羽叔姪平凡起家,到拿下八千人,一路拓展到二萬、六萬、八萬,乃至於數十萬大軍;再到眾叛親離,數十萬到數萬,再到數千、數百,最後僅剩二十餘人,但他仍不服輸,誠如:清朝吳見思《史記論文》說:「項羽力拔山氣蓋世,何等英雄,何等力量,太史公亦以全神付之,成此英雄力量之文。如破秦軍,斬宋義處,謝鴻門處,分王諸侯處,會垓下處,精神筆力,直透紙背,靜而聽之,殷殷闐闐(聲勢浩大),如有百萬之軍藏於俞麋汗青之中,令人神動。」又清朝李晚芳也在《讀史管見》中說:「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筆寫神勇之人,亦千古無二。迄今正襟讀之,猶覺喑噁叱咤之雄,縱橫馳騁於數頁之間,驅百萬甲兵,如大風捲則籜(ㄊㄨㄛˋ),奇觀也。」 (五) 至於現代史學家錢穆則在《現代中國學術論衡》中提到:「漢祖之得天下,一曰不殺人,又一曰善用人。而遷之傳項王,則有三大事,一曰邯鄲之戰(指鉅鹿之戰),一曰鴻門之宴,又一曰垓下之圍以及烏江自刎。項王可愛處實多於沛公,此又見中國史取之人之宏與教人之深,而遷書此等處遂成千古妙文。」又說:「臨終慷慨,此情此義亦可長留天地間,或後世之同情矣!此亦一成功,非失敗。」總歸來看,〈項羽本紀〉對於無論是項羽本人,或是戰爭場面的描摹,聲勢之浩大,情節之緊湊曲折,都是頗值得稱道之處,也無怪乎錢穆說項羽能得到後世的同情,而這樣的敘寫更是成功的。那麼,各位聽眾朋友,您又是怎樣看待項羽其人其事呢? 好的,以上是今天的〈項羽本紀〉。 六、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一位日本傑出的女性小說家——山崎豐子,她出生於1924年,在2013年去世,享壽88歲。山崎豐子作品以寫實著稱,她在寫作之前會詳加參閱各種資料,然後以極為犀利的筆觸,在似真若假間揭露出許多政治外交、社會、職場、家族中的現實、血淚、無奈,將人性中的善與惡、真實與虛偽、理性與欲望,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來亦頗能感同身受。 而她的長篇小說多次翻拍成電影、電視劇,每一次的翻拍也都能受大廣大注目與反響。如:以講述醫界內鬥與醫病關係的《白色巨塔》;以墜機事件勾勒出政治界與航空界內幕的《不沉的太陽》;敘述在1970年代金融改革下,日本金融界、政界勾結的《華麗一族》;談媒體與政界關係的《命運之人》……其他尚有《女人的勳章》、《兩個祖國》、《不毛地帶》、《花暖簾》、《大地之子》……等。,她的著作中譯本多由臺灣皇冠出版社、麥田兩家出版社翻譯出版,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找來一讀。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7__史記、〈項羽本紀〉Ⅰ|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7__史記、〈項羽本紀〉Ⅰ|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與下周,我們來聊聊〈項羽本紀〉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當談到〈項羽本紀〉時,您會想起那些關聯人物與場景?是「霸王別姬」中的虞姬?還是「鴻門宴」中那生死一瞬間的分秒必爭?又或者是象棋中的「楚河漢界」?這場發生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亂之際,由項羽、劉邦兩大「英雄」與其他眾多配角撐起的反秦起義行動,為開啟後來的漢帝國盛世拉開序幕。 在此,我想先從兩個角度來看一下〈項羽本紀〉與「項羽」、「劉邦」這兩人特點。 首先,《史記》中的「本紀」是紀載帝王之事,但項羽並未真正成為帝王,何以能列入本紀之中?此外,還有一個人也很特殊,就是劉邦的妻子「呂后」,也單獨成為〈呂太后本紀〉,這是怎麼一回事?原來,這兩個特殊的「個案」是因為儘管他們無帝王之名,但卻有帝王之實,當時的天下已由這兩人掌權,所以儘管不是帝王,但司馬遷依舊以帝王視之。誠如清代馮景在《解春堂文鈔》所言:「周有天下,秦滅之而統在秦;秦有天下,楚項羽滅之而統在楚;楚滅而天下之統乃歸漢耳。羽人咸陽,殺子嬰,燔秦宮室,於是分列天下而封王侯,政由己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然而秦而號令天下,則既五年矣,此五年之統,非羽誰屬哉!」這段話大抵意思是說,時代不可無「統」,故從秦滅再到漢興這五年的紛亂時期,係由項羽主導整個局勢發展,他殺了秦三世子嬰,又火燒秦宮殿,然後分封天下諸侯,因此,在項羽被劉邦消滅以前,他確實掌有了天下實權,故當可列入帝王之列。至於呂后也是同樣的概念,她在漢高祖逝世後,掌握實權,直到呂后去世,才由陳平、周勃等老臣剷除呂氏家族的勢力。 其次,該如何看待項羽、劉邦,這真是一個可以大書特書,且不褪流行的討論人物、主題。從兩人分別打天下開始,到兩人成為諸侯共主,再到劉邦如何運用權謀一統天下,居間有太多故事好談。我個人覺得特別有意思的是,喜歡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的人個性也往往大不相同。在〈項羽本紀〉,項羽一生中,只要是他上場的戰役,幾無敗仗,就連退到最後一戰到烏江畔自刎前,仍能屢次突破重圍,奮勇擊退數百名漢軍。對性格浪漫的讀者而言,項羽的人生就是一個充滿悲劇性格的梟雄,令人同情且扼腕。相對的,〈高祖本紀〉更強調他如何謀劃與決斷,還有如何妥善安頓、管理曾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大將、謀士、宗親、外戚等。對於有志於管理與經營的讀者而言,高祖的人生與其待人處世之道,咸可作為參考典範。 而在三國時期,劉邵的《人物志》談到「英雄」的品類時,他把人才分成「英才」、「雄才」兩類,英才聰明有謀略,雄才有膽識勇力,要兼得二者方能稱為「英雄」,而在劉邵眼中,能真正成為英雄者有兩人,就是劉邦、項羽,但劉邦要高過項羽一籌,他是這樣說的:「故英可以為相,雄可以為將。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於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則智者去之,故項羽氣力蓋世,明能合變,而不能聽采奇異,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陳平之徒,皆亡歸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歸之,兩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這是說漢高祖、項羽都是英雄,但「英」要比「雄」多,也就是聰明謀略要高於膽識勇力,才能成為號令天下的英雄、霸主。可惜項羽是「雄」比「英」多,懂得戰場上的謀略變化,卻不懂重用人才,最後才會覆亡。 當我們略為釐清以上的寫作、人物特點後,我們馬上就要進入〈項羽本紀〉中了,但因為該本紀中,出場人物眾多,又起義過程牽涉的前因後果,以及所征戰過的足跡頗為複雜,故我們將拆分成幾個大的事件、戰役來敘說,並儘量單純化配角人物,使故事主線更為分明。接著,就讓我們走進〈項羽本紀〉,今天先講述起義前的項羽,讓他走向輝煌的鉅鹿之戰,以及差一點就要改寫歷史的「鴻門宴」。 一、起義前的項羽 (一) 項羽,本名項籍,一字「羽」。他的祖父是項燕,被秦將王翦所困而自殺,他們一家世代都為楚國將領,而封於項地,故姓「項」。 (二) 項羽一直跟著他的小叔叔項梁過生活。他年輕時,讀書讀不好,學劍術也學不好,常惹得項梁不高興。項梁就罵他,但項羽就回嘴道:「讀書頂多就是記記書中人物的姓名,練劍術也頂多跟一個人對抗,我要學的是能與萬人相抗衡之道。」於是,項梁就教他兵法,但項羽學到一半又不肯好好學完。 (三) 後來,項梁因殺人,最後避到吳地,也就是現在的江蘇蘇州一帶。當地許多有名的士大夫都出自於項梁的門下,而項梁在當地也頗負盛名,經常教人如何使用兵法。 (四) 秦始皇37年,始皇游會稽,也就是浙江紹興,此地離吳很近,項梁、項羽叔姪有機會見到秦始皇出遊的大批車隊人馬。當時項羽就誇下豪口說:「我將可取代秦始皇。」項梁馬上摀住項羽的嘴,讓他別亂說,小心被人聽到,全族都會被殺。但此時項梁看著這個人高馬大,氣力過人的姪兒,也認為他將來也許會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五) 秦始皇過世後,秦二世即位,當年七月陳勝(涉)、吳廣便帶領著人造反;九月,當時會稽的代理太守殷通就跟項梁說:「現在大家都開始造反,這正是亡秦的好時機,我聽說要先發制人,晚了就會被別人所制,所以我準備造反,讓你們叔姪為我的將領。」但項梁可不這麼想,他最後趁著殷通召見項羽時,暗示項羽拔劍殺了殷通,拿了殷通的符令,又擊殺了約莫幾十人,最終項梁叔姪就在吳地,也就是江東號召精兵八千人,開始了他們起義之路。 二、鉅鹿之戰前的局勢 (一) 而項梁與項羽這對叔姪絕非普通人,他們渡過長江,先是得到陳嬰的支持,又吸納精兵兩萬多人;後來又得到黔布、蒲將軍的人馬六、七萬人;然後又殺了另一個起義造反秦嘉、景駒等人……此時的項梁叔姪一路過關斬將,已成為當時起義隊伍中,不容小覷的一股勢力。在此同時,劉邦也正從老家江蘇沛縣起義,並曾拜見過項梁,請求援助。 (二) 此時,有個七十多歲的老謀士范增找到項梁,並跟他獻策說道:「這最早起義的陳勝、吳廣等人就該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秦滅了六國,當中最恨秦朝的,就是你們楚國人。當初秦昭襄王誘騙楚懷王入秦國,不讓他回楚國,最後他就死在秦國,至今楚國人都很同情他的遭遇,所以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今天陳勝等人起義竟想自立為王,但這些人哪有資格號令天下?所以,你們如想要成功,就要立楚懷王的後代為天下共主,這樣才能號令天下諸侯。」項梁覺得此話頗有道理,就命人找懷王後代,結果終於找到他的孫子名「心」,找到他時,他正在幫人牧羊維生。於是項梁就擁立他為楚懷王二世(以下稱他為楚懷王心),並開始自封為武信君,繼續攻城掠地,擴展勢力版圖。 (三) 後來,項梁叔姪因驍勇善戰,接連勝利,大破秦軍,便驕傲了起來。此時,宋義就勸項梁驕兵必敗,要他留心,但項梁不聽,最後就真死於秦將章邯的軍隊之手。 (四) 項梁死後,秦軍認為楚人不足懼,便持續進攻,秦將章邯、王離人開始進逼到鉅鹿,此時被困在鉅鹿的,是已自立為趙王的趙歇等人。 (五) 趙王對各路諸侯發出求救訊息,楚懷王心得知後,就命楚軍分成兩路攻擊秦軍以救趙:一路是由劉邦領軍,往西攻打秦關中一帶;另一路則由勸項梁驕兵必敗的宋義為主將,項羽為副將,謀士范增為末將,往北攻打章邯,展開了這場聲勢浩大的鉅鹿之戰。同時也約訂好,誰先進入關中者就可稱王。在此,聽眾們是否覺得奇怪,這似乎明擺著是楚懷王心故意在幫助劉邦取得關中,這確實也是如此。明代凌稚隆《史記評林》便引王九思的說法提到:「當時救趙難於入關,秦大軍在趙既有當之者,則入關差易為力。」 三、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 (一) 先回到鉅鹿之戰,一開始便呈現不對等的態勢。面對秦將章邯的20萬大軍,宋義等人的兵力僅數萬人。此時,宋義率領著項羽等人的軍隊停留在安陽一帶,就裹足不前長達46天。項羽非常著急,就跟宋義說:「現在我們如果與被圍困在鉅鹿的趙王(歇)內外夾攻,一定可以大破秦軍。」但宋義卻想等秦軍按耐不住,先去攻打趙王,等他打完後,無論勝負,軍隊人馬一定都很疲累,趁其不備而攻之,方能獲勝。但宋義知道自己鎮不住項羽,便號令道:「猛如虎,很(執拗不聽勸者)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 (二) 但項羽怎會乖乖聽宋義的話,他直接進到宋義的營帳中,砍下宋義的頭,就號令所有人說:「這宋義私心謀反,又不體恤士兵天寒大雨在外忍受飢寒,該殺。」此時,其他將領都不敢多言,就說:「原來楚國能夠興盛,靠的就是您項家世代為楚將,今天您誅殺亂將,理所當然,我們都共推您為『假上將軍』(假,代理)。」這楚懷王心聽聞自己立的宋義被殺,也不敢多說什麼,直接命項羽為「上將軍」,也不必代理了。 (三) 拿到軍權後,項羽便命人帶兵兩萬渡河,渡河後,「沉船,破釜甑,燒盧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就跟秦軍大戰,大獲全勝,殺了秦將蘇角,又俘虜了秦將王離,還有不願投降的秦將涉閒便選擇自殺。 (四) 當時要救鉅鹿的各路諸侯還有很多,但都不敢隨意出兵抗秦。等到項羽出兵時,大家都只敢「壁上觀」,而楚國的戰士「以一當十」,呼天動地的聲響震驚了其他諸侯。等項羽勝利後,項羽意氣風發召見各路諸侯,大家都不敢仰視他。從此時開始,項羽不再只是楚懷王心立的「上將軍」,而成為「諸侯上將軍」,各路諸侯都聽從他的號令。 (五) 接著,項羽持續追擊敗走的秦軍。但秦軍主將章邯因戰敗,唯恐被殺,就私下與項羽約定,帶領著秦軍投降,項羽便封章邯為「雍王」。但問題是,這些秦軍是因為章邯投降,所以被迫投降,所以心中陷入兩難。為什麼呢?如果自己跟著項羽一路打回秦倒也就罷了,但如果失敗了呢?自己可能會被俘虜,而家人也會因為我們的投降被秦殺掉。 當這些耳語輾轉被項羽知道後,知道這些人是身服心不服,又擔心他們攻打到秦,回到家鄉之後,會不會反叛?既然無法讓他們心服,項羽竟心狠手辣的聯同章邯、楚國軍隊,夜間坑殺秦軍二十多萬人。 四、項羽大擺鴻門宴 (一) 正當項羽忙著鉅鹿之戰,號令諸侯時,另一支由劉邦帶領的軍隊,已率先攻破咸陽城了,秦三世子嬰拿著皇帝印璽出來投降。項羽聽到消息後大怒,然後,劉邦手下的一個司馬官叫曹無傷,命人偷偷告訴項羽,散播謠言道:「劉邦不僅要稱王,還要把一切珍寶收歸己有。」項羽一聽,就更加生氣。此時項羽的軍隊已經有40多萬人,對比劉邦只有10萬人,劉邦怎樣都不是項羽的對手。 (二) 此時,一直跟著項羽的謀士范增就說了:「早年,劉邦貪婪好色,如今進入關中、咸陽以後,自己竟然不拿取任何百姓的錢財,也不准軍隊燒殺擄掠,此人頗有帝王氣象,一定要找機會殺了他,避免他擋了您的路。」 (三) 但項羽沒想到的是,他的堂叔「項伯」卻不經意的背棄了他。原來是項伯早年曾殺了人,但劉邦手下的謀臣張良救了他。於是項伯就趁著夜晚,偷偷驅車私下見張良,本意是希望張良趕緊逃走,別為了劉邦而送命。但張良反而引見項伯給劉邦,將劉邦知道自己實力不如項羽,躲也躲不過,於是就先跟項伯稱兄道弟,甚至締結了兒女親家,並請他轉告項羽:「自己入關進入咸陽後,分毫未取,派人守著府庫,就是怕有人偷盜。這一切都要轉交給項羽的,又怎敢占為己有?」等項伯回到楚營之後,便將劉邦的話轉知項羽,盼項羽能善待劉邦,項羽也同意了。這場鴻門宴就此展開。 (四) 雙方約好在鴻門擺宴,由項羽宴請劉邦。到了當下,劉邦請項羽不要聽信纏言,項羽說:「就是你手下的曹無傷派人告知我,你要稱王的,我能不信嗎?」既然只是誤會,一切說開了,項羽便留劉邦飲酒言和。 (五) 此時,宴飲的營帳內主要有項羽、亞父范增;劉邦、張良隨侍在側。在此之前,身為亞父的范增早就跟項羽說好,只要他用眼神示意,拿出佩玉為暗號,項羽就直接動手殺了劉邦。但此刻項羽早沒了殺心,范增連番暗示,項羽都不為所動。 (六) 無奈之下,范增走出營帳,找到項羽的堂弟「項莊」,便跟他說:「大王不忍心殺了劉邦,你就佯裝敬酒舞劍為樂,然後趁機一劍刺死劉邦,否則,若是劉邦稱霸天下,怕你們項氏一族都會成為階下囚。」 (七) 於是項莊就拿起劍,進入營帳,要求能舞劍作樂。但此時,已與劉邦結成兒女親家的項伯覺得事態不對,趕忙起身要求不如兩人舞劍對擊,這才有意思。實際上,項伯卻是拼了命的護在劉邦身前,讓項莊不得近身。後來,有個成語典故叫「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指的就是這件事,形容人說話和行動是另有意圖,和表面不一樣。 (八) 由於項莊、項伯兩人僵持不下,張良就趁隙出了營帳,告知劉邦的妹婿樊噲此事,樊噲一聽,他不顧營帳外還有守兵,打倒守兵護衛就闖進宴席上,然後氣呼呼的瞪著項羽。項羽按著劍,跪坐在席上便問道:「來者何人?」張良回說:「他是跟在劉邦身邊的樊噲。」項羽看他頗有勇氣,便賜他酒、肉,樊噲十分豪邁,一飲而盡,又拔劍割肉來吃。項羽再問:「這位壯士,你還能再喝酒嗎?」樊噲說道:「我死都不怕,還怕喝這一點點酒」,一飲而盡後,樊噲便趁著酒意,大聲向項羽嚷道:「當初大家就約定好,哪隊人馬先入關中,就可在關中稱王。如今我們沛公劉邦入關中後,並沒有稱王意圖,而是等著您項王來接收,現在沛公只是幫著您看守這些前秦留下來的資產。他如此委屈,不但沒有被封賞,反而聽說您聽信小人的話要殺了他,我認為您不該這麼做。」項羽聽到此處,便沉默不語了。樊噲說完後,也絲毫不懼,一屁股坐在張良身旁。 (九) 過了一會兒,劉邦起身上廁所,讓樊噲跟著。出了營帳後,左右之人便要劉邦趕緊先回到自己駐紮地。劉邦還深恐沒有告知項羽,這樊噲就說了:「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便趕忙護送劉邦離去,只留下張良善後。 (十) 等確認劉邦走遠之後,張良回到營帳,跟項羽說:「真不好意思,我們沛公不勝酒力,身體不太舒服,就先回去了。但他讓我送上一些薄禮給您與亞父范增,感恩大王您的恩德。」項羽拿到禮物後便放在一旁,范增拿到的是一雙玉斗(酒杯),他直接扔到地上,狠狠用劍敲擊碎之。便感嘆道:「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至於劉邦,回到軍營後,便殺了反骨的曹無傷。 好的,以上是今天的〈項羽本紀〉之一,項羽進入咸陽後,他如何對待咸陽老百姓,之後他又幹了哪些事,最終導致一敗塗地,我們下周繼續聊。 五、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想介紹的,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位女性作家以及她的著作。這位作家就是三毛。 三毛本名是陳懋平,因為小時候不會寫「懋」字,旋改為陳平。三毛國中時因為數學成績不好,被老師羞辱導致心靈受挫而休學,而後在父親的指導下,在家自學;後來她曾就讀於文化學院(今日的中國文化大學)當選讀生;之後出國遊學至西班牙、德國、美國;最後嫁給西班牙籍的丈夫荷西,並曾隨丈夫到當時西班牙所屬的撒哈拉沙漠、加那利群島生活。荷西是一名潛水工程師,但遺憾的是他在1979年的一次潛水過程中不幸喪生,哀傷欲絕的三毛處理完荷西後事便返回了臺灣。又在1981年在聯合報系的贊助下,曾走訪南美洲12個國家,也曾再度赴美遊學,把這次經驗寫下《鬧學記》一書,最後返回臺灣,並於1991年過世於台北,享年47歲。 三毛在那個1970-1980年臺灣尚且還不富裕且難自由出國的年代,她有機會踏出國門,造訪了一般人很難到達的地方。再經由她敏銳的觀察、細膩的情感、真摯的筆觸,構築出一個個精彩動人的故事,讓廣大的讀者們能透過她的文章,去想像這個世界有多大,並跟著她一起遊走、生活、呼吸在不同的國度;過程中有驚心動魄,也有溫馨暖意,更有許多的不可思議。即使到了數十年後的今日,當民生富裕,世界旅行不再困難,卻也無法複製出與三毛同樣的冒險經歷與人生。 三毛的著作計有散文、小說、有聲書、翻譯等類達數十本之多,她也曾創作過歌詞,最有名的就是由歌手齊豫演唱的〈橄欖樹〉。而三毛的大部分著作由皇冠出版社出版,該出版社在2021年出版過一套「三毛逝世三十周年版」套書共10冊。而年輕朋友可以從她的第一本書《撒哈拉沙漠》(三十周年紀念版定名為《撒哈拉歲月》)開始讀起,隨著三毛的腳步暢遊、想像在一個個不同的國度與文化之中。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6__史記、〈酷吏列傳〉Ⅱ|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6__史記、〈酷吏列傳〉Ⅱ|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將承接上周,我們繼續聊聊〈酷吏列傳〉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先回顧上周我們談了〈酷吏列傳〉中的三個酷吏,分別是「郅都」、「寧成」、「周陽由」;然後也思考了《漢書‧東方朔傳》所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段話落實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而在傳統中華文化中,我們對於何謂「大公無私」體現出無限的嚮往,對為官之道講究要不徇私情、大公無私,要廉潔自持,如同〈包公傳〉當中的包青天,就展現出很典型的清官形象。儘管歷史上的包拯確實是以此鐵面無私形象為後人所熟知,但透過歷朝個代小說、戲劇不斷的演繹,也不免讓此一清官的形象趨於完美,並成為後世為官之道的典範。 然而,這種「為官的道德典範」往往是一個永無止盡的追尋目標,我們只能期待這個社會能有接近典範的一天,但非必然能抵達此一境界。因為當我們進一步思考「何謂正義」時,除了站在道德原則角度才會有絕對的正義;生活中,每個人所站的立場、角度各異,對正義就會有不同的解讀。再以此反觀何謂「大公無私」這句話,怕是每個人對於「什麼是公、私」也會賦予不同的定義與詮釋,未必一致。最怕的,莫過於「假公濟私」,強以公家之名而濟個人或某群體之私,打著公家名義黨同而伐異,而〈酷吏列傳〉中的酷吏往往呈現出此一面貌,不僅假公濟私,更嚴峻的還以法殺人。因此,這裡可以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是人治?什麼是法治?二者有何異同?在此先賣個關子,先走進今日選出的幾位酷吏,「趙禹、張湯」、「杜周」等人的故事,再來討論。 一、趙禹、張湯 (一) 趙禹是在寧成、周陽由之後的酷吏,他的事蹟不多,但對於之後要出場的張湯,他的出現各外重要,他串起了張湯為官的起落,故我們將從趙禹說起。此外,張湯的事蹟頗多,在整個〈酷吏列傳〉中,張湯所佔篇幅比例最高,而我將略為摘要其中菁華來敘說。 (二) 趙禹,曾經在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家中當「丞相史」,大家都稱讚他十分清廉;但周亞夫卻不欣賞他,周亞夫曾這樣說的:「趙禹這人通曉法律,處理事情很利落,但他用法條執法太過森嚴,所以不能讓他職掌相府。」 (三) 後來,趙禹走出丞相府,逐步從一個小官,慢慢做到御史、太中大夫的官職,漢武帝十分賞識他,讓他與張湯一同議定法律,他們兩人議定法律,則務以嚴苛為要,譬如:「見知」之罪,這就是指若某官吏犯罪,其他人知情不報者連帶有罪,以此讓官員們彼此相互監控。而漢武帝之時,用法愈來愈嚴苛,也就是從趙禹、張湯開始的。而他們兩人也是好同事,而張湯更以兄長之禮對待趙禹。 (四) 接著,再看看張湯。張湯小時候就展現出他擅於治獄的能力。某次,家中的肉被老鼠叼走了,張湯的父親氣小張湯沒有好好看管,就狠狠揍了他一頓。小張湯被處罰完後,便氣呼呼去挖老鼠洞要找出真兇,結果,果然發現那隻老鼠還有剩下來的肉。他就煞有其事的捉住老鼠、證物(餘肉),開始寫口供、審問、判處老鼠的罪刑,最後殺了這隻老鼠。張湯的父親看兒子的行為宛如一個精明老練的老官吏,就教他學習治獄訟之事,等張湯長大後,也依循父親的步履,成為一位執法的官員。 (五) 張湯早年曾曾分別為周陽侯、武安侯的手下辦事,後來在武安侯手下時,因為當時協助治理陳皇后的巫蠱之罪而有功,就被漢武帝提拔,與趙禹共同制訂法律。 (六) 但張湯與趙禹的個性頗不相同,司馬遷形容趙禹是「禹為人廉倨。為吏以來,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見文法輒取,亦不覆案,求官屬陰罪。」這意思是說趙禹為人很清廉但也倨傲。他做官以來,從不養門下客;其他公卿官吏拜訪他時,他也不會回訪,務必要斷絕這些私下人情請託的關係,只想按照自己的心意來辦事。但凡有人犯罪,只要罪責與法律條文相應,就馬上治罪,也不複查,而且專門讓他的下屬去挖掘其他官吏不為人知的罪。 (七) 至於張湯呢?他與趙禹就不同了,司馬遷說他是「湯為人多詐,舞智以御人。始為小吏,乾沒,與長安富賈田甲、魚翁叔之屬交私。及列九卿,收接天下名士大夫,己心內雖不合,然陽浮慕之。」這是說張湯為人很狡詐,喜歡耍弄小聰明來控制別人。在他當小官的時候,就已經與當時長安的富商們頗有往來與私交。等他為列九卿為大官時,他就開始結交當時有名的士大夫,縱使自己對他們的行為經常不以為然,但表面上,張湯絕對會表現出很敬仰的樣子。 (八) 此外,張湯對於如何應對皇帝與下屬,也很有一套方法。譬如說:當他要向皇帝請示疑難的案件時,他就會預先幫皇帝敘明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一旦皇帝傾向如何處理,他就馬上把皇帝的意見寫下來,趕緊交辦處理,以彰顯皇帝聖明之處。相對的,一旦他上奏的事情被皇帝譴責了,他則是馬上謝罪認錯,並一再推崇皇帝的意見,甚至會說:「我下面的人的意見跟皇上您是一樣的,如同您責備我一樣,但我就是沒有聽他們的意見,我竟是如此愚蠢。」如此一來,即便張湯被譴責,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此外,若他上奏某事,皇帝稱讚他了,他就馬上說:「這件事我本不想這麼處理,但幸好我下面的人提醒我該這麼做,而與您的想法不謀而合。」至此可知,張湯這人真的很懂得御上治下之術,無論是皇帝,或是身為他的下屬,他都有辦法運用一些話術,把這些人治理得服服貼貼。所以,司馬遷說他是「其欲薦之吏,揚人之善,蔽人之過如此。」這可未見得是件好事!前提在於是他想提拔的人,才會這麼做,這是否又是黨同伐異呢? (九) 所以,張湯是有心機的,而且還頗為深沉。故司馬遷說他:「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監史深禍者;即上意所欲釋,與監史輕平者。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詆;即下戶羸弱,時口言,雖文致法,上財察。於是往往釋湯所言。」也就是說,只要是皇帝想要加罪的,他就會讓嚴酷的官吏去定罪;若是皇帝想要輕放的,張湯就會讓執法寬緩的官吏來處理。若是面對強豪之人,就必定會羅織罪名加以詆毀,但對於貧窮弱者犯罪,他就出張嘴幫忙辯解,然後讓皇帝自己去裁奪,通常皇帝都會聽張湯的話,就輕放了這些貧困弱者。不僅如此,司馬遷還說到:「湯至於大吏,內行修也。通賓客飲食。於故人子弟為吏及貧昆弟,調護之尤厚。其造請諸公,不避寒暑。是以湯雖文深意忌不專平,然得此聲譽。」這是說張湯當到大官以後,他對自己要求很嚴謹,自己的飲食與其門下客沒有什麼不同;然後對於自己的朋友子弟、官吏、貧困的親戚,他都會妥善照顧;至於對於其他王公貴族,他更是不避寒暑,都會親自拜訪。所以,張湯雖然執法嚴格,也不盡然公平,但卻能透過這些手段博得好的聲名。由此也可見張湯機巧之處,他很懂得人性與謀算,他以皇帝的旨意、想法為依歸,然後多方討好,無論是親人朋友、王公貴族、同僚、下屬、平民百姓等,他都能做出一表面工夫,博取好聲名,讓大家無從批評。 (十) 但張湯真正的樣貌,卻在以下這三件事中,展露無遺。 1. 「告缗令」事件:這件事情是因為漢武帝大伐匈奴,又連年水旱災,導致民不聊生。後來,張湯就根據漢武帝的意思,除了重新製作錢幣,同時也收回鹽鐵的開挖權,並藉機打壓這些富商大賈,於是訂定「告缗令」。也就是獎勵告發申報不實的人,然後想方設法運用法條來制這些富商大賈或豪強之徒的罪。但實際上,這個政策並沒有獲得太多效益,反而造成官吏從中侵吞公款,獲利取財,魚肉民眾。這次,真的是從公卿到百姓,都指責張湯政策的錯誤。 2. 「治殺李文」事件:張湯與下屬李文一直有嫌隙,李文在張湯手下當御史中丞,便就想方設法要從張湯所寫的文書中找出問題,想以此告發張湯,讓皇帝治張湯的罪。後來,張湯手下他所喜愛的官吏魯謁居得知此事,魯謁居就寫黑函誣告李文,而此事正好又由張湯來處理,張湯就毫不客氣,直接就安了個罪名把李文殺了。等後來漢武帝問及到底是誰揭發李文的事,張湯就故作不知,敷衍的回應,推說是李文以前的朋友或同事恨他所導致的吧! 後來,魯謁居生病了,張湯不但親自問候,還幫他按摩腳。偏偏此時的趙王因為某些案件經常被張湯打壓,趙王就反咬張湯與魯謁居兩人的關係,說:「魯謁居不過是個小官,但張湯親自問疾,怕是兩人想狼狽為奸,密謀哪些壞事。」結果,魯謁居被囚禁,後病死在獄中,連帶他的弟弟也牽連被關進「導官署」。後來,張湯因某事去「導官署」,他見到了魯謁居的弟弟,他想救他出獄,但又不能表現出兩人熟識的樣子,便只能先裝作不認識對方。但孰料魯謁居的弟弟不知張湯的心意,還以為他過河拆橋,竟告發了當初張湯與哥哥魯謁居寫黑函告發李文之事。 漢武帝震怒,就讓另一個酷吏「減宣」去調查,但事情還沒告一段落,竟又發生另一起事件…… 3. 「丞相莊青翟事件」:在此同時,發生另一件事,就是漢文帝墳墓中的錢被盜墓賊給盜了。當時的丞相莊青翟就跟張湯約好,兩人一起向皇帝謝罪。孰料,到了皇帝跟前,張湯心想:「巡查皇帝陵園本來就是丞相的責任之一,明明是你沒有管好,與我何干?」結果,他出賣了莊青翟,不與他一同認錯。 後來,皇帝竟交辦張湯來審理此案,張湯就想用「見知」罪來陷害莊青翟,也就是你明明知道有人盜墓,卻知情不報,來治他的罪。 此事被莊青翟門下的三個小官朱買臣、莊助、王朝等得知後,氣憤異常,因為這三人本來就與張湯有嫌隙。原來,這三人原本職位都高於張湯,後來因某些理由丟官後才不得不進入丞相府工作,協助丞相處理行政工作。而張湯曾數次代理丞相權責,與這幾個人都打過交道,他深知這三人很丞相受寵,官架子大,所以他經常藉機打壓、修理他們。 於是,這三人在知道莊青翟被張湯出賣後,就要舉報張湯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他們說:每次張湯只要向朝廷奏請一些關於經濟利益之事,田信這個人好像就能預知,在一買一賣之間,便賺進大把錢財。而且據傳他賺了錢,就跟張湯平分。 漢武帝得知此事後,就責問張湯,但張湯認為是誣陷,拒不認罪。在此同時,又有減宣向武帝回報了張湯和魯謁居誣陷李文至死的案件。二罪併發,漢武帝就不能不對張湯這個人起疑心了。 漢武帝連派八批使者去責問張湯,但張湯拒不認錯。後來,漢武帝派用法嚴酷的趙禹處理此事。趙禹便跟張湯說:「唉!你也太不知分寸了。想當初被你誅殺的有多少人,今天人家舉報你都是準備好證據的。皇帝是不想忍心讓你下獄,所以才讓我來,希望你能自我了斷,你又何必還想要對簿公堂,自陳清白呢?」最後,張湯只好寫下絕筆信謝罪,但文末仍一口咬定是被朱買臣等三人陷害了,旋及自殺。 等張湯死後,清算他的家產加起來還不到五百金,而且通通都是皇帝所賞賜的,根本不像是朱買臣等人所說,他受田信賄賂而家財萬貫。最後,漢武帝誅殺了這信口雌黃的三人,丞相莊青翟也自殺謝罪了。 二、杜周 (一) 杜周是〈酷吏列傳〉 中最後一位酷吏,他與前面幾個酷吏多有行政上從屬長官的與下屬間的關係,譬如:義縱、張湯等人。張湯尤其讚美杜周,說他非常盡職;後來杜周調任御史這個官職,他調查邊疆受到匈奴攻擊,地方長官因守邊疆不力而使人員、財務有所損失等事,竟因此殺了很多人。但他回報此事時,正好迎合了漢武帝的想法,就受到重用。而杜周與減宣這兩位酷吏,輪流擔任御史中丞達十餘年。 (二) 司馬遷曾形容杜周的個性是「然重遲,外寬內深刺骨」,意思是說他不太機靈,表面上看起來寬和,但骨子裡卻是非常陰狠的。而他治獄訟的態度,竟是:「上欲所擠者,因而陷之;上欲所釋者,久繫待問而微見其冤狀。」這是說,只要皇帝想要排擠的人,他就會想方設法陷害對方;至於皇帝想要釋放的人,杜周就會將此人先關著,然後無論此人是否有罪,杜周會故意表現出此人是被他人冤枉而被治罪,然後讓皇帝來赦免此人。這麼做,既能迎合皇帝的意圖,又周全了皇帝的顏面,杜周非常懂得如何討好上級。 (三) 曾經有人責備他說:「你幫皇帝決斷獄訟理應公平,但你卻不依循法律,而是一心一意想討好皇帝,這是身為治獄者應該有的作為嗎?」但杜周竟辯稱道:「這法律怎樣被訂定的,不就是前面的皇帝所訂者為『法律』,而後來皇帝解釋法律者稱為『命令』,那我當然是要依循以後來皇帝的命令,為什麼要守著先前皇帝時所訂的法律呢?」杜周此番辯解,意思就是我才不管什麼法律法條,但凡現今皇帝的命令就是法律,而我就按著現今皇帝想法去辦事,其他一概不管。 (四) 後來,杜周擔任廷尉的官,他嚴格治理皇帝交辦的案件,案件愈來愈多。無論官的大小,接連不斷的被他懲治,每年大官被懲治者不下百人,那就更遑論其他官吏被懲治者,一年有高達上千件案件。有些大案牽連的人數多達數百人,少的也有數十人;又有的遠從千里之外,或近至百里,通通都要押解到京城受審。一等到審判時,杜周手下的法官,就會逼著被告依據告發內容來認罪,如果不服,那就用刑。所以當時很多人一聽到要被逮捕,馬上就跑掉了。當時被關的人,加起來竟達十多萬人,杜周治事嚴酷可見一斑。 (五) 後來杜周擔任執金吾(原本的中丞),以掌管首都治安,他接連為漢武帝懲治了太過得意忘形、橫行霸道的掌管經濟的桑弘羊;又處罰了衛子夫皇后的兄弟外戚們。漢武帝認為他盡忠職守,而毫無私心,就升他為御史大夫。 (六) 想當初,杜周剛出茅廬,當廷史小官時,全身上下財產只有一匹馬,連馬鞍馬具都不全;但如今他卻累積家財萬貫,子孫也都紛紛當了高官。對比張湯死後,家產林林總總加起來只有五百金,杜周就沒那麼清廉了。 三、結語 (一) 〈酷吏列傳〉的故事到此要告一段落了,聽眾朋友們聽了是覺得毛骨悚然,還是意猶未盡呢?在這篇列傳中,司馬遷展現極為高超的敘事技巧,他巧妙的串聯起酷吏與酷吏之間的關係,而不僅是分散書寫一個個酷吏的故事。因此,有些時候讀到某酷吏讀到一半,故事就中止了;但在其他酷吏的傳中,又會發現他的身影,這就代表他們兩個,甚至多個酷吏之間的關係,有的是同僚,有的是上下屬,也有的是死對頭。司馬遷也藉此清楚展現出這群酷吏彼此之間黨同而伐異的關係。 (二) 再者,當我們回顧方才提出的「人治」與「法治」時,有些時候會被誤解成「人治」就是沒有法律,按照個人意見來治國;「法治」才是完全依靠法律治國,這樣的解讀是有問題的。其實,人治的社會與國家也有法律,只是究竟是依法辦事,或是依人辦事。我們所提到的酷吏多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在法律之前,他們更會探得主上的意志與想法,然後以此干擾法律,而這就是人治。所以,清朝吳見思的《史記論文》說到:「此傳以『上以為能』、『上以為盡力』等句為骨,蓋酷吏深結主知,方能行其威武,是史公著眼處。」此外,清人姚祖恩的《史記菁華錄》也說到「武帝之用酷吏也,皆以為能而任之;而酷吏又實有公廉強幹之才,當武帝開邊擴利之際,用之亦往往有成效,故借亡秦吏治武健嚴酷之風,兩贊其『勝任愉快』,此明是刺譏武帝本旨。」所以可知,在司馬遷眼中,漢武帝與酷吏不過是兩相利用,酷吏迎合上意,以嚴刑峻法整頓社會治安;而漢武帝大刀闊斧改革之際,又正好需要這些人的幫忙。所以,本列傳中一再提及「上以為能」、「上以為盡力」、「勝任愉快」,都是兩相互用互惠的結果,而這就是「人治」。而「人治」並非不可行,前提是此「人」必須以德服人,還要深謀遠慮,處處為百姓著想,而非以個人意志,或刻薄寡恩,苛刻、奴役他人來治理國家或天下。 (三) 最後,司馬遷為酷吏做了個總評,他說:「其廉者足以為儀表,其污者足以為戒,方略教導,禁姦止邪,一切亦皆彬彬質有其文武焉。」這是說有的酷吏尚能廉潔,如郅都、張湯,仍可作為民眾表率;但酷吏們不好的地方,如貪贓枉法者,就足以讓後人自我警惕了。但總的來看,這些人大底還算得上稱職,能禁止奸邪之事的發生。這是司馬遷的總結。 (四) 最後,我們亦可反思當傳統社會過渡到現代社會,是否真正有從人治走向法治了呢?當嚴刑竣法成為約束行為的手段時,是否就能夠讓社會安寧呢?我想,這問題的答案就留給諸位來思考。 好的,以上是今天的〈酷吏列傳〉。 四、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兩本書,是由時報文化出版社於2004年10月出版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以及於2022年2月出版的《往事並不如煙續篇》。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章詒和這位作家。章詒和,前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的黨員。而他的父親章伯鈞則曾是民盟副主席,也擔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交通部長等職。 章詒和透過細膩的筆觸,寫下了在文革時期的所見所聞,包括她的父親如何被朋友出賣等等。而章詒和也在這段期間看盡了人性善惡,人情冷暖,與世道的險惡與滄桑。 沒有人是天生的壞人,但在外力脅迫,不得不違背道德而求生存時,有的為理想而犧牲,有人不擇手段踩著別人也要活下來,也有的在最困難的時候還願意伸出手來幫助更需要的人。一個個的故事,串起了人性與社會、政治網路的複雜糾葛,讀之令人唏噓,但也能從中學看到人性的諸多面貌,作為我們人生的警醒。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5__史記、〈酷吏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5__史記、〈酷吏列傳〉|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與下周,我們將分成兩周來聊聊〈酷吏列傳〉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何謂「酷吏」?也就是執法嚴格的官吏。而嚴格執法是否是件好事?如果嚴格執法能約束非法的行為,這不正好對社會治安有所助益嗎? 至於司馬遷對〈酷吏列傳〉的態度,可以從上周我們在〈商君列傳〉一開始曾引用孔子所說的話,司馬遷同樣以這段話作為本列傳的開場白,也就是「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大抵意思是說如果用法律來約束人民,人民頂多會想免於刑罰而不犯罪,但卻不會有羞恥心;但若以道德禮義來約束人民的行為,人民便會從內而發有羞恥心且行為合乎正道。 不僅如此,司馬遷還引用《老子‧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第57章〉的「法令茲章,盜賊多有」這兩段話作說明。我試著融合這兩段話,用現代的方式來詮釋,即:老子認為真正的道德,是以自然為德,而不是只守著形式上的道德。譬如:當法令愈森嚴,但卻不能從根本,也就是品德教育開始革新,那麼,這些法令未必能穩定治安,反而會孳生更多違法犯禁的行為。因此,司馬遷總結到:「法令者,治之具而非治之清濁之源也。」即法令只是治理國家的工具,而不能當作治理國家的本源。 至於司馬遷為何會這樣說?這跟他的時代背景有關。司馬遷認為當初秦始皇以法家的法、術、勢治理天下,建構出嚴密的法網,以為能以此掌控天下,但實際上,卻不能阻擋許多奸偽狡詐之事的發生,甚至一般官吏根本無法壓制住人民,講道德更是沒人理會,最後非得使用一些「武健嚴酷」的官吏來鎮守才行,但治標卻不治本,天下依舊不太平。 等漢高祖推翻秦朝,漢初採用揉合了道家精神與法家治術的「黃老治術」,而黃老治術的特點之一就是與民休息,無為而治,這總算有了能夠讓百姓們有喘息空間;而當時的教化,也重新讓百姓開始端正、修養自己的品德。因此,司馬遷形容漢初當時的狀況是「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樸,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這是說當時法律較鬆,執法亦寬,從而使社會治安,與官吏、人民皆淳厚無華,並以守道德節操自我勉勵。 但到了呂后,文帝、景帝時期,儘管施政主基調仍是「黃老治術」,但逐漸有開任用酷吏之端緒。而更讓司馬遷難以接受的是,後來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即後來東漢班固在《漢書·武帝紀贊》所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的做法,今人易白沙則衍生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觀點。因為當時的所尊之儒,也非純粹孔孟所傳之儒,而是揉合法家治術、陰陽家思想形成的新治術。而這些官吏操弄著新法,欺上瞞下,並以此黨同伐異,不僅破壞了原來社會的純樸人心,更壓迫百姓屈從於酷吏酷法之下,而將社會善良風俗破壞殆盡。司馬遷對此頗多批判,如本列傳中有高達10位傳主,全部都來自於漢朝,更有超過2/3出自漢武帝朝,由此可見司馬遷對其漢武帝及其新政的不滿。當然,這或許也跟司馬遷因李陵事件,而受到酷吏酷法施行腐刑而有所不滿有關,在此先聊備一說。 接著,我們在進入這些傳主的故事前,可以思考幾個問題:一、一如前述,若酷吏大公無私,執法嚴格,甚至是六親不認,這是否是好事,我們是否應該讚賞這樣的酷吏?二、在《漢書‧東方朔傳》中有兩句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是說太過清澈的水是養不了魚的;同樣的,對待他人太過分苛察精明,就不會有朋友。所謂法律不外乎人情,故這兩句話似與第一點強調的大公無私是背道而馳,我們又該如何解讀這句話在人生態度上的應用呢?在此先賣個關子,先聽完故事之後再說。 最後,針對〈酷吏列傳〉,有三點需要說明:首先,因為該傳傳主甚多,值得深思與討論之點也很多,兩周時間很難悉數講畢,故我們會挑選其中具代表性的酷吏來講述。其次,〈酷吏列傳〉正文涉及到許多西漢初年的中央、地方的官職、俸祿,若不清楚其中位階高低,就很難讀得懂,故講述過程中,我會盡量簡化這些制度問題,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對看原文。復次,司馬遷在〈酷吏列傳〉中,採用了穿插寫作的技巧,他除了一個個敘述酷吏以外,然後每個酷吏的故事之間又相互連結,彼此互為盟友,又互相傾軋。從意義上看,這說明當時朝政儼然形成一個酷吏集團;從書寫上看,司馬遷則指引出了一種敘事技巧,如同清人吳見思在其《史記論文》所提:「一篇共序十人,可以為難矣!然偏不逐人序去,獨將十人花分插穿,處處組織,更覺異常絢爛。」又說:「非必一人還他一篇,若泥塑神佛,逐尊逐位,排列兩邊,絕無生氣也。譬如戲劇,凡為孤酸末尼,參軍傖鶻,不過聽我搬演,以成此悲歡離合,非必一人一齣也。」這不單是說司馬遷為文組織之縝密,還能讓文章如同戲劇,傳主如同戲中各個角色,任我安排調度,而不只是像神佛雕像只是站在兩排,了無生氣。 在理解這些之後,我們將走進〈酷吏列傳〉,本周先讀讀其中「郅都」、「寧成」、「周陽由」等三位前期的酷吏,然後回應上述提出的一些思考。 一、六親不認的郅都 (一) 第一位酷吏是郅都,他任職於漢文帝、景帝時期。他在朝為官時,經常不顧同事顏面,敢當面斥責其他大臣。司馬遷是這樣描述他的行為:「都為人勇,有氣力,公廉,不發私書,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常自稱曰:『已倍親而仕,身固當奉職死節官下,終不顧妻子矣。』」這是說郅都有勇氣、有魄力,不接受各種私下請託,也不接受人家的餽贈,他常自稱說道:「我既已離開親人來當官,那就只能全心全意於公務,甚至是以身殉職,而不再顧及到妻兒。」而郅都也真的是酷吏中,唯一真正做到六親不認的人。 (二) 某次,漢景帝帶著妃妾們去皇家苑囿「上林苑」狩獵。結果一名妃妾「賈姬」上廁所時,一頭野豬衝了進去。景帝看到了,先暗示郅都去救她,郅都沒有理會。景帝眼見如此,想要自行拿著兵器去救,但卻被郅都阻止了。郅都說:「死了一個賈姬,就再找一個妃妾嘛!您身為天下之主,上有祖宗、太后,下有黎民百姓,又怎能不顧自身安危,輕縱自己的生命呢?」聽聞後,景帝只好作罷,最終慶幸野豬自行離去,賈姬也沒事。太后聽聞此事後,認為郅都很識大體,賞了他不少錢財,也更重視郅都。 (三) 而郅都的兇狠也是威震海內外的。像是當時山東濟南有瞷氏一族三百多家人非常豪暴狡猾,連當地最高的地方官濟南太守都鎮不住這個家族的人為非作歹。後來景帝命郅都前往管理,郅都一到當地,就直接殺了瞷氏的頭頭,嚇得其他人都乖乖的,不敢再犯,他到任一年過後,當地治安良好,路不拾遺。附近的太守一聽到郅都之名,儘管大家都是同官職,但也對他十分敬畏。 (四) 郅都也不怕當時的王室宗親,執法時一概同仁,因此,王室宗親們只要一看到他,也都不敢直視,給他取了個「蒼鷹」的外號。後來,景帝與因犯事自殺的「栗姬」的兒子臨江王劉榮因事被廢,關在獄中,他想寫信向景帝報告狀況,但郅都禁止獄吏給他紙筆。最後是魏其侯竇嬰偷偷塞了紙筆給劉榮,劉榮寫完信後,亦追隨母親自殺了。竇太后聽聞此事,十分震怒,就要求罷免了郅都。 (五) 後來,漢景帝還是想重用郅都,就令人帶著符節命他為「雁門太守」,鎮守邊關,但直接赴任即可,不用來京城述職,就怕惹得太后不高興。郅都到了當地後,連匈奴都聽聞其威名,不敢冒犯。匈奴甚至還拿著郅都人偶來練習騎射,但實在是太忌憚他了,居然都無法射中這人偶。匈奴到郅都死時,都不敢再冒犯漢朝的邊境。 (六) 但最後,郅都仍不敵竇太后對他的中傷,景帝還想為他開脫,說:「郅都可是個忠臣啊!」結果竇太后冷回道:「難道你兒子,在獄中被郅都苛待的臨江王劉榮就不是忠臣嗎?」最後還是決定斬殺了郅都。之後有了第二個酷吏寧成。 二、狡猾任威的寧成 (一) 寧成是漢景帝的侍從官。司馬遷形容他是「好氣,為人小吏,必陵其長吏;為人上,操下如束溼薪。滑賊任威。」意思是說他很喜歡與人較勁,如果在他人之下為官時,就會想著辦法來欺負自己的長官;如果是當他人的長官,態度十分急躁,如同被淋濕的柴火,還沒等它乾,就想要趕緊捆成一束。作人「滑賊任威」,也就是指他狡猾狠毒,專用嚴酷刑罰待人。 (二) 後來他擔任濟南都尉,此時他的長官就是太守郅都。其他人看到郅都都怕得要死,但寧成不一樣,他的派頭、氣勢更是凌駕在郅都之上。但郅都素聞寧成的名聲,或許是惺惺相惜,郅都非但沒有對他不好,反而還善待寧成。 (三) 郅都死了以後,京城中的王公貴族又開始目無法紀,景帝就調寧成回京擔任中尉,執掌京城治安。他仿效郅都的方式來治理,果真是讓這些王公貴族是人人驚恐,但話雖如此,寧成可不像郅都般的清廉。 (四) 後來,景帝死後,武帝即位,寧成改任「內史」,也就是京城的行政長官,類似今日的首都市長。但最終他也不敵貴族外戚勢力對他的詆毀與反撲而被治罪,當時的官一旦被治罪,還來不及用刑,就會羞慚的自殺謝罪。但寧成可不同,他不願因此就死,也想著自己大概不會再被起用為官,就趁著解開刑具之時逃脫,拿著假的通行證離開京城,偷偷回到老家。 (五) 回家後的寧成,還很囂張的說:「仕不至二千石,賈不至千萬,安可比人乎?」這是說:當官不當到年俸祿二千石的大官,做買賣沒有上千萬的收入,又怎有資格跟人一較長短?於是他先貸款買了上千頃的水田,再放高利貸租給貧窮人耕種,被他奴役的人家高達上千戶人家。幾年後遇到大赦,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富翁,而且手中握有當地官吏的把柄,常常出入時身邊跟著好幾十人,他的聲威比當地的太守還要更厲害。 (六) 其實,在大赦之後,漢武帝本來還想再重用他當太守,但當時的御史大夫公孫弘持反對意見,他認為寧成在當濟南都尉時,已讓當地百姓聞風喪膽,用這樣嚴酷的治理手段升任太守,怕是不妥。於是,漢武帝就讓寧成當「關都尉」,擔任把守邊關的武官。他上任短短一年多,各郡國往來的官吏都說:「寧見乳虎,無值寧成之怒」,其威嚇可見一斑。 (七) 但寧成終究無好下場,後來他遇到另一個整肅他的酷吏,就是義縱。義縱氣盛,當他先到邊關見寧成時,寧成對他很客氣,但義縱根本不理睬他。義縱知道寧成老家在南陽,後來義縱一到南陽,便直接彈劾寧成一家,搞到家破人亡,並治了寧成的罪,迫使寧成又不得不逃亡而去。 三、以下欺上的周陽由 (一) 至於周陽由,他本姓趙,因為他的父親趙兼是淮南王的舅舅,而被封為周陽侯,於是就改姓為周陽了。周陽由本因宗親身分而為官,他歷經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他在景帝時,就已經當到地方太守的大官。 (二) 在武帝初期,當時的吏治還是比較循規蹈矩,謹慎小心的,唯獨周陽由非常暴戾殘酷,行為十分驕傲放縱。司馬遷形容他:「所愛者,撓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誅滅之。所居郡,必夷其豪。為守,視都尉如令。為都尉,必陵太守,奪之治。」意思是只要他所喜歡的人犯了法,他會想方設法干涉法律讓此人能活下來;他所討厭的人,便會曲解法令務必誅滅對方。他一到地方為官,就會夷滅當地的豪族,對待只比他低一階的官吏,本該有所尊重,但他直接視對方是小官而不與理睬;若是當人下屬,他就會去奪取長官的治理權。所以當時與他同級的官員都怕他,不敢與他同車。 (三) 後來他與他當河東都尉時,便與直屬長官太守勝屠公爭權奪利,兩人僵持不下,相互舉報告發,結果,兩人都判有罪,勝屠公如當時人,甘願自殺而不受刑;至於周陽由則被殺。 (四) 司馬遷至此而感歎道:「自寧成、周陽由之后,事益多,民巧法(鑽法律漏洞),大抵吏之治類多成、由等矣。」已不復漢初吏治、民風的淳樸。 四、結語 (一) 本周〈酷吏列傳〉的內容至此先告一段落,各位聽眾朋友不知如何來看待這三位酷吏的行為呢?如同司馬遷所說的,從「治之具」,也就是表面上看,他們的確穩定住了一時的社會治安,尤其是對漢初那些掌握實際政治權柄,而能與朝廷相抗衡的王宮貴族,這些酷吏確實震懾了他們的行為。也因此,他們會被皇帝看重,因為彼此有共同的利益,所以能互為其用。 (二) 但除了郅都的六親不認,從寧成開始,這些酷吏就已經為自己牟私與爭權奪利了,他們關注的是自己的權力地位,而不是為百姓設想。故我認為治理的嚴格、嚴酷,並非首要問題,問題癥結點在於這樣做到底是為了誰。很顯然,在司馬遷眼中,這些人都是為了自己。 (三) 此外,如前述引用《漢書‧東方朔傳》所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運用在此處,誠可知這些酷吏大多不是反求諸己,而是善於去苛刻別人,自認為是水至清則無魚,但又有誰是真正的至清呢?就連清廉的郅都,也免不了會偏愛與他趣味相投的寧成。那麼,這些官場上的朋友,往往也是利聚則來,利盡則散的,又有誰是真正的朋友?所以說:「人至察則無徒」,正是如此。 (四) 其實,〈東方朔傳〉在這兩句話後,還有幾句積極的話,頗值得借鏡:「『……冕而前旒(ㄌㄧㄡˊ),所以蔽明;黈(ㄉㄡˇ)纊(ㄎㄨㄤˋ)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聖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這段話是說,古代的冠冕前懸掛著玉串,是用來遮蔽視線;至於以絲棉塞耳,就是為了減弱聽覺。視力敏銳卻有所不見,聽力靈敏卻有所不聞。目的就是要張揚別人的德行,而赦免大過,因為一個人不可能不犯錯,不要對人求全責備。至於人若犯了過錯,或自我學習,或觀察一個人的行為,都要給他時間讓他涵泳、去反省與改變,這才是古代聖人對於百姓的教化。而不是徒靠法律、靠外在強力逼迫就範。其實,古人所述之金玉良言,放在現今社會,誠可為吾人所借鏡。 好的,以上是今天〈酷吏列傳〉的部分內容。 五、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春山出版社於2020年1月出版,由胡淑雯、童偉格主編的一套四本《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書中共選錄郭松棻、吳濁流、葉石濤、黃春明、……等一共30位作者的小說節選。內容是針對臺灣在1947年的二二八、1949年開始到1987年解嚴,俗稱白色恐怖的時代中的小說創作。內容深刻且血淋淋的揭露出在那個無法以自由聲音表達想法的時代,對於何謂民主、自由的渴望,甚至是因為政治犯罪而與親人分離與永別的淒涼……等各種內容。 透過文學作品進入歷史,難免有是否有潤飾雕琢,能否符合實情的質疑,就像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境界說」中提出的「造境」,指的是經由人為加工而成的文學境界。儘管小說故事未必真實,但虛構也一定要貼近寫實,才能感動人心,不單純只是憑空想像,因此,相信這些小說都能讓我們走進一段近現代的台灣民主發展史。 此外,從文學作品了解一段慘澹的歷史,目的並非掀舊帳,挑起仇恨,或是去除神話後又再造新神話,而是希望能以歷史為殷鑑,不再因循過往的錯誤。畢竟前人走過的路不能再重來,但我們卻能從這些過往教訓中自我惕勵,並以開闊的歷史視野回顧這段史實,為後人開創健康且包容的歷史觀。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4__史記、〈商君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4__史記、〈商君列傳〉|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商君列傳〉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商君,就是商鞅,一講到他,各位聽眾朋友會聯想到他的哪些事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還是「徙木立信」典故、成語的由來?商鞅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司馬遷直接批評他是「其天資刻薄人也」,這是批評他這人生性涼薄苛刻,最終導致他的下場淒涼,那為何最終會有這樣的結局? 當談到商鞅之前,我們可以先思考兩個問題。 首先,就是嚴刑峻法是否足以治國安民?透過嚇阻的手段,是否就真的能夠讓人民徹底改變作為?孔子曾經講過:「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透過政令來管理,以刑罰作約束,人民會不敢犯罪,但內心還是缺乏羞恥心;如果是以道德來管理,以禮義來約束,人民才會有羞恥心,且願意歸於正道。但這似乎與商鞅所想執行的嚴刑峻法背道而馳。究竟孰對孰錯? 其次,有段俗話是「亂世用重典」。這句話典原是出自於《周禮·秋官·大司寇》:「刑亂國用重典」,說明在國家政治敗亂的時候,要以嚴格的律典與法律以治國。那麼,此說法是否可為商鞅解套?而商鞅正是以此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治安,又有何何過錯? 在此,先賣個關子。接著,我們直接走進〈商君列傳〉,然後再來聊聊商鞅其人其行,以及可資後人警醒與借鑑之處。 一、欲侍魏不受用,以霸道說秦孝公得用 (一) 商鞅,本是戰國初年「衛」國人,喜歡刑名法術之學,也就是他很喜歡循名責實,慎賞明罰之如何治理天下的學問,就以此道侍奉「魏」國(魏晉南北朝的「魏」,以下皆指此「魏」)的國相公叔痤。 (二) 公叔痤知道商鞅很有能力,但卻還來不及把他推薦給魏惠王。後來,公叔痤生病,魏惠王親自探視。當魏惠王問到:「您病重,那麼國家該託付給誰?」公叔痤說:「商鞅,年少有才華,盼望您能用他。」但魏惠王敷衍的回應了一下,並未答應。 (三) 公叔痤眼見魏惠王不打算用商鞅,他就暗暗跟魏惠王說:「如果您不用他,您一定要殺了他,不能讓他出了魏國國境。」魏王答應而離去。 (四) 接著,公叔痤再找到商鞅,便跟他說:「剛剛我向魏王推薦你來繼國相之位,但他不聽。但我也告訴他,若不用商鞅的話,絕不能讓你離開魏國。你趁著現在還有時間,趕緊逃命吧!」但商鞅回道:「如果魏王不信賴您的推薦,那又怎會把您的話當一回事,然後殺了我呢?我是不離開的。」果真,魏王離開後,跟左右的人說,這公叔痤真是病到老胡塗了,居然要讓商鞅來當國相,這太荒謬了。整起事件也就不了了之。 (五) 後來,商鞅聽說秦孝公求賢若渴,於是他就賄賂寵臣景監,以求見秦孝公。結果,前二次見面,秦孝公聽商鞅說話都聽到睡著了,也難免會責怪景監怎會推薦這樣一個人給我。但每次見到商鞅時,秦孝公的態度都有些許轉變,反而愈來愈喜歡商鞅所講的治國之道。 (六) 原來呀,商鞅三番兩次要測得秦孝公的執政與外交心態,所以他第一次先講如何成為帝王之道,第二次講如何以王道治天下,但秦孝公都不滿意。等第三次講如何稱霸各國的霸道時,秦孝公有興趣了,這就讓商鞅知道秦孝公終於想要的是什麼了。之後,秦孝公與商鞅是一拍即合,就準備施行變法。 二、商鞅變法內容:從徙木立信,到東宮犯法親信代受其罰 (一) 商鞅變法的內容非常嚴酷,舉例來說,如:採行「什伍連坐法」,五家編成「一伍」,十家編成「一什」,總計是每五十家為基本單位,大家相互監督,如果有犯法而未報者,所有人一併受罰,最嚴重是處以腰斬死刑。但如果願意舉報的,那就如同戰爭軍功一樣有獎賞。若膽敢藏匿奸人,那就等同於投降敵人一樣的罪責。又如:商鞅重軍功,但凡在戰鬥中有功勞者,就能封功爵賞,但如果敢私下鬥毆者,按情節大小受罰。 (二) 不僅如此,商鞅還著重「重農抑商」的政策,只要生產糧食、穿的布帛多的人,就可免除勞役;但如果因為從事工商業或是因為怠惰而不事生產,甚至導致自己破產的人,那就聯同他的家人一併淪為奴隸。 (三) 此外,商鞅也不避讓皇室貴族,只要沒有在戰場立下軍功者,通通收回爵位;而各種階級的人,他們的家產、食衣住行等都一律有規定,不能逾越。即便再有錢的人家,但如果沒有立下軍功,也不准奢靡消費。 (四) 相關的政策還很多,也就不多贅述了,有興趣者可以查閱現存的《商君書》,這本書對商鞅的言行與治理政策有很詳盡的描述。但大抵從上述可知,商鞅的作法一切是朝「功利」方向邁進的,徒以法律來約束人的行為,而不顧及人情。 (五) 而商鞅法令已下,又怕人民不相信他,於是就有了「徙木立信」一事,也就是商鞅命人在南門放了一根三丈長的大圓木,然後公告只要有人能把這圓木搬到北門,就賞十金。大家議論紛紛,結果,終於有一人跳出來嘗試,當他把大圓木搬到北門時,商鞅果然就賞了他十金。這樣大家也都相信他變法是玩真的。 (六) 後來某次,太子犯法了,這到底該罰還是不該罰?商鞅堅持要罰,甚至還說:「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但偏偏太子又是儲君,不好任意處罰,於是就處罰了太子的兩個老師公子虔、公孫賈。但這件事情卻為他後來被殺,埋下了第一個伏筆。 (七) 但無論如何,我們先略為小結一下商鞅的政策施行結果,再施行的第一年,許多人都有許多抱怨,但歷經十年之後,整個秦國被治理得井井有條,如同司馬遷所形容的:「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竊於私鬪」,這都是商鞅的功勞。 三、秦魏西鄙之戰,詐騙魏公子卬 (一) 而後,發生了一件事情。還記得之前我們在〈孫子吳起列傳〉當中提過孫臏、龐涓的馬陵之戰嗎?代表魏國的龐涓在馬陵之戰戰敗被殺之後,魏國的勢力便衰弱了許多。而魏國的地理位置正好處於戰國七雄的中央地帶,東邊是齊國,西邊是秦國,而與秦國之間相隔著黃河、崤山,因此,商鞅就跟秦孝公說:「這魏國就像是我們的心腹之患,不是他們兼併了我們秦國,就是我們兼併了他們魏國。因為魏國有黃河、崤山這兩個天然屏障,當他們實力大增的時候,就會想要侵吞我們秦國的土地。現在,趁著魏國被齊國擊敗,實力大減的時候,不如我們直接攻擊他們,然後趁機奪取黃河、崤山的控制權,將來您就可以以此屏障來稱霸諸侯,這可是成就帝王之道的好機會。」 (二) 於是,秦孝公聽了商鞅的建議,就去伐魏。而魏國則派出公子卬來應戰。等兩軍相近的時候,商鞅就派人寫了封信給公子卬,說道:「想當初我在魏國的時候,與你是多麼友好呀!但如今各位其國而戰,我實在不忍心攻擊你,這樣吧!我們不如見面然後立下盟約互不侵犯,大家痛痛快快的飲酒就退兵吧!這樣兩國也都能安樂。」公子卬信以為真,高興的赴約。孰料在盟約時,商鞅竟然趁機派人埋伏,俘虜了公子卬,然後襲擊了魏軍,結果魏軍不敵而大敗。 (三) 魏國則因為先後與齊國、秦國都發生戰爭,國力大減,此時魏國的國君魏惠王只能割讓河西的土地給秦國來求和,然後遷徙首都到大梁,此時,魏惠王才想起當初公叔痤所說,如果不打算任用商鞅,也不能讓他離開魏國,但可惜為時已晚。至於商鞅,自然得到許多豐賞,但他騙殺公子卬一事,卻也如先前,同樣為他之後被殺而種下了因子,在此我們同樣再埋下個伏筆。 四、趙良以法古勸說、五羖大夫為例,勸商鞅修正行為與施政 (一) 當時,商鞅在秦國治理已經長達十八年,王公貴族對商鞅都恨得咬牙切齒的。而某次商鞅透過機會,去拜見了一位有德行與威望的長者——趙良,他本想與趙良為友,但趙良婉拒了他。於是商鞅反問他是否不高興自己能職掌秦國國政?而趙良則回應說:「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簡單來說,能聽別人意見的叫「聰」,能自我反省的稱之為「明」,故趙良勸商鞅不如遵循上古虞舜時代的方法來施政。 (二) 結果,商鞅自然不同意趙良的觀點。商鞅一開口就先誇耀了自己的功績,讓一個邊鄙且沒有禮節秩序的秦國能成為戰國列強中最驍勇、富庶的,這些都是自己的功勞,於是他轉而向趙良問道說:「那我跟秦穆公時期的五羖大夫百里奚相比,誰勝一籌呀?」趙良很老實的回應道:「五羖大夫百里奚本是楚國的鄉下人,他得知秦穆公賢能,不惜犧牲一切就要接近他,甚至因為缺乏路費,還曾經把自己賣給秦國人,幫人養牛餵牛為生。後來秦穆公知道此事,提拔了他。最終百里奚當上了國相,便重振秦軍,而且他每次在外討伐,目的不是去侵略他人之國,而是去挽救、協助有問題的國家。」 (三) 趙良緊接著又說:「當初百里奚當秦國國相,他再勞累也不坐車,天氣再熱也不坐在有蓋子的車內;他徒步走遍國中各地,不用隨從的車輛,也不帶武裝的侍衛。所以當百里奚過世時,秦國男女紛紛流淚、不唱歌,這些都是受到百里奚恩德的感召。」 (四) 但相比於商鞅呢,趙良一條條對比商鞅的作法,趙良說:「人家百里奚是一點一滴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的機會,但你商鞅卻是靠著佞臣景監上位。您身為國相,卻是不顧百姓民生,而大造宮闕,並非為國家建功;又以嚴酷手段懲罰太子老師,同時也用『殘傷民以唆刑,是積怨蓄禍』之法對付老百姓。此外,您還在自己領地「商」稱君稱王,成天找秦國貴族子弟的麻煩,這種種行為都是不符人心的。而且為何您一出門,後面就要跟隨大量的戰車,頂戴盔甲、手持武器的侍衛,如果離開這些人,您肯定不敢出門。所以呀!您已經是『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 (五) 所以,趙良建議商鞅:「把得到的封地通通歸還給秦國,然後歸隱山林自耕為生。同時您也可以勸勸秦王要重用那些隱居山林的賢才,並使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這樣方能免除為害,保持自身的平安。否則,您將會大禍將要臨頭,距離死亡也不遠了。」 (六) 但商鞅終究沒聽趙良的勸告。 五、秦孝公卒,太子立,殺商鞅。 (一) 等秦孝公卒,太子新立,為秦惠文王。他一想到當初商鞅對自己、師父們的處罰,現在是新仇加舊恨,得一併奉還。先是由他的老師公子虔告商鞅想要謀反,於是商鞅只好逃亡。他逃到闕下想住宿,旅店主人不知他是商鞅,便說:「根據國相商鞅訂的法規,沒有憑證者不能收留。」於是商鞅很感嘆當初自己的政策,居然反害到自己。 (二) 後來他想逃到魏國,還記得我們剛剛設下的第二個伏筆嗎?魏國人想起他當初欺騙了公子卬,最後國家戰敗割地給秦,自不能容他。結果商鞅去不得魏,只好向其他國家求助,但他只要一去哪裡,後面就會有魏國人在後跟著警告:「這人是商鞅,他是從秦國逃出來的,他到哪裡,秦國軍隊就會追到哪裡。」於是乎,周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收留商鞅,商鞅最後只好回到秦國自己被分封的領地「商邑」。 (三) 他回到商邑後,就整頓了一下殘存的勢力,然後起兵攻打秦國的鄭縣,結果反被秦軍在澠池這個地方捉到他,此時,秦惠文王對商鞅十分震怒,就處理車裂之刑(五馬分屍),然後滅了商鞅的家族。 六、結語 (一) 好的,商鞅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了。想請問聽眾是如何看待商鞅的呢?先來聽聽司馬遷的觀點。司馬遷除了批評他「其天資刻薄人也」,還總結了他的行為說到:「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卬,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透過這段話,司馬遷也總結了商鞅一生之過,他既教秦孝公對國人施行霸道之術,又因為寵臣而上位,然後不給太子顏面重刑傷害他的老師,還欺騙魏國的公子卬,又不聽從趙良的勸告,最終才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實在不得不令人感慨萬千,但真的只能從這個角度來看商鞅嗎? (二) 後世對商鞅的評價也很兩極,如果從秦國後來的發展來看,將一個西鄙邊陲之國,逐漸統一戰國群雄,到後來秦始皇開創秦帝國,商鞅嚴明的政令為秦國所奠定的基礎,實功不可沒。像是同樣以變法聞名,北宋王安石就嘗作詩讚揚商鞅而云:「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就指出商鞅的政令是一言既出,便肯定會貫徹始終。而清康熙年間的姚祖恩所著《史記菁華錄》也讚美商鞅「以一羈旅之臣,岸然排父兄百官之議,任眾怨,兼眾勞,以卒成其破荒特創之功,非絕世之異才不能為也。」這大抵是說商鞅隻身從魏國來到秦國,他能夠獨排眾議,不避權貴,將國家之重責大任都攬在自身,而能闖出破天荒的功勞,非有特殊的才能不能達成此目標。因此,若從政治治理的結果來看商鞅,商鞅富國強兵,政令下達,使人莫不服從,這似乎是可取之處。 (三) 換個角度,從人情與法理來看,在本〈列傳〉中,特別強調「法」的重要性,然而,法理不外乎要以人情為基礎,但商鞅的「人情」呢?在故事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他對人有情,而徒以法來治民。再回到最前面提到,孔子強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才是將人情約束於道德禮義之中,才能使人彼此互動往來,建立情誼。但商鞅對此卻是完全不在乎的。 (四) 至此以觀,有人讚美商鞅,但也有人不認同商鞅,這兩種觀點究竟孰對孰錯?而人與人之間又該如何拿捏相處的關係?其實,時空背景不同,立場不同,對於商鞅的政策與做法就會有不同的評價。 (五) 我認為如《周禮‧秋官‧大司寇》所言:「刑亂國用重典」,也就是亂世可用重典。但不可以此為常法,當人心缺乏了對彼此之間最基礎的情感與愛,徒以法來約束,相互監督監視,一有錯就告密檢舉,那麼,整個社會都瀰漫在緊張與對峙的情緒當中,或許一時間的治安會很好;但長遠來看,人又怎能善良?當人不善良,一切以功利為導向,國家又怎能長治久安?或如趙良直指商鞅的舉動是「殘傷民以唆刑,是積怨蓄禍也」,當累積太多人民的怒火,最終只能引火自焚了。 (六) 因此,讀了〈商君列傳〉真的啟發了我們許多問題的思考,但今天因時間問題,我們暫時先說到這裡,下周我們要來讀〈酷吏列傳〉時,再繼續深思剛剛所提出的種種問題。 好的,以上是今天的〈商君列傳〉。 七、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麥田出版社於2017年5月出版,一套七本從德文翻譯成的中譯本,套書名稱是《向下紮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內容圍繞在七大主題進行討論,依序分別是「一、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二、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三、質疑所為理所當然的事」、「四、看見他人困境的理解能力」、「五、生活就是一門經濟學」、「六、寫給所有人的宗教入門書」、「七、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以上這些課題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我們是否有仔細以理性的方式思考過相關問題,還是大多選擇「人云亦云」比較安全呢? 我認為身為現代知識份子應該要有一顆多元包容的心胸,但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有「立場」,而且要勇敢與負責任的透過理性思考,以與人對話,即便回應是:「我不認同、我不喜歡」時,也都是經過理性分析後的結果,而不再只是不加思考,流於情緒式的漫罵或盲從,而這套書提出的內容與思考,頗值得借鏡,推薦給年輕朋友。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3__史記、孟嘗君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3__史記、孟嘗君列傳|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將聊聊〈孟嘗君列傳〉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當談到孟嘗君,聽眾朋友會想到什麼他的哪些事蹟?是他的好客?還是曾讀過在《戰國策》當中「馮諼(ㄒㄩㄢ)客孟嘗君」幫他「市義」的故事?也就是在孟嘗君門下,有一個本不受到重視的門下客叫馮諼,他自願替孟嘗君到其領地「薛」,去收百姓所欠的借款。結果,馮諼到了當地,不但沒收錢,反而一把火燒掉了所有的借據便回去覆命了。孟嘗君得知消息後,氣急敗壞卻也莫可奈何。但等到後來,孟嘗君因位高權重為齊王所忌憚,免了他的職位,他無奈下只能回到自己的領地「薛」,但沒想到他還沒到薛地,當地百姓扶老攜幼的迎接他,歡迎他回到自己的領地,此時,孟嘗君終於明白馮諼苦心的「市義」,就是幫他收買人心,博取聲名。 若從片段故事來看,孟嘗君似乎是一個很善於交朋友的爽快人,但司馬遷對他的評價卻不好。司馬遷是這樣說的:「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問其故,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姦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世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名不虛傳矣!」這意思是說,司馬遷曾到過薛地,但發現這地方與附近的鄒魯,也就是孔子故鄉周遭一帶淳良的風俗差別很大,薛地暴戾強悍,桀驁不馴的人特別多。司馬遷去問了原因,才知道正是當初孟嘗君沒有選擇性的廣交天下士為友,結果什麼樣的人,無論好的壞的,通通都聚集到了薛地,導致這個地方的風俗變成如此。因此司馬遷不得不感慨孟嘗君是以好客沾沾自喜,卻不知影響後果是如此嚴重。 而後來評點家們讀到此〈列傳〉,也都紛紛批評孟嘗君之舉。而清朝吳見思在《史記論文》的點評倒頗為意思,他說:「……至孟嘗之客,馮驩差強人意,餘則盜賊勢利之徒,寫得極其不堪,而千載之下獨稱孟嘗何也?」讓吳見思不解的是,司馬遷用了極為不堪的筆法敘寫孟嘗君的事蹟,但為何千年以來,大家卻對於孟嘗君的事蹟是津津樂道呢?我想,除了司馬遷敘事生動精彩以外,在該〈列傳〉中存留許多的典故,或許也是讓後人印象深刻的理由吧! 接著,我們先走進〈孟嘗君列傳〉,然後再來聊聊孟嘗君其人其行可資後人警醒與借鑑之處。但由於該傳頗長,故我將節錄其中三個段落,包括:「年幼聰明伶俐的孟嘗君」、「雞鳴狗盜得脫身的孟嘗君」、「馮諼『狡兔三窟』以秦制齊」等來敘說。 一、年幼聰明伶俐的孟嘗君 (一) 孟嘗君的父親「田嬰」,是齊國的貴族,也是當時齊宣王的弟弟,曾經在宣王主政期間擔任齊國國相長達11年。後來齊湣王即位,封田嬰在薛地。 (二) 田嬰很多產多子,光是孩子就有40多個。當中有個孩子出生在五月五日出生,據傳此時出生的孩子會剋死父母,於是田嬰就交代孩子生母直接處理掉這嬰兒,而這嬰兒就是後來的孟嘗君——田文。但做母親的怎會捨得?於是偷偷把孩子養了下來。直到這孩子長大了,才跟著其他兄弟去拜見自己的父親。 (三) 當小田文長大後第一次見到父親,田嬰非常生氣,怒斥孩子生母為何當初沒殺了他。小田文不服,就反問其父何故?田嬰就說了:「俗傳五月五日生的小孩長到與門楣同高時,就會剋死父母親。」聽到這裡,小田文就反問父親:「人的生命是受制於天?還是受制於這門楣呢?要是生命受制於天,那父親您何必擔心?如果生命是受制於這個門楣,那把這門楣架高不就得了嗎?」聽畢,作父親的田嬰不甚高興,但也沒罰田文,只能作罷。 (四) 又後來某次,小田文跟父親說:「請問父親,兒子的兒子是誰?」田嬰回道:「是孫子呀!」小田文又問:「那孫子的孫子呢?」田嬰回答道:「是玄孫。」小田文又問:「那玄孫的孫子是誰?」田嬰便回說:「這我就不知道了。」小田文接著跟父親說:「您在齊國擔任國相已經有許多年,這齊國的領土就這麼大,而您又已經累積不少的財富,家財萬貫,但您的門下卻沒有一個可用之人。我聽說『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今天您的後宮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但門下客卻吃不飽穿不暖,敢問您這麼多的財富將來想要留給誰?倘若只是為了守住財富,卻忽略掉您身為國相,應該為國效勞,那麼這些榮華富貴總有消失的一天。」田嬰聽後,便開始禮賢下士,以此聞名於諸侯之間,他死後,就將他的領地、名位傳給了田文,也就是孟嘗君。 (五) 孟嘗君延續了父親的精神,廣收天下人為自己的賓客,無論是有能力沒能力,甚至是有罪之人,孟嘗君都願意接納,所以天下各國的「士」都願意為他所養,替其效力,人數不下數千人。不僅如此,在接見這些人的時候,孟嘗君會命人在屏風後紀錄著他與這些人的對話,留心他們需要什麼,甚至是他們的親戚需要什麼。所以司馬遷說:「孟嘗君客無所擇,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為孟嘗君親己。」饒是如此。 二、雞鳴狗盜得脫身的孟嘗君 (一) 後來,在齊湣王2年(《史記》記載為25年,經考證為2年)的時候,孟嘗君到了秦國,被秦昭王任命為秦國國相。但有人在秦王面前說小話,說:「這孟嘗君很有能力,他本來是齊國的貴族,今天成為我們秦國的國相,但他一定會先以齊國的利益為優先,而後才會想到我們秦國。」秦昭王一聽之後,就囚禁了孟嘗君,甚至準備殺了他。 (二) 此時,孟嘗君命人找到秦昭王的寵妃幸姬,希望她能出手相救。但幸姬一開口,要的竟是孟嘗君已經送給秦昭王的一張舉世無雙的白狐裘,這可怎辦才好?其中有一門下客就說:「我來,我擅於學狗叫,我可以盜出這白狐裘送給幸姬。」於是,等到夜晚,這狗盜之徒就裝狗叫潛入宮中,偷出了白狐裘送給了幸姬,而幸姬也沒食言,幫著孟嘗君說話,讓秦昭王放了孟嘗君。 (三) 此時,孟嘗君連忙改名換姓,也改了通行證上的姓名,想要趕緊出關逃出秦國,回到齊國。而秦昭王放了孟嘗君沒多久後就後悔了,趕忙派人在後面追。等孟嘗君一行人夜行到了關口,這關口規定是天亮雞叫時才開城門,但此時後有追兵,情況緊急,大夥正愁不知怎辦才好。其中一門下客說:「我會學雞鳴。」於是他一叫,竟把附近周遭的雞都喚醒了,紛紛雞鳴,於是城衛便開了城門,將他們放行。等秦兵追至時,孟嘗君早已逃走了。而後,這兩位「雞鳴狗盜」之徒,便被孟嘗君奉為上賓。 三、馮諼『狡兔三窟』以秦制齊 (一) 多年之後,還記得剛剛提到的「馮諼客孟嘗君」的故事嗎?《史記》也有記載此事,但把馮諼紀載為馮驩(ㄏㄨㄢ),為求方便與熟知起見,我還是讀(ㄒㄩㄢ),但文稿則依《史記》為「驩」。 (二) 回到故事中,在馮驩為孟嘗君市義之後,他還為孟嘗君鋪墊好了後路。因為當時的孟嘗君在諸侯間的名聲太響亮了,齊王怕他功高震主,就罷黜了他的相位,他的門下客一看狀況不對,就紛紛離去。馮驩見此狀,就跟孟嘗君說:「您只要借我一台車,讓我出使秦國,我就有辦法讓您重新被齊王所重視,而且得到的俸祿、土地等更多。」於是,孟嘗君就派馮驩出使到了秦國。 (三) 馮驩到了秦國後,就遊說秦王說道:「現在天下就只有兩強:一為秦國,一為齊國。天下游士若西進到了秦國,就是想要削弱齊國勢力;但相反的,若天下遊士東進到了齊國,則是想削弱秦國的影響力。」於是秦王趨近馮驩問道:「那我該怎麼作呢?」馮驩接著說道:「我相信您已聽說了齊國廢了孟嘗君吧!能使齊國於諸侯間頗有威望的,靠的就是孟嘗君的實力,現在他被廢了,一定心生怨恨,想要報復齊國,您可以趁機拉攏他,這樣齊國就沒什麼可為了。」秦王一聽很高興,馬上就命人拉了十輛車的黃金,要請孟嘗君到秦國。 (四) 這馮驩真正的用意可不是把孟嘗君送入強秦,若再發生一次雞鳴狗盜之事,任誰也受不了。於是他搶先一步離開秦國,又趕回齊國,跟齊王說了與秦王一樣的話,同時暗示齊王說秦王的聘請孟嘗君的車隊已早上路了,望齊王好好三思。這齊王一聽,若孟嘗君真的去了秦國,那自然會削弱我們齊國的實力,於是趕忙命人給予孟嘗君更多的封地邑戶挽留他。當秦國使臣到了齊國後,聽聞齊王復了孟嘗君相位,又多給他一千戶封地邑戶,也只好黯然離去。 (五) 待此事底定後,孟嘗君對於當初門下客的離去,現在復位後又想要投入自己門下,頗為感嘆,他就跟馮驩說:「文常好客,遇客無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餘人,先生所知也。客見文一日廢,皆背文而去,莫顧文者。今賴先生得復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復見文乎?如復見文,必唾其面而大辱之。」但馮驩馬上跟孟嘗君說道:「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獨不見夫朝趣市者乎?明旦,側肩爭門而入;日暮之後,過市者掉臂而不顧。非好朝而惡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賓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絕賓客之路。願君遇客如故。」這段話的意思大抵是說,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這些人投入您門下的目的,就是求一安穩活路,當您不能給他們這些需求時,他們自然就會離開,這很正常。而您孟嘗君不就是靠這些門下客而聞名於諸侯嗎?彼此互惠互利,又怎能貿然趕走這批人呢?於是孟嘗君趕忙跟馮驩說:「願聽從先生您的講法。」而留下了這些門下客。 四、結語 (一) 好的,孟嘗君的故事至此告一段落了,不知你是如何看待孟嘗君呢?在此,可先補充一點關於「士」的說明,然後我們再來聊聊孟嘗君這個人。 (二) 首先,孟嘗君憑何能招攬群士呢? 1. 在春秋戰國時期,一方面各國之間的「政爭」頻仍;此外,又知識廣為流佈,諸子百家興起,咸讓整個社會階層開始流動,庶民可以因為戰功、學術而走向仕途,成為「士階層」。而士階層也逐漸成為傳統士農工商之首,且不再只是貴族階層的專有權利。 2. 到了戰國末期,士的階層又發生變化,除了少數有名的遊士仍到處遊說各國以外,各國國君也甚少直接接納遊士的諫言。於是這些士轉而依附卿相貴族,成為門下客,當時以養門下客聞名的戰國四公子,便包括:孟嘗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等人。 3. 不僅如此,「士」也因為人數眾多,他們的派別、職等或門第變得複雜,有的人未必有真學識,但也被奉為上賓,如前述雞鳴狗盜之徒即是,他們就形成的邊緣化的知識份子。而他們存在的價值與目的,也不外乎是為這些卿相貴族們出謀劃策,要不輔國民生,要不就是為主人家謀奪政治利益。 4. 如同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鑑》中提到:「君子之養士,以為民也,大則利天下,小則利一國。」他又批評孟嘗君道:「今孟嘗君之養士也,不恤智愚,不擇臧否,盜其君之祿,以立私黨,張虛譽,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烏足尚哉!」正是如此。原本這些公子貴族們養士理應為國付出,但最終卻只是結黨營私,謀奪個人的政治利益,如此行為,豈足為人所稱讚?至於孟嘗君沒有擇別,大量豢養門下客,也無怪乎司馬遷會批評他「好客自喜」了。 (三) 其次,我們來聊聊孟嘗君這個人。 1. 孟嘗君如此好客,而且能不管出身,如〈列傳〉中說「客無所擇,皆善遇之」,這難道不應該是可稱道讚揚之處嗎?我們與人交往,本來就不該有貴賤、族群之分,這樣才是真正的尊重對方,難道不是嗎? 2. 如此說來,孟嘗君是否也有可取之處呢?關於此點,司馬遷借馮驩之口說得很好,也就是「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這說明了孟嘗君所交之友,都是利益交換而來,當彼此利用價值時,自然是好友;然而利盡之時,便也是緣盡之時了。既然如此,又如何能奢望在這些人中找到知心人呢? 3. 回歸現實生活,在人生旅途中,我們不可避免在求學、職場工作時,都會遇到許多人。有的人朋友不多,有幾個知心可心人便已足矣;有的人五湖四海都是朋友,特別是在商場上,更要廣結善緣,才能相互支援,且有源源不絕的獲利。 4. 其實,上述哪一種交友方式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最重要的是,得捫心自問,究竟交這些朋友目的是為了什麼。若真的如孟嘗君是想藉這些人爭名奪利,那麼最終自己也得想到總有「利聚而來,利盡而散」的一天了。那麼,元曲中,白樸《沉醉東風‧漁夫》散曲所言:「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這種恬淡自適而無心機無利益,不需動輒以性命相許的交友,或許會是最為令人欣羨的交友模式吧! 5. 最後,我倒覺得孟嘗君還是有一點是值得稱讚的,就是他願意聽人所言,能禮賢下士,當別人指出他的過錯時,他能立刻改盡。姑且不論他的目的為何,但至少在一些個別行為舉措上,倒也頗有我們能借鏡之處,不是嗎? 好的,以上是今天的〈孟嘗君列傳〉。 五、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時代文化於2017年出版,由東吳大學中文系蘇淑芬教授所撰寫的《聽見宋朝好聲音:宋詞那些人,那些故事》一書。 先讓我們回到上周,我介紹了作家李純瑀以講述宋代生活文化史的《歡樂宋》,就讓我聯想到這本《聽見宋朝好聲音》。我們知道,宋詞是接著唐詩而來,新興的有韻的文學體裁。但詞的起源大約是在中晚唐時期,來自於民間樂工的創作,而盛行於五代、兩宋時期,其句式、用韻的活潑,很快就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歡。後來士大夫們也開始大量創作詞。而詞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柔媚為正宗,以豪放為偏格,自來便有「詩莊詞媚曲俚俗」的說法。 而這本書則是在萬千首詞作中,精心挑選其中50首,加以闡述。作者筆法輕快幽默,如同與讀者對話,將枯燥的文學史或詞學史說得生動有趣,也把詞家的生命歷程與其創作靈感宛若重現眼前,相當值得細品。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2__史記、刺客列傳Ⅱ|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2__史記、刺客列傳Ⅱ|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將繼續聊聊〈刺客列傳〉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在上周,我們已經聊到了三個刺客的故事,分別是刺殺吳王僚的專諸;兩度暗殺趙襄子卻不成功的豫讓;還有登堂入室一劍刺死韓國宰相俠累的聶政。而今天,我們要來講述的是無論是在古典詩歌,或是小說戲劇,乃至於影視作品都很常聽到或看到「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當中有句悲壯的歌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描述的就是荊軻臨行前的訣別歌。 這段故事很長,出場人物也多,最特別的是司馬遷透過這些人物的成長背景、人物性格、肢體動作等完美融合在一起,整段敘事前後呼應,早在整起事件之初,就已經注定了最終的結局,內容精采絕倫,不可錯過。所以,聽眾們在聽的時候,可以試著從一些主要人物的表現中,去猜想他的結局。同時也可以學習當我們自己在創作時,該如何敘述一件事情的方法。 此外,聽眾們也可以先預想一個問題,也就是這些刺客對於他們的「知己」都有著「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願意壯烈犧牲的勇氣。這種「情義相挺」看起來似乎很豪邁,很有男子氣概,但這種不顧一切的「勇氣」,若真的放在現實生活中,又會有怎樣的結局呢? 我們先走進〈刺客列傳〉之「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再來聊聊這個問題。 一、年輕時的荊軻 (一) 荊軻是衛國人,他年輕時喜歡讀書、練劍術。他曾經以強國之術想遊說衛元君,但衛元君沒有重用他。後來,他又與蓋聶論劍術,蓋聶怒視他,本是想測試他的態度,孰料,荊軻沒能承受住這樣的測試,頭也不回的就離開了。再後來,他與魯句踐這個人博弈,又因為一言不合,魯句踐喝斥了荊軻,荊軻又逃走了。 (二) 一直到了燕國,荊軻與善於擊筑的高漸離成為朋友,他們兩人經常在市集飲酒,一人擊筑,一人歌唱,唱到盡興時,又笑又哭的,旁若無人。而荊軻也就在燕國定居下來。 (三) 由於荊軻這人頗有想法,且很好於讀書,在燕國倒也結交了不少有名望的人為朋友,像是當時極具社會地位的隱士「田光」,這個人對荊軻的未來,有莫大的影響。 二、猶豫不前,反壞大事的燕太子丹 (一) 在此,我們先跳開荊軻,來看到另一號人物,也就是令荊軻幫他復仇的燕太子丹。 (二) 燕太子丹曾經被燕國送到趙國去當人質,這在當時是一種互相交換王子作為人質,以換取和平的一種方式,類似後來以公主和親外族。燕太子丹到了趙國後,跟出生在趙國的秦國人質嬴政(趙政),也就是後來的秦王政,結交為好友。但後來嬴政先一步返回秦國,後來當上秦王。等燕太子丹從趙國又到了秦國當人質時,這秦王政對年輕時好友的態度,就十分輕蔑了。這讓燕太子丹很不高興,等他趁機逃回燕國後,就想要找人為他報仇。 (三) 他的老師鞠武就奉勸他不要這麼做,因為秦國勢力強大,一旦惹怒了秦王政,後果不堪設想,怕是國家都要岌岌可危,但燕太子丹卻仍一意孤行。 (四) 後來,鞠武跟燕太子丹說:「要不這樣吧!秦國的將領樊於期將軍因得罪秦王而出逃,而您卻收留了他,這本來就像是把一塊肉放在老虎會經過的路上,一定會造成禍患,就算有管仲晏嬰之能也無法救啊!現在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樊將軍送往北邊的匈奴,讓秦國沒有找我們麻煩的藉口,然後我們再聯合其他國家、匈奴的力量一起對抗強秦。」 (五) 但燕太子丹卻猶疑了,他不忍心將樊於期送到匈奴,甚至要鞠武再想個辦法,最後,鞠武只能感嘆說道:「夫行危而欲求安,造禍而求福,計淺而怨深,連結一人之厚交,不顧國家之大害,此謂資怨而助禍矣!夫以鴻毛燎於爐炭之上,必無事矣!且以雕鷙之秦,行怨暴之怒,豈足道哉!」最後將隱士田光推薦給了燕太子丹。 (六) 於是燕太子丹就找上了田光,告知事件原委,希望田光能助他一臂之力。但田光卻推說自己年老,不願再圖謀這些國事,但他還是把荊軻推薦給了燕太子丹。燕太子丹就委請田光幫忙,請他為自己向荊軻說項。臨走時,燕太子丹還再三囑咐田光千萬勿把此事告知其他人。 (七) 而後,田光就找上荊軻,告知事件原委,但也說道:「身為一個有德長者,他的一舉一動都不該讓人懷疑,但燕太子丹卻懷疑我會到處講他的謀刺秦王的大業,這是我的品行還不夠好,才會讓人懷疑。」接著,他又刺激荊軻,跟他說:「希望你能去找燕太子丹,然後跟他說,我田光已經死了,不會把話傳給第三人知道了。」旋及自殺而亡。 (八) 等荊軻將田光自盡之事向燕太子丹報告,燕太子丹得知自己莽撞的言行,害得田光自盡,又痛哭流涕,並將此復仇大業託付給了荊軻。荊軻本想拒絕,因為這可是國家大事呀!但又拗不過燕太子丹的軟磨硬泡,最終同意了他的請求。 三、壯士斷顱,犧牲換取機會的樊於期將軍 (一) 在得到荊軻後,燕太子丹想盡辦法討好他,無論是金銀財寶、美女等,荊軻想要什麼就給什麼,但時間久了,荊軻卻一無起身刺殺秦王的動靜。 (二) 燕太子丹急了,就暗示他:「現在秦國已經攻下趙國,接著就會是我們燕國,只要過了易水,我們國家就岌岌可危了,屆時我若想要再侍奉您也沒辦法了。」荊軻說到:「縱使您不說,我也差不多要向您報告我準備要去了,但沒有信物送給秦王可不行。秦王現在最想要的就是樊將軍的人頭,然後再奉上燕國督亢這個地方的地圖,那就萬無一失了。」但此時的燕太子丹又猶疑了起來,不願殺了樊於期將軍。 (三) 荊軻一看如此,乾脆自己去拜見樊於期。他向樊於期說明來意,樊將軍露出半邊臂膀,一隻手握著另一隻手,咬牙切齒的說道:「我日日夜夜都想復仇,今天若能成就大業,死亦何懼?」於是便自刎而亡。等燕太子丹趕到時,已來不及了,只能伏屍痛哭。而後,太子丹又到處找尋天下利刃,最終得到一把趙國徐夫人製作的匕首,在冶煉過程中,灌以毒液,見血必亡。就這樣一切都準備妥當了。 四、「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以刺秦王 (一) 當荊軻準備出發,臨行前,燕太子丹還為他準備了一個協助他的副手——年僅十三歲的秦舞陽。別說這秦舞陽年紀小,但他卻也是個殺人不眨眼,別人也不敢直視他的狠人。 (二) 等到臨行那天,荊軻仍在等待另一個要與他同行的人,但那個人住得太遠,怎麼等都沒等到他的出現。此時,燕太子丹急了,怕荊軻反悔不上路,就不斷催促他,甚至挑明了說:「太陽都快下山了,先生您還不打算上路嗎?或者,先讓舞陽先去,您再去也行。」荊軻是個明白人,一聽便知這是在質疑他的行為。他很生氣的怒斥太子說到:「不需要您來催促,我若去了而無法向您覆命,那我就是沒出息的小人。我今天拿了個匕首,就要去那深不可測的秦國,我等的人是對我們的復仇大業有幫助的,但既然您懷疑我,那我也不等了,就直接出發吧!」 (三) 於是,燕太子丹與其他人,還有荊軻的好友高漸離,就在易水畔為他送行,臨行前,悲壯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在場聽到的人無不悲泣痛哭,荊軻登車,這一去便再也不回頭。 (四) 到了秦國後,荊軻先賄賂了秦王政的寵臣蒙嘉,請他轉告秦王政說到:「燕國現在很害怕您的威嚴,他們自行殺了躲在燕國的樊於齊將軍,然後派了使者奉上燕國督亢這個地方的地圖給您。」秦王聽了十分高興,就命人告知在咸陽宮接見燕國使者,也就是荊軻等人。 (五) 等到荊軻上殿當天,荊軻捧著樊於期的人頭走在前面,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走在後面。秦舞陽畢竟是個年輕小夥子,看到這樣的大場面,不禁緊張起來,整個臉色都不太對勁。左右的大臣也都覺得他不太對勁。此時,荊軻馬上顧左右而言他,說到:「這小子是來自北方蠻夷之地,沒見過大王您的威嚴,也沒見識過這樣的大場面,還請您多擔待。」 (六) 等走到秦王面前,秦王命令荊軻把秦舞陽手上的地圖拿來看看。荊軻拿著地圖捲軸呈給秦王。等秦王緩緩攤開地圖,當地圖打開後,赫然驚見一個匕首。說時遲那時快,荊軻猛然先用左手拉住了秦王的衣袖,右手抽起匕首就要刺殺秦王。秦王一驚,馬上向後退,這一退就扯斷了衣袖。秦王趕忙要抽出配劍護身,但孰料這劍太長,又在緊張情急之下,忘了拔劍要先下按,解除劍鞘的機關,劍才能拔出來。於是乎,秦王只能被荊軻追著跑,秦王則不斷環繞著大殿柱子躲避。一時間,其他大臣也驚呆了,不知該怎麼辦,無從幫忙;偏偏秦國律法甚嚴,大殿上的大臣、侍衛都不可以攜帶武器;而殿外的侍衛若不經傳召,也不可以進入大殿。 (七) 眼看荊軻就要得手了,此時,正好御醫夏無且手上有個藥囊,他就拿藥囊丟荊軻,使他分神。而左右的人趕忙大聲呼喊秦王,說道:「大王,您把劍往下按,劍就會脫離劍鞘彈出來了。」秦王一聽,忙拔出長劍,一劍刺向荊軻大腿。荊軻動不了了,就直接把這毒匕首丟出刺向秦王,但卻擊中了大殿銅柱。秦王惱怒之下,連刺荊軻八劍,荊軻自知不能成事,就冷冷笑罵到:「我今天不能成事,是因為我想要活捉你,以不復對燕太子丹的約定。」話才剛說完,左右的人一舉上前,殺了荊軻。 (八) 事後,秦王大怒,命人直接攻打燕國,想一消心頭之恨。燕王喜急了,不知怎辦才好,於是代王嘉就遣人告訴燕王說:「這事都是太子丹搞出來的,只要殺了太子丹,奉上他的人頭,也就沒事了。」於是,燕王喜就殺了太子丹,想解決危機。但這怎能消秦王之恨?秦王並未因此退兵,五年之後,他滅了燕國,俘虜了燕王喜。隔年一統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也就是秦始皇。 (九) 但話說,荊軻真的是想生擒秦王嗎?還只是臨死前,知道無法成事的推托之詞?司馬遷很早就已設下了一個伏筆,荊軻年輕時,曾與衛元君論強國之術,與蓋聶論劍,又跟魯句踐博弈,他都沒有耐心,也不願聽人之言,但凡與人一言不合就立刻走人。那麼,只靠匹夫之勇又怎會成功呢?於是當魯句踐聽聞荊軻刺秦王失敗後,也不得不感慨說到:「嗚呼!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甚矣!吾不知人也,囊者,吾斥之,彼以我為非人也。」這或許正是荊軻未能成事的另一個因由吧! 五、餘韻:另一個為知己而願當刺客的高漸離 (一) 各位聽眾,故事似乎到此就告一段落了,但大家還記得荊軻有一個好朋友,善於擊筑的高漸離嗎?他去了哪兒呢? (二) 荊軻死後,高漸離就更名換姓不再擊筑,躲在宋子縣,給人幫傭為生,生活過得很辛苦。有時,主人家會主辦宴席,邀請朋友來聚會,但凡有人擊筑者,高漸離總會私下評議這擊筑的好壞,久而久之,便傳到主人家的耳朵中,得知高漸離是個懂得音樂的人。 (三) 於是,主人家就請他來擊筑。此時,高漸離心想:「總不能就這樣躲一輩子吧!」於是就更換衣服,拿出自己許久未擊的筑到主人家宴席上,好好的演奏一番,大家才驚訝得知這傭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擊筑音樂家高漸離,於是相爭與他為友,並奉為上賓。 (四) 不久之後,秦始皇便從人口中得知有個宋子縣有個擊筑高手,便請了來。孰料,一進皇宮,就有人識破了高漸離的身分,他不就是荊軻的好友嗎?馬上將此事上報給秦始皇。秦始皇惜才,但又不能不有所防範,就讓人用煙燻瞎了高漸離的雙眼,再讓他來擊筑。 (五) 高漸離一心要為好友荊軻復仇,他就暗自在筑中加了鉛塊,讓筑更為沉重。某天,秦始皇召高漸離擊筑,趁著秦始皇正聽得入迷時,高漸離直接就把筑扔了出去,但遺憾的是,雙目失明的他未能擊中秦始皇,高漸離反被秦始皇左右之人所擊殺,而秦始皇歷經這兩次的暗殺,也不再相信他人。 六、結語 (一) 〈刺客列傳〉到此就結束了,不曉得各位聽友是否仍意猶未盡呢?在荊軻刺秦王的這段故事中,我們看到了燕太子丹為了個人委屈便要報復秦王,把家國利益放在第二位。又當他一心一意要報復時,卻又優柔寡斷,不能當機立斷,此為一敗。又荊軻雖有心代太子丹刺殺秦王,偏偏又學藝不精,難成氣候,此為二敗。司馬遷把整段故事敘述得淋漓盡致,先前設下的伏筆,也就是失敗的原因,在敘事過程中逐一展現,令人不得不佩服司馬遷敘事技巧之精湛。 (二) 而當我們再回顧上周講述〈刺客列傳〉時曾提到「這使得若只是站在道德至高點來評議刺客的行為舉動時,就很難說得出其正面積極的意義。但相對來說,若把〈刺客列傳〉當成文學作品,或對於刺客人格精神進行單獨賞析時,則司馬遷精彩生動的敘事,對於不同人物個性的描摹,反而更勝其他篇章。」藉此來看到這些刺客們的人物特點,將會發現他們都對愛,如:對「友情」的渴望,對能夠成為他人的知己,能為人所「重視」而感到榮耀,並擁有極為強烈的「自尊」。但凡能滿足了這些感受,他們就願意為知己赴湯蹈火,縱是死也在所不惜。 (三) 但是我們不得不說,若把這種看似很有大丈夫氣概的「情義相挺」的精神放在現實生活中,未必是好事。因為真正的「知己」是彼此間的惺惺相惜,不應該是被界定在一功利前提之上。刺客人格上的可愛,在於其性格的任性純真;但慫恿他們從事這些行為的人,像是伍子胥、嚴仲子、燕太子丹等人,都是懷有目的性的對他人好,然後再利用他們為己所用,那麼,這還是真正的知己嗎? (四) 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遇到親朋好友的「道德綁架」,譬如:因為我們是親戚,因為我們是知己、是朋友,是……,然後你就應該為我做某某事。若還扯上利益關係,那就更為複雜,如:想當初你有困難時,我曾經幫過你一把,如今我有難了,你不能見死不救……我們彷彿在生活中、在戲劇中經常看到或聽到這樣的對話。若我們不能分辨其中利害關係,什麼恩都要報,什麼仇都要復,只因為我們是兄弟、是知己,卻不考量因為報恩或報仇對自己、對家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一味衝動而行。那麼我想,這並非英雄的行為,而是莽夫衝動之舉。值得我們深思。 好的,〈刺客列傳〉講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 七、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平安文化於2020年4月出版,由李純瑀撰寫的《歡樂宋》一書。 當你讀到歷史上的宋代時,能想像得出那是怎樣的一個時代?宋詞、宋明理學家、話本小說、古文運動,還是重文輕武,總有北方氏族虎視眈眈,又或者宋代的山水畫,還有那描繪出北宋國都汴京清明時節景象的〈清明上河圖〉,以及宋代的極簡風美學呢? 宋代真是一個令人充滿想像的時代呀!本書作者李純瑀以輕鬆幽默的筆法,勾勒出宋代食、衣、住、行、育、樂等的生活圖像,帶著讀者回到宋代,去感受到那時代的美好,是一本以文化史為底蘊,可豐富我們歷史知識與滿足我們對生活品位要求的書,十分有意思,推薦年輕朋友閱讀。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1__史記、刺客列傳Ⅰ|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1__史記、刺客列傳Ⅰ|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刺客列傳〉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說到「刺客」,似乎與我們之前提過的「游俠」頗相近,但仍舊有些許不同。他們相同之處,均是透過「非法」手段達成目的。但司馬遷心目中,游俠的代表人物,如:朱家、郭解等人,儘管採取非法手段,但他們是在社會、法律未能伸張正義的前提下,幫別人化解紛爭、解決困難。比起虛偽偽善的官吏,至少他們言必信,行必果,且謙虛退讓,還是有值得稱道之處。 但「刺客」呢?何謂「刺客」?這是一種能為知己,透過暗殺手段達成目的的人。也因此,刺客不同於游俠。游俠尚且能對社會有些許貢獻,但刺客就是一心一意回報知己的知遇之恩,犧牲一切也在所不惜。這使得若只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來評議刺客的行為舉動時,就很難說得出其正面積極的意義。 但相對來說,若把〈刺客列傳〉當成文學作品,或對於刺客人格精神進行單獨賞析時,則司馬遷精彩生動的敘事,對於不同人物個性的描摹,反而更勝其他篇章。誠如清人吳見思於《史記論文》中,讚美該列傳說道:「刺客是天壤間第一種激烈人,〈刺客傳〉是《史記》中第一種激烈文字,故至今淺讀之而鬚眉四照,深讀之則刻骨十分,史公遇一種題,便成一種文字,所以獨雄千古。」而晚清民初的文史學家李景星也在《史記評議》提到該列傳的寫作技巧:「此五人者,在天地間別有一種激烈性情,故太史公匯歸一處,別成一激烈文字。行文用階級法,一步高一步,刺君、刺相、至於刺不可一世之王者,刺客之能事盡矣。」這大抵是說司馬遷用了一種很激烈的行文方法來講述這些刺客的故事。特別的是,當中一共寫了五個刺客,依序是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情節是一個比一個曲折而且精彩,人物形象愈來愈鮮明,手段也愈來愈激烈,如同倒吃甘蔗,愈嚼愈有滋味且能引人入勝。 但由於〈刺客列傳〉篇幅過長,我們將分成兩周來講述。而當中曹沫的事蹟已在〈管晏列傳〉中提及,他就是那個拿著匕首挾持齊桓公,讓桓公交還侵略魯國土地的人,就不再贅述。至於「荊軻刺秦王」,內容與情節之豐富可單獨製作成一集,因此,我們今天就來講講專諸、豫讓、聶政等三人的故事。 一、專諸的故事 (一) 講到專諸,在〈伍子胥列傳〉中,也曾約略提到過他。當時伍子胥輾轉到了吳國,便希望說動吳國國君吳王僚攻打楚國,以報楚平王殺父兄之仇,但這件事情卻被當時的吳公子光給阻攔下來。此時,伍子胥知道,必須先理清政治場上的利害關係,才能說動吳國出兵。因此,他不再依附吳王僚,轉而從吳公子光下手。 (二) 至於吳公子光,他是吳王僚的堂兄弟,兩人積怨頗深,是因為到底由誰來繼承吳國國君一事,頗生矛盾。話說,吳公子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他一共有三個弟弟。諸樊知道最小的弟弟季子札最賢能,就不立太子,希望將王位依次傳給他。於是,等諸樊死了之後,大弟弟餘祭即位;餘祭死了,二弟弟夷昧即位;等終於要傳給小弟弟季子札時,季子札並不想繼任國君,就跑掉了。此時,吳國人便讓二弟弟夷昧的兒子繼位為國君,也就是吳王僚。這件事情讓吳公子光非常惱怒,因為若按「嫡系血統」、「父死子繼」這兩項傳位原則來看,他才應該是吳國國君,怎會讓吳王僚佔了這個便宜?而伍子胥看準了他們兩人的矛盾關係,就養了一個刺客「專諸」,將他奉為上賓,準備隨時為吳公子光賣命。 (三) 後來,楚平王新喪,吳王僚就趁著楚國國喪,派他的兩個弟弟圍攻楚國的「淺」這個地方,孰料,他們卻遇到楚國人回擊,截斷了這兩人的後路,被困在楚國不得歸來。此時,伍子胥趕忙跟公子光說:「吳王僚的弟弟、精銳的軍隊被困在楚國,且國內已無忠臣,而現在正是除掉吳王僚的好時機。」 (四) 於是,趁著四月某天夜晚,公子光便在家設宴,邀請吳王僚聚聚,實則早在箱房內埋伏許多死士,準備暗殺吳王僚。而吳王僚雖應允前往,但他也知道公子光不懷好意,很怕被暗算,於是他就讓拿著長鈹(武器)的衛士,一路從皇宮,密不透風的排到吳公子光的府第,想讓吳公子光無從下手。 (五) 而當宴會進行到一半,大家已經稍微鬆懈,酒酣耳熱時,吳公子光便嚷著自己腳痛,得先行離席。此時,刺客專諸便把一把匕首塞在魚腹中,佯裝成上菜的服務生,等貼近吳王僚時,說時遲,那時快,就狠狠撥開魚腹中的匕首,刺向吳王僚,吳王僚登時斃命,左右兩旁的衛士見狀,也直接殺了專諸。這事發太過突然,吳王僚帶來的人一時也慌了陣腳,此時,吳公子光埋伏在兩旁的人一擁而出,制伏了所有人。而吳公子光也順利繼承吳國國君之位,便是後來的吳王闔廬。 二、豫讓的故事 (一) 在專諸事件發生七十多年後,便又有了豫讓的故事。豫讓當時侍奉的是春秋末年晉國的智伯,智伯對豫讓非常好。 (二) 後來,智伯向「韓康子」、「魏桓子」、「趙襄子」這三位士大夫強索土地,只有趙襄子不讓,智伯就去攻打趙襄子。後來,趙襄子反而連同韓、魏兩族的勢力,滅了智伯,也把他的土地一分為三。而這三個氏族中,最恨智伯的就是趙襄子,在殺了智伯後,竟然還把他的頭顱,作成飲酒的器皿。 (三) 豫讓在智伯死後,逃到了山中,豫讓很感慨說到:「『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想當初智伯如此厚待於我,我一定要為他復仇,這樣我才能無愧於他的在天之靈。」 (四) 第一次暗殺:於是豫讓就改名換姓,讓自己成為一個受刑人,趁有機會在宮中粉刷廁所時,就揣著匕首,準備暗殺趙襄子。等趙襄子上廁所時,他像是有了感應,突然內心一動,便問道:「現在是誰在粉刷廁所?」沒想到一看,竟然是豫讓,而豫讓抄起匕首就要上前刺殺,結果,被左右人給制伏,準備要殺了豫讓。此時,趙襄子動了惻隱之心,感慨說到:「豫讓倒也是個有情有義之人,智伯死了無後代,沒想到他還想著要為智伯復仇,算了,我自己躲著點便罷,就放了他吧!」 (五) 第二次暗殺:豫讓離開後,還沒放棄復仇之志,心想:「改名換姓還是容易被認出,那麼,我換個容顏,這樣就沒問題了。」於是,豫讓就用油漆塗身,讓身上長滿了膿瘡。然後他裝成乞丐走到市集中,看是否還會被認出,結果,他成功騙過自己的妻子。 接著,他又去找朋友來測試看看。但這回,他馬上被朋友認出來了。朋友看著眼前的豫讓,心疼流淚說到:「以你這樣的人才,如果改去侍奉趙襄子,他一定會重用你的,屆時你要殺他還不容易嗎?何必傷害自己的身體,把自己搞成這樣去暗殺他呢?」豫讓回道:「我既然已經效忠智伯,就不能懷有二心去侍奉趙襄子,然後想著藉機暗殺他,這不是為人臣的道理。」 而後,豫讓就躲在一座趙襄子經常路過的橋下,準備行刺他。正當趙襄子搭著馬車經過此橋時,豫讓走了出來,馬兒突然出現受到驚嚇,趙襄子說:「這一定是豫讓。」結果,左右人一問,果真就是豫讓。 此時,趙襄子問道:「你以前侍奉過范中行氏,結果智伯滅了他,你改侍奉智伯,而後我又殺了智伯。那當初范中行氏被殺時,你為何不幫他報仇,殺了智伯。反倒是我殺了智伯,你卻硬要找我麻煩?」豫讓回說:「因為當初范中行氏只把我當成是一般人,所以我就以一般人的態度來回報他。但智伯把我奉為上賓,把我當成重要的人,我就以同樣的方式來報答他。」 趙襄子聽聞此語,不得不感嘆而說到:「你如此忠貞為智伯,智伯就算死了,他的名聲也因為你而傳遍天下。但我之前赦免過你,這也已經足夠了,這次不能再放了你。」於是左右的人就將豫讓團團圍住。豫讓說到:「我聽說『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您之前寬囿我,天下人也莫不讚美您賢明。今天的事我願意就死,但我死之前,希望你能脫下外衣,讓我用劍劃上幾刀,就當是我為智伯復仇了。這樣即便我死了,也不再怨恨於你。這是我的臨終前的真心話,希望您能答成我的願望。」 趙襄子聽後便同意了,他脫下外衣,命人拿給豫讓。豫讓拔起劍,狠狠痛擊,嘴中嚷著:「到了黃泉之下,我終於有臉見智伯了。」旋及把劍一橫,自殺而亡。 三、聶政的故事 (一) 在豫讓死後四十幾年後,就有了聶政的故事。聶政本是韓國人,但因為殺了人,就帶著母親、姊姊逃到了齊國,隱身在市集中,以當屠夫為業。 (二) 此時,韓國的士大夫「嚴仲子」因為與韓國的宰相「俠累」有仇,又很怕被俠累報復,就出走四方,希望謀得一個能為他報仇的人。而他正好到了齊國,便有人告訴他:「聶政是一個勇士,他應該可以幫忙。」 (三) 於是嚴仲子就親自直接備了酒菜去拜訪聶政,甚至準備黃金百鎰為聶政的母親賀壽。聶政很是詫異,就把這錢退了回去。但嚴仲子又把這份厚禮拿了過來。但聶政還是堅持退還,便說到:「我家很貧窮,上面只有一個老母親,我只想當個屠夫賺點小錢好好奉養母親,讓她安享天年。您拿這份厚禮給我們,我實在不敢接受。」此時,嚴仲子倒也不再隱瞞,避開眾人,暗自跟聶政說道:「實不相瞞,我跟人有仇,所以我離開了自己的國家。當到了齊國,聽說您待人有情有義,我就想認識你,於是拿了這黃金想跟您交個朋友,真沒別的意思。」 (四) 當然,聶政倒也不是無知莽夫,他料想得到這樣的厚禮定然有所圖謀,便直接說到:「我願意放下一切,在這個市井中當一個屠夫,就只希望能好好奉養我的母親,不敢置個人的死生於度外。」儘管嚴仲子再三將這份厚禮想送給聶政,聶政仍堅持不受,最後嚴仲子只好離開。 (五) 不久之後,聶政的母親死了。聶政想:「這嚴仲子可是一位卿相,他不遠千里而來,想與我這鄉里村夫結交為知己,但我卻沒什麼能回報給他的。以他這樣高貴的身分,卻不嫌棄我的出身,如今老母親已經走了,那我就把這份恩情還報給他吧!」於是聶政便去拜見嚴仲子。 (六) 此時,當見到嚴仲子後,嚴仲子才道出實情,說到:「這跟我有仇的人,正是韓國的宰相俠累,我好幾次想找人刺殺他,但都找不到下手機會。如今能得到你的幫助,真是太好了,你需要多少人、車馬來幫忙,儘管開口,都沒問題。」而聶政說到:「這畢竟是去殺一國之宰相呀!又是韓國國君的親戚。人多反而難動手,也怕走漏風聲。屆時,不但難以動手,搞不好還會讓全韓國人與你為敵。」於是乎!聶政便獨自前往韓國。 (七) 到了韓國後,聶政得知了俠累的居所,當時,俠累正在家中,兩旁都站有許多侍衛。聶政直接闖了進去,不顧左右之人,直接上前就刺殺了俠累。登時間,一片混亂,聶政又連殺數十人,最後,他竟然拿刀劃花自己的臉,又刺瞎自己的雙眼,剖腹而亡。 (八) 聶政死狀甚慘,一時間也沒人能認得出他是誰。於是,韓國人就將他的屍體暴屍於市集中,懸賞千金,要確認他的身份到底是誰。後來,聶政的姊姊「聶榮」聽聞有人殺了韓國宰相俠累,而她也知道嚴仲子本與俠累有嫌隙,又弟弟聶政正與嚴仲子交好,便想這刺客一定是自己的弟弟,就趕緊來認屍。 (九) 當聶榮到了市集,便伏著屍首痛哭,旁邊的人都說:「這人殺了我們國家的宰相,正懸賞千金要確認他的身分,妳怎麼敢來認他的屍體呀!」聶榮說到:「當初,因為上有老母親,而我又未嫁,所以聶政委屈自己在市井中當個屠夫度日。後來,母親死了,我也嫁人了,嚴仲子不顧我們身分低微,願與弟弟結交為知己,而弟弟也願意為知己犧牲生命。今天,我弟弟會這樣自殘身體而亡,就是怕人認出他的身分,怕別人會來找我麻煩。但我又豈能因此這樣苟活,而讓弟弟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死去。」於是,聶榮對著上天悲傷的呼喊後,就因過度哀傷而死在弟弟身旁。 (十) 最後,時人也不禁感嘆道:這不僅聶政是個有情有義之人,連他的姊姊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奇女子。若聶政知道姊姊不會獨活,怕當初也不敢將性命這麼輕易交給嚴仲子吧! 四、結語 好的,因為時間問題,今天的〈刺客列傳〉就暫告一段落了,今天我們一口氣認識了三位刺客:專諸、豫讓、聶政,他們對待知己有情有義,不顧一切的付出,頗令人動容,這也反映出了司馬遷在李陵事件上,對於知己的渴望,詳細的解說,我們就留待下周續說分明。 五、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聯合文學在2007年8月出版,由蔣勳教授所著的《孤獨六講》。 這是蔣勳在2002年於聯合文學所舉辦的一連六場以「孤獨」為主題的演講活動,分別講述了情慾、語言、革命、思維、倫理、暴力等六種孤獨。蔣勳認為,人需要珍惜孤獨,在孤獨過程中,才能反省自我,探索生命,最後讓生命變得豐富而華麗。 同時,所有孤獨背後,都有影響著孤獨的成因;然而,當人一旦離開這樣的孤獨後,人是否還能夠找回生命的本真呢?人是否還會再反省自我呢?我認為現今的社會,因為網路、交通的發達,串起了每個人的生活,在看似忙碌擁擠的生活時間帶中,我們是否有充足了自己的心靈?還是忘了留給自己一點孤獨面對自我的時間與空間?這本書中提到的「孤獨」,正是現代人所需要且渴求的,推薦給各位年輕的朋友。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0__史記、佞幸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10__史記、佞幸列傳|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佞幸列傳〉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在前兩周〈伍子胥列傳〉中,我們看到了兩個貫串伍子胥前後生命的「小人」:一個是害死自己父親與兄長的費無忌;一個是最終讓自己被吳王夫差賜死的伯嚭。這讓我想到在《史記》中,還有一類型的人物,他們或與小人很接近,但又些不同,就是「佞幸」。 若要區分二者的差別,便是「小人」是主動追名求利,且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害人性命亦在所不辭;但「佞幸」稍有不同,他們是因為某些因素被人賞識,最終雞犬升天,成為當權者眼前的紅人。 因此,司馬遷在〈佞幸列傳〉開篇就引用當時的俗諺語,點出佞幸特點是:「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非獨女以色媚,而仕宦亦有之。」這段話是說:辛勤耕種還不如遇到好的年頭,好好當官還不如巧遇對的人來提拔自己,簡言之,再怎樣努力還不如遇到對的人與時機。而且不僅僅是女性可以藉由美色誘惑人,連當官也可以因為看順眼而扶搖直上的。 這段話講得特別有意思,在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對某些人感到特別有「眼緣」,也就是特別投緣,這往往是莫名或沒什麼特殊來由的,可能第一眼就看他很順眼,或覺得對方看起來很好相處。然而,若因此被提拔,特別是官場上的提拔,徒靠「眼緣」而缺乏真正的實力、能力,或許一開始還能獲得當權者的垂青,一旦日子久了,眼緣不再,或者在被看重過程中損及他人利益,或得罪了其他人,最終未必會有好的下場。 然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本來就是「類以群分」,各自都會有與自己相善的交流圈,本不足為奇。但重點在於這種「眼緣」下偶遇的緣分能否讓我們彼此相知相惜一輩子,又或者該如何才能讓這些情感細水長流,而不是止步於某一利益交換點? 在此,我們先賣個關子,先進到〈佞幸列傳〉,我節選出漢初頗具代表的三個佞幸,分別是:鄧通、嫣者(韓嫣)、李延年等三人的故事。之後再來聊聊另外一種靠著關係上位,但未必成為「佞幸」,而能自我惕勵成材的人。 一、鄧通的故事 (一) 鄧通,漢文帝時人,他本來只是一個「黃頭郎」。也就是帶著黃色識別帽,專為漢文帝划船的一個郎官。 (二) 某天,漢文帝夢到了自己想要飛上青天,但怎樣都飛不上去,結果此時,正好有個「黃頭郎」用力把他一推,就上了青天。文帝此時回過頭看了一下這個人,發現此人衣服背面破了個洞。 (三) 等文帝醒來後,他就開始暗自尋找夢中遇到的這個「黃頭郎」。結果竟找到了一個衣服破洞跟夢境中一模一樣的人,也就是鄧通。漢文帝很高興,就大力提拔鄧通,也給予他很多榮耀。 (四) 鄧通這個人一開始很低調,老實謹慎,不善與人交流,即便是讓他放假休息,他也不太出門。漢文帝認為鄧通很守本分,於是屢次賜給他很多的金錢,甚至還提拔他當士大夫,而漢文帝自己也常到鄧通家遊玩。至於鄧通,本來就沒有其他技能,也沒有能力舉薦人才,對社會、國家沒有什麼貢獻,也只能以諂媚方式來侍奉漢文帝。 (五) 當時有一個命相師的人跟文帝說:「鄧通將來會因貧病交迫而亡。」文帝不相信,便說:「鄧通的富貴掌握在我的手上,我會對他很好,他怎會貧病交迫而亡?」於是,便將一座產銅的銅山賜給鄧通,甚至讓他可以自鑄流通用市面的錢幣,被稱為「鄧氏錢」,其所得到的富貴無與倫比。 (六) 後來,文帝生病了,身體長了毒瘡,鄧通經常幫文帝吸吮毒瘡。某天,文帝隨口問了鄧通說:「鄧通,你認為誰最愛我?」鄧通小心的回道:「沒有比太子更敬愛您的。」而等太子來向文帝問安時,文帝便要太子為他吸吮毒瘡,太子馬上就面有難色。後來,太子暗中得知此事來龍去脈後,就恨上了鄧通。 (七) 等文帝死後,太子即位,就是景帝。景帝一即位就先免了鄧通的職位。不久之後,便有人檢舉鄧通貪汙。後來發現果真如此,景帝不僅沒收了鄧通全部的財產,搞到最後,鄧通竟然還負債累累。景帝的姊姊長公主同情鄧通,便私拿了點錢財給他,但錢還沒到鄧通手上,馬上就被官吏拿去抵債,長公主不得已,只能拿點衣服、食物給鄧通。而鄧通最終的命運果如命相者所言,窮困而亡。 二、韓嫣的故事 (一) 韓嫣是漢武帝時後的寵臣,他是韓王信(非淮陰侯「韓信」)的曾孫。當漢武帝年輕時,還是膠東王的時候,便跟韓嫣交好,是很好的朋友,兩人一起上下學,一起讀書。等到漢武帝被封為太子,兩人感情就更親厚了。 (二) 而韓嫣這個人最擅長的,就是上馬騎射的工夫,以此諂媚武帝。等漢武帝即位後,面對北方勢力強大的匈奴,韓嫣便先行學習胡人善於使用的兵器,以便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看到此情此景,漢武帝就更加厚愛韓嫣,不僅讓他官至上大夫,給他的賞賜之豐厚,便如同當年漢文帝賞賜給鄧通一樣。 (三) 某次,漢武帝的兒子江都王劉非入朝拜見父親,武帝讓他陪同一起去打獵。當時因為天子行駛的車道尚未清理完畢,武帝得延後出發,武帝便讓韓嫣先去確認、打點一切,而韓嫣便浩浩蕩蕩帶了一大批人馬前往。而預先在林中等候武帝的江都王遠望過去,看到大批人馬來了,以為是武帝駕臨,趕忙跪在路邊恭候。誰知這韓嫣得意洋洋,直接駕著車馬,理都不理睬江都王就揚長而去,等車馬過後,江都王才驚覺這竟非漢武帝。 (四) 事後,江都王向皇太后哭訴此事,說自己貴為親王,但地位還遠不如一個寵臣韓嫣。這件事讓皇太后感到氣憤不已。 (五) 後來,韓嫣因為常伴隨漢武帝出入後宮嬪妃居住的永巷,瓜田李下,不久後就傳出韓嫣與後宮宮女發生不當的關係,太后震怒,便下令賜死韓嫣。 三、李延年的故事 (一) 至於李延年,同樣是武帝時候人,他們一家人都擅於音律歌舞。而李延年年輕時曾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被發落到狗監,而「狗監」便是皇宮中專門飼養皇帝獵犬的地方。 (二) 後來,李延年的妹妹因擅於跳舞,被平陽公主推薦給了漢武帝,也就是後來的「李夫人」,李夫人的兩個哥哥李延年、李廣利也都十分受到漢武帝的寵愛。 (三) 李延年因為精通音律,創作出了許多歌謠。當時,漢武帝正好在興建一座祭祀天地的廟宇,便讓李延年負責為此事譜以新的樂府歌曲。一時間,李家風頭無二,妹妹李夫人為皇帝新寵,大哥李延年精通音律而為上所用,二哥李廣利也因妹妹尊寵而被封為將軍。而武帝對李延年的寵信,一如當年的韓嫣。 (四) 不久之後,便發生李延年(一說是李夫人的弟弟李季)與後宮宮人私通之事,不僅如此,他們的行為也愈來愈驕傲。只是李夫人沒多久就過世了,李延年、李季沒了依傍,寵愛不再,不久後便因犯了重罪被滅族。至於李廣利也在十餘年後,因為戰敗投降匈奴,留在漢朝的家人同樣被武帝滅族。 四、總結 (一) 好的,〈佞幸列傳〉到此就告一段落了。不曉得大家聽完故事後,是否會有種特別爽快的感覺,覺得這些沒有真材實學,俗稱的「關係戶」最終都落得了不好的下場。 (二) 然而,司馬遷也曾在該傳〈序〉中,總結了一下佞幸的特點,是:「夫事人君,能悅主耳目,和主顏色,而獲親近,非獨色愛,能亦各有所長。」要言之,佞幸最大的特點就是能迎合領導者的心意,讓他們感到開心,最終讓自己能獲得信賴。這也可以讓我們思考到一個更深的問題,如果佞幸再更進一步,再更過分一點?他是否會成為一個「真小人」?然後藉由權勢謀劃他人呢?所以,身為領導者真的要慎用周邊的人。 (三) 此外,在〈佞幸列傳〉中,司馬遷一開始引用俗諺語的那番感慨:「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彷彿是告訴我們不必努力,有的人靠著關係一下子就一步登天,那我們一般人鎮日汲汲營營於工作,再努力也是徒勞無功,還不如消極應對。這確實很令人感慨,卻也很寫實,因為生活周遭總不乏這樣的例證。 (四) 但換個角度,從積極面向來看,如果我們無法去改變大環境,卻可以改變自己,俗云:「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正是如此。如同現代社會進入了「斜槓世代」,所謂的「斜槓」,就是指人已不再以單一職業或能力為滿足,而要儲備多元能力,以應對社會所需。所以,趁著年輕,趁著有能力時,多一些學習,多一些歷練,自然就會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倒也不必被當前環境所拘束了。 (五) 最後,回到前面所提到的有「眼緣」這件事。在生活中,我們很難否認每個人就是會特別對某些人有好感,而他們一些小小的行為、動作,或許在我們眼中都會放大成為無限的善意,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人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無私,對每一個人都是端平一碗水而無傾斜。司馬遷也深知此點,他認為某些人若因為某些因素而受寵,如同:佞幸,這倒也無妨,而是得到寵愛後,是否能運用影響力對社會、國家做出一番貢獻。所以,司馬遷在〈佞幸列傳〉最後一段提到:「自是之後,內寵嬖(ㄅ一ˋ)臣大抵外戚之家,然不足數。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意思是說,在李延年等人之後,這些受皇帝寵愛的人以有姻親關係的外戚為多,沒什麼好再談的。但有些人不一樣,像是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以及他的外甥霍去病,儘管兩人都有外戚勢力的幫襯,但他們甥舅二人卻能自我努力,而成為西漢抵禦匈奴的名將。 (六) 總結來看,人最後會有怎樣的結局,除了靠眼緣、靠人賞識提拔,但最終還是得靠自己,是嗎?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佞幸列傳〉的內容。 六、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天下出版社在2016年10月出版,由臺灣大學中文系蔡璧名教授所寫的《莊子,從心開始》這本書。這本書是蔡教授於2014年在台大開設「莊子」的課程講錄,後來集結成冊。 在眾多解讀莊子的書中,為何要推薦這本書呢?這要從蔡教授的人生故事說起。蔡教授是位才女, 31歲博士班畢業後,就留校任教,很年輕就當了大學老師。然而,在她42歲時,因罹患癌症三期,被醫生判定將活不過5年。 然而,蔡教授的家庭本身就是中醫兼武學世家,她自己的學術專業也兼通「道家、醫家思想」,卻未能將這些思想落實在生活實踐中。在得病後,她開始放慢生活腳步,把傳統道家、醫家有關於養生方法的內容,回饋到自己的身體、生命之中,沒想到半年後腫瘤竟然消失了,而這也讓蔡教授的生命有了重大的轉變。她開始從關懷身體、生命的角度,重新省思這些經典的意義,如:《莊子》。 書中,蔡教授引用大量生活的實例再配合經典原文來講述,頗能引起年輕朋友的共鳴,非常推薦各位閱讀。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9__史記、伍子胥列傳、句踐世家|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9__史記、伍子胥列傳、句踐世家|李智平
    還記得嗎?前半段的故事除了伍子胥以外,還有個主要配角,他是引發整起事件的關鍵人物,因為他三番兩次的挑唆,離間了楚平王與太子建的關係,也讓伍奢、伍尚被殺害,他就是「費無忌」。在後半段的故事中,我們還會再看到另一個小人,叫「伯嚭」,他接受了越國的賄賂,挑撥伍子胥、後來的吳王夫差的關係,間接成為導致吳國滅亡的原因之一。所以,我認為在整個〈伍子胥列傳〉中所要凸顯的,就是「小人」在這整段歷史敘事中的影響。 在進入故事前,可以先思考一些問題。首先,「何謂小人?」其次,我們經常說「忠言逆耳」,為何人總是不願聽真話、理解真相,而總是心甘情願受到這些小人的蒙蔽?復次,當小人握擁權力後,又會如何影響到一個團體,乃至於社會國家的發展?最後,我們又該如何防避生活中的小人? 接著,就先讓我們走進〈伍子胥列傳〉後半部、〈越王句踐世家〉的故事,再來聊聊有關「小人」的那些事。 一、夫差報仇 (一) 在吳王闔廬伐楚回國後,還一度又讓其子夫差再度伐楚,楚人怕吳軍再來,嚇得將國都從郢都遷往鄀都。此時的吳國在伍子胥、軍事家孫武的帶領下,名聲遠震各國諸侯。 (二) 幾年後,闔廬帶兵伐越國,越王句踐帶兵回擊,沒想到這回吳王闔廬因腳趾被刀劍劃傷,竟一病不起。臨終前,他含恨告訴太子夫差:「一定不要忘了句踐對你的殺父之仇。」夫差連忙回到:「絕不敢忘」。闔廬才安心辭世。 (三) 夫差為王後,除了伍子胥以外,他還重用與伍子胥同樣是從楚國逃到吳國的「伯嚭」為太宰(後世的丞相),在備戰兩年後,句踐本想趁機偷襲吳國,士大夫范蠡告之不可,但句踐不理睬還是發動攻擊,但沒想到吳國以精兵還擊,大敗越國,把越王句踐等人、殘兵五千人逼到了會稽山上。 (四) 於是句踐命士大夫文種暗中用大量的錢財美女賄賂伯嚭,希望夫差能放句踐一條生路,而句踐也願意向夫差俯首稱臣。但伍子胥馬上勸諫夫差,說:「句踐這人能低聲下氣,也不怕辛苦,你今天不滅了句踐,句踐定會在范蠡與文種的幫助下反叛的。」但伯嚭收了越國好處,極力為句踐開脫,最後夫差聽信了伯嚭,縱虎歸山,放回了句踐。 二、越國勵精圖治,吳國二度伐齊,伍子胥勸諫無果而被賜死 (一) 此時的越國開始勵精圖治,句踐也願意與民眾同辛勞,也開始籌謀結交其他曾與吳國有嫌隙的國家,「莫若結齊,親楚,附晉」等待時機成熟,一併伐吳。但這時候的吳王夫差卻沒有危機意識,五年之後,他聽聞齊景公死了,大臣爭寵,新君年幼,就想進攻齊國,但此時伍子胥阻止他而說到:「此時的越王是『食不重味,弔死問疾,且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為吳患。』今天越國未除,終究是我們的心腹大患,你又何必捨近求遠攻打齊國,這作法不是很荒謬嗎?」但夫差不聽勸,還是攻打了齊國,而且還大敗齊軍於艾陵。本來夫差還得意洋洋想要向伍子胥炫耀,但伍子胥冷冷回到:「大王,這沒什麼好高興的。」此後,吳王夫差就對伍子胥更加疏遠。 (二) 四年之後,吳王夫差又打算二度伐齊,句踐重用當時到越國的孔子弟子子貢的計謀,表面上是率領越軍幫助吳軍攻打齊國,暗地裡又不斷賄賂伯嚭,讓他定得除掉伍子胥。 (三) 伍子胥得知夫差又要伐齊,他勸阻到:「越國與我們相臨,才是我們的心腹大患,但你偏偏相信他們的鬼話與協助,硬是要攻打齊國。齊國離我們甚遠,就算打贏了,也得不到什麼好處。還是勸大王先放了齊國,除去越國再說。」而伯嚭則暗中向夫差說:「伍子胥這人剛強暴戾而缺乏人情,對人又很殘忍,他的怨念恐怕會對您不利。您想想,上次您要伐齊國,伍子胥阻止了您,結果您得勝了,伍子胥對他的計謀不被您所用,而心生怨望。這次您要再度伐齊國,他又叫您不要打齊國,甚至詆毀您的計畫,他巴不得您最好失敗,這樣他的計謀就成功了。結果,您不理他,還是決定攻打齊國,伍子胥就開始稱病不上朝了,大王,您一定要小心這個人,他要發起一場禍端可不是件難事。」接著,伯嚭又說到:「伍員貌忠而實忍人,其父兄不顧,安能顧王?」(〈越王句踐世家〉)伯嚭這番讒言,刀刀見骨,把伍子胥形容成一個不孝、不忠、且又傲慢、怨念甚深的人,於是吳王夫差又聽信了伯嚭的讒言,不再理會伍子胥。 (四) 伍子胥眼見無法說動夫差,只能為自己的孩子打算,就將兒子交付給齊國的鮑氏一族照顧。這舉動又正好讓伯嚭逮著把柄,又跟夫差說:「大王您看,伍子胥不被您重用,他馬上就把兒子送給敵人照料,您還不趕快解決了他。」 (五) 夫差聽聞後大怒,說到:「這伍子胥真的是欺人太甚。」便賜伍子胥「屬鏤(ㄌㄡˋ)之劍」讓他自殺。伍子胥死前冷笑說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吳國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讒誅我。」(〈越王句踐世家〉)轉而憤恨的交待人說到:「我死了以後,就把我這雙眼睛挖下來掛在東城門上,我要看看你吳國是怎樣被滅亡的。」於是便自殺了。夫差聽到伍子胥死前的怨毒之語,更恨他,讓人把他的屍體裹著皮口袋,直接丟到蘇州河去餵魚。 (六) 而當時的吳國人感念伍子胥對吳國的忠誠,不但為他立廟;直至今日,當時的吳國,也就是今日的蘇州一帶,到了端午祭祀,傳統包粽子投河以紀念屈原以死明志,為楚國盡忠,而盼望魚蝦不要啃食屈原身體的習俗;在蘇州一地,則是為了感念伍子胥而來。 三、子胥死後,句踐復國,夫差自殺 (一) 伍子胥死後,夫差果真去攻打齊國,但也沒獲得勝利,又回到了吳國。 (二) 隔年,好大喜功的夫差,以霸主之姿,號令各國諸侯於黃池聚會,要求大家要效忠周王室。 (三) 此時夫差帶領大批軍隊前往黃池,形成國中空虛。句踐在獲得范蠡認可後,直接攻打吳國,並殺了吳國太子。夫差聽聞軍情後,又很擔心各路諸侯得知此況,只能夠低聲下氣命人拿錢財給越國以求和。此時,越國也自忖實力尚未能滅吳,就同意和解。 (四) 四年後,越國再度攻吳,吳國卻因為接連的戰爭,早已沒有了精兵,最終戰敗,而把吳王夫差困在姑蘇山。夫差想起曾經饒過句踐一命,派使者告訴句踐,能饒自己一命。此時的句踐也動了惻隱之心,但范蠡卻說:「當年我們被困在會稽山,是老天爺給吳國機會滅了我們越國,但吳國不要這個機會。如今顛倒過來,是老天給了我們機會滅了吳國,難道還要逆天嗎?您籌謀了22年,目的不就是為了滅吳?如果天要給我們的,但我們不要,就會反釀成災禍,會稽山之恥,殷鑑不遠啊!」 (〈越王句踐世家〉)於是,范蠡代句踐辭退了使者,使者知道無望,哭著離開回報夫差。儘管事後句踐還是想放夫差一條活路,但夫差最終不願屈辱活著,最終自刎而亡,死前,他掩面感嘆的說到:「我真的無顏面對伍子胥啊!」 (五) 至於讒臣伯嚭,在越國統一吳國後,句踐便以他不忠於吳國的罪名,直接殺了他。 四、總結 (一) 好的,〈伍子胥列傳〉後半段、〈越王句踐世家〉到這裡結束了,不知各位是否對於伍子胥的人生,乃至於吳國被滅,頗有不勝唏噓的感嘆呢? (二) 而講到吳越之間的戰爭,你是否也能聯想到一些我們曾聽過的成語、典故?像是句踐為了復國的「臥薪嘗膽」;還有「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還有句踐派出了間諜美女西施勾引吳王夫差的故事?這些內容的出處又是在哪裡? (三) 首先,「臥薪嘗膽」是出自《史記‧越王句踐世家》「吳既赦越,越王句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弔死,與百姓同其勞。」這段話是說越王句踐回國後,他時時刻刻不忘滅國之恥,於是每天睡臥在薪材作的床上,飲食時,都會嘗無比苦、腥臭的動物的膽囊,此外,也親自耕作,儉樸度日,禮賢下士,與百姓同甘苦。 (四) 至於「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則出自《左傳‧哀公元年》「(夫差) 弗聽,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這段話是伍子胥勸諫吳王夫差不可放過越王句踐,但夫差未予理會的感嘆之語。 (五) 而至於西施的故事,則是出自東漢‧范曄《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的句踐12年,當時越國大臣文種跟句踐說:「夫吳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獻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選擇美女二人而進之。」句踐同意後,就命人於國中搜找可用之人,最後「使相者國中得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這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故事的來源。 (六) 還有像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同樣出自《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當時句踐滅吳後,大臣范蠡馬上掛冠求去,還留了一封信給同事文種,內文便寫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意思是說天空飛鳥沒有了,再好的弓都可以收起來了;而狡猾的兔子被獵狗咬死後,這獵狗已經沒有用處,也可以烹煮了。所以范蠡跟文種說,你難道看不出來句踐是一個只能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君王嗎?何不趕緊離開。但可惜的是,文種還沒下定決心,這斬殺的大刀已然揮向了他。至於范蠡,離開越國後,他成了一位優秀的商人,而商業之祖「陶朱公」就是指范蠡。有關吳越之間的故事,尚有許多可敘說之處,但因時間問題,只能暫擱,有興趣的人,不妨可參看上述幾本書、文章。 (七)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小人」。歷史學者兼散文作家余秋雨在《山居筆記‧歷史的暗角》一文中,對小人的形象有深刻的描摹,他舉列出小人的八大行為特徵:一是小人見不得美好。二是小人見不得權力。三是小人不怕麻煩。四是小人辦事效率高。五是小人不會放過被傷害者。六是小人需要博取同情。七是小人必須用謠言製造氣氛。八是小人最終控制不了局勢。以上大抵可以描繪出一個小人的形象,就是小人見不得別人好,又好權力。而為了達到掌控權力的目的,可以不怕麻煩、辦事可以有高效率,但對於阻擋他們路的人,絕不放過,甚至利用博同情、製造謠言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但也因為小人只顧自己而不顧他人,最終將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局面。 (八) 然而,當我們將這些特徵拆開來看時,就會發現小人最容易引人上鉤的特質,便是不怕麻煩、辦事效率高,還有裝無辜而博取他人的同情,這都很容易讓人失去戒心,甚至對他們推心置腹,但等到利益關頭的時候,他們根本不在乎對方的死活。當楚平王信任費無忌,費無忌卻千方百計謀劃太子;當夫差重用伯嚭,伯嚭受到賄賂,想方謀害伍子胥、損害吳國的實力等,皆是如此。 (九) 回到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可避免會遇到一些「小人」。那麼,該如何應對呢?我認為有句老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後面那句話。見人說話時,切勿馬上推心置腹;話到嘴邊得保留三分,有時口風不牢,被小人捉住了把柄,那就很容易被纏上而難以脫身了。 (十) 必須切記,我們千萬不要用「君子」、「小人」,一下子就把人性判分兩蹶。人都會有七情六慾,都會有好惡,也可能會生妒忌心、會有些負面的念頭,擁有這些情感,才是真正的人。只是,小人會把妒忌、負面的念頭加諸到他人身上,藉以達到他的目的。但我們則不妨將這些妒忌、負面的念頭轉化成自我提升的力量,自我督促,以期待自己能活得更加自在而從容。 (十一)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伍子胥列傳〉、〈越王句踐世家〉的內容。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8__史記、伍子胥列傳|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8__史記、伍子胥列傳|李智平
    所謂「復仇」,就是當別人傷害到我們的利益時,然後身為被傷害者用「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大多是透過非正當、非法的暴力手段回擊者,就是「復仇」。然而,在古代,不是什麼仇都要復,什麼仇都能報,若此一來,冤冤相報何時了,也用不著以法律來制衡。 然而,總有一些特殊的狀況,讓「復仇」這件事情未必合法,但卻合乎「人情之常」,其中最不能忘的就是殺父母之仇。當我們看到古今諸多文學作品、小說,尤其是武俠小說,這種「父仇不共戴天」,總成為一部小說最關鍵的起因,往往因此引發出一連串復仇的故事。 所謂「父仇不共戴天」,這句話是出自《禮記‧曲禮上》:「父之讎,弗與共戴天。」意思是說殺父之恨,絕不能讓仇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所以一定要讓仇人消失於世。但在《周禮‧地官‧調人》卻有不同觀點,所謂「調人」,就是主管調解的官吏,在〈地官‧調人〉言:「凡和難:父之讎,辟諸海外。」意思是說,若發生殺父之仇,就讓其中一方避諸海外,而不讓彼此冤冤相報。引申來說,這也是一種「父仇不共戴天」的詮釋,因為一方避開了,也就代表雙方不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在此必須申明,當我們提到「復仇」時,絕不是鼓勵仇恨,或用任何暴力、非法手段傷害他人。司馬遷在該〈列傳〉中,也寫到「怨毒之於人甚矣!」因此,在寫〈伍子胥列傳〉時,他一方面是想要還原這段歷史經過;但或多或少,還是有寄寓自己因李陵事件而被處以腐刑的怨懟。 後來歷朝各代學者評點此〈列傳〉時,或多或少還是會指責伍子胥運用過激手段,來報殺父之仇;其手段之激烈,甚至還挑動兩國之戰。因此,這種「復仇」行為,無論對人、法治、社會、國家都是有害而無益的。 但從積極面向來看,〈伍子胥列傳〉透顯出儒家非常重視的「親親相隱」的倫理概念,也就是在傳統五倫(父子、夫婦、兄弟、君臣、朋友)關係中,「父子關係」是尤為重要的。 所以,在《論語‧子路》篇葉公問政於孔子:「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葉公認為「正直」就是若有父親偷了別人的羊,兒子就應該要舉報他。但孔子卻說:「我們家鄉不一樣,若兒子偷羊,父親會幫兒子隱瞞;若父親偷羊,兒子也會幫父親隱瞞。這才是真正的正直。」 究竟,孔子為何會如此回應葉公?這樣相互隱瞞的道理何在?在此賣個關子,讓我們先走進〈伍子胥列傳〉,看他如何報父仇雪恨的故事,再來尋找答案。 一、前情摘要 (一) 伍子胥是春秋末年楚國人,他的父親名叫「伍奢」,伍子胥還有一個哥哥叫「伍尚」。當時楚國國君是楚平王,便任命伍奢、費無忌這兩人擔任太子建的老師。 (二) 後來,楚平王命令費無忌幫太子找媳婦,原本要娶來自秦國的美女。但費無忌為了討好楚平王,竟然就私下跟楚平王說:「這秦國美女太美了,大王您不如將她納入自己的後宮,至於太子嘛!隨便再找一個女子當他媳婦就可以了。」楚平王竟聽從費無忌的話,不但納了秦女,還生了一個兒子「軫」;也再找了一個女子嫁給太子,草草了事。 (三) 費無忌因為這件事情得罪了太子建,他很擔心若哪天楚平王死後,太子即位後會報復他,就想方設法要除掉太子。他先是在楚平王面前進讒言,再加上太子母親,來自蔡國的公主本來就不受寵,最後楚平王就讓太子去「城父縣」守國家邊境。 (四) 但費無忌仍不罷休,繼續在楚平王身邊進讒言,一是說太子當初父親搶奪秦女一事很有怨言;又說太子守邊時有私會臨國的將領,意圖謀反推翻平王。平王因此感到震驚,就找太子的老師伍奢來問話。 (五) 伍奢勸楚平王不要聽信費無忌這等小人的讒言,不要因此離間了骨肉親情;但費無忌竟催促到,若楚平王再不處理太子建的事,等太子勢力坐大,就無可挽回了。最終,楚平王選擇聽信費無忌,先囚禁伍奢,又下令司馬奮揚去追殺太子。但司馬奮揚卻暗中先派人通知太子此事,太子建就趕忙逃到了宋國。 (六) 但費無忌仍不停手,轉而跟楚平王說:「被囚禁的太子老師伍奢的兩個兒子都很有能力,如果不殺了他們,他們恐怕未來會聯合太子成為我們楚國的禍患。莫不如以伍奢為人質,把他們兩人騙來,再一併殺了他們三人。」於是楚平王就派人跟伍奢說:「你的兩個兒子若願意來救你,我就放你一條生路。如果他們不願意來,我就殺了你。」伍奢便回應道:「我的大兒子伍尚內心仁義,他是一定會來的;但我的小兒子伍子胥個性『剛厲忍訽(ㄍㄡˋ,同垢),能成大事』,他一定不會來。」而所謂「剛厲忍訽」,便是指伍子胥的個性是「強硬兇狠,能忍受羞辱」。 (七) 但楚平王不信,硬是派人傳話讓伍尚、伍子胥來救父。伍尚一聽,馬上就要動身前往。但伍子胥跟哥哥說:「楚平王不懷好意,我們去了非但無法救父親,還會一併被殺,這樣有什麼意義?還報得了什麼仇?」但伍尚則回應道:「我知道去了也無法換回父親與我們的性命,但不去,就會被天下人恥笑我們是貪生怕死。所以,我還是得去。但你不一樣,只有你能為我與父親報仇。」於是,伍尚便束手就擒,但伍子胥則拿著弓箭直指使者,使者不敢前進,就讓伍子胥逃走了。他聽聞太子已經到了宋國,便也跟到宋國。而他的父親伍奢在牢中聽聞伍子胥已逃,他深知兒子有仇必報的個性,便感嘆道:「我們楚國的君臣將要受苦了,將來免不了會有一場大戰。」不久之後,楚平王果真殺了伍奢、伍尚父子。 二、子胥隱忍以報父仇 (一) 忘恩負義的太子建:伍子胥逃到宋國與太子建會合後,但碰巧宋國發生戰亂,他們就逃到了鄭國,鄭國人對他們非常友善,後來太子建等人又輾轉到了晉國。而當時晉國的國君晉頃公跟太子建說:「我聽說你跟鄭國國君鄭定公關係還不錯,不如你回鄭國當我們的內應,我們連手滅了鄭國。」太子建同意了,就回到鄭國,孰料東窗事發,鄭定公、大臣子產就誅殺了太子建。而伍子胥便帶著太子建的兒子連忙逃亡。 (二) 途中,後有鄭國追兵,同時,楚國也還在追殺伍子胥,在多重夾擊下,伍子胥一度淪落到乞討為生,但他仍不放棄,最終逃到了吳國。 (三) 當時吳國國君是吳王僚,但吳王僚跟堂兄弟公子光本有嫌隙,原本伍子胥想慫恿吳王僚去攻打楚國,為自己報殺父之仇,但公子光就告訴吳王僚這是伍子胥與楚平王的私仇,不必介入。而伍子胥知道他們堂兄弟間的矛盾,也知道真正有能力的是吳公子光,他就進貢了一個刺客「專諸」給公子光,趁吳王僚不備,殺了吳王僚。(見〈刺客列傳〉)最終自立為吳王,也就是闔廬。 三、吳攻打楚國,伍子胥鞭楚平王屍 (一) 闔廬因受伍子胥的輔佐,順利登上王位。他自然而然要還伍子胥人情,決定攻打楚國。此時吳國領地雖不大,但除了伍子胥,還有之前提過〈孫子吳起列傳〉的軍事家,撰寫《孫子兵法》的孫武,同樣也效忠於吳國,故吳國實力大增。 (二) 然而,楚國是大國,伐楚並不容易。就這樣,吳楚雙方征戰了好幾年,期間還有越國攻打吳國來攪局。但幾年後,吳國軍隊最終是殺進了楚國的國都郢都。但此時楚平王早已過世,即位的楚昭王就是當初秦國美女生下的兒子。等吳國軍隊進入郢都時,昭王早已逃到其他地方去了。 (三) 伍子胥既找不到楚昭王,而他最恨的楚平王又死了,他乾脆直接挖了平王的墳,狠狠的拿鞭子抽打平王的屍體三百下以洩憤。 四、申包胥引秦國救楚國 (一) 伍子胥鞭屍的事情讓他的老朋友申包胥知道了。當初伍子胥逃離楚國前,就曾跟申包胥說:「我必定會回來復仇。」但如今連伍子胥連死人都不放過,這樣的行為就未免太過分。 (二) 申包胥無法阻止伍子胥的行為,於是就到秦國求援,希望能擊退吳國軍隊以復國。本來秦國不願扯上這事,申包胥就在秦國朝堂上連哭了七天七夜。最後秦哀公可憐他,同意出兵救楚。 (三) 此時吳國軍隊離開吳國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一方面得面對秦國大軍的攻擊,同時,吳王闔廬的弟弟夫概竟然在後方作亂,想自立為王,吳國被前後夾擊,疲於奔命,最終不得不退回了吳國…… 伍、總結 (一) 好的,〈伍子胥列傳〉前半段到這裡結束了。我們看到伍子胥為了報楚平王的殺父之仇,當真是不計一切代價。對此,司馬遷是站在同情立場,他說:「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後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耶?故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這段話意思是說如果當初伍子胥跟著父親被殺,他的生命就如同螞蟻一樣,被人輕賤不值得一提。但他放棄了從父就死,生活即便是再困難,他沒有忘記要為父親報仇雪恨,最終才能名垂後世,成就功名。所以司馬遷評論伍子胥說到:若不是一個性格剛烈的大丈夫,誰能做到這個地步。 (二) 然而,司馬遷的評論與他的遭遇有關。伍子胥因為父兄無罪而被枉殺,這就讓司馬遷想到自己同樣也是對漢武帝說了「真話」,同樣也該是無罪,卻被受辱。所以,其中深意就在伍子胥父親伍奢形容伍子胥是「剛戾忍訽,能成大事」,那麼,這何嘗不是司馬遷的個人寫照呢? (三) 但為了一己之私而大動干戈,賠上無數士兵的性命,甚至是拿國家來做為自己復仇的擔保品,這也讓伍子胥飽受後人批評,如《史記評林》引邵寶的話說:「孝知有親而不知有國,卒之毒流宗社,不亦甚哉!」又晚近代梁啟超《飲冰室專集》也說:「伍子胥引外族以自覆其祖國,律以愛國之義,蓋有罪焉!雖然,復仇亦天下大義也。其智深勇沉,則真一世之雄也。」因此,在個人的私情與更大的家國利益間的權衡考量,伍子胥選擇了私己,而他的行為或可稱之為「雄」、「烈」,也就是有勇氣的、剛烈的,但終究只是對其個人性格的評價,而非稱許讚美其行為值得效仿,我們一定要分清楚其間的差異。 (四) 而這種「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往往是在法治、人權尚未達到一定水平下,以剝奪他人生命作為復仇手段的作法;到了現今社會,這樣的行為是否可行?而法律設置的目的是否是去剝奪另外一條生命的權利,這往往成為「廢死、反廢死」這組議題雙方論辯的拉鋸。 (五) 最後,回到開篇之時,孔子提到「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視為正直的觀點。為何偷了別人的羊,偷竊賊父或子之間要相互隱瞞,這才是孔子所謂的「正直」呢?這是因為中國文化認為人類一切關係都是建構在倫理之上,而倫理的基礎就來自於父與子(直系血親的關係),所以,當父親或兒子犯罪,相互隱匿隱藏是不犯法的,那是父子天性的展現。直到現在,我們的刑法對於包括配偶、五等親以內的血親、三等親以內的姻親關係,若有人犯法而隱匿實情,是容許減輕或免除其刑的。當然不是只有中國才有親親相隱,其他各國的文化中也都有「親親相隱」,只是其對象、親親的幅度各有不同。有的將「親親」定位在「夫妻相隱」,夫、妻相互隱匿罪責無妨,但若父子相隱匿,那就有罪了。而親親的幅度要濃縮或擴及到怎樣的程度,各國、各個文化也有不同的限定,若缺乏限定,導致「天下一大家,天下一家親」,大家都是自己人,法律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是嗎? (六)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伍子胥列傳〉的內容。 六、每周一書 接下來,是本周的每周一書。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抒發情感,同時也增長我們的知識與開拓視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由臺灣商務印書館於2008年1月出版,由美國作家茱迪‧皮考特著、顏湘如翻譯的《事發的十九分鐘》這本小說。 這本小說,是以美國校園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校園槍擊案件」作為創作靈感。其實,這種校園槍擊案的背後,除了取得槍枝等違禁品管道容易之外;最關鍵的是,在以崇拜「英雄主義」的社會中,那些長期被邊緣化、被霸凌的孩子,在成長過程所遭遇的壓力與痛苦。其中少部分人慢慢就會形成反社會人格,等到他哪天承受不住這些內外在壓力時,往往就會用極激烈的手段來報復社會。 因此,這本小說就以被霸凌的小孩為主角,在那「事發的十九分鐘」內,他們到底做了什麼事,最終為何會走上報復社會的絕路?藉以反思「校園霸凌」這個的議題的重要性。而作者茱迪‧皮考特長期關注人情、法律與其他各領域之間的矛盾衝突,如談到複製人《姐姐的守護者》這本書,後來翻拍成電影,同樣也是茱迪皮考特的作品,下周我們再來介紹。 好了,今天的內容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7__史記、田單列傳、吳起|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7__史記、田單列傳、吳起|李智平
    各位收聽古今書房podcast的朋友們好,我是李智平,本周我們來聊聊〈田單列傳〉當中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田單列傳〉,看他如何運用奇謀得勝的故事。 (二) 第一步:反間燕國大將——樂毅 1. 在圍攻即墨不久後,燕昭王就過世了,而即位的燕惠王本來就與樂毅有嫌隙。於是,田單就用了「反間計」來離間燕惠王、樂毅的關係。什麼是「反間計」呢?根據《孫子兵法.用間篇》:「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簡單來說,也就是利用間諜散播假的訊息,以達成目的。 2. 田單就讓人散播謠言,說:「為何樂毅連續攻下齊國70多座城池,但偏偏莒城、即墨這兩座城池就攻不下來呢?他呀!不是攻不下來,而是想要聯合二地的兵力,自立為王。現在是因為齊人還沒有完全歸順,所以樂毅還在等待時機,因此他不才不積極攻打。所以,齊人根本就不擔心樂毅,如果守不住城池,頂多就是歸順於他罷了!倘若燕惠王換了一個將領,齊人摸不清新將領的動機,那就會擔心恐懼了。」 3. 結果,燕惠王聽信謠言,就派「騎劫」為將,取代樂毅,樂毅也怕燕惠王會殺他,就逃到了趙國。 (三) 第二步:裝神弄鬼與利用反間計凝聚人心 1. 田單利用計謀,命令城中的人吃飯前一定要先用食物祭祖,結果,大批的飛鳥就在固定時間會飛到即墨城內。在城外的燕軍看到了這樣的奇景,覺得很奇怪。不僅如此,田單又裝神弄鬼,暗地裡指派一個士兵當「神師」,很類似能通鬼神的「乩童」,每作一件事情,都說是這位神師的旨意。 2. 於是,他再度使用反間計,就使人到處散布謠言,說:「神師說了,齊國最怕的,就是燕軍割去我們俘虜的鼻子,然後把這些俘虜放在燕國軍隊之前,再跟齊國大戰,齊國就必定會失敗。」在即墨城內的人一看到這些投降的俘虜鼻子都被削去了,深怕自己會是下一個被削鼻之人,就更努力守城。 3. 而後田單三度使用反間計,又散播謠言說:「我們齊人最怕的就是燕國人在城外挖我們祖先的墳墓,羞辱我們的祖先。」結果,燕軍到處挖齊人祖先的墳墓,焚燒屍體。這讓即墨城中的齊國人更加憤怒。 (四) 第三步:大擺火牛陣,贏得勝利 1. 經過上述幾回事件後,在即墨的齊國人心因為憤怒,就被凝聚起來了。田單知道此時民心、士兵可用,他就開始集合城中的老老少少,分工合作,準備回擊燕軍。同時,田單也從城中得到一些民眾捐的金錢,他就讓即墨城的富豪把錢私下拿去賄賂燕國將領,說:「你們如果真的攻進了即墨城,請不要掠奪、殺害我們的家人。」這又是田單使的反間計。結果,燕軍以為齊國人快撐不下去,也就更放鬆守備。 2. 接著,田單從城中徵收了上千頭牛,為這些牛批上紅色絲綢,上面還畫著五綵龍文,又在牛角上綁上刀劍,再把牛尾綁上稻草、潑灑油脂,又在城牆私挖了幾十個小洞。 3. 等到深夜,田單下令點燃牛尾上的稻草,牛一疼,就衝處洞門,直奔燕軍軍營,燕軍根本不知為何所傷,還以為是有怪物。緊接著,田單命令五千壯士尾隨在牛之後,直接攻擊燕軍。同時,田單還命命城中的老弱婦孺敲擊銅器,製造出巨大聲響。如此一來,聲勢頗為浩大,燕軍在毫無防備下,整場戰疫死傷更是高達五千人,連取代樂毅的將軍騎劫也被殺了。 4. 自此之後,齊軍一路大勝,那些被攻下的70多座城池的齊國領地也都紛紛反叛燕國,最終,齊國成功復國,而田單因功在齊國,就被封為「安平君」。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6__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起|李智平

    【元瓅少年遊】古今書房 EP06__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起|李智平
    一、吳起的故事: (一) 吳起本為衛國(衛生的衛)人,喜歡兵學,曾經拜曾子為師。 (二) 絕母與殺妻: 1. 最初,吳起家中尚有錢,但吳起周遊列國想為各國國君所用,耗盡家財卻一無所獲。家鄉人笑他不知長進,他就連殺了嘲笑他的人達三十多位。後來就訣別母親說:「起不為卿相,絕不入衛。」結果,最終他母親過世了,吳起也沒再回來過。為了這件事情,他的老師曾子氣到跟他斷絕關係。 2. 他離開衛國後,便到了魯國。當時,齊魯相爭,吳起的妻子為齊國人,魯國既想讓吳起為將,又擔心吳起會因其妻子而不忠於魯,吳起竟然殺了妻子以示忠心。儘管齊魯大戰,魯國最終獲得勝利,但魯國人對他的殘忍行徑不表認同。 3. 最後,因為魯國、衛國本來就交好,吳起是棄衛就魯,若魯國重用吳起,無疑是跟衛國起衝突,魯國國君再三斟酌,終究是放棄了吳起。 (三) 侍奉魏國: 1. 後來,魏國(委鬼之「魏」,魏晉南北朝的「魏」)國君魏文侯聽說吳起很有能力,就打算重用他。魏文侯先問了李克有關吳起的概況,李克回應道:「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於是魏文侯就用他為將,連下秦國5個城池。 2. 然而,「貪而好色」是一回事;善用兵又是怎樣一回事呢?〈孫子吳起列傳〉是這樣記載的:「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因為他能善待底層士兵,與士兵同甘苦,這些人自然而然很願意為吳起賣命。所以,該〈列傳〉又記載到:「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誠是如此。 3. 魏文侯過世,魏武侯即位,吳起就勸武侯治國要修德,強調治國「在德不在險」,即治國者是否有德,其重要性大過於是否擁有險要的邊塞關守,同時強調要「修政以仁」、「修政以德」。武侯聽其言,覺之甚善,就封他為「西河太守」。然而,這聽起來頗為諷刺,因為吳起自己個性都殘忍陰狠,又何足以勸人修政以德? (四) 與田文爭魏相: 1. 後來,魏國以田文為相,吳起自認為能力都在田文之上,反身去找田文,質疑其能為相的理由。 2. 田文說:「軍隊心甘情願為你犧牲也好;治理國家充實國庫也罷;還有,鎮守邊關,使周邊國家不敢進犯,這些我都不如你。」而吳起問到:「那你憑何在我之上?」田文卻說:「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吳起默然良久,最終坦承自己果真不如田文,從而作罷。但在此事中,我們也可略見儘管吳起有功於魏國,但其德未修,即便讓他有機會為相,但也未必能服眾,這也是事實。 3. 田文死後,公叔痤(ㄘㄨㄛˊ)為相,公叔痤因與吳起不合,便以魏國為小國,怕吳起無留小國之心,而離間他與魏武侯的關係。吳起怕得罪於武侯,就到了楚國。 (五) 至楚國,以其為相 1. 楚悼王聽說吳起很有能力,就重用他為相。吳起也確實有一套治理國家的辦法,司馬遷形容道:「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鬪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説之言從橫者。」約莫說來,吳起確實有作到廉潔守法,替楚國強兵以抗外侮,但相對來說,他褫奪較為疏遠的王室公親的俸祿,以此奉養軍隊,也無疑是為自己招惹禍端。 2. 後來,楚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便攻擊吳起。吳起竟撲在楚悼王的屍體上,但這些作亂之徒根本不顧楚悼王的屍身,仍亂箭射死了吳起。
    Logo

    © 2024 Podcast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Stay up to date

    For any inquiries, please email us at hello@podcastworl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