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洋文化

    Explore "海洋文化" with insightful episodes like "《海洋日記》獻給每一個心中有一片海洋的孩子", "S3EP2|海洋文化|專訪|這就是基隆的味道? feat.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秘書長郭兆偉", "EP78 與螞蟻共生的植物 / 跟著《山海嬉遊紀》來認識台灣", "【吃魚、賣魚、寫魚,第一手魚販的真實故事│《偽魚販指南》 作者林楷倫 專訪】" and "【自綠生活Action Go! EP6】島內散步去!「認識海洋文化,而非海鮮文化」永續旅行帶你一睹台灣極東馬崗海女、踩踏大稻埕茶業風華 feat.邱翊" from podcasts like ""媒體來做客", "海岸保衛站", "人生不插花", "北勢溪錄音室" and "今周大耳朵"" and more!

    Episodes (10)

    《海洋日記》獻給每一個心中有一片海洋的孩子

    《海洋日記》獻給每一個心中有一片海洋的孩子
    這週來作客的是「海洋日記」導演張皓然以及富邦兒少孵育計畫奶媽公視節目部林曉蓓製作人呦! 我們都是兒少孵育計畫的好夥伴,經過超過四年以上的努力、終於一步步迸發出新的優質兒少關注能量!超級開心,尤其是這週《中元大餐》再次在好多平台登上第一名。 馬上這週推出的是:「海洋日記」,這是部描寫台灣一群超級特別與海一起生活的孩子們與海洋的故事。第一個系列就有八個特別又動人的故事,都各自藏著心裡的願望~ 看這個「海洋日記」節目一定要配上我們粉專上的美美照片呦! 曾拍過多部海洋記錄大片導演張皓然說:擅長拍海的他因為東加王國與鯨魚相遇讓他有了這次參加提案會與孵育計畫的動力。但是拍攝海洋生物與青少年是完全不一樣的經驗。 曾經以爲輕鬆可以完成的角色們故事,卻因為種種因素、動輒延長到超過十個班、甚至到二十個班,讓導演飽受各種身心挑戰。但是看到完成的美好動人作品時則又像看到自己的孩子般,忍不住嘴角上揚! 充滿各種極限挑戰的《海洋日記》節目,除了讓導演新鮮的肝與體重又微微地沈重了些外,更讓我們認識了「海是創造、海是挑戰、海是療癒」 的神奇魔力! 製作單位全台跑透透找到各地身懷與海有關故事的孩子,看見各個與海洋遊樂、挑 戰、陪伴、驚喜的時刻。這麼酷的節目,真的超級適合教育現場的師長們,更適合闔家觀賞台灣孩子們與海的美好相遇。

    S3EP2|海洋文化|專訪|這就是基隆的味道? feat.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秘書長郭兆偉

    S3EP2|海洋文化|專訪|這就是基隆的味道? feat.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秘書長郭兆偉
    每次到了基隆不是正在下雨,就是剛下過雨,或是準備要下雨,這樣潮濕的城市,建築物牆面顯得更加陳舊,牆縫長滿青苔跟植物,整座城市的角落散發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古味,說到氣味,除了瀰漫在空氣裡的土臭素,還有招引人進入小巷的香氣,菜市場的菜味跟海鮮腥味,就會發現不僅僅在廟口,「吃」這件事已經深深鑲嵌在這座城市街頭巷尾的細小縫隙。充滿故事的街道卻鮮豔的睜不開眼,想要選一個基隆代表的美食,究竟是鼎邊銼?咖哩炒麵?李鵠餅店?營養三明治?吉古拉?紅燒鰻?蛋腸?為何基隆是這個味道呢?我們請郭兆偉老師帶我們用舌尖行腳基隆。

    EP78 與螞蟻共生的植物 / 跟著《山海嬉遊紀》來認識台灣

    EP78 與螞蟻共生的植物 / 跟著《山海嬉遊紀》來認識台灣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旅遊作家王靜如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 A) 很多人不喜歡螞蟻,螞蟻卻是種數超多、分布很廣也很兇悍的昆蟲,據說佔熱帶森林及草原動物總生物量約10-15%,已知約有1,000種以上的生物和螞蟻有共棲的現象,包括動物及植物。除了地面的土壤,螞蟻在會著生在植物基質,成為優勢的昆蟲類群。有些樹會跟螞蟻長期合作,這樣的關係是一種什麼關係?臺灣有哪些著生植物是老樹與螞蟻會發生密切關係? B) 王靜如走讀臺灣大小島嶼,深入走談25位點子無數又踏實履踐的地方創生與專業人士,認識他們如何從自然生態、地產、文化、動物與人的各種視角,將各種保育觀念,透過輕行旅、深在地、樂走讀的設計,於食衣住行育樂中,履踐在地精神,創造低碳生活與綠色消費的環境,在各個小地方展現出創生生機,跟著《山海嬉遊紀》來認識台灣吧。

    【吃魚、賣魚、寫魚,第一手魚販的真實故事│《偽魚販指南》 作者林楷倫 專訪】

    【吃魚、賣魚、寫魚,第一手魚販的真實故事│《偽魚販指南》 作者林楷倫 專訪】
    歡迎收聽北勢溪錄音室,本集節目由主持人林宜平專訪《偽魚販指南》作者林楷倫,聊聊台灣魚市的魚貨到魚販,再分享他眼中所見的台灣海鮮/海洋文化。 節目最後還有生態小教室,生態嚮導黃柏鈞將會介紹特別罕見的台灣原生種「台灣石賓」,記得收聽唷! 🌳節目內容簡介: 本集特別來賓《偽魚販指南》作者林楷倫,他過去曾經榮獲第16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台北文學獎小說組評審獎、台中文學獎小說組首獎等眾多獎項,但依然非常謙虛而樸素的介紹自己是「想像朋友寫作會」的真實魚販。 從「小說」被大家認識的楷倫,在出版人生第一本書時,選擇回身進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場景,以「魚販」的身分重新自我介紹。透過流暢生動的文字建構一幕幕關於魚貨買賣的氣味、光影,南北批發魚貨的貨車前後座,到下班後回家的每層生活間隙,看見魚販的多重真實樣貌;魚販不再扁平的只是市場中帶有濃烈氣味的攤主,同時也是小孩家長會上窘促的家長、約會時不自覺於「魚味」的另一半、不分平日假日辛勤叫賣殺魚的市場同學,讓我們從一般消費者或餐廳饕客的角度轉身,一窺職人真正的日常實踐。 作為一個魚販,不僅是賣魚,賣產地,也是選擇與展現自己所信奉的海洋文化倫理。楷倫分享到自己的吃魚哲學,其實就是從食魚教育一路連結到海洋文化教育。從不同緯度的海域,帶來舌尖上不同味道,是同一種魚生長過程中的獨特油花分布,也是海洋中隱形風土的呈現。每一尾魚的氣味和捕獲的痕跡,在魚販手中更是無所遁形,每一次批貨的選擇都是一次風險管理,更是層層貿易機制下隱形的海洋危機。 從魚和吃魚出發,邀請你與我們一起,看見魚販的人生百態,也重新認識與我們最親近又最陌生的大海。 🎶魚販迷彩:書寫者的身分認同與建構 🌳氣味記憶:魚味的多種多樣,連結到人味的社會學想像 🎶海鮮文化vs 海洋文化:野味之下,海島國家的食魚教育 🌳文化之所在:賣魚與寫字之間連結故事和人的情感 🎶 走過魚販作家新生活與舊記憶的分野~旱溪 🌳 生態小教室~台灣石賓

    【自綠生活Action Go! EP6】島內散步去!「認識海洋文化,而非海鮮文化」永續旅行帶你一睹台灣極東馬崗海女、踩踏大稻埕茶業風華 feat.邱翊

    【自綠生活Action Go! EP6】島內散步去!「認識海洋文化,而非海鮮文化」永續旅行帶你一睹台灣極東馬崗海女、踩踏大稻埕茶業風華 feat.邱翊
    「台灣最東邊的小漁村,就在新北市貢寮區的馬崗!」島內散步執行長邱翊主張永續旅行,很多台灣人在旅行時不了解在地文化,像是馬崗漁村,還存在著不攜帶氧氣瓶,以裸潛方式進入海底,捕撈貝類、海藻等海產品為生的海女文化。 在大稻埕出生長大的邱翊也分享,18、19世紀大航海時代,大稻埕因茶業貿易崛起、連結全世界,當時各國領事館常設在此地,像是美國領事館、德國領事館,在徒步旅行大稻埕時,可看到許多饒富外國風格的建築及商行。 「永續旅行重要的一環,是正確的文化轉譯。」 透過「鬼月小旅行」、「我家住海邊」等在地旅行規畫,「讓大家認識海洋文化,而非海鮮文化!」島內散步以徒步旅行的方式,深度解說當地故事,讓每個旅人都能從中了解台灣土地文化。 主持人|儀璇 與談人|島內散步執行長 邱翊

    S2EP3 | 閒聊 |海洋文化|與海共生的日常:在馬崗漁村,跟著海女阿嬤上山下海

    S2EP3 | 閒聊 |海洋文化|與海共生的日常:在馬崗漁村,跟著海女阿嬤上山下海
    去年海岸保衛站的夥伴們走訪了一趟馬崗漁村,(以工作為遊行玩樂之實)訪問在馬崗開工作室的曙,曙為大家介紹這個位於台灣東北角又是最東邊的一個小漁村,有著別具特色的石頭屋聚落及海女文化。 這次曙以主持人的角色再次帶各位走進馬崗漁村,以海島文化為主題,邀請海女阿嬤來聊聊她與海的生活日常。 80歲的罔市阿嬤,出生在萊萊,13歲就跟著大人在海邊採集石花菜、勾海膽。結婚後跟著老公搬來馬崗,老公出海捕魚,她就在海邊採集貼補家用,連生產的前一天一樣挺著大肚子在海邊採石花菜。無法捕魚時夫妻倆就到附近九孔池打工。阿嬤就像台灣九孔養殖業的活教材,隨口就說出養殖流程,還教我們分辨公母。現在,已經是曾祖母的她,還是閒不下來,常常讓村子的人找不到。幽默風趣的她,笑說:「在家也是顧著那台電視而已,去海邊採東西還可以當運動,我當然要去海邊。」 聽著阿嬤說他們與海的日常,感覺海真的離他們好近。而同樣身為海島子民的我們,卻對這樣的生活感到既驚訝又陌生…希望聽完這集之後,可以讓大家對島上的人與周遭的海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且與海的距離有更拉近一些!

    【甲必丹如是說】Thus Spoke Capitan EP-016:西方的海事文化之二

    【甲必丹如是說】Thus Spoke Capitan  EP-016:西方的海事文化之二
    創意大師姚開陽不但有經營文化創意產業的實務創業經驗,還著作等身,經常發表評論性文章,從顛覆性視角看到問題的另一面,這才是「大創意」。姚開陽先生把畢生經驗的精華透過「甲必丹如是說」來分享,能帶來您絕對想不到,卻又會心有戚戚焉的觀點。 台灣很可惜從航政港務單位、海軍司令部、海軍基地、航運公司、海港碼頭到海洋大學,幾乎沒看過有船桅式旗桿的。反觀香港的水警碼頭現在已經變成精品與高檔餐飲的Shopping Mall,卻有一座木製的帆船式桅桿,頓時為這座商業綜合體帶來海事歷史文化主題的附加價值。台灣反而是把原來有的拆掉,所以你說台灣多有海洋文化,那是騙人的。 台灣海事博物館FB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wanmaritimemuseum/ 鎏金歲月: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62768777298851 甲必丹文創FB: https://www.facebook.com/CapitanCCC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feat. Richard Strauss) by Sascha Ende®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5730-also-sprach-zarathustra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甲必丹如是說】Thus Spoke Capitan EP-015:西方的海事文化之一

    【甲必丹如是說】Thus Spoke Capitan  EP-015:西方的海事文化之一
    創意大師姚開陽不但有經營文化創意產業的實務創業經驗,還著作等身,經常發表評論性文章,從顛覆性視角看到問題的另一面,這才是「大創意」。姚開陽先生把畢生經驗的精華透過「甲必丹如是說」來分享,能帶來您絕對想不到,卻又會心有戚戚焉的觀點。 為什麼要談「西方的海事文化」?因為目前海事文化的主流就是西方,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到英國集大成,無論是歐美還是東亞,資本主義或是共產主義社會都普遍接受,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所以我們必須對此有所認識,否則我們的海洋文化教育就會有缺漏,而且是漏掉非常重要的一塊。 台灣海事博物館FB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wanmaritimemuseum/ 鎏金歲月: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62768777298851 甲必丹文創FB: https://www.facebook.com/CapitanCCC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feat. Richard Strauss) by Sascha Ende®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5730-also-sprach-zarathustra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EP03 [生活中的文創]在城市釣魚趣 feat. 寶熊漁樂碼頭 館長 吳德利

    EP03 [生活中的文創]在城市釣魚趣 feat. 寶熊漁樂碼頭 館長 吳德利
    ▍Hello!Taichung 好的事情 EP03 [生活中的文創] 城市裡的戶外桃源釣魚去 主持人|好事行銷 劉典倡ICE 受訪者|寶熊漁樂碼頭 館長 吳德利 ▍節目重點預告: ◆「 從國外經典卡通看釣魚文化!?」 ◆「 疫情中定義的新體驗經濟。」 ◆「 不僅是觀光工廠,更要像在家遊玩一樣自在。」 🥜 花生重點 ↓↓↓ (04:10) 全球第三大釣具品牌,為什麼會想要做觀光工廠? (05:54) 從國外經典卡通看釣魚文化!? (08:02) 對於疫情,寶熊經營觀光工廠的應對策略? (12:33) 釣具工廠如何專注海洋生態保育 (14:00) 台灣的釣魚辦法?興大康橋 (17:40) 北極熊吉祥物:寶熊OKUMA象徵的意義 (19:30) 釣具組基本的元件 (21:17) 釣魚人投入的前置作業 (23:32) 台中市產業故事館發展協會的組成 (27:46) 新書出版:《臺中.跟著故事走》 ▍關於 寶熊漁樂碼頭: 成立於2012年的台中 寶熊漁樂碼頭 ,是全世界第一家 以釣具為主題的觀光工廠,融合漁村商店街、釣魚故事館、釣具工廠,及虛擬釣場、海洋教育展覽、DIY教室、3D海洋劇場等場域。此外,「寶熊漁樂碼頭」更是 #全球第三大釣具品牌「Okuma寶熊釣具」所創辦,是企業回饋社會的典範。 ▍關於好事行銷: https://www.facebook.com/HGDtw 🎧 選擇喜歡的收聽方式,先訂閱起來(⁎⁍̴̛ᴗ⁍̴̛⁎) ➡️ https://linktr.ee/HGDTW #全球唯一釣具觀光工廠#觀光工廠#Okuma

    【單品豆】EP18《十六歲的海洋課》身為台灣人你跟海洋很熟嗎?島國民眾必讀的一本經典讀物 | 目前最多魚的一集

    【單品豆】EP18《十六歲的海洋課》身為台灣人你跟海洋很熟嗎?島國民眾必讀的一本經典讀物 | 目前最多魚的一集
    【內容簡介】 「台灣是一座海島,只有海鮮文化,卻沒有海洋文化。」你同意這句話嗎? 正當想要反駁的時候,又會想到自己的求學階段。過去的教育讓我們對海洋都很不熟,海洋相關的職業很少被師長提及。想到海洋,除了國文課本中那些關於「海洋」的註釋之外,就真的只能想到琳瑯滿目的海鮮料理了。 《十六歲的海洋課》是一本非常簡單易懂的海洋文化書籍,也是存心堂繼海賊王蔡牽之後,第二支有關「大海」的單品豆。希望更多海洋的故事,能夠被更多台灣人知道,也能開始反思海洋文化帶給我們的啟示。 「只要你懂海,海就會幫你」-海龍王彼得2020.8.17 【本集提到的書】 https://reurl.cc/gWbz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