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長恨歌

    Explore "長恨歌" with insightful episodes like "文人傲氣轉佛心 唐朝名士的心境蛻變", "SP.2 特別篇.「戲」外人生:先後被二任丈夫拋棄的楊貴妃有多「幸福」?",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6__從水袖與胭脂到百年戲樓|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5__水袖與胭脂Ⅲ|王安祈" and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4__水袖與胭脂Ⅱ|王安祈" from podcasts like ""蔬福生活", "唯讀經典",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and "戲曲的絕代風華__安祈戲說"" and more!

    Episodes (14)

    文人傲氣轉佛心 唐朝名士的心境蛻變

    文人傲氣轉佛心 唐朝名士的心境蛻變
    主持人:趙婷 訪談人:宋怡慧 「文人傲氣轉佛心 唐朝名士的心境蛻變」 本週蔬福生活再度邀請「閱讀傳道士」宋怡慧老師蒞臨,向我們宣講唐朝名士對於佛學的心境蛻變! 宋怡慧老師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古文,讓學生能以現代生活的觀念理解古人的心路歷程,並鼓勵學生善用寫作傳遞正能量。 今日節目,宋怡慧老師從白居易、韓愈的生平出發,為我們道出這兩位文人如何接受逆境,迎向精深的佛法體悟! 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順,但終其一生主張文學應是老嫗能解、貼近生活,為何他會有如此感悟而創作出我們熟悉的長恨歌、琵琶行呢? 韓愈早年上表「諫迎佛骨」力抗佛教傳播,但在貶謫潮州時,他卻放下士大夫的傲慢轉為慈悲萬物的謙遜,為何他會有如此巨大的轉換呢? 在這泡影般的人世間,他們的故事又對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啟發呢? 本節目將為您揭開所有面紗!

    SP.2 特別篇.「戲」外人生:先後被二任丈夫拋棄的楊貴妃有多「幸福」?

    SP.2 特別篇.「戲」外人生:先後被二任丈夫拋棄的楊貴妃有多「幸福」?
    本集段落: 00:14 為什麼想聊楊貴妃 02:57 白居易〈長恨歌〉沒有說的秘密 07:58 陳鴻〈長恨歌傳〉把秘密都說出來了 09:29 白樸的《梧桐雨》好寫實 12:13 洪昇童話般的《長生殿》塑造了全新的楊貴妃 17:18 質問與國光劇團的《水袖與胭脂》 --------------------------------- 附上這幾齣戲的線上文本給大家對照。 1.唐代.白居易〈長恨歌〉與陳鴻〈長恨歌傳〉: 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E9%95%B7%E6%81%A8%E6%AD%8C%E5%82%B3 2.元代.白樸《梧桐雨》(節目讀的是第四折):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5%94%90%E6%98%8E%E7%9A%87%E7%A7%8B%E5%A4%9C%E6%A2%A7%E6%A1%90%E9%9B%A8#%E7%AC%AC%E5%9B%9B%E6%8A%98 3.清代:洪昇的《長生殿》: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E9%95%B7%E7%94%9F%E6%AE%BF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6__從水袖與胭脂到百年戲樓|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6__從水袖與胭脂到百年戲樓|王安祈
    之前花了三集時間談國光伶人第三部曲《水袖與胭脂》,本集先補充導演李小平何以以「戲衫懸吊」為舞台設計,接著進入國光伶人第二部曲《百年戲樓》,先談以「戲箱」為主要道具的隱喻作用。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5__水袖與胭脂Ⅲ|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5__水袖與胭脂Ⅲ|王安祈
    這是《水袖與胭脂》的第三集。這部新戲藉唐明皇楊妃故事討論「戲」的本質,甚麼是戲?甚麼是扮演? 劇中太真仙子(魏海敏)問無名(溫宇航)唱的是歷史故事嗎?無名這樣回答:「戲中之情,何必為真?天下豈少戲中之人耶?」「無名只管唱曲,不問曲本來歷。每日黎明即起,祖師爺面前清香一炷,隨即練唱。唱至動情處,似覺祖師爺含情相對,淚眼迷濛。那時殘月未消、朝日已上,乍陰還陽……..」。全心投入的創作,是陰陽邊際上的靈魂躍動,「殘月未消、朝日已上,乍陰還陽」這句念白,在太真仙子的唱詞裡故意重複一次: 「夜來風雨催花葬 清晨對鏡更心傷。 胭脂無端和淚淌 幾多紅露濕霓裳。 殘月未消日已上 目之所及、兼攝陰陽。 過眼魅影忽飄蕩, 金釵步搖、鏡閃流光。」 而後無名在宮中排起國主與妃子的故事,太真自願加入排演,沒想到竟落入自己與唐明皇十八王子(也就是自己的前夫)的前塵往事。太真扮演十八王子,藉著扮演,藉著戲,探究王子當時何以毫不猶豫即將妻子獻給父親,更進一步探究王子面對馬嵬六軍不發時的內心。「藉戲文、重將思緒、理一番」,藉著扮演可以探究人的內心,全劇「以戲論戲」,所以用《水袖與胭脂》為劇名。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4__水袖與胭脂Ⅱ|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4__水袖與胭脂Ⅱ|王安祈
    這是《水袖與胭脂》第二集。此劇背景設定在海上仙山、鏡花梨園,這是個戲劇王國,每個人都是劇中角色,人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一齣戲。上一集提到仙山主人太真仙子,看到程嬰妻子、西施范蠡的追尋,又遇到了梅妃。梅妃很滿意於她擁有能抒發自己心情的《梅妃》這齣戲,在梨園仙山「很享受地」唱著自己的悲情:「柳葉雙眉久不描….」,太真仙子極為羨慕,她感慨地唱道: 「她一世寂寥人憔悴, 戲場未必黯無聲。 一點幽姿成別韻, 冷香浮動月黃昏。 你看她、攬鏡悲訴平生怨, 低咽長吟動人心。 水袖翩翩驚鴻舞, 一抹胭脂泣殘紅。 梅林梅苑竟成勝景 ──我…我…平生心事、何處寄存?」 太真仙子先前也曾在宮中看過行雲班來演唐明皇楊妃「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戲,太真一開始隨著戲情甜蜜回憶,隨即傷心感慨 : 「今宵才對雙星證, 轉眼連理兩輕分。 戲場豈容人摶弄? 七夕盟言是虛文 。」 憤而將行雲班趕出去,僅留下班中小生無名公子在宮中唱曲。 歡迎收聽王安祈老師闡述《水袖與胭脂》,她特別強調,《水袖與胭脂》裡的崑曲,並非對於清代洪昇《長生殿》劇本的戲中戲引用。「我想探討的是,一部如《長生殿》般偉大的鉅作是如何誕生的。總要到唐明皇的情感深刻成熟,一部鉅作才出世。我讓《長生殿》在《水袖與胭脂》裡逐步創作、點滴成形。」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3__水袖與胭脂Ⅰ|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3__水袖與胭脂Ⅰ|王安祈
    今天想跟各位分享國光「伶人三部曲」之三的《水袖與胭脂》,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部戲。整個戲的時空背景設在「海上仙山、鏡花梨園」,裡面住的都是「劇中人」,例如西施范蠡、程嬰夫妻、武大郎、梅妃…,他們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戲,希望自己情緒有個安頓。例如西施,一邊和范蠡泛舟五湖,一邊說著 : 「想我西施,被范太夫獻與吳國,侍奉夫差。功成復國之後,眼見夫差身首異處,我卻又與范蠡一同泛舟五湖。(吟)湖海茫茫,此身何往?(白)我該往何方而去?我該如何?快快接我下船哪!我還是想回到溪邊浣紗的日子。【西施卻仍身不自主的划船,泛舟五湖】(吟)水波蕩漾,誰主浮沉?」 有朋友問我是不是皮蘭德婁《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的京劇版?其實這部名作不在我腦海裡(雖然看過),我腦子裡隨時在轉的都是傳統戲曲和詩詞,是《長生殿》《長恨歌》《鏡花緣》。此劇獲上海大劇院邀約去演出時,蔡正仁老師問我創作動機,我回答 : 「就是因為您啊 !」1992年底蔡正仁老師來台演《長生殿》,太生動了,讓我對馬嵬埋玉時唐明皇的軟弱無奈印象太深刻,始終無法原諒,我覺得他欠楊妃一個道歉。去年底「鬼‧瘋」的崑劇小全本《長生殿》我是從這點出發做的整編,而這已是第二次了,早在2013年就已因此而全新編了《水袖與胭脂》,奇怪,我心裡這道關卡就是過不去 ! 而楊妃當然聽不見唐明皇的道歉,該怎麼辦呢? 楊妃去哪兒了呢?《長恨歌》說唐明皇上窮碧落下黃泉,「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所以我結合《鏡花緣》虛構了海上仙山戲劇王國,楊妃在那裏尋找屬於自己的一齣戲,她看著程嬰妻子、西施的追尋,又在仙山的梅林梅苑裡遇見梅妃,聽她唱著 :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楊妃竟覺得很羨慕,為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元瓅玩樂誌】戲弄美麗的人生EP17__ 金風玉露一相逢—浪漫七夕情|沈惠如

    【元瓅玩樂誌】戲弄美麗的人生EP17__ 金風玉露一相逢—浪漫七夕情|沈惠如
    杜牧〈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世說新語.排調》 郝隆七月七 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白居易〈長恨歌〉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元雜劇《張孔目智勘魔合羅》 【滾繡球】我與你曲彎彎畫翠眉,寬綽綽穿絳衣,明晃晃鳳冠霞帔,妝嚴的你這樣何為?你若是到七月七,那其間乞巧的,將你做一家兒燕喜,你可便顯神通,百事依隨。比及你露十指玉筍穿針線,你怎不啟一點朱唇說是非,教萬代人知。 管道昇〈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秦少游【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媽的多重宇宙》翻譯炎上囉!/ 媽的多重宇宙的翻譯出了甚麼問題?/ 大林講堂S05E03

    《媽的多重宇宙》翻譯炎上囉!/ 媽的多重宇宙的翻譯出了甚麼問題?/ 大林講堂S05E03
    《媽的多重宇宙》大家都看了嗎? 由楊紫瓊、關繼威等人主演的《媽的多重宇宙》,在上映後便獲得許多影評人的高度讚賞。片中有腦洞大開的各種多重宇宙,華人社會家庭的牽絆與和解,以及對於自我是否活出最好人生的懷疑,相信每個人看完,都可以從中得到不同的體悟跟思考方向。 https://youtu.be/K5Nq5hG0aO0 比較讓人覺得既有趣又生氣的是翻譯問題,很少很少有翻譯可以引發這麼大的話題,而且《媽的多重宇宙》的翻譯真的讓我蠻生氣的。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他媽的翻譯的多重宇宙的翻譯出了甚麼問題, 為什麼會炎上? #媽的多重宇宙 #媽的多重宇宙的翻譯 #媽的多重宇宙翻譯炎上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5__水袖與胭脂Ⅲ|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5__水袖與胭脂Ⅲ|王安祈
    這是《水袖與胭脂》的第三集。這部新戲藉唐明皇楊妃故事討論「戲」的本質,甚麼是戲?甚麼是扮演? 劇中太真仙子(魏海敏)問無名(溫宇航)唱的是歷史故事嗎?無名這樣回答:「戲中之情,何必為真?天下豈少戲中之人耶?」「無名只管唱曲,不問曲本來歷。每日黎明即起,祖師爺面前清香一炷,隨即練唱。唱至動情處,似覺祖師爺含情相對,淚眼迷濛。那時殘月未消、朝日已上,乍陰還陽……..」。全心投入的創作,是陰陽邊際上的靈魂躍動,「殘月未消、朝日已上,乍陰還陽」這句念白,在太真仙子的唱詞裡故意重複一次: 「夜來風雨催花葬 清晨對鏡更心傷。 胭脂無端和淚淌 幾多紅露濕霓裳。 殘月未消日已上 目之所及、兼攝陰陽。 過眼魅影忽飄蕩, 金釵步搖、鏡閃流光。」 而後無名在宮中排起國主與妃子的故事,太真自願加入排演,沒想到竟落入自己與唐明皇十八王子(也就是自己的前夫)的前塵往事。太真扮演十八王子,藉著扮演,藉著戲,探究王子當時何以毫不猶豫即將妻子獻給父親,更進一步探究王子面對馬嵬六軍不發時的內心。「藉戲文、重將思緒、理一番」,藉著扮演可以探究人的內心,全劇「以戲論戲」,所以用《水袖與胭脂》為劇名。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4__水袖與胭脂Ⅱ|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4__水袖與胭脂Ⅱ|王安祈
    這是《水袖與胭脂》第二集。此劇背景設定在海上仙山、鏡花梨園,這是個戲劇王國,每個人都是劇中角色,人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一齣戲。上一集提到仙山主人太真仙子,看到程嬰妻子、西施范蠡的追尋,又遇到了梅妃。梅妃很滿意於她擁有能抒發自己心情的《梅妃》這齣戲,在梨園仙山「很享受地」唱著自己的悲情:「柳葉雙眉久不描….」,太真仙子極為羨慕,她感慨地唱道: 「她一世寂寥人憔悴, 戲場未必黯無聲。 一點幽姿成別韻, 冷香浮動月黃昏。 你看她、攬鏡悲訴平生怨, 低咽長吟動人心。 水袖翩翩驚鴻舞, 一抹胭脂泣殘紅。 梅林梅苑竟成勝景 ──我…我…平生心事、何處寄存?」 太真仙子先前也曾在宮中看過行雲班來演唐明皇楊妃「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戲,太真一開始隨著戲情甜蜜回憶,隨即傷心感慨 : 「今宵才對雙星證, 轉眼連理兩輕分。 戲場豈容人摶弄? 七夕盟言是虛文 。」 憤而將行雲班趕出去,僅留下班中小生無名公子在宮中唱曲。 歡迎收聽王安祈老師闡述《水袖與胭脂》,她特別強調,《水袖與胭脂》裡的崑曲,並非對於清代洪昇《長生殿》劇本的戲中戲引用。「我想探討的是,一部如《長生殿》般偉大的鉅作是如何誕生的。總要到唐明皇的情感深刻成熟,一部鉅作才出世。我讓《長生殿》在《水袖與胭脂》裡逐步創作、點滴成形。」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3__水袖與胭脂Ⅰ|王安祈

    【元瓅玩樂誌】戲曲的絕代風華_安祈戲說 S2EP23__水袖與胭脂Ⅰ|王安祈
    今天想跟各位分享國光「伶人三部曲」之三的《水袖與胭脂》,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部戲。整個戲的時空背景設在「海上仙山、鏡花梨園」,裡面住的都是「劇中人」,例如西施范蠡、程嬰夫妻、武大郎、梅妃…,他們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戲,希望自己情緒有個安頓。例如西施,一邊和范蠡泛舟五湖,一邊說著 : 「想我西施,被范太夫獻與吳國,侍奉夫差。功成復國之後,眼見夫差身首異處,我卻又與范蠡一同泛舟五湖。(吟)湖海茫茫,此身何往?(白)我該往何方而去?我該如何?快快接我下船哪!我還是想回到溪邊浣紗的日子。【西施卻仍身不自主的划船,泛舟五湖】(吟)水波蕩漾,誰主浮沉?」 有朋友問我是不是皮蘭德婁《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的京劇版?其實這部名作不在我腦海裡(雖然看過),我腦子裡隨時在轉的都是傳統戲曲和詩詞,是《長生殿》《長恨歌》《鏡花緣》。此劇獲上海大劇院邀約去演出時,蔡正仁老師問我創作動機,我回答 : 「就是因為您啊 !」1992年底蔡正仁老師來台演《長生殿》,太生動了,讓我對馬嵬埋玉時唐明皇的軟弱無奈印象太深刻,始終無法原諒,我覺得他欠楊妃一個道歉。去年底「鬼‧瘋」的崑劇小全本《長生殿》我是從這點出發做的整編,而這已是第二次了,早在2013年就已因此而全新編了《水袖與胭脂》,奇怪,我心裡這道關卡就是過不去 ! 而楊妃當然聽不見唐明皇的道歉,該怎麼辦呢? 楊妃去哪兒了呢?《長恨歌》說唐明皇上窮碧落下黃泉,「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所以我結合《鏡花緣》虛構了海上仙山戲劇王國,楊妃在那裏尋找屬於自己的一齣戲,她看著程嬰妻子、西施的追尋,又在仙山的梅林梅苑裡遇見梅妃,聽她唱著 :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楊妃竟覺得很羨慕,為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元瓅玩樂誌】啊,是文學啊!S2EP16__長恨歌傳、陳鴻|元瓅書坊

    【元瓅玩樂誌】啊,是文學啊!S2EP16__長恨歌傳、陳鴻|元瓅書坊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唐之舉人,先藉當世顯人,以姓名達之主司,然後以所業投獻,逾數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也。蓋此等文備眾體,可以見史才、詩筆、議論。」 《雲麓漫鈔》認為傳奇寫作可以帶著「不虛美、不隱惡」的歷史觀點加以評價,也可以運用詩筆進行美感創作。當傳奇作家進行創作時,雖不是史官,卻是有心以「歷史意識」對於已然發生的事件或是社會事件,具有自覺的「史官」意識。只要創作內容有關歷史題材或者為人物進行傳記寫作時,部分傳奇創作者,帶著「春秋筆法」撰寫內容。 尤有「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唐王朝也因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這段沉痛的歷史,對中晚唐的文人來說,幾乎成為心中一段難以言說的傷痛。 唐人小說中如《明皇雜錄》《安祿山事蹟》《開元天寶遺事》《國史補》等皆涉及李楊情事。對「明皇、楊妃、祿山、國忠、虢國諸人事,有情愛綢繆若七夕定情、六宮專寵者,言情之士喜之矣;有穢亂若楊、安,風流若虢國者,輕薄之士喜之矣;而中正之士疾楊氏致禍、祿山倡亂,亦每欲引為殷鑒」。 這位集「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於一身、導致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唐玄宗,唐代的小說家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歷史的追問和反思。如果說陳鴻的《開元升平源》旨在探索開元盛世的根源,陳鴻祖的《東城老父傳》欲通過對賈昌的自我反省批判玄宗的鬥雞怠政,在筆法上尚稱委婉。那麼,《高力士外傳》則是用更為尖銳的筆鋒批評了玄宗的親信奸臣,決策不當,貪圖享受,居危而不知危。在這些作品中,作家們企圖從歷史教訓中尋找理亂之道,以歷史針砭現實,從歷史中把握現實,從現實中把握歷史,體現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責任感。在唐人書寫李楊遺事的作品中,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無疑是白居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了,這兩部作品是以情愛角度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另一種詮釋。 陳鴻寫《大統紀序》一文時說:「臣少學乎史氏,志在編年。」可見得他史學能力深厚,並且打算「通諷喻,明勸誡」,因此《長恨歌傳》在元和元年(西元806年)寫成,在本篇傳奇最後曾言: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樂天自校書郎尉於盩厔(ㄓㄡ ㄓˋ),鴻與琅琊王質夫家於是邑,暇日相攜游仙遊寺,話及此事,相與感歎。質夫舉酒於樂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於世。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 樂天因為《長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於將來者也。歌既成,使鴻傳(ㄓㄨㄢˋ)焉。」 這段總結說明了創作意圖,元和元年冬天十二月,陳鴻和王質夫住在仙游谷,詩人白居易正在盩厔縣擔任校書尉,他們三人同遊仙游寺,閒話之際提到李楊故事,彼此有感於前朝之事的影響,感慨世事紛亂,決定由白居易寫詩,自己創作傳記,以政治角度,以及國君的高度來重新審視玄宗與楊妃的愛情,陳鴻雖是才情豐沛的文人,在面對前朝所造成的政局混亂,他對君王與臣妃多有貶抑,相較於白氏所著《長恨歌》就帶著相對批判性的論述。 《長恨歌傳》有意思的是,乃是為白居易《長恨歌》做傳,因此敘事內容幾乎都依附在《長恨歌》所寫的內容根據上。可說這部作品兼容了歷史史實,以及民間傳說軼聞,根據聽來的內容加以剪裁,去其繁瑣處,加上部分虛構成份。 誠如陳鴻這位史家所言,「玄宗在位歲久,倦於旰(ㄍㄢ ˋ)食宵衣,政無大小,始委於右丞相;深居遊宴,以聲色自娛。」與〈長恨歌〉相互照映「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之中即看到唐玄宗對政事已經十分怠惰,後宮的三千佳麗無法滿足他,始終無法找到心中的理想佳人。在此前提下: 每歲十月,駕幸華清宮,內外命婦,餛耀景從,浴日餘波,賜以湯沐,春風靈液,澹蕩其間。……詔高力士潛搜外宮,得弘農楊玄琰女於壽邸,既笄(ㄐㄧ)矣。 在高力士的協助下玄宗找到心目中的美人,「得弘農楊玄琰女於壽邸,既笄矣。」這裏雖不明說,卻可知楊妃在及笄之年就已經嫁與第十八子壽王李瑁,陳鴻則採略筆帶過得楊妃的經過。但陳鴻也沒有吝惜筆墨極言楊妃之美: 「鬢髮膩理,纖稱中度,舉止閑冶,如漢武帝李夫人。別疏湯泉,詔賜澡瑩。既出水,體弱力微,若不任羅績。光彩煥發,轉動照人。」 呼應了「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並一人得道後隨即「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貴,爵為通侯;姊妹封國夫人,富埒(ㄌㄜˋ)王宮;車服邸第,與大長公主侔矣,而恩澤勢力,則又過之。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 家族親戚「位列清貴」,可見其權力之大已非他人可相比,所以這在當時的社會產生了些影響,甚至「故當時謠詠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卻為門上楣。』其為人心羨慕如此。」整個家族因著楊妃,財富權力已然到達顛峰,甚至當時傳出生個女兒可以得到皇帝寵愛,比起生兒子更爭氣。 「天寶末,兄國忠盜丞相位,愚弄國柄。及安祿山引兵向闕,以討楊氏為詞。潼關不守,翠華南幸,出咸陽,道次馬嵬亭。六軍徘徊,持戟不進。從官郎吏伏上馬前,請誅晁錯謝天下。」 馬嵬坡之變前,整個矛頭是指向楊國忠的,陳鴻以史筆手法褒貶楊國忠「盜丞相位」,甚至是愚弄權柄,也是誘發安祿山領兵致命的關鍵。只可惜殺楊國忠似乎無法平息眾怒,〈長恨歌〉中運用側筆的手法,「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而是楊貴妃不得已只能自缢於馬嵬坡,從掉落於地無人收的髮飾,以及君王痛苦表情,書寫一代佳人的香消玉殞的感傷。但陳鴻的《長恨歌傳》直書「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之而去。倉皇展轉,竟就死於尺組之下。」繼而血淋淋的寫道「既而玄宗狩成都,肅宗受禪靈武。明年大凶歸元,大駕還都。尊玄宗為太上皇,就養南宮。自南宮遷於西內。時移事去,樂盡悲來。」直指玄宗晚年的淒涼景象。 幸蜀奔行在的同時,《長恨歌傳》並沒有加以譴責,寫出李隆基對楊妃的相思。 「大駕還都,尊玄宗為太上皇,就養南宮。自南宮遷於西內,時移事去,樂盡悲來。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蓮夏開,宮槐秋落。梨園子弟,玉琯發音,聞霓裳羽衣一聲,則天顏不怡,左右欷歔。三載一意,其念不衰,求之夢魂,杳不能得。」 當天人永隔成為既定的事實,玄宗對楊妃的回憶與思念,便託於「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雲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期待見上一面,悠悠一縷幽魂招引前來: 「見一人冠金蓮,披紫綃,佩紅玉,曳鳳舄,左右侍者七八人,揖方士問:『皇帝安否?』次問天寶十四載已還事,言訖憫然。指碧衣取金釵鈿合,各折其半,授使者曰:『為我謝太上皇,謹獻是物,尋舊好也。』…….時夜殆半,休侍衛於東西廂;獨侍上,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言畢執手各嗚咽,此獨君王知之耳。」 在長生殿中彼此盟誓的約定,期待未來終可相見,當初七夕所許下的誓言:「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以史官自詡的陳鴻確實予以相當嚴厲的批判「欲懲尤物,窒亂階,垂於將來者也。」但在馬嵬兵變後則是給予無限的同情,李楊二人的情感已然凌駕於歷史真相之上,在愛情的悲劇中蘊含著歷史寓意,仍藉玉妃之口,「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且結後緣。或為天,或為人,決再相見,好合如舊。」,「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相信終有相會的一天。 生死不渝的愛情,有玄宗的執迷,也有自悔自怨的悲愴(ㄔㄨㄤˋ),《長恨歌傳》本欲為史作,卻生出無限的同情,也是讓李楊之愛成為千年不朽的愛情故事。期待我們下次的相會。

    【元瓅玩樂誌】啊,是文學啊!EP09__奇幻瑰麗的大唐畫卷、夢枕貘 |劉向仁

    【元瓅玩樂誌】啊,是文學啊!EP09__奇幻瑰麗的大唐畫卷、夢枕貘 |劉向仁
    唐代對外文化交流頻繁,各國使節、留學生到長安訪問與學習,成為一種時尚。 玄宗一朝十分重視與鄰國的友好關係。天寶十二載(753),晁衡離開長安前 夕,唐玄宗有〈送日本使〉詩,詩中描述中日和睦關係,並希望日本使節能將中國的禮儀傳到日本。 這一首〈送日本使〉是這樣的: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會朝。念余懷義遠,矜爾畏途遙。 漲海寬秋月,歸帆駛夕飆。因驚彼君子,王化遠昭昭。 此首詩,見於日本何世寧纂集的《全唐詩逸》,反倒是《全唐詩》中並沒有收錄。 晁衡臨走時,王維、儲光羲、劉長卿、包佶、錢起等人均有賦詩送別,表達對晁衡的深厚情誼,其中以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最為出色,詩中意象天馬行空,想像晁衡歸國的路程,既遙遠又艱辛,藉以表達惜別、關切之情。 詩是這樣的: 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九州何處遠,萬里若長空。 向國惟看日,歸帆但信風。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 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全詩情深意厚,可說是中日友誼頌歌中的上乘之作。 當時晁衡有〈銜命使本國〉,詩中將戀唐憶親及臨別友人的複雜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全文如下: 銜命將辭國,非才忝侍臣。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 伏奏違金闕,騑驂去玉律。蓬萊鄉路遠,若木故園鄰。 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平生一寶劍,留贈給交人。 不論是王維或是晁衡的詩,不同於律詩8句或絕句4句,而是12句,這稱為「排律」,除首尾之外,中間句句對仗,相當難寫,一般詩人也不輕意嘗試,晁衡一個外國人,卻能寫出如此渾然天成的排律,實在不簡單,身在唐朝,能夠得到玄宗如此的賞識,又和許多大詩人結交,絕非浪得虛名。 晁衡今僅存漢詩二首:一為「銜命使本國」。另一首已經失去了詩題,賦詩云:慕義名空在。輸忠孝不全。報恩無何日,歸國定何年。 ------------------- 夢枕貘是日本魔幻小說超級霸主。 他出生於1951年1月1日,本名米山峰夫(よねやまみねお)。畢業於東海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科,對中國的文學極為熱愛。 他從小就立志成為作家,高中時開始用「夢枕貘」這個筆名發表作品。 夢枕貘一直想寫出像夢一樣的故事,他便取了這個名字。 《陰陽師》(おんみょうじ)是他的代表作,日本版銷量早已突破500萬冊。 《妖貓傳》寫了17年,故事從玄宗的戀情得到了靈感,對馬嵬坡楊貴妃的死頗有著墨,而居中穿針引線的就是大詩人白居易,年輕帥氣的白居易像柯南辦案一般,帶我們重新回顧了那一段驚天動地的情景。 電影與小說略有不同,在《妖貓傳》電影裡,設置了白居易和空海兩個男主,但在《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原著小說,入大唐求密宗佛法的日本高僧空海才是主角。 小說以《長恨歌》為主脈,李白、高力士、阿部仲麻呂、白居易、柳宗元、韓愈等人物作為襯托,講述了因楊貴妃之死而引發的一連串詭異事件,勾勒出一幅帶有奇幻色彩的大唐畫卷。 夢枕貘是不折不扣的中國迷,中國古典文學中他最愛《西遊記》以及《山海經》等神話奇幻之作。在還未成名前,夢枕貘就從長安出發,循著小說中的路線,多次踏上過西遊之旅。隨後,他還到過吐魯番、西藏等地。這些遊歷成了他小說中的素材,也讓他對盛唐戀戀不忘。 不管是陰陽師系列還是《沙門空海》,夢枕貘筆下的長安包羅萬象、詭譎無常。