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顧愷之

    Explore "顧愷之" with insightful episodes like "中國藝術史系列:一段愛與追求神仙的故事~顧愷之《洛神賦圖》" and "【元瓅玩樂誌】每週一畫S2 EP01__吳道子、送子天王圖Ⅰ | 元瓅書坊" from podcasts like ""藝術史抬槓第一頻道" and "元瓅書坊"" and more!

    Episodes (2)

    中國藝術史系列:一段愛與追求神仙的故事~顧愷之《洛神賦圖》

    中國藝術史系列:一段愛與追求神仙的故事~顧愷之《洛神賦圖》
    魏晉南北朝,終於出現有名有姓的藝術家啦,這次要來介紹中國繪畫史上重要的早起畫家顧愷之。 顧愷之最著名的畫作要屬「女史箴圖」這件作品為橫幅長卷,內容依照《女史箴》一文所繪製,目的在於告誡當時的女性婦德。內容依文附圖,展現出顧愷之繪製人物的寫神能力。 另一件著名作品《洛神賦圖》也是橫幅的長卷,此圖內容根據曹植的《洛神賦》一文所繪製,圖中場景多山水,也被視為是中國山水畫的早起雛形。 唐代著名藝評張彥遠,對於顧愷之也有極高的評價,這一集節目一起來認識這位中國著名的早期畫家吧!

    【元瓅玩樂誌】每週一畫S2 EP01__吳道子、送子天王圖Ⅰ | 元瓅書坊

    【元瓅玩樂誌】每週一畫S2 EP01__吳道子、送子天王圖Ⅰ | 元瓅書坊
    各位瓅友們大家晚安,中國古典繪畫,基本上呈現獨立自存的文化系統,一般而言我們對「繪」與「畫」兩字很少深究真正的含意,「繪」從字面意義而論,是塗上顏色之意;「畫」則是勾勒線條。然而古典繪畫發展在原始社會時期以圖像形式描繪為主要對象,主要用意主要以肖其形,為了溝通方便,同時也是走向形音義相互結合的文字形式。 中國古典繪畫初具形式,主要運用在服裝衣裳的表現上,《尚書‧益稷篇》曾這麼說過:「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可見得原始先民們對於色澤的講究與線條的考量。 但究竟何時整體中國古典繪畫逐漸朝向丹青水墨為主,則就必須遠推至唐宋以來文人的介入,以及軟式毛筆與宣紙成為作畫的器具,從此讓中國繪畫朝向水墨世界發展。 筆墨繪畫的存在與形成是中國繪畫的基本特質,面對中西繪畫的對照下,筆墨為中國古典繪畫所獨有。唐代起始,在繪畫上初步完成了從「樣式」到「筆墨」,以「筆」帶領著「墨」,以「描」創造「皴」的技法,由「染」到「暈」的墨法表現。 本期我們要先從「筆」到「墨」的表現方式,討論關於繪畫的樣式的完成。從六朝到唐宋時期,中國繪畫的「筆」在借鏡書法的描線能力,逐漸成為繪畫風格的藝術成就。顧愷之繪畫中吸收了後漢時期張芝的草書,用筆法度嚴謹,筆畫勾連迴轉舒捲深具巧思,尤其他的「一筆書」,就是字的體勢一筆完成,書寫過程中斷與連交替,隨心所欲。顧愷之從張芝的書法技巧開創了新的線條的表現形式,講求類似張芝一筆草書的繪畫形式,以快速並堅韌的線條,成就了「象人之妙」的寫實藝術。 從魏晉以來的畫家們全面建立了古典繪畫的理論體系,並且初步強調繪畫形象的作用;另一方面,魏晉的繪畫理論更著重於「傳神」,因此強調繪畫的「象」不僅是肖其形體的狀物描繪,更逐漸指向人心的「神」的作用。標誌了繪畫走向獨立藝術的表象形式。因此古典繪畫從鳥木蟲魚日月星辰的自然物象,逐漸轉向人物畫,成為另一門類,主要描繪對象實體的形色狀貌和氣韻神態。 本期所要介紹的是典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創作於西元680年至740年左右的《送子天王圖》,根據考證本幅作品是由宋代李公麟的臨摹本,根據本畫題跋,主要描繪的是佛祖釋迦牟尼降生後,他的父親淨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還是悉達太子的佛陀前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廟,而諸神向他頂禮膜拜的故事,因此又有另一個題名叫《釋迦降生圖》。本幅畫作長338公分,寬35.7公分。 本幅畫以淨飯王從右到左緩緩前進,最先看到的是龍背上一位虬眉環目的天神,衣領飛揚,下面的神將緊緊拉住馭龍的韁繩奔跑相隨。神龍張口吐舌,甩尾上揚,動態十足。進入神廟,中間端坐的帝王是大自在天神,身邊簇擁著文臣武將與低眉含笑的天女。武將的姿勢則欲拔劍以防不測。人物雖多,表情各異,一張一弛,節奏跌宕起伏。 吳道子由於早年曾學書法於草書藝術家張旭與賀知章,運筆手法近乎書法形式,借助牢固的書法筆力,線條揮灑自在大器,創造了波折起伏、錯落有致的線描法,開創了「蘭葉描」立體感的筆觸,從豐富的衣紋曲折,運筆中筆墨時而提起時而頓挫,產生忽粗忽細的線條形式,加強線條的節奏感與韻律感,運筆遒勁有力,舉重頓挫,讓線條形式如同蘭葉一般。在人物衣著上呈現迎風飄舉,飛揚起舞的飄然之感。 這幅作品的描繪技法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在畫面佈局上,將人物分組安排,使塊面產生大小、鬆緊變化,而每組人物之間又相互關聯、照應;二是採用對比手法來烘托主題;三是畫面線條極富特色、線條的輕重節奏與粗細變化,使線條具有動感與生命力;四是作品不著顏色,以「墨蹤為主」,改變了傳統重彩畫法,為白描畫、水墨畫的出現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送子天王圖》這幅作品反映了吳道子的基本畫風,他打破了長期以來承襲顧愷之的遊絲線描法。用筆講究筆畫起伏跌宕與內在的精神力量。開創了宗教畫作中原化的新氣象,為日後的宗教題材繪畫,尤其是佛教壁畫帶來深遠的影響。 由於本幅圖像篇幅鉅製,下週我們將繼續介紹《送子天王圖》第二部分,歡迎大家的收聽。
    Logo

    © 2024 Podcast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Stay up to date

    For any inquiries, please email us at hello@podcastworl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