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劇中人

    Explore "劇中人" with insightful episodes like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5__水袖與胭脂Ⅲ|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4__水袖與胭脂Ⅱ|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3__水袖與胭脂Ⅰ|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5__水袖與胭脂Ⅲ|王安祈" and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4__水袖與胭脂Ⅱ|王安祈" from podcasts like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元瓅書坊" and "元瓅書坊"" and more!

    Episodes (6)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5__水袖與胭脂Ⅲ|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5__水袖與胭脂Ⅲ|王安祈
    這是《水袖與胭脂》的第三集。這部新戲藉唐明皇楊妃故事討論「戲」的本質,甚麼是戲?甚麼是扮演? 劇中太真仙子(魏海敏)問無名(溫宇航)唱的是歷史故事嗎?無名這樣回答:「戲中之情,何必為真?天下豈少戲中之人耶?」「無名只管唱曲,不問曲本來歷。每日黎明即起,祖師爺面前清香一炷,隨即練唱。唱至動情處,似覺祖師爺含情相對,淚眼迷濛。那時殘月未消、朝日已上,乍陰還陽……..」。全心投入的創作,是陰陽邊際上的靈魂躍動,「殘月未消、朝日已上,乍陰還陽」這句念白,在太真仙子的唱詞裡故意重複一次: 「夜來風雨催花葬 清晨對鏡更心傷。 胭脂無端和淚淌 幾多紅露濕霓裳。 殘月未消日已上 目之所及、兼攝陰陽。 過眼魅影忽飄蕩, 金釵步搖、鏡閃流光。」 而後無名在宮中排起國主與妃子的故事,太真自願加入排演,沒想到竟落入自己與唐明皇十八王子(也就是自己的前夫)的前塵往事。太真扮演十八王子,藉著扮演,藉著戲,探究王子當時何以毫不猶豫即將妻子獻給父親,更進一步探究王子面對馬嵬六軍不發時的內心。「藉戲文、重將思緒、理一番」,藉著扮演可以探究人的內心,全劇「以戲論戲」,所以用《水袖與胭脂》為劇名。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4__水袖與胭脂Ⅱ|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4__水袖與胭脂Ⅱ|王安祈
    這是《水袖與胭脂》第二集。此劇背景設定在海上仙山、鏡花梨園,這是個戲劇王國,每個人都是劇中角色,人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一齣戲。上一集提到仙山主人太真仙子,看到程嬰妻子、西施范蠡的追尋,又遇到了梅妃。梅妃很滿意於她擁有能抒發自己心情的《梅妃》這齣戲,在梨園仙山「很享受地」唱著自己的悲情:「柳葉雙眉久不描….」,太真仙子極為羨慕,她感慨地唱道: 「她一世寂寥人憔悴, 戲場未必黯無聲。 一點幽姿成別韻, 冷香浮動月黃昏。 你看她、攬鏡悲訴平生怨, 低咽長吟動人心。 水袖翩翩驚鴻舞, 一抹胭脂泣殘紅。 梅林梅苑竟成勝景 ──我…我…平生心事、何處寄存?」 太真仙子先前也曾在宮中看過行雲班來演唐明皇楊妃「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戲,太真一開始隨著戲情甜蜜回憶,隨即傷心感慨 : 「今宵才對雙星證, 轉眼連理兩輕分。 戲場豈容人摶弄? 七夕盟言是虛文 。」 憤而將行雲班趕出去,僅留下班中小生無名公子在宮中唱曲。 歡迎收聽王安祈老師闡述《水袖與胭脂》,她特別強調,《水袖與胭脂》裡的崑曲,並非對於清代洪昇《長生殿》劇本的戲中戲引用。「我想探討的是,一部如《長生殿》般偉大的鉅作是如何誕生的。總要到唐明皇的情感深刻成熟,一部鉅作才出世。我讓《長生殿》在《水袖與胭脂》裡逐步創作、點滴成形。」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3__水袖與胭脂Ⅰ|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3__水袖與胭脂Ⅰ|王安祈
    今天想跟各位分享國光「伶人三部曲」之三的《水袖與胭脂》,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部戲。整個戲的時空背景設在「海上仙山、鏡花梨園」,裡面住的都是「劇中人」,例如西施范蠡、程嬰夫妻、武大郎、梅妃…,他們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戲,希望自己情緒有個安頓。例如西施,一邊和范蠡泛舟五湖,一邊說著 : 「想我西施,被范太夫獻與吳國,侍奉夫差。功成復國之後,眼見夫差身首異處,我卻又與范蠡一同泛舟五湖。(吟)湖海茫茫,此身何往?(白)我該往何方而去?我該如何?快快接我下船哪!我還是想回到溪邊浣紗的日子。【西施卻仍身不自主的划船,泛舟五湖】(吟)水波蕩漾,誰主浮沉?」 有朋友問我是不是皮蘭德婁《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的京劇版?其實這部名作不在我腦海裡(雖然看過),我腦子裡隨時在轉的都是傳統戲曲和詩詞,是《長生殿》《長恨歌》《鏡花緣》。此劇獲上海大劇院邀約去演出時,蔡正仁老師問我創作動機,我回答 : 「就是因為您啊 !」1992年底蔡正仁老師來台演《長生殿》,太生動了,讓我對馬嵬埋玉時唐明皇的軟弱無奈印象太深刻,始終無法原諒,我覺得他欠楊妃一個道歉。去年底「鬼‧瘋」的崑劇小全本《長生殿》我是從這點出發做的整編,而這已是第二次了,早在2013年就已因此而全新編了《水袖與胭脂》,奇怪,我心裡這道關卡就是過不去 ! 而楊妃當然聽不見唐明皇的道歉,該怎麼辦呢? 楊妃去哪兒了呢?《長恨歌》說唐明皇上窮碧落下黃泉,「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所以我結合《鏡花緣》虛構了海上仙山戲劇王國,楊妃在那裏尋找屬於自己的一齣戲,她看著程嬰妻子、西施的追尋,又在仙山的梅林梅苑裡遇見梅妃,聽她唱著 :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楊妃竟覺得很羨慕,為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5__水袖與胭脂Ⅲ|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5__水袖與胭脂Ⅲ|王安祈
    這是《水袖與胭脂》的第三集。這部新戲藉唐明皇楊妃故事討論「戲」的本質,甚麼是戲?甚麼是扮演? 劇中太真仙子(魏海敏)問無名(溫宇航)唱的是歷史故事嗎?無名這樣回答:「戲中之情,何必為真?天下豈少戲中之人耶?」「無名只管唱曲,不問曲本來歷。每日黎明即起,祖師爺面前清香一炷,隨即練唱。唱至動情處,似覺祖師爺含情相對,淚眼迷濛。那時殘月未消、朝日已上,乍陰還陽……..」。全心投入的創作,是陰陽邊際上的靈魂躍動,「殘月未消、朝日已上,乍陰還陽」這句念白,在太真仙子的唱詞裡故意重複一次: 「夜來風雨催花葬 清晨對鏡更心傷。 胭脂無端和淚淌 幾多紅露濕霓裳。 殘月未消日已上 目之所及、兼攝陰陽。 過眼魅影忽飄蕩, 金釵步搖、鏡閃流光。」 而後無名在宮中排起國主與妃子的故事,太真自願加入排演,沒想到竟落入自己與唐明皇十八王子(也就是自己的前夫)的前塵往事。太真扮演十八王子,藉著扮演,藉著戲,探究王子當時何以毫不猶豫即將妻子獻給父親,更進一步探究王子面對馬嵬六軍不發時的內心。「藉戲文、重將思緒、理一番」,藉著扮演可以探究人的內心,全劇「以戲論戲」,所以用《水袖與胭脂》為劇名。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4__水袖與胭脂Ⅱ|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4__水袖與胭脂Ⅱ|王安祈
    這是《水袖與胭脂》第二集。此劇背景設定在海上仙山、鏡花梨園,這是個戲劇王國,每個人都是劇中角色,人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一齣戲。上一集提到仙山主人太真仙子,看到程嬰妻子、西施范蠡的追尋,又遇到了梅妃。梅妃很滿意於她擁有能抒發自己心情的《梅妃》這齣戲,在梨園仙山「很享受地」唱著自己的悲情:「柳葉雙眉久不描….」,太真仙子極為羨慕,她感慨地唱道: 「她一世寂寥人憔悴, 戲場未必黯無聲。 一點幽姿成別韻, 冷香浮動月黃昏。 你看她、攬鏡悲訴平生怨, 低咽長吟動人心。 水袖翩翩驚鴻舞, 一抹胭脂泣殘紅。 梅林梅苑竟成勝景 ──我…我…平生心事、何處寄存?」 太真仙子先前也曾在宮中看過行雲班來演唐明皇楊妃「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戲,太真一開始隨著戲情甜蜜回憶,隨即傷心感慨 : 「今宵才對雙星證, 轉眼連理兩輕分。 戲場豈容人摶弄? 七夕盟言是虛文 。」 憤而將行雲班趕出去,僅留下班中小生無名公子在宮中唱曲。 歡迎收聽王安祈老師闡述《水袖與胭脂》,她特別強調,《水袖與胭脂》裡的崑曲,並非對於清代洪昇《長生殿》劇本的戲中戲引用。「我想探討的是,一部如《長生殿》般偉大的鉅作是如何誕生的。總要到唐明皇的情感深刻成熟,一部鉅作才出世。我讓《長生殿》在《水袖與胭脂》裡逐步創作、點滴成形。」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3__水袖與胭脂Ⅰ|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3__水袖與胭脂Ⅰ|王安祈
    今天想跟各位分享國光「伶人三部曲」之三的《水袖與胭脂》,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部戲。整個戲的時空背景設在「海上仙山、鏡花梨園」,裡面住的都是「劇中人」,例如西施范蠡、程嬰夫妻、武大郎、梅妃…,他們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戲,希望自己情緒有個安頓。例如西施,一邊和范蠡泛舟五湖,一邊說著 : 「想我西施,被范太夫獻與吳國,侍奉夫差。功成復國之後,眼見夫差身首異處,我卻又與范蠡一同泛舟五湖。(吟)湖海茫茫,此身何往?(白)我該往何方而去?我該如何?快快接我下船哪!我還是想回到溪邊浣紗的日子。【西施卻仍身不自主的划船,泛舟五湖】(吟)水波蕩漾,誰主浮沉?」 有朋友問我是不是皮蘭德婁《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的京劇版?其實這部名作不在我腦海裡(雖然看過),我腦子裡隨時在轉的都是傳統戲曲和詩詞,是《長生殿》《長恨歌》《鏡花緣》。此劇獲上海大劇院邀約去演出時,蔡正仁老師問我創作動機,我回答 : 「就是因為您啊 !」1992年底蔡正仁老師來台演《長生殿》,太生動了,讓我對馬嵬埋玉時唐明皇的軟弱無奈印象太深刻,始終無法原諒,我覺得他欠楊妃一個道歉。去年底「鬼‧瘋」的崑劇小全本《長生殿》我是從這點出發做的整編,而這已是第二次了,早在2013年就已因此而全新編了《水袖與胭脂》,奇怪,我心裡這道關卡就是過不去 ! 而楊妃當然聽不見唐明皇的道歉,該怎麼辦呢? 楊妃去哪兒了呢?《長恨歌》說唐明皇上窮碧落下黃泉,「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所以我結合《鏡花緣》虛構了海上仙山戲劇王國,楊妃在那裏尋找屬於自己的一齣戲,她看著程嬰妻子、西施的追尋,又在仙山的梅林梅苑裡遇見梅妃,聽她唱著 :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楊妃竟覺得很羨慕,為什麼?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